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黄干与螺峰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古田》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707
颗粒名称: 朱熹、黄干与螺峰书院
分类号: K825.1
页数: 5
页码: 89-93
摘要: 御史沈继祖罗织朱熹十条大罪,螺坑黄氏乃唐末古田知县黄宾后裔,曾有人力谏将朱熹斩首示众,而黄干以及林用中、余范等人则力敦其至邑避难讲学”黄干等亲自到建阳考亭与朱熹乘舟南下“朱熹即吟《慰女儿贫》诗一首,宗室诸进士以及周边地区学者亦常在此聚首,朱熹为黄干读书处题,相传罗坑村遗留有两处朱熹衣冠笔墨冢“传说是朱熹白天教书”朱熹、黄干在螺峰书院讲学一段时间之后,黄干在螺峰书院讲学也较长,黄干是传播朱子理学的一位主要人物,也随朱熹到长溪等地讲学。金华人何基,与其弟子成为浙江颇有影响的闽学金华学派。
关键词: 朱熹 古田 螺峰书院

内容

宋庆元二年(1196年),御史沈继祖罗织朱熹十条大罪,指斥朱子学为“伪学”。于是,朱熹被革职,其弟子蔡元定被押道州管制,59人被列入伪党黑名单,史称“庆元党禁”。
  黄干,字直卿,闽县(今福州长乐)人,乃宋代著名学者,朱熹高足、女婿。黄干因为“从朱子游最久,于师门最为亲切”,庆元党禁之时,即被列入黑名单。为避不测,黄干于庆元二年秋携妻潜入古田,避难于九都螺坑黄氏族人家中。据《黄氏宗谱》载,螺坑黄氏乃唐末古田知县黄宾后裔,为避唐末战乱,遂择此卜居。至宋天圣五年(1027年),黄程得中进士起,黄家成为一方望族,曾有九兄弟同为进士同朝为官的传说。螺坑地处古田旧城城西20公里处,西去延平,北达建州均有“官道”相通,地方虽小但不闭塞,又是黄氏宗亲聚居之地,当然是黄干避难晦迹的理想之处。且有黄家“诸进士”“京城友善”的这层关系,黄干便在此构屋,收徒讲学。
  朱熹遭迫害被革职后,曾有人力谏将朱熹斩首示众,号令天下。朱熹门下不少人“更名他师,过门不入”,以避“伪学”之嫌。而黄干以及林用中、余范等人则力敦其至邑避难讲学。庆元三年三月,黄干等亲自到建阳考亭与朱熹乘舟南下,从水口来古田。螺坑远离市井,朱熹到螺坑,当夜女儿仅以麦饭招待。女儿觉得对父亲招待歉丰,面露愧色。朱熹即吟《慰女儿贫》诗一首:“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前村即是螺坑村前三里之九都一保前村,现属城东街道仕坂村。
  朱、黄两位大儒在螺坑办学,一时诗书道德之气洋溢九都,宗室诸进士以及周边地区学者亦常在此聚首,与众门徒讲道论德,理学成风。朱熹为黄干读书处题“文昌阁”,为其讲学处题“螺峰书院”。
  朱熹不仅是理学家、教育家,而且博学多艺,通晓易经、地理学。相传罗坑村遗留有两处朱熹衣冠笔墨冢,还传说读书人前往祭拜,定能考得功名。螺峰书院原址有一处赤沟,传说是朱熹白天教书,晚上要写文章,还要批阅大量学子作业。有一天深夜,发现红墨水没有了,只剩下一层硬渣,就端起砚台到水沟里冲洗,这一来,水源被染红了,水沟就永远淌流红水。这些故事,虽然含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把朱熹神化了,但从中可以看出,黎民百姓对朱熹的尊敬和崇拜。
  朱熹、黄干在螺峰书院讲学一段时间之后,朱熹在古田门人的请求下,来往于西山、溪山、蓝田诸书院,并遣“十八门人”分别主持讲学。黄干在螺峰书院讲学也较长。此后,古田境内学风盛行,诗礼传家,文人名士辈出。
  黄干是传播朱子理学的一位主要人物,追随朱熹达三十余年。黄干离开古田后,也随朱熹到长溪等地讲学。庆元六年,朱熹病逝,黄干为之守丧三年。此后,黄干任过许多职务,到过许多地方,为传播朱子理学不遗余力,影响甚大。
