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岳家世及故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77
颗粒名称: 黄岳家世及故里
分类号: K878.5
页数: 4
页码: 419-422
摘要: 根据对黄岳家族遗址的探查考证,笔者认为黄岳家族最早的落脚点是偏僻的东澳村,并落地生根,形成规模。到了黄岳父亲一辈,家境富裕,又为了家族子弟读书方便,迁至与栖云寺仅一岭之隔、交通稍为便捷的前山。古代一些官宦家族为了子孙能有一个清静的读书场所,往往会在私家修建的寺庙开设书塾,栖云寺是黄氏家族的香火院,所以栖云寺只是黄岳三兄弟读书之处,不作为家族的聚居点。
关键词: 宁德市 黄岳 遗址

内容

黄姓是最早进入福建的姓氏之一。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引唐代林谞《闽中记》:“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黄姓入闽始于东汉,只是出于民间家谱,不足为信。⑦据地方志记载,蕉城区最早迁入境内的姓氏,起于隋代,即霍童黄鞠家族。黄岳家族何时迁入,地方志没有记载,乾隆县志“冢墓”,隋代条目中有“黄鞠墓”、“青竹神冢”,青竹神冢为黄岳祖墓,如果记载可靠,就可以说明黄岳家族入境时间也在隋代。筠竹坪白鹤宫碑志认为,黄岳祖上是隋代“左班大学士”、“西都留守”黄隆之二十子黄威,即黄鞠的胞弟,这种说法是近年出现,破绽百出,但入闽时间与地方志记载倒还吻合。笔者认为,黄岳家族很可能是来自中原的仕宦人家,资财丰厚,拥有大量房产土地,还曾独资修建栖云寺。黄岳一家投潭以后,其家族也随之销声匿迹,据民间传说是因为害怕受株连,所以纷纷外逃,黄岳弟弟的一支还迁到连江透堡,继续繁衍生息。而今散居蕉城各乡镇的黄姓,与黄岳家族都没有直接关联,族谱中也没有关于黄岳的任何信息。居住于黄岳家乡一带的黄姓,如岚口下底楼黄姓,是明末清初来自汀州的菁客后裔。碗窑黄姓,来自泉州,迁入时间很晚。黄岳的故里澳坪、澳里村,也早被苏、陈二姓所取而代之。只有东澳黄氏自称是黄岳的后代,但找不出可供证明的谱牒资料。
  据飞鸾澳坪村芹竹坪自然村一些老年人回忆,黄岳家族是由江西八角井迁入蕉城,最早是居住在鸾江栖云境(今属蒲岭村管辖),后来迁到澳里村东澳自然村青石下居住了五十三年,黄岳就在这一时期出生;再迁澳坪前山村,又住了三年;黄巢入闽时,黄岳重新迁回栖云境祖居地。以上的说法无从考证,但可以反映出黄岳家族在澳里、澳坪、栖云三地都曾有过停留,甚至长期居住过。
  澳里村东澳自然村,地处“峻极云霄”的白马山西南侧,有居民13户,61人,皆为黄姓。黄岳祖居遗址俗称“佛堂坪”,位于村东北山坡,即乾隆县志中记载的“冲里鬼洞”附近,为一片葱郁的竹林所掩盖,地面散落着各种石构件,有覆盆式(又叫覆斗式)石柱础,造型简洁,表面无装饰,还有一对完整的石旗杆碣,雕刻粗糙,时间相当久远。尤其残存的神龛基座,类似于佛教寺院须弥座的圭角部分,雕刻精美,有典型的南宋风格。这些属于宫庙的物件,可以透漏出一个信息,黄岳成神以后,黄氏祖居也被改为庙宇,供奉黄岳及其家人。在遗址正后方发现有一个利用原有构件堆砌的简易神龛,香火犹存。离佛堂坪东南约一公里的密林深处,还有一座精雕细琢配有祭台的石造神龛,神龛完整无缺,飞檐翘角,龛内正中书写“赐封忠烈王神位”,右边有“弟子王……领男嘉口嘉训重建”,左边修建时间已漫漶不清。龛前还配有一副对联,风雨侵蚀,已难辨认。龛前有几块平坦光滑的大石头,石头下是一望无垠的良田。据说这里是当年黄岳兄弟躬耕畎亩之处,神龛前的大石头是中午休息用饭的场地。千百年来,这里的香火也没有间断过。
  [=此处为插图(白鹤宫)=]
  古时从东澳村到二都鸾江,必经澳坪前山村,再翻越蒲岭后便到达鸾江栖云境。故前山村是古时澳坪到飞鸾的必经之地,在筠竹坪村北面,这里的村民有二百余人,皆为苏姓。根据该村苏姓家谱显示,筠竹坪苏氏始祖苏城卿,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泉州府安溪县湖上乡黄武村迁入。记载或有疏漏,因为据明何乔远《闽书》引邑人陈琯笔记:“予以嘉靖四十二年(1563)壬戌四月,在筠竹坪苏家。”⑧可见苏姓迁入的时间早于万历时期。前山村的黄岳故居,就是县志中提到的“山头旧宅”,房屋原址至今犹存,当地人称为“社头公厝坪”,十多年前平整土地时,曾出土石柱磉、石板条等建筑构件。除此以外,澳坪村筠竹坪还矗立着一座供奉黄岳的庙宇,称为“白鹤宫”。白鹤宫出现的时间不是很早,由澳坪(筠竹坪)苏氏、澳里陈氏、施家山施氏共同集资兴建。白鹤宫附近还有古墓,这就是历代地方志中提到的“青竹神冢”,历经千年,只剩一堆黄土而已。后人误认作黄岳墓,于一九九七年重修(据说重修时只发现了几根锈迹斑斑的铁钉),并列为市(区)级保护文物。这座经过翻建的古墓,其实就是一座崭新的水泥建筑,没有任何文物价值。
  至于黄岳的墓葬,嘉靖县志记载在“二都覆莲山下”,而今已无迹可寻了。
  蒲岭栖云寺,旧时靠近宁德南路官道,交通便捷,环境清幽,是黄岳兄弟的读书、死节之所。“黄岳死,田业舍于寺中”⑨,所以寺院内建有黄岳庙。南宋嘉泰四年(1204),知县郑革移建东门外碧山。原庙并没有因此损毁,原样保存。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寺田奉例官卖。清康熙年间,栖云寺住持如聪诡造明参政陈勖碑文,侵占忠烈庙田产,乡民苏德尚等具控斥逐,嗣后但招庙祝守庙。栖云寺自此一落千丈,黄岳庙的香火也大受影响,渐渐衰落。建国后,改为三都海军部队营区,寺庙原建筑物于六十年代被拆除,改建军用仓库。原址荡然无存,古文物只剩下栖云潭畔“忠烈王仙潭”石碑,以及保存于海军营地中的一个北宋崇宁四年(1105)的石臼。近年来,这里建起了“黄岳公园”,建设占地面积30多亩,已完成黄岳纪念堂主殿、放生台、仙潭桥、观音堂等。
  根据对黄岳家族遗址的探查考证,笔者认为黄岳家族最早的落脚点是偏僻的东澳村,并落地生根,形成规模。到了黄岳父亲一辈,家境富裕,又为了家族子弟读书方便,迁至与栖云寺仅一岭之隔、交通稍为便捷的前山。古代一些官宦家族为了子孙能有一个清静的读书场所,往往会在私家修建的寺庙开设书塾,栖云寺是黄氏家族的香火院,所以栖云寺只是黄岳三兄弟读书之处,不作为家族的聚居点。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