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龙潭话祈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82
颗粒名称: 百丈龙潭话祈雨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9
页码: 435-443
摘要: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落后,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大。而福建沿海地区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旱涝灾害经常发生,其中尤以旱灾最为严重。在蕉城历代地方志乘中,就有好几次关于旱灾的记载。在古代蕉城,有很多位司雨的龙神,如县城南郊龙湫龙,金涵百丈龙,洋中午日龙,飞鸾栖云龙、礁溪龙,霍童木龙,三都介溪莱台龙等等,都在当地享有声望。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并且受到皇家赐封的只有百丈龙。百丈龙潭,地处蕉城区西北部菰洋村,属金涵乡管辖。这里群山环抱,竹木苍翠,风景绝佳。
关键词: 宁德市 蕉城区 百丈龙潭

内容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落后,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大。而福建沿海地区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旱涝灾害经常发生,其中尤以旱灾最为严重。在蕉城历代地方志乘中,就有好几次关于旱灾的记载。在古代蕉城,有很多位司雨的龙神,如县城南郊龙湫龙,金涵百丈龙,洋中午日龙,飞鸾栖云龙、礁溪龙,霍童木龙,三都介溪莱台龙等等,都在当地享有声望。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并且受到皇家赐封的只有百丈龙。
  龙潭及其周边形胜
  百丈龙潭,地处蕉城区西北部菰洋村,属金涵乡管辖。这里群山环抱,竹木苍翠,风景绝佳。因为地处宁、罗交界,与罗源县中房镇满盾村毗邻,所以在蕉城和罗源的历代地方志中都有记载。“百丈龙潭”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地理类三·宁德县》:“金溪里……百丈漈龙潭(溉田数十顷)②。”之所以取百丈为名,据明弘治版《八闽通志》:“(龙潭)缘石攀藤而上,约百余丈乃至,因名。”何乔远《闽书》也记载:“(百丈龙潭)潭高百丈,缘崖攀藤,仅到中井。”而记载最为详细的,当属乾隆版《宁德县志》及道光版《罗源县志》,罗源志还附有形胜图,刻划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百丈龙潭源自满盾村来,有二溪交汇,一泻而下,如万马奔腾。上下共有三潭层叠,下为横潭,中为师公潭,以龙潭最高。龙潭浑圆凹陷,形如太极,方圆足有二十米。正后方有一巨石,宛如屏风,高约百尺,因形如仙桃,故又称桃石。水从石峡下注,会经过桃石,直悬冲抵为二,如弥勒挂珠。据说潭水右流至溪,水质浑浊;左流至师公潭,水质清澈。“少雨,则绕瓶腰合抱,淙淙入潭;多雨,则澎湃喷激,从屏顶飞注师公潭。”③师公潭方圆约有四十米,潭上有石,平坦宽阔,“可容万马”。④下潭比师公潭更大,范围“不知几千百丈”⑤上潭险峻不可到,攀藤架梯,只能到达师公潭。两旁石壁横峙,秀挺云霄,“苍然绝无片土。”⑥龙潭飞珠溅玉,一泻而下,水流汇聚于悬崖深处,形成蜿蜒曲折的溪涧。沿着溪涧,随处可见五色斑斓,大小错杂之“龙石”。其形状或浑圆如鹅卵,或突兀似苍鹰,千姿百态,勾人遐想。溪水清澈见底,旧传不产鱼虾、萍藻。而今却盛产螺蛳与黄鳝,味道鲜美。
