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16
颗粒名称: 茶业
分类号: F329.06
页数: 2
页码: 163-164
摘要: 从19世纪80年代北路茶受到外国资本的打击之后,福安茶人迅速收缩市场,把主要精力转到国内市场上。这时期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华茶在海外市场受到严重挑战。茶业的兴衰浮沉教育了福安茶人。宣统二年(1910)福安茶业研究会成立,“立有会则十五条,内多纠正时弊者,此为福安茶业界自动改进茶业之先声”,也是率闽省各县之先的茶业研究机构;该会延续至民国十一年(1922)。[10]与福安茶业研究会同时,闽东茶商在福州成立了“福宁茶业同业公会”,北路茶加强自律,坦洋工夫以全新的姿态进军国际市场。
关键词: 福安 茶业 民国

内容

从19世纪80年代北路茶受到外国资本的打击之后,福安茶人迅速收缩市场,把主要精力转到国内市场上。这时期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华茶在海外市场受到严重挑战。茶业的兴衰浮沉教育了福安茶人。宣统二年(1910)福安茶业研究会成立,“立有会则十五条,内多纠正时弊者,此为福安茶业界自动改进茶业之先声”,也是率闽省各县之先的茶业研究机构;该会延续至民国十一年(1922)。[10]与福安茶业研究会同时,闽东茶商在福州成立了“福宁茶业同业公会”,北路茶加强自律,坦洋工夫以全新的姿态进军国际市场。
  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都澳开埠,坦洋工夫红茶东山再起,经三都澳海关出口的坦洋工夫茶与年俱增。经三都澳外销的红茶由1912年的5.06万担发展到1915年的7.24万担。[11]可是好景不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闽东人“乌换白”(当时对以茶叶换银元的形象说法)的美梦就随着欧洲战火的蔓延而破灭了。
  民国4年(1915),美国政府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市举办一场盛况空前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福建省实业厅选送的福安商会茶即坦洋工夫红茶在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章。当时欧美的茶市,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的茶叶势头遒劲,咄咄逼人,准备在博览会上与华茶决一雌雄。但是,坦洋工夫红茶和祁门红茶等中国茶叶赛品,凭着自己的天生丽质和精湛工艺最终挫败了外邦对手,共获得21个金牌奖章,重振华茶雄风,叫国人扬眉吐气。[12]坦洋工夫也在这一次国际商战中胜出,并且奠定了作为民族品牌和世界名牌的历史地位。
  民国7年(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闽红的对外贸易并不乐观。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闽东红茶的出口量急剧下降,到1921年跌到谷底,全年仅余4622担,还不及1915年的6.4%;与此同时,闽东绿茶由于东南亚华人的消费带动,1921年出口量升攀到8.4万担。[13]民国11年,闽红的国际贸易开始逐渐恢复,以坦洋工夫领军的闽红三大工夫茶以物美价廉的优势东山再起。这已经是闽红的第三次崛起。这一时期闽东生产的茶叶多是红茶,主要销往英国、苏联和国内的蒙古、西藏,少量销往日本。巨额的生产量需要大量的原料作保证。以坦洋为例,茶行数十家,每年雇工数千人,产量2万余担,成为远近闻名的“茶都”。自此,“上自政和新村,下至宁德、霞浦,方圆几百里,周围六、七县,茶叶均为福安所购”。[14] “坦洋工夫”已经成为除福鼎和霞浦东部以外北路(闽东)红茶的别称。
  民国16年,坦洋茶商胡修诚在赛岐创办“裕通轮船公司”和“裕泰来茶叶公司”,开启了用轮船将茶叶从赛岐经三都直接运往福州的新篇章。此后到全面抗战爆发前,是闽东茶业的黄金时期。福安的坦洋、穆阳,福鼎的白琳,政和的铁山,寿宁的斜滩,周宁的东洋是当时闽东的重点茶区。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