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蓝田书院的历史兴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古田》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703
颗粒名称:
蓝田书院的历史兴衰
分类号:
G649.299.57
页数:
8
页码:
65-72
摘要:
朱熹到蓝田书院讲学的是写于宋庆元丁巳(1197年)春三月的《余氏总谱志·东斋记》:“子(朱熹)两度于尊师李讳侗祖籍之地游学讲论。这是所见最早的记载重建蓝田书院的史料,而其中尚无朱熹在蓝田书院讲学的记载。
关键词:
朱熹
古田
蓝田书院
内容
杉洋胜地快登临,朱子祠前望翠岑。
林壑清幽里野辟,先贤文化入人深。
这首《游大东杉洋》的七绝诗,是原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高级顾问、海军上将、原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于民国己巳(1929年)初夏途经杉洋村而写的难得诗章。其“朱子祠”即位于杉洋北门外的朱熹曾二度到杉洋授徒讲学的蓝田书院。它凸现了杉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典型特征,高度概括了理学大儒朱熹与蓝田书院源远流长的关系及其理学文化的深远影响。清华大学人类学博士生导师张小军教授与杉洋古稀老人余理民(已逝)合著的《福建杉洋村落碑铭·地舆记》记载,“在杉洋村大门上方”和“东山关隘口城门上方”分别垂立着两块石碑,前者碑文为“先贤过化之乡”,上款为“宋淳熙十一年”;后者碑文为“过化名区”,上款为“宋庆元六年”。
这两块碑铭的下款,均镌刻着朱熹在古田的高徒“林择之书”和朱熹在蓝田书院的高徒“十八门人立”的落款。虽然这两块珍贵的石碑“在1958年修古宁公路时被埋在涵洞中”,但历代以来,世代士人和杉洋人氏始终铭记着朱熹这位理学宗师的“教泽长存”以及对“先贤过化”的永久缅怀和自豪。足见“先贤文化”是何等“入人深”,杉洋文士清建宁府学教授余泽先有诗云:
蓝田俎豆万山中,济济衣冠祀晦翁。
斯文未丧知谁力,留得弦歌玉邑东。
蓝田书院始建于何时?历代以来毁建情况如何?朱熹何时赴蓝田书院讲学?“先贤过化”有何深远的影响?笔者试以地方文献的史料分述之。
最早记载蓝田书院的地方文献是杉洋《余氏总谱志·余氏重建蓝田书院记》。该文写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五月,为“左承仪郎知福州古田县丞主管学事郭能撰”,“左迪功郎新差汀州司户参军余偁书”。其篇首记述“昔员外公余仁椿相地宜创学馆,背乾向巽,萃山川之秀,额以蓝田”。现存一块《历代重建重修蓝田书院芳名》碑,其中间竖行也醒目镌刻着“唐(指后唐,笔者注)员外郎永贞县令余仁椿捐资鼎建”,可见蓝田书院始建于五代后唐(936—940),而具体年份不详。《余氏重建蓝田书院记》还评述了余仁椿“始创学馆”,“作养人才”的深远历史意义:“二百年间,簪缨间出,皆由此地始学”,并着重记载了蓝田书院迁、复地址和重建的史实:“厥后,迁于西山隅,士风浸微,文场屡败,三十年气象不振。余公端卿追先猷,慨然日疚于怀,乃率宗盟,曰栅、元亮、椿龄、瀛、登,鸠财僦工,复于旧址。披榛划棘,一依旧向,营建而鼎之。裁处间架门,其前者一堂,其背者七廊,其东西者十有二。中严祀宣圣像,以尽崇奉之诚。房舍其傍,园囿其隙,膳浴金彀各有所处。至于时,族之子侄程工视事,经始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之庚申,克成于次年三月之甲子。规模宏壮,万瓦鳞鳞,焕然一新,乃延宗中之秀茂先达、南城尉余席珍者为教道,迓以鼓吹,式宴于堂,雍容于樽俎之间。里人耸观倾听,莫不奋励。”这段史料,既概述了重建蓝田书院的原由、时间及主修者、参与者,又扼要说明了建筑布局、规模以及庆典活动的盛况。这是所见最早的记载重建蓝田书院的史料,而其中尚无朱熹在蓝田书院讲学的记载。