  龙潭对面山势低缓,当地人名曰“龙亭冈”。这里植被茂密,是观赏龙潭风光之最佳地带。旧时每逢丰水季节,站立于龙亭冈正视,对面山顶溪水倾注而下,地动山摇,浑如银河倒泻,白练悬空,瀑布水雾可以飞洒至龙亭冈,溅湿观者衣襟。龙亭冈因建有龙亭而得名。龙亭始建于南宋宝祐时期(1253~1258),由原任宁德主簿的丁大全创建。据乾隆《宁德县志》记载:
  “主簿丁大全,因旱,令人以银瓶乞水于百丈龙潭。取之,得瓦瓶归。大全疑之,复造银瓶,躬往投之,又得瓦瓶。大全祝曰:‘龙神有灵,若吾后当显贵,幸示灵异。潭中果露龙爪。”
  南宋宝祐六年(1256),丁大全如愿以偿地登上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显职,遂上奏朝廷,封百丈龙为龙王,并建造龙亭于此。岁久圮废。同治九年(1870)大旱,宁德四城乡父老在知县黄国培带领下,莅龙潭祈雨,雨随祷下,立“灵昭昭也”石碑于龙亭旧址。石碑今仍完整保存。2009年5月8日,为发展乡村旅游,恢复历史名胜,金涵乡菰洋百丈村全体村民历经三个多月努力,使龙亭重新恢复落成,为当地的乡村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龙潭祈雨的仪式过程
  古时候每逢久旱不雨,宁德、罗源两县官方以及民间都要到百丈潭举行“祈雨”仪式。这种仪式视其规模大小,几乎每年都有。其中以知县祈雨最为高等,也最为隆重,多数出现在辖境受灾比较严重的年份。试举知县祈雨为例。祈雨前几日,县衙门会张贴告示,通知各乡董事斋戒,并设祭于乡里神庙社坛,严禁各种污秽物品暴露天日,所谓污秽物,其实就是农夫所挑之粪便,妇女之衣裤,日常垃圾等等。乡绅耆老斋戒三日后,早早沐浴更衣,而后集中县城,听候调遣。辰时祈雨队伍正式出发,一路鸣锣开道,黄旗掩映,率队的除了知县,有的时候还会有典史、县丞、主簿,以及武官游击、守备随行,个个衣冠整齐,面容严肃,一改往日作风,步行前往。后面数以百计的乡绅耆老,身穿白色苎布长衫,手持明香,顶着烈日,不准持扇张盖,紧紧跟随。县城往百丈龙潭的道路有两条,一条由白鹤岭官道上去,经湾亭,再翻越界首岭,先到佳溪(属罗源县管辖)宝胜寺,而后到达龙潭;另一条由金涵蔡洋岭,经浮坪、油行、菰洋,直至龙亭冈。一般都是走蔡洋岭这条道路。进入菰洋村地界时,祈雨队伍要停止脚步,改为三步一跪,大声呼喊:“救啊!龙王。”“救啊!龙王。”这种做法称为“礼龙”,目的是为了引起龙王的注意与怜悯,以达到预期目的。到达龙潭后,知县一方面要派人到不远处的宝胜寺借木梯,这副木梯很长,是祈雨专用的。同时还要在师公潭旁边山石上摆起祭桌,布置供品,由法师诵经焚疏,祈祷龙神。而后还要掷珓杯(俗称“问杯”),求得龙神许可。祈雨投瓶的人员一般为二到三人,由地方公认的孝子或者当地惯走山路的壮年(花重金聘请)担任。投瓶人员顺着架在石壁上的木梯,攀爬前行。石壁上光滑无比,所谓的“路”只是一条石缝,必须加倍小心才能通过。石缝大概离龙潭还有一两米的地方,最为艰险,投瓶人员只能背部紧贴石壁,挪步前行。下视者无不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个个默祝龙王保佑,希望众人能够顺利到达。投瓶人员到达龙潭边沿,这才可以放松心情。龙潭边沿狭窄,自然形成一个约五、六十公分宽的座位,如果两人平排而坐稍觉宽敞,如坐三人会觉得拥挤。座位前方凸出一块巨头石,可供蹬足。投瓶人员坐稳以后,即可开始“投瓶”。
  投瓶所用的龙瓶十分讲究,事先要称好重量,并以“香亭”迎送。龙瓶用银或锡打造,瓶口密封,以油纸包裹,外面还要涂蜡,十分密封。投瓶人员给瓶口系上红头绳(据说长一百丈)后,必须将龙瓶投掷到蹬足石下方,否则会因两边水流湍急,不能顺利完成。龙瓶坠入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龙潭后,投瓶人员会将红头绳徐徐放开,由于潭水翻腾,红头绳大部分都漂浮于水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龙瓶会自动浮出。这时的龙瓶上会附着小鱼或小虾,名为“鱼交瓶”、“虾交瓶”(一说鱼交瓶有雨,虾交瓶无雨)。道光版《罗源县志》对“交瓶”的记载与此略有不同:
