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福鼎县图书馆的创立变迁和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459
颗粒名称:
福鼎县图书馆的创立变迁和发展
分类号:
J426.57
页数:
2
页码:
90-91
摘要:
本文描述了福鼎县图书馆的创立变迁和发展等。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福鼎
内容
福鼎县图书馆的创立变迁和发展
陈海亮 文峰
创立阶段
福鼎县图书馆于1931年10月创立。此前由县教育局责成蔡醒皆修茸县城北门城楼作为馆址。北门城楼共有三小间。分别辟为书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和图书管理室。二层暗楼则通以活动吊梯,用以庋藏旧报纸.场地虽小倒也洁净明亮,简朴实用.只是图书甚少,仅有一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万有文库》,尚未出齐,其他杂书不多。日报十余种,杂志刊物三四十份。经费每月只四十元,除主任,工友的工资外只余十四元作为办公费和书报购置费,因图书极少,只好发动社会力量募购、捐赠。开放时间为每星期二到星期日六天,星期一关门整理内务。
1934年春,我馆参加了福建省政府召开的“福建全省社会教育主任工作人员会议,”被省图书馆协会接纳为会员。
自1931年设馆起。除1932年至1933年两年馆长是郑干人外,其余时间直至1931年馆长都是陈诲亮。
1936年春夏间,城南孔庙(现县医院所在地)驻军调走,报经县当局同意。遂把图书馆迁入孔庙,活动场地乃较宽敞。
扩充为县民众教育馆阶段
1936年初秋,县立图书馆奉令扩充为县民众教育馆,把原设在镇边的县农民教育实验区并入民教馆,原实验区主任周仲濂(字璧人)转任民教馆干事.其经费也并入民教馆,合计八十元除馆长,干事、助理干事、工友工资合计五十八元外,只余廿二元作为办公费和事业费,其困难可以想见。其时经常性工作有四:阅览室一,阅报室一,民众代笔问事处一.民众夜校一。关于书报的补充增购,仍采取图书馆那种募捐办法。开放及借书办法也保持原来制度。
改办中心民校阶段 1938年秋县政府又命令将县民众教育馆改办中心民众学校。县民教馆工作至此全部结束。所有图书、报刊、器材及资产全部移交给中心民校校长吴敦接收。在此阶段图书因元专人负责管理。散失颇争。
图书馆恢复阶段 1940年中心民校结束,恢复设立县图书馆。林时端(字豪庵)被委任为馆长,并将馆址从城南孔庙迁移至城内城隍庙(即现在图书馆所在地)。此时经费略有增加,人员也增一人.林时端任馆长至一九四六年改由周南(宇锐生)充任:直至福鼎解放。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海亮
责任者
文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