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讲学内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古田》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691
颗粒名称: 二、讲学内容
分类号: K825.1
页数: 4
页码: 15-18
摘要: 朱子理学的集大成与创新,将儒学的伦理规范、道德精神提升为宇宙本体,理一分殊论证世界万物的产生及其统一性”性即理,从宇宙本体中推行出人性与物性,并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来论证人性的善恶问题“最后再通过居敬穷理的修养功夫”达到人性完善、人性与天理的统一,其涵义包括伦理意义和宇宙论意义“
关键词: 朱熹 古田 讲学

内容

朱熹在古田讲学内容,志书虽无记叙,但从其晚年已将理学儒学化、精细化,不仅集理学之大成,且有开拓创新的情况看,理学思想必渗透其中,主要有经学、文学两个方面。
  朱熹一生,著述甚丰,代表作为《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经学方面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孝经刊读》、《仪礼经传通解》等;史学方面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伊洛渊源录》等;文学方面有:《诗集传》、《楚辞集注》、《楚辞辩证》、《韩文考异》等,编纂有《近思录》、《太极图说解》等。其季子朱在将其诗、奏章、书信、论著汇编为《朱文公文集》,经后人屡加增补,包括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论集十卷。以明嘉靖年间胡岳刻本较为完备,1936年被中华书局收入《四库备要》。其讲学语类97家弟子各有所记,后被分类汇编为《朱子语类》。
  关于经学。他曾与吕祖谦一起,为青少年讲述这一著作。朱熹影响最大的经学之书,当推《四书章句集注》。这是他对学有所成的门生传授的主要著述。
  朱子理学的集大成与创新,有着丰富坚实的思想资源。它远涵孔孟的“仁义礼知”,近接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的“天理”、“太极”,改造庄子的“道”、华严宗佛教的“理事”和禅宗的“心性”,吸收了张载的“气”。在上述基本范畴的基础上,融汇创造出“天理”的概念,将儒学的伦理规范、道德精神提升为宇宙本体,通过理本气末,理一分殊论证世界万物的产生及其统一性,以“性即理”为中心命题,从宇宙本体中推行出人性与物性,并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来论证人性的善恶问题,最后再通过居敬穷理的修养功夫,达到人性完善、人性与天理的统一。具体而言,主要观点是:(一)宇宙本体论:“理本气末”。朱熹思想体系,有“理”、“气”、“性”、“心”等基本范畴,其最高范畴为“理”即天理、太极。其涵义包括伦理意义和宇宙论意义,视“理”为人类社会的必然法规与最高道德准则,认为“理”乃宇宙万物的唯一本原与共同本质,又是万物的普通法则,是宇宙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根据,是天下公共之理(《语类》卷九十四),“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文集》卷七十《读大纪》)用“理”统辖自然与社会,万物与人类。他把“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升为“天理”、“公共理”、宇宙之理,拥有普遍性、至上性。他认为理、气关系是“理本气具”、“理本气末”、“理主气从”,但二者又相互依存。
  (二)方法论:“理一分殊”。这是对事物统一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提示。“理一”即理乃万物的唯一本原和共同本质,为多样性之所以统一的根据。“分殊”即统一之理表现为多样性的万物,“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语类》卷十八)。朱子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如“一分为二”说,一分为二的过程,具有无限性,阴阳二元对立,相互渗透,互相作用。又如“动静论”,提出“动静无端”的观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语类》卷九十四)。又如变化观,认为“化”是缓慢、细微的变化过程,“变”是急剧变化形态,“化是渐成,变是顿变”(《语类》第七十一),但事变而理不变,“三纲为常,终变不及”。因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其辩证法有局限性。
  (三)人性论:“性即理”、“心统性情”。这是对“理”——“性”——“心”关系的探讨。他说:“性即理也,在心唤作性,在高唤作理”(《语类》卷五)。人性根源于天理。认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性”是感于外物表现出来的具体感性,“心”则贯通于性情、作用、动静的全部过程之中,而成为思维的主宰性。
  (四)认识论:“居敬穷理”。他提出“学者功夫,惟在居敬穷理二事”(《语类》卷九)。“居敬”主要通过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达到“心与理一”,“居敬”的实质便是存理去欲。“穷理”的根本途径是“格物致知”。与认识论相适应,他的治学方法采取:遍注群经,结集《四书》,以理解经,怀疑经传,断以已意,“严密理会,铢分毫析”(《语类》卷八),先博后约。
  朱子理学体系丰富而复杂,绝非上文所能包括。其在古田给诸生的讲解,也不可能悉数教示,但上述观点,是贯穿于他讲学的全过程的。他与高足弟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关于在古田讲学的第一重要内容——文学,并入教育思想内阐述。

知识出处

朱子与古田

《朱子与古田》

本书从侧面反映朱熹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哲学观点、文学风采和书法艺术。全书共分为四篇,包括:史迹篇、文摘篇、传说篇、弘扬篇及后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