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最大的中药铺霞浦老字号“香山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434
颗粒名称: 闽东最大的中药铺霞浦老字号“香山堂”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52-54
摘要: 霞浦百年老字号中药铺香山堂,创办于清嘉庆十九年。药铺设在县城茶亭头,是闽东最老和最大的一家中药铺。药铺的老板是徐家姻亲肖家合伙经营的。后来因为内部有矛盾,徐家退出,由肖家亲戚黄舜寿入股经营。到了第三代肖蕴侯兄弟经营时,药店的规模更大,闻名闽东各县。至抗战后期,有府头门的“宝生堂”药店的资金入股,“香山堂”成为股份公司了。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霞浦

内容

霞浦百年老字号中药铺香山堂,创办于清嘉庆十九年。药铺设在县城茶亭头,是闽东最老和最大的一家中药铺。药铺的老板是徐家姻亲肖家合伙经营的。后来因为内部有矛盾,徐家退出,由肖家亲戚黄舜寿入股经营。到了第三代肖蕴侯兄弟经营时,药店的规模更大,闻名闽东各县。至抗战后期,有府头门的“宝生堂”药店的资金入股,“香山堂”成为股份公司了。
  “香山堂”因为是多股经营,内部矛盾重重。原有股东肖某曾退出“香山堂”,说要另开药店。经过短期的筹备。新的药店终于1925年开张了。新药店设在近邻,又取同名“香山”,后因老香山堂指控冒名,遂改名为“新香山”。从此,霞浦县城便有新、旧两家“香山堂”。
  “新香山”开业之后,便向老香山挑战,用高薪挖走老香山的员工,兜栏门市和批发业务。老香山也不甘示弱,采取各种措施应战。经过三年的反复较量之后,俩败俱伤。后来经过双方协商,实行联合定价,和平共处。
  老香山采取经理负责制,经理由股东会议推选一任三年,连选连任,不设副职。
  历任经理多由肖家担任,其中肖子星连任最长。经理下设两个“掌盘使”,分管内外柜工作。内柜负责财务和人事工作,其日常工作是联系官府,交涉捐税和社交应酬,外柜负责购销业务,生产伫运工作,外出采购和下乡讨账等。
  老香山全店员工有25人左右。除学徒外,各人岗位责任明确。用人采取聘雇两种制度。对内外柜和药剂师等少数人员,采取聘请制,一般是长期留任很少变动。
  对店员工人则采用雇用制,一般以一年为期,次年再议。每年12月份股东经理和“掌盘使”联席会议确定次年度的人员编制后,于大年初四举行全店会餐,“讲生意”,宣布人员去留。所谓“讲生意”,就是讲留下谁做生意。具体作法是由两柜“掌盘使”,给每个留用人员填写一本“手镜”(本人年度收入登记摺)注明姓名和月支薪全额,分发各人,同意留任的,便收下手镜,不愿意留任的,自行辞退。未发手镜的人,就算解雇,于次日离店,另谋生计,年年如此。此外,每年还有两次人事变动:一是端午节缩编裁员;一是中秋节辞退犯错误的人员。
  药店招收学徒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徒弟(学徒工)三年,“半做手(”满师徒工,充当领班)一年,最后当工场的“刀头手”,由四刀起逐级升为“三刀”“二刀”“付头刀”直至“头刀”。当门市部的“柜头手”由“四柜”,“三柜”,“二柜”升至“头柜”。“头柜”是最高的技术职称。学徒进门要拜一位老先生为师。
  学徒进店要守两条山规:一要自带被盖,名为讲究个人卫生,实系防止卷逃;二不准穿肚兜,说是操作方便,实为防止偷东西夹带外出。学徒在学艺期间要听从老师、刀头、柜头先生的指使,在“半做手”师兄的带领和指导下,从事生产劳动。学徒如调门市部工作,还有三不准:一不准抓秤撮药,以防差错;二不准坐凳子以免散漫偷懒;三不准背向柜头以示礼貌待客。
  学徒三年,药店只供伙食,不发工资,年终按工龄分别发给“压岁钱”;福利方面,病了免费吃中药,和公费理发。学徒和师傅同吃一样伙食,每餐四菜一汤,每月初一、十五加菜三盘,供酒一顿,逢年过节另有优待。
  “老香山”经营灵活,采进的药材质量和服务态度都很讲究。从不采劣质货。营业时间长,基本上做到一天廿四小时全天候营业。香山的货源按药材产地和运销路线分为南货和北货两大类。南货为两广,云贵和越南、南洋等进口货;北货为江、浙、川、陕和华北、东北产地。品种多,批量大的主要从宁波,温州购进,以北货为主。
  旧时盛行赊销,只要函电告知,对方照发货,以海运为主。货款年终结算。抗战前霞浦没有银行,小额货款从邮局汇出,大笔货款则解运现金(银元)到三都中国农业银行汇出。民初香山堂曾有一次解往三都万元银元,海运途中被海匪抢劫。
  过去乡村小铺向香山堂进货,多委托进城农民捎带,先交小量现金,积欠货款,年终一次付清。按香山堂的老例,每年腊月“祭灶”后,派员下乡向欠款户分发欠款单,请欠款户做好还款准备,约期派员来取。
  香山堂在挖掘祖国的医药遗产,保健便民方面也作出一定的贡献。香山堂除经营南北药材搞好加工炮制外,还制造多种成药供应市场。自制的成药,主要有“神粬”、“失力丸”、“惊丸”、“六味丸”、“十全大补丸”等。配合时令,供应有“六一散”、“雄黄石”、“五香粉”等。民初,香山堂还办有药酒库,生产“周公百岁酒”、“虎骨木瓜酒”、“五加皮”和“白玫瑰酒”等四种瓶装药酒,供应市场,并批发外县。后来“新香山”开业后也生产药酒。“老香山”的“周公百岁酒”和“新香山”生产的“白玫瑰酒”各有特色,并列名牌。
  “香山堂”创办开始就有养鹿和生产“全鹿丸”。鹿产于北方,由宁波转口引进。
  首批引进的两对鹿,船运进霞浦。在药店的后门埕盖地八间“鹿舍”。这是霞浦历史上第一个“动物园”。自鹿引进霞浦后,扬传城乡,参观者络绎不绝。鹿经过精心的驯养后,适应霞浦的环境,繁衍后代。老香山养鹿后,“新香山”、“宝生堂”和抗战期间开业的“达寿堂”等药铺也养起了鹿。老香山每年宰鹿1—2只。宰鹿的场面极为隆重。宰前三个月,药店就有印套色的广告数百份,分发闽东各县张贴,广为宣传,欢迎各地群众届时前来参观。宰鹿时间多在秋季。择吉做福宴请宾客,三天前药店就张灯结彩,药店里的“药王爷”神龛(供奉神神农氐塑像)前上香设供,并用竹扛展出要宰的鹿。门市的柜头上展出“金鹿丸”等名贵药品。同时雇用吹班,终日奏乐,吸引群众,正日那天,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鹿全身是宝。宰后切块,文火煎熬通宵,成为浓羹,后伴以参、术、芪、归等三十六味上品的药未和白蜜炼制成为“全鹿丸”。“全鹿丸”是一种男女老少常年可服的滋补品,功效显著,畅销我县城乡和闽东各县,以及海内外。昔时,海外华侨曾多次汇款邮购,并写信感谢香山药店。“金鹿丸”成为誉满中外的名牌药品。
  香山堂从创立开始至1956年公私合营止,历时142年。香山堂是霞浦乃至闽东的老字号中药铺。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