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南宋宁德第一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52
颗粒名称:
南宋宁德第一家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4
页码:
363-366
摘要:
南宋时宁德县二都梅花村(又称梅溪村今飞鸾镇梅田村)有户林姓人家,兄弟三人出类拔萃,在历史舞台上各有作为,名标青史,传诵至今,人们倾慕之余,赞叹它是南宋宁德第一家。梅花村在白马山北麓,梅溪岸边,王、郑、周、林、廖五姓分别沿海偎山逶迤聚族而居。宋季,林家一户五兄弟。
关键词:
宁德市
南荣
第一家
内容
南宋时宁德县二都梅花村(又称梅溪村今飞鸾镇梅田村)有户林姓人家,兄弟三人出类拔萃,在历史舞台上各有作为,名标青史,传诵至今,人们倾慕之余,赞叹它是南宋宁德第一家。
梅花村在白马山北麓,梅溪岸边,王、郑、周、林、廖五姓分别沿海偎山逶迤聚族而居。宋季,林家一户五兄弟,其中:兄长仲麟,字景仲,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202)太学考试中,夺得第一名,光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文举特奏名进士,官终广东都府参军。大弟仲虎,字景瞻,号定窗,宁宗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武状元,历官广州观察使等,终安庆知府。三弟仲彪,字仲腾,理宗赵昀端平二年(1235)乙未科文举特奏名进士,官提举洞霄宫。兄弟科第联辉,在宁德县科举史上并非罕事,就在同一年代,即理宗宝庆二年(1226),一都的希伟、希龚、希谌三兄弟,以文举正奏名登同科同榜进士,光宗耀祖,显赫一时,但都宦绩平平,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其它值得称道的印记。而林家兄弟各有建树,令人千年乐道。
林仲麟,是宋史上著名的“庆元六君子”之一。《宋史》评价他:“久居太学,忠鲠有闻,咸以不遇而死。”寥寥数字,概括了他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里的品质与作为。
宋王朝南迁传至宁宗赵扩时,朝野中对金国主战或妥协,对理学推行或禁止等等的矛盾错综复杂,斗争日趋白热化,这场风暴的中心点在枢密使、右相赵汝愚和枢密院都承旨韩侂胄。其时,朱熹为宁宗侍讲,他与吏部侍郎彭龟年一同弹劾韩侂胄,并在进讲时说宁宗被左右的人(指韩侂胄)窃取权柄。一一九四年闰十月,宁宗下诏免去朱熹的侍讲之职,赵汝愚和彭龟年等上书竭力保朱,彭龟年因之被贬官出朝。次年二月,右正言李沐上言:赵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书上,赵汝愚被罢相出朝。一时风云变色,人人自危。林仲麟同林宏中、张衜、周端朝、蒋傅、徐范等六名太学生不以身份低微,愤然毅然伏阙上书,为范汝愚打抱不平,曰:“近者,谏官李沐论罢赵汝愚,陛下独不念去岁之事乎?人情惊疑,变在朝夕。是时,假非汝愚出死力,定大议,虽百李沐罔知攸济。当国家多难,汝愚位枢府、持兵柄,指挥操纵,何向不可!不以此时为利,今上下安妥,乃有异志乎?章颖、李祥、杨简力辩其非,即遭斥逐。六馆之士拊膺愤怨。今李沐自知邪正不两立,欲尽覆正人,以便其私,必托朋党以罔陛下之听。臣恐君子小人消长之机于此一失,则靖康之变已验,何堪再见于今日耶!伏愿陛下念汝愚之忠勤,察祥等之非党,窜李沐以谢天下,还祥等以收士心。”疏文采斐然犀利如匕,人相传诵,舆情汹汹,直逼韩侂胄辈。疏上,宁宗及韩侂胄震怒,旨下:林仲麟等“罔乱上书,煽摇国是,悉遣五百里外编管”。但林仲麟等威武不屈,坦然面对。这个事件在当时影响很大,人们敬佩林仲麟等人以国为重,不畏权贵,指谪上非的“忠鲠”坦荡品行,将他们称为“庆元六君子”。值得指出的是,“六君子”中宁德县人占了一个半,姑算半个的是张衜,其父张翮,字凤卿,本县一都人,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辛未赵逵榜进士,官知道州,历至少傅,解印后徙居罗源县;张衜后由乡举知韶州,辞世后归葬于宁德县安仁寺后。“庆元六君子”事件谱写了中国古代学生运动史上又一辉煌篇章。它与北宋末钦宗赵构时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伏阙上书,糠秕时政,褒贬政要的事件,开了我国学生爱国运动的先河。“六君子”这一词组也被后世不断悲壮地应用,如明“东林六君子”、清“戊戌六君子”等等,可见其影响的深远。
