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小海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17
颗粒名称: 讨小海记
分类号: S97
页数: 8
页码: 285-292
摘要: 讨小海,与海水养殖相同的地方,都是在海水退去后的潮汐区进行,但搞海水养殖要受许多条件限制,比如在场地、种苗、劳力等方面需要资金投入,特别是选择地点很重要,要在港道两旁的半坡、水流适当、土地松软、又无天敌的地方养殖。这讨小海之名,本地民间有个很形象的叫法,名曰“下土”,即要赤脚下到泥土里去寻事物。待到涨潮时,洗好手脚回家,名曰“上土”。从讨小海中获得的食物,不分等级,统称“下土货”。因为讨小海地域广,范围大,讨法也灵活多样。
关键词: 宁德市 海水养殖 讨小海

内容

讨小海记
  王致纯
  三月虾蛄四月〓,
  五月鱆鱼装一筐(1ai)。
  六月蟛蜞、〓仔临如屎,
  七月鱼、虾、蟹、贝堆满海。
  这首不知在本区沿海民间流传了多少年代的民谣,说的就是“靠海吃海”的村民在滩涂上讨小海的事。每年自农历三月“清明”后,虾蛄上埕(1),弹涂鱼出洞(2)开始讨起,直至“冬至”为止。“冬至”之后,天气转冷,滩涂上的鱼虾,有的封洞深藏起来,有的退出泥埕,人们不容易讨到,故只能搞些像挖土丁、土笔、土匙、土花瓶、软壳塔(3),或开岗蛎(4),或捡海螺之类,作为一个男劳动力来干就不划算了,只好让妇女、老人去干。
  讨小海,与海水养殖相同的地方,都是在海水退去后的潮汐区进行,但搞海水养殖要受许多条件限制,比如在场地、种苗、劳力等方面需要资金投入,特别是选择地点很重要,要在港道两旁的半坡、水流适当、土地松软、又无天敌的地方养殖。这也就是宁德历史上老式养殖的面积不能扩大,总是在占滩涂总面积百分之十左右徘徊的原因。而讨小海,不受上述条件的约束。只要有一顶竹笠(遮阳),一把小锄(挖土),一只竹篓(盛器)就可以了。在海水退去的滩涂上拨弄一两个钟头,不能说是盆丰筐满,但搞个三五斤的鱼虾蟹贝不成问题。由于海水有大小潮,每天涨落时间不同,下土讨海的时间和获取物品的种类不同。大潮日,为早晚退潮期,白昼有限,讨海时间虽短,但潮水退得远,平时被淹没的泥滩,此时却能裸露出来,可以讨到大虾、大蟹等上品货。而小潮日,白昼长,海水慢退慢涨,滩涂裸露的时间长,最有利于挖海鳗、弹涂鱼之类的东西。且讨小海灵活机动,广阔的海滩任你自由驰骋,只有个人讨海技术高低之分。上者,章鱼、海鳗;中者,虾蛄、弹涂鱼;下者,蟛蜞、〓仔。最差的,提只篮子或锛头,到岸边捡海螺,挖蛎(6),也收益颇丰。所以,沿海居民一向把滩涂看作是食物的来源地,海是田园渔为业。
  这讨小海之名,本地民间有个很形象的叫法,名曰“下土”,即要赤脚下到泥土里去寻事物。待到涨潮时,洗好手脚回家,名曰“上土”。从讨小海中获得的食物,不分等级,统称“下土货”。
