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五大宫庙目击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08
颗粒名称: 柘荣五大宫庙目击记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从前流行过一种民谣,“霞浦好柘洋”的美誉,究竟好在哪里呢?据我童年耳闻目睹(即在民国时候目击的现状和感觉印象)分析:一是柘洋地理得天独厚,占有高山大平原的优势;其次是人才辈出,在科举考场,柘洋连攀大半榜名额;三是祠堂神宫庙宇特别多,以及大规模的民居和桥梁工程随处可见。庄严壮丽的神宫庙宇,大都兴建于前清乾嘉年代。那时交通闭塞,科学文化尚未渗透,一切思想意识都滞留在蒙昧的神权时代。因此,崇拜神道,成为唯一的精神支柱。山区人民集中人力、财力营造规模宏大的庙宇,作为顶礼膜拜的圣殿。在精雕细刻的描绘陈设中,便产生出一种神乎其神的幻觉。但其建设之宏伟,工艺之精致,比起邻近县城的类似宫庙建置,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一、马仙庙:建在西门外仙屿墩上,四周地势广阔平畴,好象鳌头一岛,上面树木葱茏,风景清幽凉爽,可以俯览全城风光,恍若置身神仙妙境。庙宇正殿当中坐着马仙姑塑像和出巡游境时坐上銮舆的软身神像。两旁是大眼红脸的叶元帅和须发苍苍的土地君塑像,正廊上横额有清康熙年间贡生魏憬志载的马仙传。下廊两边摆设大鼓、大钟,早晚敲打之声响应到整个城区。横梁挂着许多匾额,“蓬莱胜境”、“飞来弱水”和“山不在高”。楹联也不少,如:“蹑峻岭崇山髣髴清虚上界,听松涛竹籁依稀环佩遗音”、“遥疑海上神山突开岛屿,别有人间仙窟敞出楼台”。原庙焚于清咸丰九年,现存的是后来重建的。每当夏秋之际,迎仙祷雨除虫保苗的时候,更是人群络绎不绝,香烟缭绕,成为虔诚叩祷的圣地。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柘荣

内容

从前流行过一种民谣,“霞浦好柘洋”的美誉,究竟好在哪里呢?据我童年耳闻目睹(即在民国时候目击的现状和感觉印象)分析:一是柘洋地理得天独厚,占有高山大平原的优势;其次是人才辈出,在科举考场,柘洋连攀大半榜名额;三是祠堂神宫庙宇特别多,以及大规模的民居和桥梁工程随处可见。庄严壮丽的神宫庙宇,大都兴建于前清乾嘉年代。那时交通闭塞,科学文化尚未渗透,一切思想意识都滞留在蒙昧的神权时代。因此,崇拜神道,成为唯一的精神支柱。山区人民集中人力、财力营造规模宏大的庙宇,作为顶礼膜拜的圣殿。在精雕细刻的描绘陈设中,便产生出一种神乎其神的幻觉。但其建设之宏伟,工艺之精致,比起邻近县城的类似宫庙建置,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一、马仙庙:建在西门外仙屿墩上,四周地势广阔平畴,好象鳌头一岛,上面树木葱茏,风景清幽凉爽,可以俯览全城风光,恍若置身神仙妙境。庙宇正殿当中坐着马仙姑塑像和出巡游境时坐上銮舆的软身神像。两旁是大眼红脸的叶元帅和须发苍苍的土地君塑像,正廊上横额有清康熙年间贡生魏憬志载的马仙传。下廊两边摆设大鼓、大钟,早晚敲打之声响应到整个城区。横梁挂着许多匾额,“蓬莱胜境”、“飞来弱水”和“山不在高”。楹联也不少,如:“蹑峻岭崇山髣髴清虚上界,听松涛竹籁依稀环佩遗音”、“遥疑海上神山突开岛屿,别有人间仙窟敞出楼台”。原庙焚于清咸丰九年,现存的是后来重建的。每当夏秋之际,迎仙祷雨除虫保苗的时候,更是人群络绎不绝,香烟缭绕,成为虔诚叩祷的圣地。
