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古田》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728
颗粒名称: 传说篇
分类号: I276
页数: 16
页码: 139-152
摘要: 传说篇概括了《朱子在古田的民间故事》、《点化西山》、《除狐收丹》、《一日九斋》、《神笔点蛙》、《“籴米”由来》、《椽笔题匾》、《蒲扇驱蠓》等。
关键词: 古田 传说

内容

朱子在古田的民间故事
   西山寓贤
  朱子当年冒雨坐船从建阳下来,要到他父亲曾经来过的古田看看。船行到水口,忽然看见北边天空出现一条红光,他就上岸顺着这条红光往前走,一直走到尽头处。朱子想这里一定是藏龙卧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是古田西山村。朱子打算在这里讲学授徒。朱子要在西山办学的消息,村里人听了非常高兴,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就把西山村口的魁龙书院修好。很多人家都把孩子送到魁龙书院念书,望子成龙。
  有两个穷人家的孩子没钱上学,只好每天等上山砍完柴再跑到魁龙书院,站在窗外静静听朱子讲课。日子长了,这两个孩子居然学到了许多名堂。朱子见这两个苦孩子如此聪明好学,很是喜欢,就免费收他们为徒。这两个人感激先生恩德,读书特别用功,以后成了朱子的得意门生。
  点化西山
  朱子懂得看风水,很有眼力。他来到西山村时,一眼看出西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只是有点破相,认为稍加点化,必然后福无穷。于是,朱子指点村里人在村口两头各打一口水井,象征双目;在林家祖厝正门前用条石铺一条“玄”字形的小路直通门楼;在门楼口的亭子里放两块大石头,一块是长条形的,另一块是元宝形的,象征一对童男童女;在离祖厝正门不远的地方用鹅卵石铺成一幅六爻图案;在祖厝门前石阶下放一块四四方方的石板。这种布阵按“妙”字造型,藏有奥妙。林氏族人照朱子吩咐如此这般做了以后,果然西山从此光景一年比一年好,风调雨顺、人才辈出。自宋代以来,出了林择之、林扩之、林岂、林师臬、林文焕等许多名人贤士。林家后人至今不敢忘记老祖宗留下的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得打开那块四方方的风水宝石。据说这块石头底下还藏有朱子当年留给西山人的锦囊法宝呢!
  除狐收丹
  朱子在溪山书院讲学时,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学生脸变得黄黄的、瘦瘦的,像霜打的茄子。朱子料想其中定有缘故,便细细询问。学生瞒不过先生,只好照实说。原来是这么回事:接连几天,一到晚上就有一个漂亮女子来到这个学生的书房窗前,伸手向他讨口水吃……朱子听了,心里明白,嘴上不说。等到天黑,朱子藏在学生的书房里,专等那女子前来。不一会,那女子果真飘然而来,把手从窗户栏杆伸进来,身上散发出一股狐臊味。朱子趁其不备,一把抓住她的手,用朱笔在她手掌心写了一个“大”字。那女子见势不妙,赶紧缩手。但来不及了,她的手已经变成蒲扇那么大,死死地卡在窗户里面缩不回去。那女子吓得要命,拼命哀求先生放过她。朱子说,放你可以,但你要如实招来。那女子无奈,只好招认自己是修炼多年的狐狸精,住在溪山北门外的山丘上,为了炼成腹中仙丹,每天晚上都要吃少男口水。于是,朱子先逼狐狸精把仙丹吐出来,握在自己手心,捂热后一口吞下,再在她手掌心写个“小”字,让她的手变回原样。狐狸精慌忙把手缩回去逃走了。
