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屿吴厝吴霞高与艋艚定置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21
颗粒名称: 拱屿吴厝吴霞高与艋艚定置网
分类号: S973
页数: 3
页码: 308-310
摘要: 做艋艚是在江海里用定置网捕鱼,首先在海上要有一块定置埕,或另加一只仔船。这张大网大约要用苎麻二百多斤,多由女工在冬季休渔时编织成。织好网还要用薯莨熬汁(或荔枝根熬汁)染过,装置定置网的材料器具要用:打入土埕海底,用四百市斤竹篾作心,是套在杂木棍子的上头,打送桁木入海底。整个桁带着桁筋没入土埕。这时潮水汐(潮退)底。两条船移向南势,差不多可以打好南足,羁网时把网口两边分系在两条桁上。网口下沿接地靠桁处坠上二三百斤的大块石头,两桁间网口接地处用小一点石头压上,受潮水涨势上举。带着鱼虾进网。
关键词: 宁德市 定置网 五都

内容

宁德的五都多是海区,以前靠讨海做海谋生,经营内海艋艚是一个大项目。做艋艚是在江海里用定置网捕鱼,在过去是大本钱的事业。
  首先在海上要有一块定置埕,这海埕多属一个村,或一个家族的公众产业,各户经营人也需要向公众管理组织交纳一定租金。基本设备:要一只百上担载重的母船,或另加一只仔船。要有一张五、六十米长,网口宽二十四米大网,网口头一千八百余目,往下到网尾逐减目数,到尾部三百目。这张大网大约要用苎麻二百多斤,花工一百五十多工,多由女工在冬季休渔时编织成。织好网还要用薯莨熬汁(或荔枝根熬汁)染过,防范海水腐蚀。后改用塑料丝网,工省了,花费少了。
  装置定置网的材料器具要用:两条径粗二十公分,四米长的杂木,打入土埕海底,用来拴系挂网索,这叫作桁。要备挂网索,用四百市斤竹篾作心,三百斤大冬稻草包皮,请打索师傅打制两条各长六十米,粗七、八公分的大索。后也用塑料索了,也省事、省钱。这大索叫作:桁筋。更要备有打桁用的斗帽一个。斗帽作用,是套在杂木棍子的上头,稳定桁木,加挂石坠,在打桁时承受着力,打送桁木入海底。
  装置定置网,选在小潮水,农历二十三日、二十四日。要用三艘船,两大一小,要用十五、六个工力。要请选埕、定位师傅。潮水退“八甲”(八成)时,师傅看山头、看水路,定好网嘴朝向。先打东足桁。把桁筋扎到桁上,把桁木插入土埕中,桁顶装置上斗帽。两条大船分列两旁。用两根三丈长的粗木,交叉着绑牢斗帽,挂上石坠,十六人分两组站两条船上,扛起斗帽吆喝着号子向下打。打入一斗节,再打一斗节,打好四个斗节,整个桁带着桁筋没入土埕。这时潮水汐(潮退)底。两条船移向南势,开始打南足。到潮水回“二甲”,差不多可以打好南足,可以收工。
  然后在十二日,或十三日水头上时去羁网。羁网时把网口两边分系在两条桁上,网口下沿接地靠桁处坠上二三百斤的大块石头,两桁间网口接地处用小一点石头压上。从网口而下,两边,拴上八根“筒”,也就是大竹管,一边八根。作“浮籽”。水涨“筒”受潮水涨势上举,撑开网口,网口大开约十二米宽,六米高。
  水流顺网口进去,带着鱼虾进网,到网尾再无法转身,算“落网”了。按天气季节,五、六月天热,一次羁网六七天,八九月天凉,一次羁网八天。网要回收清洗,或要重染加强耐力。
  宁德艋艚基本是围着三都岛布局。一线从邦门到渔江到灶屿,进上官井洋。一线从六都门劫(峡)到橄榄屿,到青山,到鸡公山,进下官井洋。其中,黄湾前、乌垙、三垙、下鼻,属拱尾为吴厝人海埕(此为吴高霞最早开发地),孟沃、上大洋、下大洋、复鼎兜、上〓角、下〓角、中冲山边,是漳湾人海埕。白匏前、大门头,属福安人海埕。北澳、灶屿、浅土洋,属云淡门、下宅人海埕。熨斗、邦门、门劫,渔江前,属福屿人海埕。艋艚尚有大艋、艋仔之分。大艋在深海,艋仔在浅海。如下宅兴盛日一村有四十多家艋,因为他的海埕在熨斗、邦门、门劫、渔江、北澳,埕高而水浅,所以多是艋仔。捕捞对象金鳞、水蝊(俗称“龙头鱼”)、虾。一潮水,能收百来斤,算好收成。漳湾、港尾艋艚,多在官井洋,青山、白匏,埕深水深处,多是大艋艚。大艋艚要加大网,加长捕捞网。经常守网人员也多一二人。运气好时一潮水能收几百斤。黄瓜鱼上场也能收好几担。
  捕捞还根据季节、鱼类,须对大网作技术性调整。如四、五月捕虾,虾在较深水位,须拿掉一两个“筒”大竹管“浮籽”,放低网口。捕捞八、九月重阳水蝊,因水蝊多在水面回游,却须加一二个“筒”大竹管“浮籽”,提高网口。
  讲定置网,不能不说到元代人吴高霞,一个在五都民间广为传说的故事。传说,吴高霞是发明置网的第一人。高霞号高沙,元代拱尾吴厝人。自小即有灵异。能在江上透视水下,看得见鱼虾。是他从鱼虾回游习性中悟出来造出了定置网。定置网首先在五都下传开,然后传到霞浦、福安、福鼎。再传到浙江。当时浙江每年都有人来“取经”。
  传高霞有呼风唤雨,缩地飞天之术。在十七岁那年,他和叔父运海蛎到福州出售。市面不好,到年边除夕才卖完。他对叔父说,好了,可以回家过年了。叔父说,天话,人家都鸣炮仗接年了。到了船上,睡至三更天。高霞作起法术,船倾刻起飞。一路经过连江、罗源,经过飞鸾笔架山,不慎撞了一下山尖,刮落几片砺壳,留下个古迹。到家,高霞叫叔父起来吃元旦饭,叔父才大惊奇。更传高霞终年十九岁。一天高霞坐在村前岐石上,面朝大海,通身华光灿烂,一时飓风大作。有条客船被暴风打到岸边。问岸上是鬼?是神?是神请发三道华光。高霞又发出三道华光,于是客船带着高霞肉身平安离去,不知所踪。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腾雨
责任者
阮大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