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423
颗粒名称: 排水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
页码: 22-23
摘要: 1.河道县城地处龙首山麓,北有龙首三涧,西有西山河源和白岩溪、石坝溪等,构成贯穿东西两大河道,即护城河和长溪三河,总长度13.92公里,分布在东城区东、西、北三方。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文史资料

内容

1.河道县城地处龙首山麓,北有龙首三涧,西有西山河源和白岩溪、石坝溪等,构成贯穿东西两大河道,即护城河和长溪三河,总长度13.92公里,分布在东城区东、西、北三方。
  护城河明洪武初筑城时,引龙首三涧水经城北分别注入东西水关(即水门),南入大海。明永乐五年(1407),城墙外开凿“濠堑”,称护城河,有南北二道,南护城河又称“内濠”,源发于西山,全长5.7公里,流经城区为3.3公里,河宽6.8米,河底标高2米,绕城向南,东流至利埕入海,北护城河汇三涧水,西起田螺坑,绕北城东至凤凰池,经头桥至太平桥与南河交汇入海,全长1.72公里。北河地势陡峭,流沙淤积,年久失修,成为废河。南护城河于明正德八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513—1903),多次疏浚,拓宽至8.5米,挖深至5.1米,上游有三坝拦河,沿河植树,南门桥至月波亭之间,开凿月爿河,停泊船只。民国时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三坝护坡重新补缺,河底彻底清淤,对军事防御及排污泄洪能力大大增强。
  长溪三河源发西山,汇白岩溪,石坝溪水为一,故名,全长6.5公里,为县城襟带,又称“外濠”。元末为流沙淤塞。明正德十年(1515),知州欧阳嵩疏浚河道6公里,挖深5米,堤岸增厚3.4米,建桥四座,设吃紧、驷马、金台3闸,同时“障以木柱,织以箯竹,植以榆柳”加固堤坝,改善了蓄水抗洪能力,还捐俸筹资,创置“河资田”解决常年修建经费,后人为颂扬欧公治河政绩改成为欧公河。清乾隆年间,知府李拔倡筑西山河源三坝,整治流沙,减轻淤积。民国以来,长期失修,淤积严重,每逢大雨山洪暴发,危及城关。
  2.沟渠霞浦县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势为北高南低的坡地,排水方面主要是由北向南从西向东流经南护城河入海,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下水道全部沟渠,没有管道。
  明代建城池,民宅与街巷增多,下水道随之增加,陆陆续续辟建深0.6米至1.2米,宽0.5米至1米的暗沟和明沟。民国34年(1945)拓宽街道、暗沟沟底、沟壁改为块石干砌,至此,城区排水沟渠总长11公里,密度每平方公里0.71公里,人均拥有量0.81平方米。
  3.防涝县城靠近海边,南面的长溪三河和护城河,都处于感潮河段,更加城区地势低洼(标高6-8米),如遇到暴雨几乎年年被淹,据监测历年最高水位达7.8米,其中洪涝威胁主要来之三河,明清两朝,曾多次疏浚河道,筑堤建闸,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河道积淤,对提高防洪能力都起过一定作用,民国时期,虽有修坝建堤设想,但未付实施,仍然“大洪大灾,小洪小灾”。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