  狐狸精没了仙丹,很快就现出原形,死在溪山北门外的山脚下。这地方过去叫做“狐狸坂”,后来嫌地名不好听,就把它改名为“芙蓉坂”。
  一日九斋
  话说朱子吃了狐狸精的仙丹后,精气十足,变得神通广大,有穿墙走壁的功夫,走路象飞一样。后来,朱子到杉洋蓝田书院讲学,以这里为中心,每天穿梭于古田境内的东斋(即蓝田书院)、西斋(擢秀书院)、谈书、兴贤以及溪山、魁龙、浣溪、螺峰、进贤等九个书院,所授弟子不计其数。朱子还指派门人去这些书院掌教。古田人都说朱子会一日教九斋。
  神笔点蛙
  朱子在魁龙书院的时候,一心想多传授点知识给学生,白天讲课,晚上辅导。当时正是大热天,天一暗下来,田蛙就开始“呱呱呱”叫个不停,直吵得学生个个掩耳抱头,没法静下心来读书。朱子看到这种情形,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随手用朱笔写了一张字条,叫学生放入田中。突然,蛙声全消失了,田野一片寂静。众人感到奇怪,争相出去看个究竟。只见月光下,很多田蛙浮在水面。朱子也大吃一惊,叹道:“哎呀!我只是命田蛙别叫得那么大声来吵学生读书,并不想让它们死呀!”于是,朱子赶紧招呼大家把田蛙都捞起来,然后用朱笔在每只田蛙头上点了点。不一会,那些田蛙竟然全都活蹦乱跳起来,争先恐后跳到屋外的水田里去。从此,这些田蛙再也不敢大声叫唤了。
  到现在,西山村的田蛙头上都有了红色标记,而且叫声确实比别处的田蛙小许多。
  “籴米”由来
  当年,朱子来来往往于魁龙书院和溪山书院讲学,中途常在一家小店歇脚。一天中午,朱子到这家店里吃饭。不巧,店里没米了。朱子见店主一副尴尬的样子,笑了笑说:“别着急,我这就帮你弄些米来。”说完,朱子绕店转了一圈,看见店后面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架在一起,搭成“入”字形,他就用朱笔在两块石头相交的石缝中间点了一个小窟窿,又在下方悬空的地方划了一个大大的“米”字。一会儿,奇迹出现了:一粒粒大米就从石窟窿里溜了出来。店主乐得笑歪了嘴,赶紧盛米做饭,招待朱子。午饭过后,朱子吩咐店主千万不要乱动这两块石头。有了“出米石”这个宝贝,店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谁知道后来店主人心不足,嫌出米的石窟窿太小,就把它凿大了,以为这样一来就能多多出米,快快发财。结果,事与愿违,出米石反倒连一粒米也不出了,店主后悔得要命。
  从那以后,古田人就把买米叫做“籴米”。据老人回忆,出米石旁边曾立有一块纪念朱子的石碑,只可惜1958年古田溪水库蓄水后,连石带碑一起淹没于湖底了。
  椽笔题匾
  宋庆元三年,朱子遭奸臣迫害避难来古田杉洋,聚集门人于蓝田书院。朱子诗文绝佳、书法精妙,经常写联吟诗,以字会友。对请他写字的乡人也有求必应。所以,民间还留有朱子墨宝。有一天,门人请朱子为蓝田书院题匾,朱子欣然答应。门人捡了一个晴和的好日子,取蓝田书院内一块鳌鱼石流出来的清泉水,磨出一池浓墨。然后朱子挥舞大笔,写下“蓝田书院”四个大字。众人见了,拍手叫绝。随后,门人把这四个大字刻在蓝田书院旁边的石壁上。从此,蓝田书院名声大振。
  直到今天,那块“蓝田书院”石刻依旧保存完好。
  蒲扇驱蠓
  蓝田书院建在山野中间,夏天蠓仔(蚊子)又多又大,学生被叮得这里一个包那里一个包,无法安心读书。朱子见了,于心不忍,就用朱笔在自己的蒲扇上面写了一个字,再用蒲扇驱赶蠓仔。也神了,那些蠓仔都乖乖地躲到厝角去,挤成一堆,一动也不动,就像被蜘蛛网蒙(粘)住了。不久,这里的蠓仔大都远离杉洋飞到别处去了,至今也没敢回来。
