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梅田蔗糖生产的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44
颗粒名称:
梅田蔗糖生产的记忆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347-348
摘要:
民国时期,梅田的郑厝、周厝人开始种甘蔗,并榨汁煮糖,生产的红糖板和荔枝干销往福安等地,是当地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榨蔗汁用的是两个石辗轮,在场地中央竖立,上部约有20厘米的部位突出,突出部凿有凹坑,往凹坑里打进硬木板,两轮紧靠时,这些突出部位的凹坑就咬在一起,成为齿轮,这是一个需要精密计算的工艺。
关键词:
宁德市
梅田村
蔗糖生产
内容
民国时期,梅田的郑厝、周厝人开始种甘蔗,并榨汁煮糖,生产的红糖板和荔枝干销往福安等地,是当地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祖父周洪〓公是周厝糖厂的股东之一,现在梅田小学操场的下半部分即是当年糖厂的所在地。糖厂几经兴衰,最后一次榨蔗煮糖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本人有过感觉但记忆模糊。能让我清楚了解并深刻记忆的是邻村郑厝糖厂在1964年也是最后一次榨糖。那时我家的自留地也种有几梱甘蔗,寄在他们那里榨糖,是称蔗的重量后再按汁糖的重量分摊。
榨蔗汁用的是两个石辗轮,在场地中央竖立,上部约有20厘米的部位突出,突出部凿有凹坑,往凹坑里打进硬木板,两轮紧靠时,这些突出部位的凹坑就咬在一起,成为齿轮,这是一个需要精密计算的工艺。两石辗轮固定在一块用整木做的长方型大木板上,上部也压一块同样厚的但略短的大木板,石辗轮的圆面直径约80厘米,圆心有较深的孔洞用来装轴承,用一根很大的弯曲的木头,一边固定在辗轮上部,一边系两头大水牛,人驱赶水牛在场地上顺一个方向转圈子,石辗轮就转动并通过齿轮使两个一起转。人坐在两石轮中缝的正面,把甘蔗插进石轮中缝,由对面的人顺势将压扁了的蔗拉出,再重新辗一次。蔗汁从石轮中缝下部的厚木板中预留的一个洞流入地下竹管,竹管将汁引进厂房内的池里。厂房内砌有半圆形的煮糖灶,两个灶口并排放在墙外,煮糖时由两个人用长铁叉,不停地叉草往灶口烧很旺的火。灶内放好几个铁锅,蔗汁从井内舀进铁锅,挨次不断烧煮浓缩,直到煮糖师傅认为合格时,即起锅舀出糖浆倒在铺在地上的“糖箩”内。“糖箩”的造型与普通晒谷子的竹软席相同,只是用料必须全部采用毛竹的表皮,且稍厚,因毛竹表皮光滑不至让糖浆沾粘的缘故。倒在“糖箩”内的糖浆很快冷却并沙化,趁它还没有彻底凝结变硬时,用一把木柄很长的小铁铲,在平整的糖浆上面划出约十五厘米的正方形格子,硬结后用小铁铲将糖块从“糖箩”中铲起,就成四方边缘齐整的红糖板块了。出糖是最拥挤又热闹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让进去的,因怕拥挤摔倒烫伤的缘故,在热气弥漫的厂房内,有人在舀糖浆,有人趁机用甘蔗段去沾糖浆,称沾“糖筷”,也有人用装有切好的老姜片的罐子去装“姜母糖”。沾在蔗段上的糖浆冷却后不会沙化,像麦芽糖非常甜,但咬了沾牙。而“姜母糖”,因要使姜片与糖均匀结合,需要不停搅拌,让其沙化,可以放好几年不坏。儿时在外淋雨或是风寒感冒引起咳嗽时,老祖母就泡一碗姜母糖的茶让我服下,蒙上被子出一身热汗,外邪即可解除。如今,那透着老姜和红糖香味的“姜母糖”茶,已随着祖母慈祥的面容,永远停留在记忆的深处了。
前些年,在荒芜的园地里还看见本村榨糖用的那两个笨重的石辗轮,倚靠在一起,一动不动,不知是否在回味昔日的繁忙与甘甜。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绍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