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地坪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507
颗粒名称: 柘荣“地坪戏”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147-149
摘要: 1926年(民国15年)柘荣民间文艺爱好者吴庆生、陈三泰细等人,为了增添迎仙游境、闹花灯的热闹气氛,开始在街坊、广场上演折子戏,故群众叫它为“地坪戏”。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柘荣

内容

1926年(民国15年)柘荣民间文艺爱好者吴庆生、陈三泰细等人,为了增添迎仙游境、闹花灯的热闹气氛,开始在街坊、广场上演折子戏,故群众叫它为“地坪戏”。
  “地平戏”道白用柘荣方言,唱腔受“评剧”、“莲花落”的影响,多在后台帮腔(叫罗罗腔)。初期是自编、自导、自演,剧情简单,音乐平调,演艺粗糙,不适应在戏台上演出。后来向浙江请来文武教戏师傅,一叫罗师傅,一叫高白力师傅(俩师傅名字不详。高师傅,个子高、圆眼、尖嘴很像白力鱼而绰号),他们带来婺剧曲调。婺剧,是浙江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流传金华、衢县一带农村,俗称“金华戏”,它包含昆曲、高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又有“北路二”之称。它的特点是曲调丰富,唱腔高亢,优美动听,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现生活气息浓厚,富有民间味。形式活泼自由,很适合表演章回小说,易于反映人民生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备受城乡人民欢迎。当年培养一批柘荣本籍演员,生、旦、丑、末、净行当齐全,演艺高超。但因资金欠缺,无法购置戏衣、道具,不能如愿开台演出。溪坪街万金布庄老板张大铃酷爱文艺,热衷公益事业,遂投资掌班,办起柘荣县第一个民间职业戏班,时年,演职员工60余人,队伍壮观,戏担10多担。演出剧目有《凤凰山》、《刘备招亲》、《马义上钉板》、《九更天》、《珍珠山》、《大补缸》等,在福安、霞浦、福鼎和浙江泰顺边缘地区巡回演出,是当年闽东规模较大的戏班子,名噪一时。特别是武生吴阿蛋(东源人)武艺高超,功夫扎实,打飞脚、跑虎跳、单刀、双枪、扫腿、小翻皆精。开打时,刀来枪挡,跌打腾翻,使用真刀真枪,桌边缚上真刀,赤搏上阵,肚皮在刀尖上上下下摇晃,惊险非凡,观众无不拍掌叫绝,加他扮相英俊,仪态魁伟,戏路宽,长靠、短打、勾脸、猴戏,无不擅长,人称他是“全才武生”。小生王恩庆(佳浆人)声腔清悠婉转,吐字准确,表演真切细腻,人称他“金噪子”。他们的精彩表演,风靡一时,赢得观众美好的赞誉。当年在太阳村流行一个顺口溜:太阳里外坳 ,三年无戏做;西垅戏鼓一下响 ,一条田塍跌九倒。
  这顺口溜,反映出当年群众看戏的激情。
  戏班每到一村,群众自愿争先请戏师傅吃饭,特别爱请名演员,不喜欢请配角和挑戏担的职工。黄阿从(配角)个子高,饭量大,往往无人问津,要由掌班安排。当年演出多采用“路头戏”。(所谓“路头戏”是没有脚本,凭导演口述剧情故事梗概,道白、唱词由扮演者自由临场发挥,即兴表演。)所以对个别群众接待不周、饭菜欠佳等情况,演员难免会带着情绪融入唱词,从中流露出来:上一条路,下一条路,中间一条平平路,走到陆家村,吃地瓜米,配金瓜汤,奴家吃不来,老汉也难吞。
  演开台戏,打“八仙”时唱:嘻嘻嘻,三餐都是番薯米,哈哈哈,四碗挂菜(芥菜)煮腐渣。
  但演员们对艺术仍然执着追求,演出严谨,一丝不苟,台风甚好。观众们看戏认真,要求演员不得有丝毫差错。若出现有误,观众就会用红纸写上意见丢到台上提出批评。如:全本珍珠山 ,加演凤凰山 ,若还假仁贵,戏罚三本三。
  (因戏衣不齐,薛仁贵穿绿袍代替出场)又如:好看真好看,家奴称老汉,如若戏做错,再罚二出看。
  (家奴不能自称老汉)该戏班于1930年(民国19年)因何金标匪患骚扰而解散,从未恢复而失传。
  附行当名单:小生郑庆崧(前山人) 小生王恩庆(福安佳浆人)老生吴振魁(溪坪人) 老生林永寿(前山人)青衣旦刘康珠(上城人) 小旦刘顺和(上城桥头人)花旦陈三泰细(溪坪人) 武生吴阿蛋(东源村人)花脸余阿烈(铁场人) 旦袁阿调(前山人)
  丑 赵振东(东源人,约于 1988 年 80 余岁时逝世)
  票友青衣 阿美旦(福鼎县点头人)
  票友花旦 阿延旦(福鼎县点头人)
  乐队司鼓 余庆栋(铁场
  主 胡 余庆寿(溪坪街人)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叶作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