最早提及朱熹到蓝田书院讲学的是写于宋庆元丁巳(1197年)春三月的《余氏总谱志·东斋记》:“子(朱熹)两度于尊师李讳侗祖籍之地游学讲论。时庆元间避学禁,云集高弟十有八者于蓝田书院曰‘东斋’为础,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邑东有余、李,邑西有黄、魏。诗礼传家,义方有素,二学子皆驰誉上庠,遂故书始末以告来者,庶诸生异日奋起,徒步而梯青云,知所自以斋志。”蓝田书院还有朱熹书匾的“蓝田书院”四字,署名“晦翁”,镌刻在一块石壁之上,至今尚存。其刻石还附有上下款,上款为“堂长李昂直学李元鼎立”,下款为“宋丁巳春三月吉日”。又据朱熹门人余偶的《蓝田书院鳌鱼吐水水墨集》记载,“朱文公庆元三年(1197年)遭害避居乡间,集门人于蓝田……挥如椽之笔,以鳌鱼所吐之水磨墨,题‘蓝田书院’匾额。”综上所述推断,朱熹第二次到蓝田书院的时间,当是庆元三年初。那么,朱熹第一次到蓝田书院是什么时候呢?查阅历代旧县志,明代万历版首部《古田县志》卷首有知县刘曰旸所写的序文,只有简言“朱紫阳李延平之为教,道宗邹鲁。”明代另一部县志《玉田识略·寓贤》虽有比较具体的记述,但还没有朱熹首次到古田境内的记载:“朱晦翁庆元间以韩侂胄伪学之禁游寓玉田……杉洋有蓝田书院,翁书匾,盖其门人余偶立也。今已废。龙津境有兴贤斋,是其门人余范立。杉洋西有西斋,是其门人余偶、余范读书处。俱翁书匾……翁又尝曰:东有余李,西有黄魏,盖自纪其众乐也。”清·乾隆版《古田县志》记载“螺峰、浣溪、杉洋诸所,皆其游息而训诲也”。而民国版《古田县志》有翔实的记载,其中清代古田县令万友正所撰《重建蓝田书院序》和清嘉庆皇帝老师、翰林院侍讲学士、时任福建学政的朱珪所撰的《重修蓝田书院记》、《蓝田书院碑文》是研究朱熹与蓝田书院的珍贵文献。《重建蓝田书院序》提及了朱熹第一次到蓝田书院的年代:“蓝田书院旧有朱晦翁刻四大字,其半埋于土,历数武而上又有引月池,横勒‘引月’,款出‘茶仙’,共四字。盖缘淳熙时(1174—1189)……晦翁避地于此,门人余偶、余范为建书院以居之,此刻石之所由来也。”又据前文提及的那块“林择之书”、“十八门人立”的“先贤过化之乡”石碑,上款镌刻着“宋淳熙十一年”的明确时间,这是朱熹首次到蓝田书院的佐证。清华大学张小军教授在其所著的《蓝田》一书中也推断“朱熹第一次到蓝田是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受玉田弟子林择之(林用中)、余偶和余亮的邀请。第二次是在庆元党禁期间的1197年,避难到此。”朱熹曾二度讲学的蓝田书院,在历史的长河里,或因天灾人祸,或因保存不善,或因年代久远而损毁,但它相继得以重建重修,承传不已,则是先人尊儒重教和勤劳智慧的薪传,是“先贤文化入人深”的世代发扬。其几经毁建的史实,在族谱、县志及有关文史资料的记述中有几次明显的史迹可寻。首先就是《余氏重建蓝田书院记》所载五代后唐余仁椿始创“额以蓝田”的学馆。这个学馆就是后来朱熹二度讲学的蓝田学院的前身,亦即杉洋北门外的蓝田书院旧址。历二百年后,迁址于西山一角,“士风浸微”,“三十年气象不振”。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由余端卿率余栅、余元亮、余椿龄、余瀛、余登等人“鸠财僦工,复于旧址”,重建房舍,“规模宏壮,万瓦鳞鳞,焕然一新”,计有大门、前堂、走廊七条、东西厢房十二间,中殿供有孔子圣像,房舍旁边还辟有园囿,并有供膳、洗浴之所。整个重建工程完成于次年三月。这个学舍,经将近三百年,“至明季(约1644年)燹焉”。
