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夫子——陈善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09
颗粒名称: 闽东夫子——陈善臣
分类号: K820
页数: 2
页码: 153-154
摘要: 闽东夫子陈善臣,原名继日,字子恭,自号通玄子。清光绪十(1884),出生于溪坪水竹山庄(即原陈桷官邸)。陈善臣在父亲太学生陈邦省严教之下,自幼嗜好读书,六岁在溪坪家塾馆诵读启蒙经文,八岁能吟诗作。九岁转溪坪古街登云溪家族私塾馆就读,拜太学生陈启山为师,苦读儒学典籍。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人物

内容

闽东夫子陈善臣,原名继日,字子恭,自号通玄子。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于溪坪水竹山庄(即原陈桷官邸)。陈善臣在父亲太学生陈邦省严教之下,自幼嗜好读书,六岁在溪坪家塾馆诵读启蒙经文,八岁能吟诗作。九岁转溪坪古街登云溪家族私塾馆就读,拜太学生陈启山为师,苦读儒学典籍。
  易学大师黄寿棋曾回忆恩师陈善臣时写道,先生幼年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十九岁考取福宁府秀才,后在福宁府名师游学诚、黄金爵门下求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福宁府廪生,享受府学津贴。后在福鼎白琳、柘洋两地小学,边教边研读儒学群经。清宣统元年(1909),参加朝廷礼部每十二年一轮贡生选考,出类拔萃,考取宣统乙酉科拔贡生,为候选直棣州州判。但因时局骤变,宣统朝崩溃,其科举仕途算是走到了尽头。他本来可以出国留学,而家境贫寒未能赶上潮流,但又不愿放弃国学,正在踌躇之际,寓居于城郊乡样上村时,借景抒情分别写了《古干凌云》、《遥峰霁雪》诗篇,从中抒发了人生志向与信念,走上了民国传播国学精华的道路,先后在福建省省立第三中学、汉英中学等学堂任教,因材施教,桃李满园。学生马立峰文思敏捷,性格豪放,志向高远,善于寻求新事物,就从变革图新方面加以引导,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任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卷起闽东红色革命浪潮。福建师大副校长、全国著名易学家黄寿祺,文理清晰,力求精进,后为国学大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考古学家、书法家游寿,也无不经过他的授学点教。陈善臣先后任教时间长达四十多年,曾兼任霞浦县教育局董事、霞浦学界联合会会长,门生极多,有“闽东夫子”之美名。民国32年(1943),陈善臣已近花甲之年,原在霞浦松城教坛上打拼了大半辈子,他却毅然决定离开,踏上改变家乡面貌的道路,致力倡办柘洋初中,以他的教名闽浙等地学生纷纷前来投学。同时按照柘荣历史沿革、山川地理、风土民情等,撰写了“柘荣建县刍议”,刊登于当年《福建日报》上,向民国省政府上报,经行政院批准同意柘荣建县。他曾与柘洋特种区区长王乃平筹办建县事宜,先后任民国柘洋县参议会副会长,县文献委员会主任,福安地区公署咨议等职,即使在从政期间仍然不忘义务兼职柘荣初中国文教学。民国33年(1944年),抗日战争即将爆发,他以“从政不如启迪民智”,辞去特种区署秘书一职,创办柘荣民众教育馆,亲任馆长,馆址设在溪坪中街桥面柳溪店上。他多方筹集资金,订购各种报刊杂志,让民众及时了解日本进犯中原的时局变化。对于各种启迪民智图书,馆内无力购置,他将家中数十年来所珍存的图书典籍捐献出来充实书架。
  陈善臣曾于民国6年(1917)、14年,两度受聘于霞浦县志编纂,负责编目最多,有建筑、名胜、度支、实业、交通、祠祀、文艺、隐逸、方技等内容,由于霞浦县原系福宁府所在地,不仅地域广,名胜古迹多,文化底蕴深厚。他不仅查阅了各种史料,做好摘录笔记,不知辛劳地通过实地勘察,走访民间收集素材,详细记载了福宁府署、监署、旧县署等15座;各地巡检司署7座、营署5座、寨台8座、公馆67座、庙坛12座、书院学堂5座、仓廒15座、坊表45座。记载川、峰、石、洞、岩、关、界、坡、岭、谷、壑、洋、屿、潭、泉、池、井、亭、台、楼、阁、村、居、墓、宅、桥、碑等名胜古迹84处;名宅43座、名墓77座;庵堂、寺观、祠庙217座;名胜诗词题刻78处。编辑前贤著作分经、子、史、集部述著81部,其中明进士户部郎中黄乾行《礼记日录》、儒林名士林维屏《易、诗、书、春秋论》等经部述著10部;明进士大理寺卿林遂《奏议》、进士湖广布政司参政游朴《浙江谳书藏山集》等史部著述26部;宋平章事王伯大《韩昌黎集音释》等子部著述3部;唐进士刺史林嵩《林降神赋》等集部著述48部。疏、议、记、碑、传、事、序、铭、考、表等35篇,其中以欧阳修、宋待制朱熹、宝谟阁学士陈傅良、龙图阁学士叶适、明文渊阁学士宋濂、清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俞樾等名人佳作,尤为珍贵。他在收集史料中发现几乎失传的《游参知文集》资料,取回柘荣才使该文集得以流传。陈善臣博学多才,在经学、诗文、医学、书法等领域均有建树,他潜心著述,积稿甚多,著有《孝经章旨》等16部书稿,除了《楷字法程》被霞浦作元小学石印作为教材外,其余作品均在文化大革命浩刼中,遗稿全部被毁。特别是当年了解到福建省县县有志,唯独柘荣空白,他立志着手编写,以废纸背面作为撰写稿纸。由于年迈体衰视力减退,撰稿时需用两副眼镜重着看,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民国柘荣县志(》初稿),可惜当年柘荣县筹不到这笔经费,遗稿最后也摆脱不了被毁的厄运。
  1960年,陈善臣去世。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拂岫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