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银飞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497
颗粒名称: 田银飞涨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132-134
摘要: 民国二年癸丑岁(1913),柘洋巡检裁撤,至此官署空人,诸税屏纳,只余地丁粮一项。其纳税之价无非银每两原额应完一千九百五十石米,每石原额应完六千三百(七钱三分银元,每元一千计算)外,加随粮附加公路等费。田分为三则:上等田每石米应虚米一斗,折实四升三合,每石应一钱八分;中等田银米减半;下等田银米再减半。其外又有屯田,有银无米。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柘荣

内容

民国二年癸丑岁(1913),柘洋巡检裁撤,至此官署空人,诸税屏纳,只余地丁粮一项。其纳税之价无非银每两原额应完一千九百五十石米,每石原额应完六千三百(七钱三分银元,每元一千计算)外,加随粮附加公路等费。田分为三则:上等田每石米应虚米一斗,折实四升三合,每石应一钱八分;中等田银米减半;下等田银米再减半。其外又有屯田,有银无米。
  民国四年乙卯岁(1915)。国家向民间起行索借内公债,此后索借名目繁多。一面官铸大小银币、小洋之银愈铸愈低,银价愈用愈落。
  民国六年丁巳岁(1917),柘设立盐务局,民众食盐概归官办,其价忽涨,民众起而攻之,其风便息。
  民国十二年癸亥岁(1923)。此后国家空虚,财富日竭,捐税繁苛,币价低落,所铸之洋,仅有三分之银,纸币陆续通用。
  民国十三年甲子岁(1924)。万物昂贵,铜钱废用,另用换以铜片找尾。是年预完十四年钱粮。八月,省长孙传芳之兵过柘入浙,其数之多或五六百、或三四百,一连数日。
  民国十六年丁卯岁(1926),民间预完钱粮至十九年之额。迨及下季而预完之数尽行取消,从而年度再行完起。
  民国廿一年壬申岁(1932)。纯用大洋银,每元七钱三分重,小洋念(廿)四角,申(上涨)为一元,交易概以大洋计算。
  民国廿五年丙子岁(1936),特种区设福建银行柘洋办事处于西门里民房,至今大洋银圆禁绝,一概改用纸币。
  民国卅年辛巳岁(1941),本年闰六月,田赋改征实物。此时,度量衡全国改为一律。每完一元应纳赋谷二市斗,每斗折市秤十斤另八花。田赋正额外,又有收购余粮,亦以粮为标准,则每元应收购二十市斤,不论有无,应须照例收购,其价比民间少三倍之一,其所给付之款,又无实现,将款抵作各项捐税之额。至此百税并出,无论何物均要,当时好事者有二语云:“自古未闻粪有税,于今惟有屁无捐。”民国卅一年壬午岁(1942)春,举行编查土地,测量田亩。田分五等:一等者每亩五角、二等每亩四角、三等每亩三角二分、四等每亩二角二分、五等每亩一角二分。墓山园林杂屋等皆丈过估定地价:一等田每市亩一百五十元(或一百五十五元)、二等田一百元、三等七十五元、四等三十元,五等十五元。基(即屋)甲等每亩二百二十元、乙等每亩二百一十元。农(即园)上好者均编乙等三,每亩七十五元;其次二等五,每亩三十元;最低三等七,每亩十元不等。是年,下忙及卅二年度上忙之粮,即照大价纳赋,每元应征实净秋谷三市斗,外加公学粮每元应征一斗三升,再加积谷每元十斤,计共五十六斤七两。人人叫苦,个个叹穷。有田轻粮者,今变重完,无田无地者,亦要纳税。或有错丈者,或有误名者,家家声请复丈更正,户户均要复核改名。至年终仍旧如是,尚无更正一、二。
  民国卅二年癸未岁(1943),该年下忙及卅三年上忙之田产赋额,未上四角者,至于园地农基等只征原额三市斗,加公学粮一斗五升,每元计合四十八斤十两;已上四角者,加征购二斗五升,每元计合七十五斤十两。
  民国卅三年甲申岁(1944),是年田产,前有错丈误名以及领界未清者,准予声请复核复丈,为最终结束之期,以后不得改正。是年凶岁,百物腾贵,票价跌落,莫甚于此时,姑举其一二以誌之:米每斗一百四十元,薯米每斤二十元,猪肉每斤五十元,面每斤卅余元,老酒每硣二十元。是年,田赋又加累进,借以田为限,赋额未上二十元者免累进,上一元者加积谷五升,又加国教基米五升,计每元合八十六斤六两。
  征兵之势愈急,幸喜无赖之徒,贪财卖身以代良家子弟。
  民国卅四年乙酉岁(1945),赋额与卅三年同,惟减积谷五市升,基赋改征国币,每元应纳国币二百一十元。卅五年赋额国府曾通令公布免征。三月,籼粕百公斤一千六百元,是战前的三百多倍。棉布、百货、煤油等工业品上涨幅度更大。
  民国卅五年丙戌岁(1946)春,货价狂涨不堪,米每斗七百元,油每担十万元,肉每斤五百元,余皆类此。
  民国卅七年(1948),柘荣市场上开始流通“金融卷”。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