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生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40
颗粒名称: 营生方式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4
页码: 190-193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之前,闽东也包括福安的疍民,传统营生方式主要是两大方面:水域采捕和水上运输。
关键词: 新安 营生 方式

内容

营生方式 20世纪50年代之前,闽东也包括福安的疍民,传统营生方式主要是两大方面:水域采捕和水上运输。
   1.水域采捕 据《闽书》记述,“福宁州,西北依山,东南际海,鱼盐螺蛤之属不贾而足”。〔5〕“鱼盐螺蛤之属”分布在内海、近海和沿海的水域滩涂,以此为业的是疍民。
   海区疍民的连家船冬往浙东海面,春回福宁湾,捕钓黄瓜鱼和带鱼,渔民称之为“捕金钓银”,捕钓所获留作每年长达八个月的“歇季”养家糊口之用。最为壮观的是春夏之交官井洋捕黄瓜。有《咏官井》诗为证: 四月群鳞取次来,罾艚对对一齐开; 千帆蔽日天飞雾,万桨翻江地动雷。
   钲鼓喧阗鱼藏发,灯光闪烁夜潮回。
   买鱼酌酒年年列,吩咐家人备玉醅。〔6〕 每年立夏(阳历5月5日)至端阳(阴历五月初五),黄瓜鱼群应候而来又应候而去,渔汛期间宁德、福安、霞浦三县的大小渔船云集官井洋,争相捕捞(参加官井洋捕黄瓜鱼又称为“做瓜对”,除疍民外,还可以是陆上人家,有的是投资参股,人不一定下船);岸上渔商接踵,水上舟艚如织;白日里,渔歌互答,笑声不绝,划桨声、锣声鼓声和黄瓜鱼的呱呱声交织在一起;当夜幕降临,“渔舟云集,灯光掩映,与波上下,金光万道,箫鼓管弦之声,连宵达旦”〔7〕,好像过节一般。沿海人家流传着一句谚语:“官井洋,半年粮。” 民国以来,这一带的渔业有了发展,渔船除了大小钓船之外,主要还有艋艚、围缯船等。艋艚船用艋艚网进行定置作业,作业地点主要在官井洋的三屿、大洋、坎乾、加椅,还有浙江普陀山的南天门等地(1971年国家为保护海洋资源,禁止定置作业,艋艚生产改为捕捞生产)。围缯船主要捕捞集群鱼类,用双船围网作业,大多在闽东内海、近海生产,也有到浙东、闽南沿海渔场生产;春夏汛主捕墨鱼、黄鱼、马鲛鱼,秋冬汛主捕带鱼。渔业生产力的发展给沿海渔民带来了比以往丰厚的收入,也创造了改变自己原有命运的较大空间,疍民内部的分化也因此加剧。
   闽东连家船的主体是活跃在内海港道溪河的一种叫做“溪利”的渔船,闽东沿海和长溪、霍童溪、赤溪、罗汉溪、七都溪等水系都可以看到溪利船的身影。溪利船主要是进行流动捕捞和水上交通运输,船体首尾尖翘,可大可小(大者叫“溪利姆”、小者叫“溪利仔”),吃水较浅,适合在险滩浅濑航行,而且成本较低,很受疍民(连家船民)的青睐;即便在陆路交通已经很发达的现代,这种船仍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以福安市的甘棠镇为例,1949年有溪利船51艘,每艘载重量0.35-0.5吨,到1990年发展到137艘,其中载重1-2吨的72艘,3-5吨的43艘,6-10吨的22艘;有95艘改为机动船。〔8〕 以上民船都是木制帆船,吨位小,设备简陋;有风则扯帆借用风力,无风则只好摇橹划桨。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后,木帆船先后安装了柴油机,成为“机帆船”;再以后柴油机的马力越配越大,以风力、人力为动力的时代渐渐远去,80年代以后,“艄公的号子”和“船上的白帆”只有唱在歌里头的了。
   上世纪的80年代以后,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获鱼量越来越少,大批渔船改为运输船,许多渔民改行搞起鱼排养殖。随着白马港船舶修造业的雄风兴起,长溪下游的部分渔民也加入了该行业的从业大军。
   2.水上运输 水上交通运输历来也是疍民生计的一个主要来源。
   沿海水运的航线由来已久。唐末黄崎港(白马港)疏浚之后,进一步使之成为“闽越之境,江海通津……画鹢争驰,而长鲸弭浪,远近闻之而异之”。〔9〕这条航线基本上是沿着海岸线,北通江浙,南至广东;赛岐港码头向东只需一条水工夫,就可以抵达宝岛台湾。但是海上运输风险很大,加上木帆船的吨位低,航速慢,费时长,因而收益甚微。近代以后,由于五大口岸的开通,闽东的航运业空前发展,传统的木帆船逐步为近代轮船所替代;随着赛岐、沙埕、桐山、三沙、三都、漳湾等港口的兴起,一些疍民因为从事货运而发家,成为船主,定居市镇,从而改变了人生。