  “凡祈雨请龙,制锡瓶二,封口无缝,系绳坠下。小(少)顷,一瓶浮出,中有水,不知从何而入,谓之‘交湫’。雨可立待。雨后还瓶于水,谓之‘还湫’。若瓶中无水者不雨,常以为验。”
  投瓶人员顺原路返回以后,将龙瓶交还法师,道士仔细询问“交瓶”情况,并摇动瓶子,听瓶内是否有水声(可以预测雨量大小),如果有以上这些“应验”,则表示龙王已同意下雨。最后,法师诵经送龙神归位,并焚化元宝,以示答谢。祈雨队伍欢呼雀跃,顺利回城。据说回家路上就会有倾盆大雨,祈雨人员很高兴得成为了落汤鸡。回城之后,演戏三天,以示答谢。雨过天晴,还要将龙瓶水送回龙潭。祈雨时如果问杯三次,龙神都没有“许可”,就要重新斋戒,到更远更高的地方去“礼龙”。
  历代有关祈雨的相关记载与民间传说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为古人生活的最高境界。祈雨作为一种围绕农业生产、祈禳丰收的巫术活动,无论官方民间,都是极度重视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令民祷社稷山川,家人祀户。”可见一斑。民国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国人均以簇新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上的一些所谓“陋俗”,对祈雨活动极度鄙视,认定是“农民迷信”,且将所有责任,都归属“平时不讲水利”所致⑧。试想古代生产力低下,不像现在有先进的设备,就是修造了水利系统,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仰仗老天爷吃饭,一切“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来做,而且这些做法一直被证明是有效的,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方法”⑨;况且主持这种活动的头面人物完全出于公心,并非个人意图,其精神意志都是值得颂扬的。罗养儒先生在《云南掌故》中评价了昆明人的祈雨活动,很能说明问题:“(祈雨)自是帝制时代之一种迷信事,究其思维,事虽属于迷信,终是一片仁爱心肠。为人求谋,代人牺牲,而为人好也。”所以,宁德、罗源历代地方志中都有关于祈雨“应验”的记载,剔除其迷信成份,对研究了解古代社会风貌、地方民俗是很有帮助的。道光版《罗源县志》记载了好几件明清时期祈雨“应验”的事迹:
  “明景泰三年(1452)秋七月祷雨于潭,疏文未善投之,顷浮片纸,取视,乃元至正间疏……众为颂之。大雨如注。”
  “万历时大旱,邑人以瓦瓶投潭。须臾,有铜瓶偕浮而出。”
  “崇祯五年(1632)夏大旱,丰上里乡民诣百丈龙潭祈雨,饰东山堂为龙亭,周遭糊以纸,恐亵焉。忽蛇蟠其上,其大可围数寸,不知从何入,颔下莹白,任人捧抱不为害。送至山中,后复蟠于庭。”
  “国朝康熙十四年(1675)秋大旱,时耿逆反,不奉正朔。宁德乡人来此祷雨,疏中未书康熙年号,三日不雨。潭中浮前年旧疏,内填康熙年号,乃易疏“康熙十四年”投之,遂大雨。”
  以上灵验,大多都值得探究。如第一条纯属张冠李戴,原原本本的记载见于明嘉靖版《宁德县志》,只是地点不同(宁德志作“西山龙湫”)而已。最后这一条,很有可能是出于地方官员为维护满清正统而有意做的宣传。
