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古田》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722
颗粒名称: 李侗传略
分类号: K825.1
页数: 3
页码: 123-125
摘要: 据古田杉洋《李氏族谱》、《余氏族谱》等史料考证,朱熹的老师李侗祖籍系古田杉洋夏庄,后迁往南平。李侗之子友直一家在禁伪学时又返迁古田,有史可查的其玄孙、七世孙、十二世孙均在古田。因此,古田与这位道学名贤也有一定的因缘关系。这里选录宋史程氏门人李侗传以供读者参阅。
关键词: 朱熹 古田 李侗传略

内容

[编者按]据古田杉洋《李氏族谱》、《余氏族谱》等史料考证,朱熹的老师李侗祖籍系古田杉洋夏庄,后迁往南平。李侗之子友直一家在禁伪学时又返迁古田,有史可查的其玄孙、七世孙、十二世孙均在古田。因此,古田与这位道学名贤也有一定的因缘关系。这里选录宋史程氏门人李侗传以供读者参阅。
  李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人。年二十四,闻郡人罗从彦得河、洛之学。从之累年,授《春秋》、《中庸》、《语》、《孟》之说。从彦好静坐,侗退入室中,亦静坐。从彦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而求所谓“中”者,久之,而於天下之理该摄洞贯,以次融释,各有条序,从彦亟称许焉。
  既而退居山田,谢绝世故馀四十年,食饮或不充,而怡然自适。事亲孝谨,仲兄性刚多忤,侗事之得其欢心。闺门内外,夷愉肃穆,若无人声,而众事自理,亲戚有贫不能婚嫁者,则为经理振助之。与乡人处,饮食言笑,终日油油如也。
  其接后学,答问不倦,虽随人浅深施教,而必自反身自得始。故其言曰:“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是,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又曰:“学者之病,在於未有洒然冰解冻释处。如孔门诸子,群居终日,交相切磨,又得夫子为之依归,日用之间观感而化者多矣。恐於融释而不脱落处,非言说所及也。”又曰:“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者,皆可勉而进矣。若直求之文字,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丧志者几希。”又曰:“讲学切在深潜缜密,然后气味深长,蹊径不差。若概以理一,而不察其分之殊,此学者所以流於疑似乱真之说而不自知也。”当以黄庭坚之称濂溪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嘗讽诵之,而顾谓学者存此於胸中,庶几遇事廊然,而义理少进矣。
  其语《中庸》曰:“圣门之传是书,其所以开悟后学无遗策矣。然所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者,又一篇之指要也,若徒记诵而已,则亦奚以为哉?必也体之於身,实见是理,若颜子之叹,卓然若有所见,而不违乎心目之间,然后扩充而往,无所不通,则庶乎其可以言中庸矣。”其语《春秋》曰:“《春秋》一事各是发明一例,如观山水,徒步而形势不同,不可拘以一法。然所以难言者,盖以常人之心推测圣人,未到圣人洒然处,岂能无失耶?”侗既闲居,若无意当世,而伤时忧国,论事感激动人。尝曰:“今日三纲不振,义利不分。三纲不振,故人心邪僻,不堪任用,是致上下所间隔,而中国日衰。义利不分,故自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至今不自知觉。人趋利而不知义,则主势日孤,人主当於此留意,不然,则是所谓‘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也。”是时吏部员外郎朱松与侗为同门友,雅重侗,遣子熹从学,熹卒得其传。沙县邓迪尝谓松曰:“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松以谓知言。而熹亦称侗:“姿禀劲特,气节豪迈,而充养完粹,无复圭角,精纯之气达於面目,色温言厉,神定气和,语默动静,端详闲泰,自然之中若有成法。平日恂恂,於事若无甚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又谓自从侗学,辞去复来,则所闻益超绝。其上达不已如此。
  侗子友直、信甫皆举进士,试吏旁郡,更请迎养。归道武夷,会闽帅汪应辰以书币来迎,侗往见之,至之日疾作,遂卒,年七十有一。
  (本文节录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二》)

知识出处

朱子与古田

《朱子与古田》

本书从侧面反映朱熹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哲学观点、文学风采和书法艺术。全书共分为四篇,包括:史迹篇、文摘篇、传说篇、弘扬篇及后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