其二是清代古田县令万友正的《重建蓝田书院序》和福建学政朱珪的《重修蓝田书院记》及《蓝田书院碑文》所载的史料,这三篇文献都是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七重建蓝田书院而写的,从中可以略知这次重建可谓亘古盛事:一是得到府县官员的高度重视。一位福建学政、一位古田县令亲写碑文序言,盛赞此举“甚属可嘉”,“维振兴文教,修刻举坠,守土责也,亦儒者之事”,“实千载一时之嘉会”。他们还厚望此举“有以倡之”——“离杉洋五里横路坂有擢秀斋,浯漈有兴贤书院,皆其门人为文公所建也,雅意亦修葺之,更不能无望于彼地之秀而贤者。”二是倾村而动,全县协力,投入“重建”之举。“一方文人学者,合力同志,累年铢积”,“举其役者余李林饶为著姓,而通邑协力成之”,“倒箧倾囊,即农工商贾亦宜踊跃争先,以襄盛举”。三是历时一年,重建规模尤为可观。“辛丑(1781年)三月再莅古田……于本月初九日鸠工庀材,仿照旧规,重为构立”,“明年(指1782年)工竣”。“土木繁兴,殿阁杰伟”,“览之,则讲堂、华表、池台楼阁岿然深秀,负狮山而望玉屏,山川环列,有旷如举如之观”。可见这次重建的蓝田书院既恢复旧观,又拓展新貌。
其三,历代以来均有重修之举,光绪年间及民国时期又多次修建。现存的“历代修建蓝田书院绅董芳名”碑、“建滴水亭乐捐者芳名”碑(残存)、“建墨迹亭及书院乐捐者芳名”碑就是明证。其中“历代修建蓝田书院绅董芳名”碑完整地镌刻了自后唐至民国的各个朝代的36位绅董姓名。“建墨迹亭及书院乐捐者芳名”碑立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经过历代多次修建的占地面积941平方米的蓝田书院,历千年沧桑,益显壮观,蕴藏丰厚的理学文化底蕴。然而痛惜的是,这个历史悠久的书院在1976年毁于一炬。那掩映于奇岩迭嶂、青松翠竹之间的红墙广厦,那错落有致的享堂、讲学楼、名宦象贤祠、宿舍书房客厅、墨迹亭、魁星阁,那天井花坛四时盛开的春兰、夏莲、秋桂、冬梅,那周边朱熹遗迹的留云洞、引月池、聚星台、溧林岗,那院内垂存的朱文公塑像和朱文公墨迹、十八门人公座、康太保神位、青石楠木碑刻、琳琅满目楹联、朱珪题字、李方莲草书、余元昂擘窠大书、李捷英诗题、李若初墨梅等珍贵文物,都在那场灾难中荡然无存,只剩下荒芜的遗址。现在人们只能从杉洋人氏余理民和余祖祥合写的《蓝田书院旧日景观》的遗作中领略当年蓝田书院的风貌。
环列诸山道远青,当年夫子日谈经。
尚余墨迹香千里,夜夜光摇北斗星。
这首古代杉洋文士李捷英写的诗篇生动描摹了当年朱熹在蓝田书院收徒讲学的情景。“云集高弟十有八者”,“一时从游其最著者有余偶、余亮,其余指不胜屈”,“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此后,谈经论道蔚然成风,影响之大,历代不辍。清代县令万友正在《重建蓝田书院序》中称“至其地,其秀者敦诗书而尚礼义,朴者安谨愿而守耕凿。休休乎太古之风,窃心异者久之,询知为紫阳过化之乡。”清代福建学政翰林侍讲学士朱珪特撰《蓝田书院碑文》,高度褒崇朱熹教化之功和蓝田书院胜地之重要,“育养人才,涵濡沐浴,多士得幸。古邑之蓝田书院,居峻山复岭之中,擅翠壑丹岩之胜,府治迤北二百四十里,为侯官、罗源、屏南、闽清、宁德五县交会之处,古名杉关,即其地也。创建于五百年前,重兴于五百年后,而知夫子之音容常在也,教泽长存也”。
知识出处
《朱子与古田》
本书从侧面反映朱熹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哲学观点、文学风采和书法艺术。全书共分为四篇,包括:史迹篇、文摘篇、传说篇、弘扬篇及后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扬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