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83
颗粒名称: 官道的历史
分类号: D691.42
页数: 3
页码: 234-236
摘要: 本文描述了先简略介绍海路的历史情况。关于清末民国初年海上交通,蔡泽扬《建国前三都澳水上交通》一文介绍甚详。
关键词: 福建 管道 历史

内容

先简略介绍海路的历史情况。关于清末民国初年海上交通,蔡泽扬《建国前三都澳水上交通》一文介绍甚详。
  宁德县城往省城,海上早已有船行之。但在工业时代机器船产生和应用之前,这是一条险途。宁德本地小型帆船出“洪涛弥天,渺无涯畔”(乾隆本《宁德县志》)的东冲口外汪洋大海,一般旅客不能应付。然而大型船队或具有较高航海能力的船队,则早已将海路当成通途。如宋末南逃的王室船队、明代的郑和船队、明中后期日本海盗船队、清初的郑成功船队等,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偶有航行于汪洋,深入到三都澳腹地,进入宁德。
  自清代中期之后,随商品交流频繁,闽东一带货物外销远洋,已是常见的事情。
  清乾隆朝之前,东冲口外,已是“南连广粤,北抵江浙,达兹外域,无所不通”。(乾隆本《宁德县志》)但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实行“一口通商”政策,海上商路受到很大的限制,直十九世纪中叶才得以开放。到了十九世纪末三都海关开辟前后,由三都澳前往福州,已经是一条成熟的海上商路。上个世纪初,宁德三都往福州有定期的客货运轮船。1901年到1925年间,三都与福州之间的客运人数由3906人次逐年增多至31754人次。这个时期,宁德与包括福州在内的各口岸之间的海上货运数量很大。如1903年,进出三都海港的货船228艘,载货56430吨,这是陆上运输量远远不能比拟的。海运以英国和日本商船为主,这一年中国商船的运输量仅1216吨。(见上引蔡泽扬文)民国时期,宁德城关客人与货物如果走海路,大都计算潮水涨时,从离城五里的黄土岩码头或海关埠码头(此处港深,涨半潮即可行船)乘小船(俗称邮政船)到三都岛,再换上轮船往福州。轮船多为木质轮船,民间称搭“福州车船”,简称搭“福州车”。
  陆路开辟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自有人类定居以来,闽中、闽东、浙北之间的沿海,就有道路相通。
  从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郢攻东瓯国之战开始,到十世纪中期唐未闽国大将李仁达投降于吴越国,这漫长的时期里,闽东与省城及浙南之间,不但可通行人与货物,很可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可以通过大量兵马的道路。史载,汉元封元年(前110),汉兵四路入闽围剿闽越国,其中一路即取道闽东沿海。宋代以后,宁德县一带曾经有过南宋韩世忠领兵进入宁德、元兵南下追击南宋残余势力、元末红巾军攻宁德县城、戚继光平倭之战、清兵与南明势力之战等,宁德沿海的陆上交通,已是通畅的大道了。
  千年以来,宁德县城往福州的陆上通道是固定的。即由县城出发,到邻县罗源,再达连江县境,此后抵福州城市。但不同时代,这大约二百余里道路上,多有歧路。
  比如,从宁德城关出发,自古以来,就有数条隘口道路翻越罗源与宁德之间的界山。
  一是“开辟于”南宋时的白鹤岭道;一是飞鸾岭道;再一条是翻越“福源岭”(今凤凰山)的岭道。这三条道,皆通罗源县城郊外的“护国乡”,就是今天罗源郊外的起步镇区域内。上个世纪,直到50年代中期之前,飞鸾岭道与白鹤岭道,均是通往南境的重要孔道,道路都是前人所铺就的石阶大路。而翻越凤凰山的岭道,则成为乡间小道了。
  白鹤岭道。清《宁德县志》载,南宋末宰相丁大全曾任宁德县主簿(宝庆间,公元1225—1227年),期间“开辟白鹤岭路”。但是,在其“开辟”之前,白鹤岭已经有山道通行了。比丁大全早五六十年任宁德主簿的陆游(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任),曾经写过,“双岩、白鹤之岭,其高摩天,其险立壁,负者股栗,乘者心惮”。从此文字来看,当时白鹤岭早已有一条险路,路上有“负者”,也有“乘者”。这段由丁大全主持,首次将崎岖的山路,修成宽阔的石阶大道,使得这条道路后来成了宁德县城通往省城的主要通道。在明、清,及民国时期,白鹤岭大道,始终是一条“官道”。
  明朝洪武年间所修建的烽火台,至今高踞于白鹤岭古道畔,也证明了早在明初,白鹤岭官道已是闽东一带前往省城福州的主要通途。
  而南出城关越飞鸾岭的道路,在白鹤岭道成为大道之前,已是宁德城关前往福州的一条旧道,称为“朱溪官道”,或“朱溪旧道”。旧志上说宋熙宁七年(1074)在今飞鸾设“飞泉渡”,由罗源经飞鸾岭抵飞鸾,乘船至今霞浦盐田,北上浙江。明代之前,这一带还设有二三个铺所。明朝正德甲戌(1514)进士陈褎在《募开南路记》中写道:“惟时道出南关,直至鸾江转折;湖开东所,可乘鳌背遨游。平平有廿里之洋,汪汪浸一天之宿”。“自白鹤一开,而县坊直射”。这两句话清楚地表明在“白鹤一开”之前,已经有了“出南关”的旧路。他还建议,“一变至道,宜从二都。由平地而越山头,已启百年捷径;自勒马(峰)以达护国(村),可省十里长亭”。但陈褎的设想,最终并未成为现实,其原因仍然是由物流的成本所决定的。
  称为“朱溪旧道”的“南路”,也有可能是由今车里湾溪(亭仔溪)上溯,经岚口村、连顺村等地,越凤凰山(旧称“福源岭”),再经罗源王沙村到达起步的旧路。清乾隆县志中有“朱溪桥”,“朱溪公馆”、“朱溪”等地名,其位置可能在今车里湾一带。
  然而这条路程虽然较短,上、下岭道却均十分险峻,不如白鹤岭与飞鸾岭来得平缓。
  久而久之,为旅人所弃,成为乡道。在明代时,已经不被认为是主要的道路了。
  出县界的道路当然不止这几条。南出县城之后,还可以从今打石坑村沿茶仔洋溪上溯,经陈家洋村等地过县界,也可以从金涵蔡洋岭出罗源中房。宁德县西部山区的民众,如果不经过县城,可由从洋中溪富抵九道出罗源中房,或越洋中宝岩“矮门岔”到古田谈书,或过钟洋经谈书抵大甲。虎浿一带民众则可经彭家经湖里出白溪到达古田杉洋,或至岩柄入溪边抵古田鹤塘,最终殊途同归,都可出县境通往罗、连,到达省城福州。但这些道路,没有人称之为“官道”。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