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周宁一桩人命大假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78
颗粒名称: 民国初期周宁一桩人命大假案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224-226
摘要: 本文描述了民国十六年(1927),在周宁的进登村发生一起轰动全县、令人发指的人命大假案。这起“人命假案”的起因,是由于旧社会害人的封建买卖婚姻所造成的。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民国

内容

民国十六年(1927),在周宁的进登村发生一起轰动全县、令人发指的人命大假案。这起“人命假案”的起因,是由于旧社会害人的封建买卖婚姻所造成的。
  原在周宁萌源村开设烟丝店的萧立月,平日公平交易,经商有方,家庭小康。萧妻早亡,遗下两男一女,皆由立月自己抚养。女儿萧端容生来名副其实,自幼容貌端庄,举止大方,谈吐娓娓。由于自幼失恃,早谙家务,及至及笄之龄,家务针黹,更是十指劬劳,家中粗细理得有条不紊,不但萧立月视如掌上明珠,邻里亲朋亦称赞不己。于是托媒登门求亲者络绎不绝。此时正值周宁茶叶旺盛年代,素称“金进登”的农户郑朝护正为其胞弟郑朝暮聘亲娶室,就托媒到萌源村向萧立月求亲,萧立月认为进登村是茶区,心想郑家必是充裕门户,就不加细察,凭媒妁之言把萧端容许配郑朝暮为妻。
  订婚后,萧端容获悉未婚夫郑朝幕不但貌丑,而且家庭并不富裕。但在“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终身之事已无法更改,无法挽救,只是怨恨红颜薄命,终日愁坐深闺 ,泪枕霜凝。
  不久,男方择吉备办鼓吹,花轿前来萌源村迎亲。这时萧立月虽然懊悔,但也不敢反意。恰好,男家来迎亲时对原定礼金难以兑现,从而女方可坚持“先要理清礼金才能迎亲”这一道理来责难男方,自己心怀不满这门婚事的萧端容同时借“骂媒人”的地方风俗,极尽恶言恶语泼骂媒人和大礼伯(“大礼伯”系男家到女家迎亲的全权代表人),泄吐一腔怨恨。大礼伯自知礼金不全不无羞惭,再加受到新娘的痛骂、奚落,已无心在女家吃酒,就连夜偷偷地逃回进登村。当着亲族及宾客面前,添油加醋诉说萌源村女方无礼欺人,加上迎亲时的纠纷致使新娘抬到进登村时已是鸡鸣初更,因此男方挟嫌于心。当闹房时,男家唆使部份人故意刁难陪嫁舅(“陪嫁舅”系新娘陪送姐妹的兄弟)萧志筠,甚至把年轻的萧志筠打伤。萧志筠于次日凌晨逃回萌源村哭诉被打之事,这样一来,双方矛盾加深。互相埋怨,造成亲家变怨家。再说萧端容眼看旧恨来消,新仇又加,自此紧锁褶带,拒绝与郑朝暮同枕,从而一对夫妻同床异梦,有苦难言。
  双方闹成这种僵局之下,郑朝护、郑朝暮去虎岗村请求其姐夫杨家谓同谋共策来对付萌源村,他们苦思冥想后,最终设下“人命案”这条毒计来陷害萧立月。
  冬去春来,转眼春节已临,郑朝暮备办了礼物假惺惺地向其岳父萧立月拜年,并在萌源村窜街走巷游玩一天,来显示他到萌源村做新婿。旋于第二天半夜,乘人不知不觉潜往闽北,埋名隐姓在杨梅亭山庄替人烧木炭。事过三、五天后,郑朝护即亲自到萌源村萧立月家。假促其弟郑朝暮回家。被蒙在鼓里的萧立月说朝暮已于前几天回进登村了。此时郑朝护暴跳如雷,怒气冲冲地说:“我弟弟明明到你家拜年,萌源全村群众都知道,现我弟失落不明,你应负责任”等等,然后拂袖而去。