  乾隆版《宁德县志》卷十《拾遗志》还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乾隆庚寅,夏旱六十余日,禾苗槁死。游击福兴素忧民忧,竭诚斋戒。同邑令刘若鹏祷雨于百丈龙潭。至则烈日炎蒸,自辰至午,天无纤云。遂命操瓶者攀缘而上,以绳系瓶,掷潭中,数次尚未交瓶投空瓶于潭,缄其口,其中忽有水,则谓之交瓶,盖方言也。二公伫望良久,从者日曝难堪,刘令意亦稍懈,问曰:‘果有灵乎?’时诸生崔宗衍与从,为陈丁大全故事,刘亦未之深信。俄而,果有交瓶之事。方整衣拜谢,陡闻雷声当空一震,黑云矗起,风雨骤至。众骇然,冒雨走至菰洋,依旧云销雨霁。操瓶人以二瓶送验,一瓶摇之无物,一瓶琅然有声。此琅然者,所谓交瓶是也。晡后大雨淋漓,自宵达旦,枯槁回春。龙固有灵,亦福公积诚所感云。”
  知县刘若鹏是个思想有些固执的地方官员,在百丈祈雨“有求必应”后,思想发生了转变。当然地方志在颂扬龙神的同时,也没忘了替福游击脸上贴金。千百年来,百丈龙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礼龙”队伍,但并非事事皆如人愿,他们中有的心满意足,欢天喜地。也有的垂头丧气,讪讪而回。清代有一位姓蔡的知县,上任时恰遇天旱不雨,心急如焚,率乡绅前往龙潭“礼龙”,结果无功而返。一有些人作了一首《白字诗》捉弄蔡知县:“蔡(菜)猪要吃糠,祈雨四人扛。去时云遮日,转来露露光。”贴在了县衙门口,以示戏弄。蔡知县阅后,大为恼火,当即也挥笔题了四句:“百姓你莫癫,本县不是仙。旱天求得雨,高山可种田。”作为回敬。
  说起百丈潭的祈雨,那绝对是一趟苦差事。炎炎夏日,铄石流金,祈雨的乡绅耆老(多数是老年人),顺着崎岖的山路,三步一叩,哀声遍野,真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有这么一年,一位古稀老人在祈雨途中,口渴难耐,心想,如果此时能有一碗白糖稀饭(俗称“糖糜粥”)解渴该多好!想着想着,口中呼喊的“救啊!龙王。”也错喊为“救啊!糖糜粥。”从此,“救啊!糖糜粥。”这句话就成为了民间的一个小笑话。然而,这个真实故事的背后,却始终带着一丝苦涩与无奈。
  蕉城南郊的古溪村,在清代末期也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旱灾。村里的董事组织人员村民,抬着忠烈王的香亭前往祈雨。设祭完毕后,法师连问三次“珓杯”都没能应允。这可把大伙急坏了,法师见无法收场,便问大家:“你们是从那个村来的?”董事答道:“汐头(古溪的别称,汐在蕉城方言中有干燥没有水份的意思)。”法师又问:“董事大名?”答:“董事一名汐尾,一名云照。”法师没好气地说:“日照云霞,头汐(干)尾汐(干),雨从何来?”求雨队伍只得无功而返。过了不久,旱情更加严重,村里又另选了几名董事率队前往。临近问杯时,大家都感到忐忑不安,新来的法师连掷三杯,杯杯皆准。大家喜出望外。法师问道:“诸位是从那个村来的?”答:“古溪。”又问:“董事尊名?”答:“一名云琼(蕉城方言与“琼”同音字有罩住的意思),一名国安(方言谐音“过坑”,坑有溪涧的意思)。”法师捻须笑道:“云罩古溪(蕉城方言古与过谐音),大雨过坑,真是一个好兆头!”祈雨队伍如释重负,高高兴兴回家。天缘凑巧,至次日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雷雨,解决了古溪的秋旱。
  罗源民间传说,百丈龙王是罗源泥田人的外甥。有一年遇旱,宁德知县亲自去祈雨,结果很是灵验。为此,知县想求见真龙,龙王露出一爪(一说露出白项,故又称“白项龙王”),知县大喜过望,奏明皇帝,皇帝敕封之为“永镇珍珠潭行雨龙王”,从此再也没有搬家。故事荒诞百出,究其根源大致取材于地方志中对丁大全的记载。
