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飞鸾南门坞渔村访谈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25
颗粒名称:
飞鸾南门坞渔村访谈录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5
页码:
318-322
摘要:
飞鸾南门坞渔村访谈录本文章内容包括:建村情况、船队兴衰、捕捞作业、渔汛盛况等。
关键词:
宁德市
南门坞
访谈录
内容
建村情况
南门坞在飞鸾街北侧,飞鸾港水道南侧,因古时为船坞所在地,故名。居民全部是水上连家船渔民,1958年成立渔业大队。1966年9月3日十四号强台风登陆三都澳,停泊在南门坞海边的连家船全部毁损,使得44户渔民顷刻无家可归。当时宁德县委和政府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开展救灾和恢复灾后生产,为了安置飞鸾受灾渔民,县政府于1967年初无偿划拨飞鸾镇南门坞一块山坡地,作为灾民建房的宅基地,并提供部分建设资金和物资的补助。受灾群众很受感动,发挥自力更生精神齐心协力建设新家园,由大队统一组织劳力开山、打炮炸石、平整土地,沿着南门坞海边建起四座石瓦房,每座占地70—80平方米,安置11户渔民。经过一年时间,工程顺利完工,400多名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结束了祖祖辈辈以船为家、飘泊海上的生涯。1984年由大队改为村委会,成立了南门坞村。有94户438人。现在人口是600多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从事养殖牡蛎和出海捕捞,只有少数人出去务工。
船队兴衰
我18岁开始在村里当出纳,后来当采购,1979年起就在船队当队长,我堂哥担任技术员。1979至1982年,村里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贷款60多万元添置了两艘大渔船(配有大网的机尾船),当时宁德县共有11艘这样的机尾船。有了大渔船我们就经常到浙江等地远海从事捕捞生产。
每次渔船出海,都是两艘船成对一起出海,一艘有20多人作业,两艘船共四十多人。渔船的马力达120匹,捕捞作业远至台湾东引,近至霞浦西洋岛等地。当时渔业大队集体的年收入在几十万元左右,年终按照每一个劳力所挣的工分总额进行分红,每个劳力工分是根据技术等级和职务进行评分,技术员一天是16分、船队队长是14分。
经过十一年捕鱼业的辉煌后,1990年起因捕鱼量递减,收入随之减少,导致船队倒闭,船队的两艘机尾船便拿去变卖,偿还贷款。从此,以家庭为单位,修造小船,添置渔具,开始了个体经营为主的近海渔业生产。
现在,全村有证经营的机器动力小船有28艘,马力在4—8匹之间,只在三都岛附近的内海从事捕捞活动。捕捞的鱼类主要是鲫鱼、寒鲳、虾等等,由于海水污染,鱼类品种与数量不断减少,所以产量少。有时出海捕捞生产,收获的海产品还不够抵开船的油费。
捕捞作业
闽东渔场一年四汛,春汛3~6月;夏汛7~9月;秋汛10~11月;冬汛12月至翌年2月止。春汛主要捕捉大黄鱼、鲐鱼、带鱼、墨鱼、鳗鱼、鲨鱼、舵鲣、马鲛鱼、鲳鱼、蓝圆鱼参、毛虾等;夏汛,主要捕捉龈鱼、三角鱼、鳗鱼、蓝圆鱼参、白姑鱼、鳓鱼、鲐鱼、对虾、海蜇等;秋汛,主要捕捉对虾、梭子蟹、丁香鱼、青蟹、带鱼、鱿鱼、梅童鱼、石斑鱼等;冬汛,主要捕捉带鱼、大黄鱼、鲐鱼、鲳鱼、鲨鱼、舵鲣、梭子蟹等。
出海捕捞很辛苦,渔工从农历七月到来年的五、六月都在海上作业,全年仅休息一个多月。当时,船上带有全国粮票,可以在船队停泊地购买粮食。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过后,由于以捕捞黄瓜鱼为主的春季渔汛结束,渔业船队也就回家休整,同时也进行下一季的备汛,检修机器,添置渔具,补充给养。这时,队员回家与家人团聚,大约休息一个多月。
当时飞鸾渔业队出海捕捞以大黄鱼(俗称黄瓜鱼)、带鱼、鳀鱼、白鯏和子弹鱼(俗称海怪、油筒鱼)为主。作业范围,北至中央渔场(靠近黄海)南至广东汕头,省内则从福鼎沙埕至平潭一带海域。
一对渔船在捕鱼作业时,采用对头放渔网的方法。过去通讯技术不发达,没有手机、对话机,就利用不同颜色的电灯灯光来联络,不同颜色的灯光向对船传递不同的信号。这样,依靠灯光联络,就可以协同把渔网围起来。在过去还有用鱼探机(现叫探鱼器)来捕捞带鱼和黄瓜鱼,比如海水深40米,带鱼一般游在水深20—25米处,而黄瓜鱼一般落地在海底上,探鱼器通过其声纳系统发出信号,便会在纸张上打出黑点。依靠技术员敏捷的思维和熟练的目测来判断,若信号反射出的黑点微小,便可以成功捕捞;若是出现很多的大黑点,说明鱼群数量太多,反而难以将鱼捕捞上来。
