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蟹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35
颗粒名称: 五、蟹家族
分类号: S968.25
页数: 4
页码: 325-328
摘要: 蟹家族本文章内容包括:1、招潮蟹2、蟛蜞3、海蟳内容介绍。
关键词: 宁德市 云淡岛

内容

1、招潮蟹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滩涂上布满了小小的招潮蟹。村民们就把竹篓系在腰间,去捉招潮蟹。为了防止小飞虫(蠓子)的叮咬,在裸露的胳膊和大腿上涂满煤油。但泥水会把煤油冲掉,所以村民就用一棉球浸透煤油插在斗笠上,以备随时涂抹。捉招潮蟹的方法很多:有用钓竿系上五爪钩捕捉;有先用脚踩住前洞,从后洞捕捉。
  在晴天的阳光下,海滩上一个个招潮蟹的洞,每个洞口的上方都有一段五厘米左右高的泥柱,远远望过去,就像沙滩上布满了一个个的小烟囱。这是招潮蟹制造的洞盖。
  每当潮水退落的时候,它们便爬出洞穴,在露出水面的海滩上来回奔跑觅食。而每当潮水滚滚上涨,快要淹没它们的洞口的时候,就又在洞口高举着那只粗壮有力的大螯,好像在招手示意,欢迎潮水的到来,然后扛起洞盖,在潮水漫到时,躲进洞里,盖住洞口。
  2、蟛蜞
  蟛蜞是一种小的螃蟹。螃蟹是吃荤的,蟛蜞是吃素的。
  夏天的蟛蜞吃稻苗,一股草腥味。夏天的蟛蜞平时不能吃。捉回来是当肥料的。到了冬天,蟛蜞冬眠。它们都在洞中。这个时候它们已经不吃东西了。用铁锹挖出来是可以吃的。农历四月间,蟛蜞是最肥壮的,也是捕蟛蜞的旺季。蟛蜞捉来,一般是用来做蟛蜞酱。洗干净后放在石臼里加上盐捶烂。然后放在坛里,拌上少量的糯米酒糟腌制,坛口要放上一些海盐,然后用塑料布包好。作为当家菜。吃饭时,用鲜豆腐和蒸好的芋头蘸蟛蜞酱吃。也可以做成蟛蜞膏。冬天的蟛蜞洗净后揭掉下边的脐,放在桶里砸碎,用大锅煮开水,将捣碎的蟛蜞放人,就像倒进鸡蛋一样。蟛蜞膏马上大片漂起来。将蟛蜞膏捞起,和酸菜一起炒,其味道鲜美无比。
  从前云淡有一家闺女嫁到屏南,过了半年,父亲去探望女儿,发现女儿面容很憔悴。父亲心中有些疑惑,和亲家闲聊之中,听到亲家有嫌女儿多吃多占之意,更是不快,细问之下,才知道女儿只是一次吃了三个蟛蜞。父亲听了很想对亲家发火,但转念一想,若撕破面皮,女儿将来不是更没好日子过。于是便不动声色地邀请亲家到自己家去做客。过了几天,亲家来到了云淡,闺女的父亲就打发儿子出去抓蟛蜞。中午时分,儿子挑着一担蟛蜞回来了。亲家看了很高兴,认为是送给他的礼物。然而,闺女的父亲却一点这样的意思也没有,只是让儿子用草木灰和蟛蜞拌在一起。亲家很奇怪,便问道:“这是怎么个吃法?”闺女的父亲答道:“那是挑去作田里的肥料的。”其言外之意是“我女儿吃了几只蟛蜞,你就整天不给她好脸看。要知道这东西我们根本就不屑一顾,是用来沤肥的。”亲家的尴尬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3、海蟳
  海蟳是云淡的特产,捕蟳有五种方法。一曰笼蟳,将竹篾制成的有倒须的蟳笼,置于岸脚,蟳自行爬入,退潮后即可手到蟳来。二曰摸蟳,退潮后沿还有流水的港汊泥滩摸,就能摸到蟳。三曰踩蟳,在滩涂找蟳洞,找到后用脚踩蟳。四曰钩蟳,判定蟳在洞中,即用铁钩把洞中的蟳钩出。五曰围蟳,将塑料丝网插在滩涂或岸汐,等待潮水涨潮,驾舟收网。当年这种捕捞,收获的海蟳一次多的可得七十多斤。
  在过去,特别是像屏南、古田、政和一带的山县,只有有钱人和当官的才吃得起海蟳。在民国年间,我父亲捕捉到海蟳,就挑着担子,要走七八天的山路,到屏南等地去卖给县长、邮政局长、警察局长等官员。当时是送货上门,而那些官太太不会收拾,父亲还要帮他们收拾好下锅。买回蟳后,先不要解草绳。用一根竹签或筷子,从蟳嘴插入,再放一会儿,蟳就不动了,这时下锅煮,蟳壳变红即可出锅。千万不可活着就下锅,那样出锅时,蟳脚会全部脱落。
  曾经有一个穷人,买不起海蟳,而在病榻上的年迈老母又很想尝尝海蟳的味道。于是他在我父亲货担前徘徊,父亲问他有什么事。他怯生生地问我父亲:“可不可以给我一只蟳壳煮汤?”我父亲念其孝顺,便送给他一只大海蟳。他万分感激,连连叩谢。
  据说当年有一个县官,认为捆蟳的草太多,要加税。村民们很不满,于是上衙门去抗议。村民提着一桶未捆绑的海蟳对县官说:“不捆绑的海蟳怎么卖?你能抓得了吗?”县官让衙役去捉,结果被海蟳夹得哇哇直叫。县官大叫“该绑!该绑!”。从此海蟳“加草不加税”便成为惯例。其实,捆海蟳的草还有生成氧气的作用,如果长途运输的话,一开始只用几根草捆住海蟳,随着时间的推移,要逐渐加草。
  过去我们云淡家家都可吃海蟳,但现在由于生态遭到破坏,海蟳越来越少,只有过年过节才吃海蟳。城关的海蟳一斤要卖到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还是漳浦、六都、漳湾等地的海蟳,云淡的海蟳几乎绝迹。买蟳的人也多半不是自己吃,而是供请客送礼,或餐馆宴会之用。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