  黄干任临川知县时,金华人何基,师从黄干,后来何基任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教人以朱子学,与其弟子成为浙江颇有影响的闽学金华学派。
  黄干任新淦县令时,馀干人饶鲁,师从黄干,后来讲学于石洞书院,其著述甚丰,与其弟子成为传承朱子学较有影响的双峰学派。
  黄干知湖北汉阳时,构筑书院,招纳四方学者,传播朱子学。后来元兵入侵,从俘虏中求得赵复等黄干学生数十人,带至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史书认为,朱子学北传,走向全国,而其传播的渊源,皆出自黄干。清代理学家张伯行曾这样评述:“吾见闽学之盛行,……不局于一方,不限于一时,源远流长,汪洋澎湃”,全在于“勉斋黄氏师弟子之授受,朋友之讲习”。
  宋嘉定八年(1215年)至十三年,黄干曾两次主管武夷冲佑观。这期间写成《竹林精舍祠堂讲义》、《仪礼传续卷》等,阐扬朱子学说,尤其是长达六万言的《朱文公行状》几经反复修改于嘉定十四年正月定稿。了却了他的这个最大心愿之后,却因疝气复发而撤手人寰,享年69岁。
  自宋朝以来,历代对黄干多有褒奖。宋理宗皇帝赞其“道德博文曰文,刚德克就曰肃”,诏谥文肃;元朝宰相为之立传;清康熙皇帝赐匾“道统斯托”。福州、长乐建有多处“勉斋”、“文肃”书院和祠堂纪念他。
  黄干的另一大贡献,是论定了朱熹的道统地位,并使这种道统地位的观念从思想界走向政界,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承认和接受。
  他在《朱文公行状》中,高度概括了朱熹一生坎坷的事迹,全面论述了朱熹的学术思想和人品道德,并给朱熹以“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的高度评价。
  在学术思想上,黄干在固守师说的同时,以更为通俗易懂的道理来阐发朱子学(闽学)。流传于世的著作有《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释》、《礼义通解》等。对黄干在阐扬朱熹学术思想方面的贡献,时人及后人对其均评价颇高。称黄为闽学的核心,“领袖”,全在于他的学习与品德,而不仅仅因为他是朱熹的女婿。真德秀在《勉斋先生祝文》中说:“惟公之在考亭,犹颜曾之在洙泗。继志述事,又有功于师门。”螺峰书院因黄干在此避祸而有幸请得圣贤朱熹来此讲学,且黄干在螺峰书院讲学较长,其后黄干的盛名越来越大,螺峰书院自然也声名远播。先贤对曾经教化过的地方的影响当然也更深远。
  朱熹、黄干避难螺坑,创办螺峰书院,促进了九都一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名贤过化,理学薪传,教泽至今未泯。九都一带至今文化教育风气尚浓。海外华人、九都乡贤丁文琦先生,十年前一人捐资150万元,并发动亲友和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捐资累计达300多万元,在九都建起了全市最为完善的、纯由华侨捐建的农村独立中学九都中学和仕坂华侨小学,儒学遗风又一次得到弘扬。
  (作者系《闽东侨乡报》记者)

知识出处

朱子与古田

《朱子与古田》

本书从侧面反映朱熹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哲学观点、文学风采和书法艺术。全书共分为四篇,包括:史迹篇、文摘篇、传说篇、弘扬篇及后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世振
责任者
黄干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螺峰书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