林仲麟故居历经废兴,至今门楹尚刻一联:国学先生里,庆元君子家。林仲麟下世后墓葬故居后山间,墓旁植有一棵丁香橄榄树,它所结的果实很奇特,按说普天下的橄榄果都是两头尖,而它却是一头尖一头平,可以竖立。传说,林家这一脉为了今后开枝散叶,子孙迁播各地时便于认祖归宗,要求都应在墓地上种下这一品种的橄榄树,以做标识。目前,飞鸾镇在梅田村一带搞小城镇建设,据说林仲麟故居、遗塚在拆除、平毁之列。
林仲虎,《中国历代武状元》用了较大篇幅进行评介:他自幼喜读兵书,嗜好弓马、刀枪。成年后,先以武举魁漕选夺得宋宁宗赵扩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举榜眼,六年后,再应武举,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宁宗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武状元。史籍记载,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创设武举科,开科取士,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200年间荣膺武状元281名,其中蝉联两榜武鼎甲仅二人:山西阳曲(今太原)马全,于清乾隆十七年夺得一甲三名武探花,乾隆二十五年再夺一甲一名武状元,而林仲虎从一甲二名武榜眼,再登一甲一名武状元,只用了六年时间,成为武科举史上的佳话。
[=此处为插图(梅溪古道边上的林氏古宅正门)=]
史籍记载,林仲虎庆元二年名登武榜眼后,适逢朝中大臣林桷出使金国谈判,即举荐其为副使同往。到金国后,金朝官员以威胁、利诱等手段来收买出使人员,妄图因之使宋朝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林仲虎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揭露、指责,挫败了对方的阴谋。林仲虎以后又两次出使金国谈判,有张有弛,淡定应对,维护了大宋王朝的利益。同时,冷静观察形势,回国后向朝廷建议,应韬光养晦,与民生息,择机收复失土,“为今之计,……要谨慎从事,发而必中,不可轻易出师,以免败后行苟且之事……”宋、金开战后,金兵围困和州,形势危急。朝廷命守卫浮光的林仲虎与骑兵首领戚拱共同率兵破解战略要地和州之围,而戚拱却擅自移戍他地。林仲虎临危不惧,冲锋陷阵,及时打败了金兵的进攻,有力配合了和州保卫战。它的胜利,不仅使城中百姓免遭金兵劫掠、屠杀,也重挫了金兵的锐气,牵制了金国的大量兵力,为宋廷重整兵将组织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林仲虎还擅文善诗,十三岁时即能吟诗作赋,目前已知的,传世遗著有《百将诗》、《出疆唱酬集》。《宋诗纪事补遗》收录有《出疆诗》一首,从中可见他忠君爱国、风流倜傥的人品和气质,及艰世使金时,壮怀激烈,慷慨激昂,为国赴难的情操。
林仲虎辞世后,筑墓本县六都香林寺后。前不久,在附近发现其古朴,类似碑、碣的文物,上书:“宋故龙舒太守骁卫林公之墓。子,永信立。”宁德历史上拥有文、武三状元,而存世遗物目前余复一书法(已被他人所存),及林仲虎这方碑(碣),堪称珍贵文物,望区有关部门及林家后人能珍惜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800年后,这一家族又培育出了第一个把世界语引进我国的翻译家及我国近代著名的盐政、盐法专家林振翰。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玉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