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
唯一号: | 130920020210001450 |
颗粒名称: | 福同钱庄出现前的福鼎金融面貌: |
分类号: | J426.57 |
页数: | 2 |
页码: | 81-82 |
摘要: | 福鼎地处福建的东部,与浙江的平阳、太顺毗连,解放前的交通情况,除沿海有船运可通福州、温州和上海外,内陆没有公路,一切商旅来往,全靠肩挑贩运,可称闭塞至极。地方外销产品以茶叶、黄烟为主要收入外,他如粮食、海产品等,仅足自给,有时还需向外调进,因此,地方金融尚属平稳。民间通用的货币 ,在二十年代基本上是硬币为主,纸币次之。但有部份产茶地区如白琳,磻溪……等处,在每年茶叶上场季节,为了便利向农村零星茶卢收购茶青,和发放厂内拣茶工人的工资起见,除毫洋、铜板外,间有由若干殷实茶商如广东帮之金泰、广泰,本地帮之双春隆 ,同和春 ,恒丰太等也临时发行一种变相的辅币券——钱票,面值从不高于壹角、伍分,作为补救解决毫洋铜板等大量供应不继的问题,此种钱票,一到茶叶收场阶段,即由原发商号陆续收兑注废,从无发生倒账或挤兑等现象,以故对整个地方金融市场,没有造成紊乱或不良影响。 |
关键词: | 福建 宁德 福鼎 |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