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67
颗粒名称: 手工业
分类号: F426.899
页数: 1
页码: 212
摘要: 民国时期周宁的传统手工业行业很多,民用手工业多属串村流动加工,未形成规模生产。稍有点规模的却很小,主要有冶炼土钢土铁、铸造东洋锅、硫磺、酿造、制茶、制糖。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工业

内容

民国时期周宁的传统手工业行业很多,民用手工业多属串村流动加工,未形成规模生产。稍有点规模的却很小,主要有冶炼土钢土铁、铸造东洋锅、硫磺、酿造、制茶、制糖。
  冶炼土钢土铁始于明代,在上洋村等地,供当地锻制铁器农具、用具。1938年,上洋、龙亭、樟冈、油湾、郭洋等村有炼铁炉10余座,每年冬季进行冶炼,每炉日产土铁150-200公斤。江源等村用土铁炼制土钢。铸造东洋锅始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清流县移民(今虎岗、杨庄村杨氏祖先)到东洋后坂设厂铸造铁锅,号称“东洋锅”。民国时期周宁境内有私营酿酒作坊8家,酱坊1家。1949年生产红酒218.75吨。1938年周宁有茶行64家,产精制茶140吨,抗战时期外销中断,精制茶停产,抗战胜利后制茶业逐渐恢复。1948年全县有茶行18家。1939年全县建糖寮12个,年加工板糖28吨。
  传统手工业在西方工商业经济冲击下兴衰变迁之时,近代工业这一新生儿也开始降生山区。民国以来,在个别行业已诞生了几家近代工业企业采用了半机械化生产和近代科学技术。1936年狮城林培鋆由上海学习制造硫磺技术回县,在咸村西岔建窑进行间歇性生产。1947年桃源布厂投产。民国后期,曾有家庭作坊制作肥皂、电池,但未能形成批量生产。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