   内河运输是闽东水上交通运输的重头戏。这里山高岭峻,不通车马,在没有公路的时代,陆路运输只有靠人力肩挑;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经济、最便捷的运输方式唯有水运。以长溪水系为例,自古以来,内河运输主要运入鱼盐等海产和外埠的布匹丝绸等手工业制品,输出茶叶、柴竹、油茶、菰笋等土特产。史志记述,明代倭患平定后,万历年间“复议通商惠民,……以福安而达建、延、温、处等郡,其水客不知几千百艘”。(10) 内河运输十分艰辛。长溪河道有十多处激流、十多个濑滩,溪利船经常吃水,船夫必须下水手推肩顶;夏日如火,朔风似刀,若遇逆流背风,其艰难情状真是难以言说。但是,内河运输实现了山区腹地与外界的物流交通,方便了人员的进出往来,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长溪水系下游因而形成了三个影响闽东历史的重要市镇。据明万历《福安县志》载,黄崎镇(即今之下白石镇),“置自唐之前,为州县要冲,海洋喉舌”;富溪津市,在廉村,“旧名石矶津,鱼盐之货丛集,贩运本县,上通建宁”;穆洋市,在廉村之上游,旧时“盐货从富溪津过者居积于此,亦泰顺、寿宁、政和、松溪、浦城之喉舌也”。〔11〕 疍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自我繁衍生息的同时还为闽东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辅助方式 除了水域采捕和水上运输,疍民还有一些养家糊口的辅助途径。
   一是打短工。由于疍民普遍缺地、少地,他们当中的青壮劳力在渔业“歇季”大多就去替陆居农户打短工。
   二是“扫楻场”。每当农民收获季节,疍家老弱妇孺就到田间拾遗穗、“扫楻场”(打扫田间、谷场以获取遗谷),掘遗薯等,以补口粮之不足。
   三是替人洗刷房子。每年春节前夕,许多疍民就到市镇上替陆居人家洗刷房子,挣些现钱帮贴家用。
   四是“行时”。(按本地的土字写法,“时”为“米”字旁,指一种粿类食品。)春节期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疍家妇女三五结伴到陆居人家“行时”(讨斋),求施一些衣物食品。传说这种习俗与“唐部人”掠闽越王无诸后裔“诸娘人”和“诸娘囝”为妻的历史故事有关。那些被唐军占为妻室的“诸娘人”怀念自己的亲人,便做了许多“米斋”等着亲人来讨要,后来便衍为每逢农历新年过后数日疍女结伴“行时”(讨斋)、岸上人布施以博吉利的习俗。
   以上习俗延续到上世纪的70年代末。
   民间崇祀 历史上的闽东,民间信仰相当宽泛而且杂乱,史志上就有“习尚鬼巫”〔12〕的记述。数不尽的泥胎木偶为乡亲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崇祀资源,使他们一方面诚惶诚恐地在愚昧与痛苦中奋力挣扎,一方面也心满意足地在无休无止的烧拜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抚慰。
   疍民的汉化过程在观念形态方面受到汉族的影响很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主要选择了下列对象以满足自我的精神需求。
   1.妈祖 在各路神灵中,疍民最感亲切的是妈祖(疍民称妈祖为“妈祖婆”或“阿婆”,所以妈祖庙又叫做“阿婆宫”)。旧时闽东沿海各县均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后庙)。
   妈祖即林默,宋代湄州人,曾在海难中因救人而献身,后被封为神。闽东最早的妈祖庙是霞浦县的松山天后宫。这座妈祖庙始建于宋代,依山面海,规模恢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而且多次由知州、总兵、知府等地方长官领衔重修。松山天后宫与湄州祖庙齐名。有这样的一对宫联,写出了它在闽东沿海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德与天地参,渔乡扬溥泽;情同生民共,海宇颂安澜。” 此外由官府主建或官民合建的妈祖庙还有:福鼎县天后宫,康熙年间建;福安县天后宫,乾隆六年(1741年)建;宁德县天后庙,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建。这些庙宇均编入官府祀典,春秋致祭。〔13〕 在官民的共同努力下,妈祖信仰在福安及闽东沿海、沿溪非常普遍。因妈祖是“著灵海上”的女神,在疍民群体中受到格外的尊崇。除了沿海村镇,内陆溪河沿岸凡是疍船可以到达的较大的码头,均可以看到妈祖的庙宇或神龛;疍船上也供奉着妈祖的神位。旧时,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都要举行大祭,闽东沿海、沿溪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供奉有妈祖的庙宇和神龛都笼罩在一片袅袅的香火之中。
   疍民没有祠堂也没有“众厅”,遇事需聚众商议,往往选择在附近的妈祖庙进行。妈祖庙是这个常年处于流动与分散的生活状态中的族群的精神归宿。
   2.临水夫人 临水夫人即陈靖姑,原是汉族的女神,闽东民间又称之为“奶娘”、陈夫人等。陈靖姑是唐末五代时福州下渡人,传说她有非凡法术,能呼风唤雨、缩地腾云,曾破洞斩蛇,救护万民,后因祈雨坠胎而死。闽王王延君封陈靖姑为“临水夫人”,后又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