  当地人说,杉洋的蠓仔这么少,都是当初朱子在蓝田书院用蒲扇做法逐蠓的功劳。
  蓝田墨沟
  一个大雪纷纷的夜晚,蓝田书院非常安静,只有朱子的书房还点着灯。朱子一边哈气烘手,一边埋头写文章。他不停地写呀写,一直写到砚台里的墨水都干了,只剩下黑糊糊的墨渣。这时,书僮早已睡着了。朱子不忍心叫醒书僮,就自己端起砚台走到门口的水沟边,蹲下身子,用毛笔蘸沟里的清水洗去砚台里的墨渣。洗净砚台,朱子又回到书房磨墨,继续伏案写书。第二天,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条沟里的水变成乌黑乌黑的了,像是流着墨水一般,天天如此。当地人便把蓝田书院的水沟叫“墨沟”。
  借宴请客
  朱子在溪山书院的时候,和当地人礼尚往来,相处很好。元宵佳节,朱子在溪山书院宴请门人和附近的老百姓。奇怪的是,客人们都到齐了,朱子还若无其事地陪大家闲聊,并不上菜。有个客人心里纳闷,便悄悄溜到厨房看个究竟,只见锅冷灶空,一点烧火煮菜的动静也没有,暗想:“莫非先生和大家聊得开心,把请客的事都给忘了。”看天色差不多了,朱子这才起身拱手领大家入席。众人呆呆的。朱子却笑不作声,随手拿起朱笔在墙上面画了一扇门,门越变越大,越变越宽……“哐”的一声,门打开了,只见一条玉石台阶直通前方。一个彪形大汉扛着一根柱子那么粗的龙凤烛从石阶上快步走下,然后把龙凤烛插在门边烛台上点燃。顿时,整个溪山书院亮堂堂的就象白天一样。众人正看得发呆,又见一队当差的扛着酒坛,端着碗盘进进出出。一眨眼功夫,每张桌上都摆满了山珍海味和美酒,全是老百姓平日里从未见过的。朱子笑呵呵地招呼大家端酒杯动筷子。众人回过神来,个个竖起大拇指夸先生好本事。大家边吃边聊,好不痛快!话说溪山书院这边朱子陪客人吃得正欢,谁知道皇宫御膳房那头却乱作一团,只听得御厨大声惊呼:“真是活见鬼,备好的酒菜怎么一下子统统都没了?这怎么得了哇!”眼看皇上招待文武百官的元宵御宴就要开席,御厨急得火烧眉毛,脸都吓白了。朱子偷御宴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皇帝立即下旨要正在搜捕朱子的康太保迅速将朱子捉拿归案。
  康太保率官兵把溪山书院围的水泄不通,朱子却悠哉悠哉地坐在一把椅子上,闭目养神,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官兵被激怒了,一轰而上。朱子等官兵冲到跟前,不慌不忙把椅子转个方向。怪呀!他已经远远地坐到溪山对面的下峰塔那边去了。官兵又赶紧追过去。眼看官兵追到身边,朱子把椅子一转,又高高地坐在龙王堂山头上去了。官兵再追,朱子再转……追来追去,转来转去,把官兵弄得晕头转向、筋疲力尽。折腾了好长时间,总是抓不到朱子。
  其实,康太保也是一个忠君崇儒之人。他久闻朱子大名,早就十分敬重朱子。事到如今,康太保实在不忍心再追杀朱子,可是他又不敢违抗圣命,真是左右为难——不杀朱子难以复命,杀了朱子落下千古骂名!无奈之下,康太保拔剑自杀,舍身取义。
  古田老百姓为了纪念康太保,就在溪山书院对面和其它几个地方盖了“康太保殿”,来祀奉这位忠义两全的壮士。
  (王丽端系古田县图书馆馆长朱大鹏系古田县玉田中学退休教师)

知识出处

朱子与古田

《朱子与古田》

本书从侧面反映朱熹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哲学观点、文学风采和书法艺术。全书共分为四篇,包括:史迹篇、文摘篇、传说篇、弘扬篇及后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