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23
颗粒名称: 文化事业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页码: 170-171
摘要: 民国初期是福安文化的发展期,许多产生于晚清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事象在民国初期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 福安 文化 事业

内容

民国初期是福安文化的发展期,许多产生于晚清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事象在民国初期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平讲戏 清代中叶,福安乡村开始流行平讲戏。经过长期的发展,到清末民初福安平讲戏达到鼎盛期,残存的江湖班也被平讲班取代。盛期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这时的平讲戏班有“短班”和“长班”之分,短班是农闲和年节临时组合的业余班社,以留洋班最负盛名。该班班主王成顺,戏师傅韩万生,演员全是本村子弟。留洋班以旦、丑见长,不拘一格,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唱平讲的同时还常常杂以乱弹腔和评话曲调,深受山乡村民的欢迎。每年夏收和秋收过后的农闲时节,戏班就出村演出,一年大约要演六七个月。长班是以演戏为职业、长年演出的专业班社。福安平讲戏的长班很多,如“三和顺”、“新长兴”、“留洋班”、“新玉春”、“福升班”、“高升班”、“兴利班”、“吉兴班”、“吉庆班”、“利洋庆班”、“新长福公班”等,这许多戏班长期活跃在闽东城乡,深受观众喜爱。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在旧戏台的墙壁上找到当年戏班艺人题写的剧目。其中以清末下白石莲房头人林聚利执掌的“新长兴”最负盛名,该班汇聚了当时闽东北8个县的名演员于一班,全盛时演职人员多达54人,能演73本戏,戏路通达闽东北各县。
   北路戏 除了平讲戏外,活跃在福安戏台上的主要还有北路戏。北路戏俗称“乱弹”,因以长膜笛为主要乐器,所以又称“横哨戏”。福安谚云:“牛肉面、乱弹戏,不食不看去半世。”足见该戏种的魅力。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主要由乱弹、徽调、汉调等综合形成。清嘉庆年间(1796—1820)北路戏最早出现在寿宁凤阳的廷家洋村和福安晓阳的路下村。一个叫六弟的路下人是北路戏的创始人之一,至今晓阳一带还流传着有关他的传奇故事。六弟是一名琴师,京胡拉得呱呱叫,传说有一次他掌的戏班在与别人赛台时他拉的京胡断了一根弦,但是他一点也不在意,就着仅余的一根弦,一直拉到底,不走调式,不走板眼。
   京剧、闽剧 民国11年(1922)韩阳大户周洛卿倾资兴办一个平剧班(京剧班),将京剧传到闽东,演出《芦花荡》《祭东风》《探阴山》等传统剧目,让闽东父老第一次领略到京剧的风采。该班除在福安城乡和闽东其他县演出之外,还到闽北等地演出,引起极大的轰动。两年后又有韩阳人郑淑堂组建平剧班,并取名“善天芳”;全班六十余人,阵容强大,使得京剧的影响更加深入。
   又过了两年(1926年),当时坐庄福州的福安茶商引进外地闽剧名班到福安演出,激起福安老乡的普遍好感,此后闽剧逐步成为福安戏台的主流剧种。
   布袋戏、木头戏 福安还有一种叫布袋戏(即布袋木偶戏)的民间表演艺术,布袋戏于清朝光绪五年(1879)从浙江平阳传入福安,长期以来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还有一种用提线来表演的木偶戏(提线木偶),福安人称之为“木头戏”、“傀儡戏”、“抽戏担人仔”等。大约是清末道光年间(1821—1850)传入福安。初期有大留人张江澜所掌的傀儡班最负盛名。民国初期,布袋戏和提线木偶戏在福安非常流行。
   公共文化设施 民国12年后,福安县的新文化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年福安成立了秋园诗社,民国元老于佑任为之题写“秋园”匾额并赠“秋菊有佳色,园林无俗情”联句。诗社成员以继承先贤南宋谢翱倡建的“汐社”爱国传统,以天下为己任自勉,创作了大量爱国忧民、催人奋进的好作品,成为传统,延续至今。
   民国14年,福安率闽东之先创办了县图书馆(址设明伦堂,后迁湖山),藏书万余册,开展图书借阅和其他社会文化活动。民国21年县图书馆易名为县民众教育馆。
   新式教育 随着历史的前进和中国人民的日益觉醒,福安山城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民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