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福宁府霞浦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414
颗粒名称: 辛亥革命前后的福宁府霞浦县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7-9
摘要: 本文描述了霞浦地处闽浙要冲,旧为福宁府治,人文荟萃、山海丰盈,乃是鱼米之乡。只因满清末造,朝廷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志士仁人,奔走革命前仆后继。就在辛亥革命前两年,我们霞浦发生了一次大饥荒。由于知府严良勋袒护地主余庆元,囤积居奇,高抬米价,掺杂使假,克扣斤两,引起群众公愤,饥民冲进知府衙门。严良勋出来弹压,被饥民团团包围,中间有一位农民,竟将自己头上的斗笠脱下,戴到严本府的头上,演了一场“严本府戴斗笠”的丑剧。事后群众还编写“严本府,真不堪,做呆做恶成堆山……天地不容你,五雷劈旗杆”的民谣,贴在本府衙门的大墙上。这就是我县人民在辛亥革命前期,对满清政府自发的一次反抗。
关键词: 福建 宁德 霞浦县

内容

霞浦地处闽浙要冲,旧为福宁府治,人文荟萃、山海丰盈,乃是鱼米之乡。只因满清末造,朝廷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志士仁人,奔走革命前仆后继。就在辛亥革命前两年,我们霞浦发生了一次大饥荒。由于知府严良勋袒护地主余庆元,囤积居奇,高抬米价,掺杂使假,克扣斤两,引起群众公愤,饥民冲进知府衙门。严良勋出来弹压,被饥民团团包围,中间有一位农民,竟将自己头上的斗笠脱下,戴到严本府的头上,演了一场“严本府戴斗笠”的丑剧。事后群众还编写“严本府,真不堪,做呆做恶成堆山……天地不容你,五雷劈旗杆”的民谣,贴在本府衙门的大墙上。这就是我县人民在辛亥革命前期,对满清政府自发的一次反抗。
   1911年10月十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各省响应。11月9日福州光复,霞浦交通阻塞,消息仍然不通。当时谣传福鼎浙匪乘机夺城,霞浦商民惶恐不安。知府满洲人智格,图谋出走未果,知县南昌人叶湘,召集绅耆殷富,筹款办团以防不测,设总局于“七圣宫”(今中国银行),东西南北四社各设联甲分局,派人值班坐守。正在紧张之际,忽报东关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浙江陆军营官顾宝云,带领游兵散勇二十多人,自言由福鼎来郡安民,是真是假来历不明。地方人士当即请清末的国会议员朱腾芬出去与之周旋,着其队伍暂住东郊。事犹未已,又报西郊外也来一路人马,约数十人,臂上缠着白布,虽只有几支旧式枪械,但却有四名士兵,扛着一箱沉重的炸弹,威风凛凛,口称奉谕来福宁府安民,这路人马都是福州人。当时我们县里就派绅士孙业甫出去联系,因为孙业甫也是福州人,迁居于此,与他们有同乡关系,情况比较熟悉。遂即引之进城,进城时孙业甫带头,边走边喊:“革命军来了”。孙氏煞有介事地保护着四人抗的“炸弹箱”,放开嗓子叫大家让路,并大呼:“不要碰着炸弹”,“碰着齐死!”(以后“碰着齐死”这句话便成了人们嘲笑孙业甫的口头禅)就在这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时候,知府智格狗急跳墙,慌忙从府衙后门爬墙逃走。(据政协老人郑爱娥说,她娘家原在府衙隔壁,智本府当时由枣树爬至墙头,跳入她家天井。一共爬墙过来的除智本府外,还有知府夫人和两个小姐,叫做大娃娃、小娃娃,还有一名跟班叫林阿九。爬墙过来时已黄昏,他们啼啼哭哭,要求她父亲救命。郑爱娥说,她父亲郑阿二,是个做生意的人,眼见本府大人一家老幼这样哀求,只得勉强答应,叫他们躲进房里床底下去暂避。以后虽有几批人前来查问,都被瞒过。到了半夜才把他们改装为汉人,偷偷送到后港,雇船由海上逃去。) 知府既已逃走,知县叶湘虽不是满人,但见情况不妙,三十六计还是走为上计,也就连夜由县署后门逃出,偷偷溜到北门街某居民家里,躲藏起来,后由陆路逃去福州返回南昌。
