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衡与黄若柏其人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484
颗粒名称: 陈廷衡与黄若柏其人其事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2
页码: 110-111
摘要: 民国十五年冬,广东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何应钦率所部攻进福建。闽督军(北洋系军阀)周荫人仓皇脱逃,所部周荫塘、蒋鸣岐二旅,取道闽东北,向浙逃窜,沿途绑票勒饷,大发横财。斯时福鼎知事黄若柏甫到县接印视事,闻知周、蒋撤退部队,将临县境,竟擅离职守,带走县大印,同老婆逃往沙埕转避平阳县镇霞关镇。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福鼎

内容

民国十五年冬,广东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何应钦率所部攻进福建。闽督军(北洋系军阀)周荫人仓皇脱逃,所部周荫塘、蒋鸣岐二旅,取道闽东北,向浙逃窜,沿途绑票勒饷,大发横财。斯时福鼎知事黄若柏甫到县接印视事,闻知周、蒋撤退部队,将临县境,竟擅离职守,带走县大印,同老婆逃往沙埕转避平阳县镇霞关镇。
  逍遥法外,置地方糜烂于不顾。县中社团负责人与在城士绅,处此险恶情势,商定同往离城约三华里的新亭,吁请移此待办移交之,前任知事陈廷衡出面负责维持,赶办兵差。陈慨然满口答应,提出两点指示:第一,由县商会筹款克日成立兵差办事处,指定专人负责办理周蒋撤退部队食宿一切供应事宜。
  第二,过境部队到时,如有意外苛求,我廷衡当为地方缓颊。
  但县大印已被黄若柏带走,当即仿刻木县印(一说是番薯印),权充应用。
  翌日下午周蒋两旅抵县,陈廷衡就和各部门负责人及士绅,一道出城迎接,陪同到指定地点,安营宿夜。并由兵差办事处,将备好的一切供应品 ,分送各驻点军需官佐。当晚备酒席,为周、蒋两旅长及营级以上官佐洗尘。原来周旅长与陈素相识,蒋旅长乃陈的上司,席上道故言欢,见面生情,气氛极为融洽,并无提出任何苛求,第二天拂晓即拔营过浙,全城安然无事。
  陈廷衡卸任无权,本可以撒手不管,乃渠关心民瘼,接受地方请求,犹复仓皇负责于解组之余,咄嗟弭变于去官之日,其爱民为怀之精神可以概见。此役糜费仅用于兵差,民间亦未有被拉夫勒饷等事件发生,与霞浦对比,减免民间经济损失,估计不下二十万银元。鼎民德之,当陈离县时,群众集送万民伞,掌扇,立万家生佛去思碑及长生禄位牌。满街张灯结彩,燃放鞭炮,沿途排香案饯行。万古亭为欢送终点,结一牌楼于亭边,悬挂“万古亭留万古名”大幅横标。群众敲锣打鼓,吹哨呐,欢送人群累千上万在街上鱼贯而行。一直送到万古亭揖别,热闹空前。
  过两天,现任知事黄若柏闻知周蒋都已离县,坦然回县进衙,目击去思碑与长生禄位牌,怫然不悦,立被捣毁。城关群众闻讯,无比愤怒,百余人闯入公堂,大骂黄若柏:尔身为现任县官,闻知北兵过境沿途遭劫,竟然不顾地方、子民受祸,放弃职守,远走邻县,自图安逸,前县长为尔代劳,完成兵差任务,人民感德立碑纪念,尔竟敢捣毁,是何道理?问得黄若柏无言置辩。时际隆冬,老汉有随带火笼取暖者,盛怒之下,即以火笼掷击之。幸警备队长在场,当即向前劝导,群众始勉强退出。黄自感尴尬,难以立足,当夜开后门偷走,上省辞职了事。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菊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