  二、临水宫:俗叫奶娘宫,坐落下城西门外,庙宇堂皇典雅。正殿奉祀陈林李三位元君,当中是穿红袍、戴凤冠的陈夫人软身偶像,上面高悬“是谓众母”匾额。堂下两廊分列三十六婆神塑像,非常生动,有的赏花,有的把尿……大门两边站立一丈多高的王、刘二将手提槊锏,非常威武。大院当中凿有80平方米见宽的长方形鱼池,正中石砌百花桥,通向池中心的百花亭,池中养着大小各色鲤鱼。每年“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正当农闲戏节,小孩们带着七夕豆、爆米花,撒进池中,让鱼儿唼喋吞吃食物最为赏心悦目。在紧锣密鼓中,妇女们坐在百花亭上,其它人纷纷挤在鱼池边和空地上观看不用买票的古装戏演出。戏台上有“圜桥观听”四个大字,两边有“千里行程三五步,百万雄兵六七人”的楹联。戏台上高出一层建筑物,叫做“禹亭”,由两根大柱支撑着几百根斗拱,构成精致美观的飞檐翘角,直书“临水宫”三个大字,大门内戏台后用鹅蛋石拼成的广阔花埕,在戏节期间,帐篷高挂,面摊、点心摊、糖果摊比比皆是。此外还有押宝、摇蟋蟀小赌局,可以算是逍遥法外的地方。
  三、泰安宫:在上城东门外上安亭地方,又叫上安宫。其中奉祀“玉封五显灵官大帝”,又称“华光大帝”,两旁泥塑千里眼、顺风耳和八将神像,具有一派威武森严的气势。转入后座的过道两边,站着吓人的软身判官,脚一踩到跟前的地板,那“判官”好象就要俯扑下来似的。再进后座乃是铁扇公主软身坐像。宫的前面开了一个石砌的七星池。据说池里摆设有七星天象。上面架着小石桥,传说有一付绝妙对联;“金桥腾壬癸,银河压丙丁”是神明指示的。这些设施,目的是为了克制斜对面东山尖的火星岩。池的两旁还竖有一对约二丈多高的石斗,四向刻着古体字“五显大帝”、“天下正神”字样。
  四、文昌阁:原有两座,建设规格基本相同,一座在城内北街头(后改为医院),一座在城外太平村后,同样崇祀梓潼帝君,即“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简称“文昌帝君”。据说::文昌帝君主持文运,福国佑民,崇正教,辟邪说,灵迹最著。在前座楼上正中高出一个四面玲珑剔透的阁楼,叫做魁星楼,从远处可以看到一尊头角峥嵘的魁星踢斗塑像,脚踏鳌鱼,左手握斗,右手执笔,意思是在指点功名能够高中。城外文昌阁约于清嘉庆二十五年,溪坪太学生陈洪卿喜舍地基田六斗,在城外另建。
  阁后地貌形如“金蟹喷涎”开了一口清泉,名曰“聪明泉”,如果喝过这清泉,人就变得聪明,文思精进,功名无量。
  五、关帝庙:在南门外右边,背倚城墙,建筑格局堂皇富丽,正中是忠义仁勇关圣帝君坐像,头戴平顶冕旒,红脸美髯,正襟危坐,俨然一位英勇仁厚的帝王相,左右两龛,一个白脸关平,一个黑脸周仓,上悬“乃圣乃神”和“至大至刚”横额。阶前石刻龙墀下砌有稍高的平方拜台,也许就在春秋致祭时按官职分别为主祭、执事叩拜的指定地方。而排场设施类似帝殿的模式,中座两旁塑有马匹和马夫,可能就是关公的坐骑赤兔马吧。前座还有戏台的设施,后来只余下一片嵌有鹅蛋石花纹图案的空坪。这里曾经作为“自治会”和开办小学的校园。
  以上五大宫庙可以说是柘荣宫庙建设的五大特色。根据历史情况分析,由于柘荣直至清末,才有巡检司设置,民国初也不过是个普通区;县治管理,鞭长莫及,可以说是个无政府的自由天地。因此,一般平民们只有凭依神道力量的支持。按照上述宫庙建设意图,不外在于:一、在没有农业科技指导,又没有兴修水利和防洪抗旱能力的情况下,要除虫除草,改种新品种,做梦也难以办到,只好求仙祷雨,保苗盼丰收;二、由于缺乏科学的医疗保健,特别是对妇女生育、儿童防疫束手无策,只好靠神呵护;三、由于社会治安没人治理,尤其面对天灾人祸无法排除,只有祈求神明消灾解厄;四、在没有兴办学校的年代,要侥幸得中功名,只好希望神明指点;五、既有幸福祥和环境,又需要鬼使神差对付黑社会恶势力的迫害,只有依仗关公那样的威望,作为一切保护神。这在以往的年代,是不足为怪的。随着时代的进化,思想的嬗变,才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转向。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