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立女子国民学校的诞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670
颗粒名称: 寿宁县立女子国民学校的诞生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
页码: 383
摘要: 我县山高岭峻,风气闭塞,重男轻女,妇女识字者寥若晨星。我外祖父刘国华公(系岁贡元)有鉴及此,曾设过义塾培养下一代女生识字。因此诸姨和我母皆识字通文。民国三年(一九一四),我母舅刘子懿(系法政专校毕业,曾任过建瓯县帮审员、漳浦、惠安县承审员。继续创办义塾由姐妹任教,培养女生,连年进展,得到旧政府支持,拨给学租(寺产),请我母舅担任学董,筹办县立女子国民学校,修缮旧下书院(幼儿园旧址),充做校舍,招收八至十六岁女子入学,学制三年毕业。由县聘请姨母范刘蕙任校长,次姨叶刘荃和我任教员,另设门房兼炊事一人,因当时风气初开,女子极少上街,照顾学生早上带午饭上学,晚放学回家。学生逐渐发展到八、九十人,三种程度。课程每天六节课,有国文、修身、珠笔算、手工(针黹),体育、唱歌、图画等。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学校

内容

我县山高岭峻,风气闭塞,重男轻女,妇女识字者寥若晨星。我外祖父刘国华公(系岁贡元)有鉴及此,曾设过义塾培养下一代女生识字。因此诸姨和我母皆识字通文。民国三年(一九一四),我母舅刘子懿(系法政专校毕业,曾任过建瓯县帮审员、漳浦、惠安县承审员。继续创办义塾由姐妹任教,培养女生,连年进展,得到旧政府支持,拨给学租(寺产),请我母舅担任学董,筹办县立女子国民学校,修缮旧下书院(幼儿园旧址),充做校舍,招收八至十六岁女子入学,学制三年毕业。由县聘请姨母范刘蕙任校长,次姨叶刘荃和我任教员,另设门房兼炊事一人,因当时风气初开,女子极少上街,照顾学生早上带午饭上学,晚放学回家。学生逐渐发展到八、九十人,三种程度。课程每天六节课,有国文、修身、珠笔算、手工(针黹),体育、唱歌、图画等。
  学生毕业后,会写会算,引起社会的重视,也改革了缠足,穿耳以及女性不出街等陋习。后来女生参加红军的有韦银英、叶肖慧等。一九二五年,该校合并到县立国民小学上课后,影响到全县各国民学校同时兼收女子入学。本县女子从此才实现男女平等,该校起到倡导作用。
  该校园的月桂树苗,是一九一九年本人由南阳乡龚家移来亲手栽在花坛内,常年开花,只有八月特别多格外香。现树龄已六十七年,树高十多米,树干胸径三十八公分,树冠南北八米,东西八米。原有校舍现已全部拆去,改建城关幼儿园,四周高楼拔地而起,旧貌换新颜,仅剩下一棵月桂树,永远飘香于庭院中,留做县女子国民学校长远纪念已耳。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柳熊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