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古田》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692
颗粒名称: 三、教育思想
分类号: K825.1
页数: 5
页码: 18-22
摘要: 朱熹一生从事教育,他任官职期间也重视教育。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教条》出示给学生,提拔勤于办学之人员,其门生黄干撰《朱子行状》”务学笃则教见于言,对书院教育极为重视。藏书、供祀、讲学齐备。朱熹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确立为学之目。
关键词: 朱熹 古田 教育思想

内容

朱熹一生从事教育,长达50年之久,为中国教育史所罕见。他任官职期间也重视教育。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时,开设县学,内分设四斋:“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每斋各设斋长一人,主持教事,招收县民中优秀子弟,入学复教。知江西南康军时,修复白鹿洞书院,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教条》出示给学生,亲自主持、讲学。知漳州时,创设州学,提拔勤于办学之人员,奖励学行优异学生。任湖南潭州任职时,对州、县学大加提倡,并亲自讲学,复兴岳麓书院。
  65岁时,他由崇安迁居建阳,定居于考亭,建“竹林精舍”,更名为“沧州精舍”,取其宏大之意,表示“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州”。从66岁至71岁,退出官场,专事教育。其门生黄干撰《朱子行状》,赞曰:“从游之士,迭育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喻,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戒之,而未尝隐。务学笃则教见于言,进学难则忧形于色。讲论经典,商明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门为忧。”在古田讲学,此一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朱熹一生,对书院教育极为重视。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南宋书院勃兴,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活动内容更加充实、丰富,藏书、供祀、讲学齐备,书院进一步制度化。朱熹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确立为学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育基本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实际上为书院制定了纲领规程。古田各书院规模虽远不如白鹿洞书院,但朱熹在古田兴办书院,仍然贯彻了这些办学规程。
  朱熹的教育思想已体现系列化,主要是:(一)教育的宗旨:“明人伦为主”。他反复强调“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近思录》卷九),即“存天理,灭人欲”,“本尽人欲,复尽天理”。他认为“圣人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言语,造作文词,但为科名爵禄之计”,而应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次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玉山讲义》)(二)教育的阶段、内容。教育分“小学”、“大学”两个阶段,两阶段内容紧密衔接,不可分割。“小学”阶段,主要是进行洒扫应对进退的训练,同时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大约在15岁左右完成。“大学”阶段的教育在“小学”教育基础上进行,其主要任务是格物致知而无所不尽其道。
  (三)课程设置。他总结了三条原则:教育牢本、大小(学)有别、有用之学。
  (四)教学形式。他采取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升堂讲学、讲论答题、抽签自讲。
  (五)讲学原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熟读精思、虚心静虑、切己体察。
  (六)教学方法:示始正终、先易后难、博物约礼。
  (七)重视文学教育。朱熹在教育弟子时,除了讲解儒家经典、探讨性理之学外,还重视文学教育。他在书信中谈到对儿子的教育:“此儿读《左传》向毕,经书要处,更令温绎为佳。韩、欧、曾、苏之文,滂沛明白者,捡数十篇,令写出,反复成诵,尤善。”(《文集》卷四十四,《答蔡季通》)又说:“东坡文字明快,老苏文雄浑,尽有好处。如欧公、曾南丰、韩昌黎之文,岂可不看?柳文虽不全好,亦当择。舍数家之文择之,无二百篇,下此则不须看,恐低了人手段。”(《语类》卷一三九)提倡文学教育应选择名家佳作,而无须篇篇过目。文学教育与文学研究不同,朱子提倡“选择”说很有道理。他还常提醒学生注意儒家经典的文学因素。他说“看《传》,义理外理好看他文章。且如《谷风》,他只是为此说出来,然而叙得事曲折,先后皆有次序。”(《语类》卷八十)又说:“读《孟子》,非惟看它义理。熟读之,便晓作文之法。首尾照应,血脉贯通,语意反复,明白峻洁,无一等闲。人若能如此作文,便是第一等文章。”(《语类》卷十九)据清·乾隆版《古田县志》载,朱熹门人蒋康国“尝从朱子讲论《楚辞集解》,多质之。”朱熹的文章观,内容丰富,这里仅例举文学教育之数端,以求观一斑而知全豹。
  由于朱熹在古田讲学活动的文献资料奇缺,本文有时不得不采取“一般——特殊”的方法,以据知朱熹之实况。其缺失不可避免。严格而言,它只能算作一篇读书札记,而非论文。

知识出处

朱子与古田

《朱子与古田》

本书从侧面反映朱熹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哲学观点、文学风采和书法艺术。全书共分为四篇,包括:史迹篇、文摘篇、传说篇、弘扬篇及后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