  郑朝暮的这一突然“失踪”,郑家心中有数,而萧家则陷入迷惘。一时间,双方到处寻人。正此时,适有一个浙江平阳县挑货郎担的商贩被盗匪杀害在咸村的何姑桥地方,浮尸于溪中。杨家谓等人得悉后如获至宝,就赶到何姑桥将腐尸捞起,声言这首尸体就是郑朝暮,并说死者身上所缚的“肚兜”(过去一种用布制成并绣有图案的弧形袋子,缚在腹部储存钱物)是其姐姐郑云珍(杨家谓妻)亲手缝制送给郑朝暮的,便以此“证物”来诬陷萧立月挟嫌杀害女婿郑朝暮,移尸于何姑桥,遂一面纠集进登村不明真相群众闯到萌源村对萧立月家进行打、砸、抄,一面请人写状到宁德县诬告萧立月杀害人命。
  由于当时的宁德县衙门对人命重案既不作调查,又不作尸检,单凭一方呈词就把萧立月捕到宁德县关监,造成萧立月倾家荡产,含冤坐牢。
  萧立月平生从事小商,为人诚实,这次横祸飞来,遭冤不白,许多亲族朋友愤愤不平,一面联名具状申辩,一面到处探听郑朝暮下落情况。正当人们为肖立月澄清冤案而奔走的时候,恰好半岭村一位姓萧的同族人刚从闽北回来,听到这种消息就跳出来大喊大叫地说:“郑朝暮明明在杨梅亭烧木炭,我亲眼看见,怎么说被萧立月杀害呢?!”事出蹊跷,于是萧家派人日夜兼程前往杨梅亭找人。谁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前往杨梅亭的人,一个在途中被毒蛇咬成重伤,造成半途而折。
  此时郑朝护已不择手段地暗地要将萧端容改嫁到凌地村凌庆同,从中索取财物。由于萧端容的遭遇得到进登村少数妇女的同情,她们将此情况告诉萧端容,使她及时地逃出虎口,匿迹他地。凌地村凌家多次到进登村要人,郑朝护只好躲躲避避。有一天,凌家纠集一帮人进登村抢亲,找不到萧端容,又碰不到郑朝护,刚好郑朝护的妻子在河边洗衣服被他们看见,就被带走当作人质。郑朝护“赔了夫人又折兵”,完全是自取其咎。
  再说萌源村萧立月的亲族,一面延医诊治蛇伤病人,一面又快速地再派人去杨梅亭。在旅外同乡人的协助下,终将郑朝暮擒拿回来,送到周墩分县衙门转报宁德县处理,定以诬告之罪。郑家弄巧成拙,自食其果,人心称快。
  这场“人命假案”虽然得到水落石出,但是给萧立月带来人身和经济的损失是极惨重的。因此,经一部分打抱不平的人相议后,提起一桩恰恰令人可信的“桃色案件”加在杨家谓和郑朝护等人身上,借“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异口同声众认当初何姑桥那具尸体上所缚的“肚兕”确是杨家谓之妻郑云珍缝制的,并说死者生前经常到过周墩(周宁)做生意与郑云珍有暗度陈仓,搞不正当男女关系,这件“肚兕”就是郑云珍所赠的“情物”,其死因完全是因奸情引起而至谋财害命,凶手无非是杨家谓及其内弟郑朝护等人。在大造舆论之下,又挑拨在周墩做生意和做手艺的平阳人向郑朝护、杨家谓提出干涉,并扬言要到衙门控告。这一攻势使郑、杨哑口难驳,束手无策。后来终被平阳人敲诈去大量的钱财而不了了之。
  一场轰动全县的“人命假案”经年终获澄清。萧端容也终于逃出樊笼,远飞福安穆阳建立新的幸福家庭。“尸在何姑桥,人活杨梅亭”,这一顺口溜几十年流传在周宁民间。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政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