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教会在霞浦创办的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427
颗粒名称: 清末民初教会在霞浦创办的学校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
页码: 26-27
摘要: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随着我国沿海的对外开放,西方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基督教传入霞浦。教会曾在霞浦城关和三沙创办了多所的中小学。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文史资料

内容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随着我国沿海的对外开放,西方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基督教传入霞浦。教会曾在霞浦城关和三沙创办了多所的中小学。
  1884年美籍牧师马约翰来到霞浦传教主持教务时,为了培训传道人才,在礼拜堂的创办教会学校,名曰:“福音斋”吸收信徒为学生,读“圣经三字句”,首批学生20多人。1886年福建会史总胡约翰,首次来霞视察时,对霞浦教会办学,大加赞扬,认为教会办学前途大。1888年,美籍牧师伊武维来霞办学,赁县城西北角龙境一带民房改修校舍,将“福音斋”迁入改称“博学书院”,设国文、算术、常识、宗教等课程分别授课。1909年教会又赁西北角上西坑民房扩建校舍,将“博学书院”,改称为“培元学校”,并面向福宁府五县招生。学校从原来的初级制,发展为小学两级制,即初级制和高级制。初级制为小学的1—4年级,高级制为小学的5—6年级。设国语、常识和宗教教育等课程。1913年“培元学校”增设“汉英中学”,设古文,数学等课程。学制四年。由于学校师资雄厚,设备齐全,制度健全,学生成绩优异,毕业生多选送福州继续深造。1929年,“培元学校”向当时的福建省教育厅注册备案,改名为“作元学校”。1943年,省教育厅下令,“作元学校”和“培德学校”合并。改称为“培元学校”,抗战胜利后,又复名为“作元学校”。学校办学到抗战后,已逾57年,办学42届,培养学生数千人。解放后,于1951年被县人民政府接办,按新的教育制度办学。
  教会曾创办“培德学校”。1889年美籍牧师马约翰的妹妹哈姆师姑,在县城礼拜堂创办“培德书院”,首期招收女生24名入学。为了满足求学者得需求,1890年“培德书院”另赁民房办学,改称为“培德学校”。因为招收的是女生,又称为“培德女校”。“培德校”和“培元校”只有一弄之隔,课程和教学方式大同小异,如同兄妹学校。1902年新建校舍向闽东各县招生。由于办学成绩优异,于1912年又在校内增设中学,名曰:“女子中学”。1921年又增设幼稚园一所。该校自幼稚园至初中班有整套设备,而且师资雄厚,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名为:“私立培德学校”。1943年与“作元学校”合拼改称为“培元小学”。
  此外,教会于1889年,在县西北角,创办“淑心学校”,目的是训练布道人才和培养传教士之妻室,多招收已失学的女信徒入学。入学者多读“圣经”,且学常识。
  学制三年。以宗教教育课为主科,增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等课程。至1940年停办。
  1918年福宁传教士陈辅函在霞浦三沙镇创办“维新小学”。学制为初级小学四年制。1927年福建省教育厅下令改名为“私立维新小学”学生毕业后多推荐到城关“作元小学”和“培德学校”修业,抗战期间停办。
  在旧中国,特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由于国力有限,办学力量不足,外资在我国办学,带有宗教色彩,但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利用的,解放后,教会的办学场所,都被新中国接管,师资被人民政府接受,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予以整顿提高,成为人民的教育事业。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卓太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