  关于百丈龙王的来历,蕉城、罗源民间说法不一,据笔者搜集了解,大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与屏南黛溪惠泽龙的来历极为相似,民间传说百丈龙原籍罗源方厝塘,曾在中房宝胜寺任长工,误吞龙珠后化为龙身,先后在湖上楼、溪门、龙港、满盾栖息过,由于人为污染等原因,最后迁移至百丈龙潭。为了防止污水再次玷污龙穴,龙王将百丈龙潭上流水源分为两股,一股干净的流入潭中,另一股肮脏之水则远远流入溪谷之中。⑩另一种说法,百丈龙原先居住在四都(今金涵乡一带)竹林潭,与潭边竹林寺主持高僧斗法失败后,改邪归正,迁徙至百丈潭的。
  刘家谋寓情祈雨诗
  百丈龙潭自南宋赐建龙亭以来,留下了不少外来官员以及当地名人的诗词吟咏。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十余首(副)之多。
  南宋时期主簿丁大全为龙潭撰写的对联:“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是迄今为止,蕉城区发现最早的一副对联。丁大全自身遗臭万年,这副对联却能流芳千古,可谓历史奇闻。它不仅载入清代楹联大家梁章钜、梁拱辰《楹联续话》,而且被万里之外的吉林市龙潭公园龙王庙所收录。
  在百丈龙潭留有诗作的有明代邑人衡王府教授龚邦卿、连江处士陈元登,清代罗源文士吴沛达、本邑儒学训导刘家谋,民国宁德县知事黄式苏,诗人关心民瘼,寄情于诗,忧国忧民之心境亦令人敬仰。其中以刘家谋的一组祈雨诗堪称翘楚!
  刘家谋(1813~1853),字仲为,号芑川,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乡试举人,大挑任宁德训导。所任之处,努力收集地方掌故,在宁德期间,著有《鹤场漫志》、《东洋小草》、《斫剑词》等。道光二十九年(1849),升台湾教谕。咸丰二年(1852),“台匪滋事,芑川力疾守陴”⑾,卒于府署。
  道光二十六年(1846),刘家谋任宁德训导。有一年地方干旱日久,城外四野田园龟裂,老农挥汗田中,力作苦耕仍无济于事,而地方官员却只图享乐,对民事不闻不问。刘家谋虽为学官,职权卑微,但对民生疾苦倍加关注,他不惜得罪上司,愤作《祈雨》以诘之:
  “祈雨祈雨,早行暮行官辛苦。田中老农日卓午,挥汗不能润寸土。官乎安坐仰食汝,嗟乎官犹道辛苦。”
  迫于压力,地方官亲临百丈龙潭祷告,孰料无济于事,百姓仍陷于干旱之苦,诗人不惜冒渎龙神,又作《诘龙诗》,抨击百丈龙王“幽壑潜踪”,不予“兴云致雨”,实在是“昏且庸”。也许刘家谋这种异乎寻常人的做法,为上苍所接受并原谅,不久果然天降甘霖,解决了地方的旱情。对着窗外的倾盆大雨,刘家谋抑制不住兴奋,又接连写下《喜雨》、《谢龙》二诗,讴歌致谢苍天。《谢龙》一诗结以“龙兮龙兮,尚我从兮,可以人而不如龙兮。”弦外之意,暗批宁德现任知县不能体察民情,刚愎自用。后来刘家谋确实也因为这些诗作得罪知县,其好友谢章铤为之鸣不平,赠以诗,自注曰:“宁德旱,芑川有《诘龙》、《谢龙》二诗,篇中语极沉痛,宁德令某见之大忿。”虽然此事得罪了地方长官,然其一切作为,咸为解民倒悬,故深得地方百姓爱戴。⑿
  纵观百丈龙潭历代诗作,刘家谋不仅作品第一,其人品亦属第一!

附注

注释 ①:四灵指龙、凤、麟、龟。 ②:数十项,项疑为顷之误。 ③④⑤⑥:道光版《新修罗源县志·卷四·山川志下》。 ⑦:如果灾情不严重,知县会委命下级官员前往。 ⑧:民国七年(1918)8月19日《大公报》。 ⑨:美卢公明著《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陈支平译,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十二章《特殊的鬼神迷信·祈雨》。 ⑩:1990年11月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罗源县分卷》。 ⑾:清谢章铤《观海集·序》。 ⑿:此章节主要参考赖丽娟《刘家谋社会写实诗研究》一书。该书于2011年7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