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25
颗粒名称: 北路戏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170-171
摘要: 除了平讲戏外,活跃在福安戏台上的主要还有北路戏。北路戏俗称“乱弹”,因以长膜笛为主要乐器,所以又称“横哨戏”。福安谚云:“牛肉面、乱弹戏,不食不看去半世。”足见该戏种的魅力。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主要由乱弹、徽调、汉调等综合形成。清嘉庆年间(1796—1820)北路戏最早出现在寿宁凤阳的廷家洋村和福安晓阳的路下村。一个叫六弟的路下人是北路戏的创始人之一,至今晓阳一带还流传着有关他的传奇故事。六弟是一名琴师,京胡拉得呱呱叫,传说有一次他掌的戏班在与别人赛台时他拉的京胡断了一根弦,但是他一点也不在意,就着仅余的一根弦,一直拉到底,不走调式,不走板眼。
关键词: 福安 文化 北路戏

内容

除了平讲戏外,活跃在福安戏台上的主要还有北路戏。北路戏俗称“乱弹”,因以长膜笛为主要乐器,所以又称“横哨戏”。福安谚云:“牛肉面、乱弹戏,不食不看去半世。”足见该戏种的魅力。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主要由乱弹、徽调、汉调等综合形成。清嘉庆年间(1796—1820)北路戏最早出现在寿宁凤阳的廷家洋村和福安晓阳的路下村。一个叫六弟的路下人是北路戏的创始人之一,至今晓阳一带还流传着有关他的传奇故事。六弟是一名琴师,京胡拉得呱呱叫,传说有一次他掌的戏班在与别人赛台时他拉的京胡断了一根弦,但是他一点也不在意,就着仅余的一根弦,一直拉到底,不走调式,不走板眼。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