   知府知县都已跑光,地方绅士更是恐慌,东西两路人马又不一致,双方都要地方人士交出饷款印信,晚上闹到天亮,双方几乎要开枪动武起来。为了避免酿成兵祸,玉石俱焚,最后就由霞浦巨绅“王老板”出来调解,东边讨好,西边劝说,明一份,暗一份,分别赠送好些银两,双方才答应,各由原路同时离开霞浦,一场风波才稍平息。
   因为霞浦光复时,地方没有革命组织,府县逃跑,客军又走,县城成了真空状态。幸好事前在七圣宫成立有一个联甲总局,这时地方人士就集中于此,协商善后事宜,首先大家就推举这位“王老板”暂代霞浦县知事职务。“王老板”大名王邦怀,字瑾卿,人家多尊称他为瑾伯,家住下铺城内茶亭头街,虽是纨裤出身,为人比较敦厚。宣统元年,成立省咨议局,曾被选为省咨议员。所以这次大家推他暂代县知事,当然是众望所孚,其他的人也就无所争执。
   “王老板”代理知县之后,一面就办了呈文,派出专人向省报告我县光复情形,并请委派知府来霞接任,另一方面认为既已光复,也需要做出一些门面。第一件事,就是剪断辫子,但是剪辫子在当时,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那天王知县就邀请各界人士,来七圣宫开会,等到人都到齐,就把宫门关闭起来,自己带头剪断辫子,并布置一些人,手执剪刀,凡有辫子统统剪掉。据政协老人王远香说他那时还在近圣小学读书,见校长朱逢斋先生,剪了辫子不敢来学校,还把被剪掉的辫子,重新扎起来,装一条假辫子,缝在帽子底下,学生们看了很好笑。
   福州光复后大约两个月,福建军政府都督孙道仁,才派胡桂高来霞接任福宁知府。胡桂高字仰三,福建闽侯县人,清生员,后毕业于福建讲武堂,宣统间任新军第十镇三十八标第一营帮带(即副营长),曾驻防霞浦两年多,胡调省升任第一营管带(即营长)。1911年11月9日福州光复时,胡桂高参加于山战役有功,所以升调福宁知府,胡桂高对霞浦很熟悉,特别对王邦怀素有交情,这回地方既公推王邦怀暂代霞浦知县,他正好顺水行舟,就推荐王邦怀正式担任霞浦县知事。
   霞浦辛亥光复,并无流血,也无重大改革,但是随着革命潮流影响,地方新旧势力不无竞争。当时新旧派系组织有“二十盟”、“恳亲会”等。“二十盟”属于青年一派,参加人员有中小学教员王季行、王叔潜、王文玉、朱雨川、刘锡三、邱克仁、胡中立、黄雪苍、吴车甫、吴志周及一些满清秀才谢翰卿、张邦威、郑叔眉、罗渔波、陈少珍等。参加“恳亲会”则多是老绅士,如举人游学诚、黄金爵、廪生何及卿、拔贡章季龙,秀才孔昭湘、张伯奇、林伯棠、彭文琴、叶会堂、许锡琛、巫碧卿、邱克怀以及警官方辉珍,议员陈枫亭等。两派势力互相倾轧,唯“恳亲会”一派,资望较高,根基巩固,尚占优势。此外还有城乡派别,如溪西的林希玉、甘棠的薛亦香、吕峡的陈文如、青山的林仲庚、特别是南乡的许次亨、陈少白、何香泳等,他们有的各霸一方,有的还担任了省、县议员,中学校长,县商会长等重要职务。辛亥革命好景不长,不久孙中山先生辞职,袁世凯当了总统就背叛革命。民国二年“护法战争”失败,袁世凯派北洋军阀李厚基入闽,孙道仁出走,福宁知府胡桂高也就离职,新知府陈与年来霞接事。旋即废府留县,陈与年转任霞浦县知事,王邦怀也就去职。至此霞浦和各地一样,便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景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