(三)、秋寒(寒露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782
颗粒名称: (三)、秋寒(寒露风)
分类号: S426
页数: 2
页码: 39-40
摘要: 形成低温阴雨或较干燥的偏北风天气,危害晚稻和生育期长的单季稻抽穗扬花,这种天气多发生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风”我县则多发生在白露节气前后。标准是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20℃的初始过程。危害最大的是寒露风,它是我县水稻产量不稳的重要气候因素,寒露风对水稻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两种天气型。
关键词: 屏南县 天气 秋寒

内容

夏秋过渡时期,冷空气逐渐南侵,形成低温阴雨或较干燥的偏北风天气,危害晚稻和生育期长的单季稻抽穗扬花,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这种天气多发生在寒露节气前后,故称“寒露风”。我县则多发生在白露节气前后。标准是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20℃的初始过程,其标志日期以第一天为准。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来说,危害最大的是寒露风,它是我县水稻产量不稳的重要气候因素。寒露风对水稻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两种天气型:一种是低温阴雨天气,称湿冷型;另一种是晴冷天气,伴有偏北风,称干冷型。
  试验表明,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22℃对抗寒能力较差的籼稻和杂交稻就会造成危害;而<20℃则连耐寒的粳稻也将受到损害。1966年9月13日起,城关持续28天日平均气温<20℃,晚稻严重受损,特别是迟熟的中晚稻基本绝收,大多数社队损失30—40%,有的由余粮变为缺粮,仅甘棠前院大队就回销粮食24000公斤。
  我县各地秋寒出现时间不一,一般海拔每上升100米,出现时间提前4—7天。城关地区稳定通过22℃和20℃的终日平均在8月26日和9月16日。各地应根据当地寒露风出现时间的早稻,选择相应的品种,合理地安排熟制,使抽穗扬花期避过寒露风,确保稳产高产。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