在没有应用探鱼器之前,传统的捕捞作业只能依赖专业技术员借助一个名叫“舵”的探测器具(俗称听鱼器),用耳朵听的方式,来判断鱼群的方位和数量。渔民制作“舵”的材料是桐木,利用它具有中空、无芯,易于声音传播的特点。通常“舵”的柄长2丈(6米)左右,“舵”头表面很光滑,长约1米,宽约0.25米,厚约0.06—0.1米左右。在到达渔区作业前,要先关闭船上的机器,避免影响用“舵”“听”鱼。这时技术员先将“舵”头插入海里,耳朵贴近“舵”尾聆听,根据“舵”传递海底层鱼群声音的信息,决定并指挥捕捞作业如何开展。
农历七月初,船队就出发到浙江沈家门等地渔场,这时主要是捕捞鳀鱼,大约捕捞两个月的时间。鳀鱼通常会在清晨浮游到水面上,船队的渔民经过一夜的休息,早上早起,天色未亮,就要守候在船面观察。由于鳀鱼浮游在海水表层时,远远望去水面会呈现一片银光,一旦发现海面上有鳀鱼群,船队就下网捕捞。
农历九月左右,天气逐渐转冷,黄瓜鱼群就开始由北往南,即从浙江省沿海的上游南下太平洋,我们的船队就驶往浙江省洞头县的海域开展捕捞。根据长年积累的经验,判断黄瓜鱼的游向,进行捕捞作业。当时鱼群多数量大,我们用的网很大,一网上来,都有几百至上千担黄瓜鱼收获,最多时可以捕捞1400多担,那情景真叫人开心。
带鱼的捕捞期也很长,捕获量也很多。捕捞带鱼,不管是涨潮退潮,渔网的方向都要朝北向,张开网口等待,因为汛期的带鱼是自北往南游,这样的围网方式自然就会让带鱼“乖乖”游进渔网。
白鱱鱼的捕捞相对于大黄鱼和带鱼要少,因为白鱱鱼的鱼鳞比较坚硬,会割破渔网,捕多了也运不回来。鳌江船队的陈景福,有一次捕捞时,一网捞了一千多担白鱱鱼,结果起网时,鱼网破裂,导致船队劳而无获。
子弹鱼也属于上层鱼,鱼儿喜欢群集成堆,海面上仅仅有一些游鱼在放哨,常常撒一网可以捕捞800多担。
当时闽东沿海各县如连江、罗源、宁德、霞浦、福鼎都有远洋捕捞船队,连江的渔船数量最多,宁德县仅12艘,是沿海各县中最少的。其中八都海星3艘、下汐1艘,三都渔坛1艘、斗帽1搜、虾荡尾一艘,飞鸾1艘,漳湾鳌江4艘。
历史以来,由于福建渔场暗礁多,浙江人不熟悉福建水道,所以不敢来福建捕鱼,而浙江渔场暗礁不多但潮大,福建人敢于北上浙江捕鱼,所以渔区流传“北怕潮,南怕礁”。
渔汛盛况
闽东渔场渔汛以官井洋黄瓜鱼渔汛最为繁忙。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自南向北洄游,进入官井洋产卵,形成渔汛。汛期一到,闽东沿海各县渔民纷纷驾船集结官井洋,用缣、用钓、用围(瓜对)捕捞大黄鱼,热闹非凡。
官井洋黄瓜鱼渔汛一般分冬、春两汛,以春汛为主,春汛期鱼获量约占全年产量的一半。
春汛一般3~4水,每水7天。据上世纪五十年代统计资料,当时官井洋黄瓜鱼春汛期间,全区4个县6个区27个乡,共投入黄瓜鱼对船200对(其中单张网27对,双张网193对),大小渔船440艘,直接从事生产渔民2474人,全汛共捕获黄瓜鱼368.45吨,产值12.39万元。冬汛则一般只两水,每水亦7天。冬汛产量不及春汛一半。官井洋黄瓜鱼汛捕获量最高年份为1966年,当年春汛一期共捕获大黄鱼550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在当时,捕捞黄瓜鱼的主要是闽、浙两省的沿海渔民,各地大约有1000对渔船前往渔场捕鱼,成对的机尾船驶向一个方向,场面相当壮观。尤其在夜间捕捞时,每一对作业渔船之间是靠灯光来进行联络的(颜色有两个红色或两个黄色),当2000多艘渔船同时进行捕捞作业时,海面上好像举办“灯光大会”,一望无际的海面布满了不断闪烁和流动的彩色灯光,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的船队捕捞一个星期之后,渔船就会南下回航,来到霞浦西洋岛至广东汕头之间的海域,在这里一直捕捞到来年农历3月。期间,船队的渔工们甚至连过年都在船上。3月中旬左右,渔船就驶回到平潭岛,最后回到官井洋时正好是端午节前后。这时候捕捞的黄瓜鱼、白鱱鱼就可及时供应沿海各地城乡群众送节之需。
进入七十年代后,由于官井洋大黄鱼资源衰竭,国家为保护大黄鱼资源,下令禁止汛期捕捞,从此官井洋大黄鱼渔汛期的繁忙景象也随之结束。
在计划经济年代,集体生产所捕获的鱼必须由国家收购,收购价是全国统一的,不许讨价还价。当时黄瓜鱼收购价为每斤一毛八。同时国家每月补贴给船队每人45斤粮食及务工工资,并供应柴油、黄麻、塑料丝等物资。
船队捕获的鱼,近的可以送往设在青山岛(虾荡尾)、霞浦三沙、西洋岛和福鼎沙埕等地的国营水产站收购,远的送平潭岛、广东汕头等地收购。各地水产站收购后,大部分鲜鱼就运往当地及附近国营商店销售,其余的就地冰冻或腌制后库存起来,再分送各地供应市场,一切都按计划办事。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信福
责任者
郑贻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