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24
颗粒名称: 平讲戏
分类号: J825
页数: 1
页码: 170
摘要: 清代中叶,福安乡村开始流行平讲戏。经过长期的发展,到清末民初福安平讲戏达到鼎盛期,残存的江湖班也被平讲班取代。盛期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关键词: 福安 文化 平讲戏

内容

清代中叶,福安乡村开始流行平讲戏。经过长期的发展,到清末民初福安平讲戏达到鼎盛期,残存的江湖班也被平讲班取代。盛期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这时的平讲戏班有“短班”和“长班”之分,短班是农闲和年节临时组合的业余班社,以留洋班最负盛名。该班班主王成顺,戏师傅韩万生,演员全是本村子弟。留洋班以旦、丑见长,不拘一格,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唱平讲的同时还常常杂以乱弹腔和评话曲调,深受山乡村民的欢迎。每年夏收和秋收过后的农闲时节,戏班就出村演出,一年大约要演六七个月。长班是以演戏为职业、长年演出的专业班社。福安平讲戏的长班很多,如“三和顺”、“新长兴”、“留洋班”、“新玉春”、“福升班”、“高升班”、“兴利班”、“吉兴班”、“吉庆班”、“利洋庆班”、“新长福公班”等,这许多戏班长期活跃在闽东城乡,深受观众喜爱。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在旧戏台的墙壁上找到当年戏班艺人题写的剧目。其中以清末下白石莲房头人林聚利执掌的“新长兴”最负盛名,该班汇聚了当时闽东北8个县的名演员于一班,全盛时演职人员多达54人,能演73本戏,戏路通达闽东北各县。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