  从前,外地百姓羡慕宁德县人民有口福,张口吃“三鲜”(也叫三货)。即:大潮时港汊定置张网捕捞的“艋艚货”,通过“荡鲜”船送入城关;连家船渔民用小抄网(也叫手抛网)生产的“曲蹄货”;南门外务本三村(桥头下、筱场、下宅园)讨小海专业队与漳湾一些村雇船驻东湖讨小海专业队,从东湖滩涂上讨来的“下土货”。但自1965年5月,东湖塘围垦工程合拢闭气成功后,海水被赶出堤外,这里的讨小海专业村和外来的讨小海专业队也不复存在了。过去,东湖拥有二万余亩的滩涂面积。一条北起五里亭,绕过塔山下,南至飞鸾镇的港道,叫“南港”。该港西侧的北段,为原宁德县水路出入的门户。退潮时,有一片有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滩涂,从洋尾村前的弹条岗起,至五里亭的大决兜止,土名“长尾滩”的地方,面积一千余亩,是个很好的“下土埕”。东湖围垦,筑造贵岐堤,将其拦腰斩断,后人把它叫“无尾摊”。今能留下唯一的地理标志,只有新筑“洋贵塘”堤坝闸门边的半个“仙人笠”了。跨过南港,翻越塔山,今塔南至金蛇头的地方,就是“大土滩”,原东湖塘的这些滩涂,包括海水养殖场所,都是广阔的“下土埕”,前面的人把滞留在滩涂上的鱼虾讨走了,后面潮水一涨,又补充进去。随讨随有,永不枯竭。
  过去,宁德县城东南两面临海,故东门外和南门外的居民多与海结缘。从事海水养殖或靠讨小海产品的出售为生。尤其是南门外的各个村庄,在东湖未被围垦前,除中南渔业队47户222人,搞海洋捕捞,专事海上定置张网的“艋艚”作业外,其余或海水养殖,为半农半渔村。他们的作息时间要服从潮水涨落,退潮时下海经营,涨潮时上岸耕作。当然,各村各有侧重,如桥头下人以讨小海为主,兼营海水养殖,筱场人以海水养殖为主,兼讨小海,下宅园是海水养殖与讨小海各自为半。
  旧时,宁德县城较小,主街是东门兜。大水潮时,每到讨小海“上土”,大街东门兜两旁排满“下土担”,用篾屉一个个装着各色鲜活的鱼、虾、蟹、贝招来过往者光顾。这里有正在呼吸的鱆鱼、张口咬人的海鳗、昂头摆尾的土龙(7)、怒目鼓腮的弹涂鱼,张螯舞爪的爬蟳,舞动双刀的虾蛄……任你挑选。最具特色的是讨小海人将虾蛄的膏黄(8)抠出来,一串一串的摆在篾屉里,单独出售。人们把它买回来作为煮青菜或烫米粉的佐料,味道特佳。城里有些讲究吃食的人家,在夏秋盛产虾蛄膏黄,价格较便宜时,将其多买些回家,放在煮饭铁锅里,下面垫一张白纸,然后用文火烘干,研碎,装入玻璃瓶,封藏起来,待到冬春时食用。过去没有味精出售,这就是天然的增味素。
  由于南门外各村庄的居民,夏秋讨小海,春秋搞养殖,常年与海打交道,铸就其性格爽直,生活简朴,不拘小节。城里有些纨绔子弟嫌其不开化,身穿粗衫短裤(9),头戴塔形斗笠,土里土气。个别多事者还编顺口溜讽刺他们说:
  南门人霾气(9),笠斗毛(无)蒂(10)。
  红糟烫粉,带鱼头排面。
  今从南门至古溪的“下土”专业村,虽已逝去不返,但讨小海的许多俗语仍在流传的。比如:“弹涂落菤,死活都不知”。这是对那些被人算计仍执迷不悟或者在为人处事方面知进不退者一种告诫的俚语,很有哲理性。东湖未围前,南门至洋尾村前有一片很好的“弹涂埕”,埕上的弹涂鱼像晒谷子般的稠密,滩涂上跳跳蹦蹦,而人一接近就钻入洞中躲藏起来。这一带村民就从山上砍下一些青皮竹,选内径二公分左右锯下一截一截,底部带节,约12公分寸长,再削去青皮,像个小笔筒,就成了“弹涂菤”了。人们用篓子装着数以百计的小竹筒进入弹涂埕时,原在外面活动的弹涂就躲进洞中,捕者即在洞口旁边放一个小竹筒,随手抓一把海泥将筒口封住,再用食指给它钻个窟,装成弹涂鱼洞的样子。这样一路走,一路放,直至把篓里的小竹筒都放完。待人离开后,洞里的弹涂鱼又出来活动了,捕者再返回来,向其不断的扔泥块,进行驱赶,使它在慌张间误入捕者制造的假洞中,叫“弹涂落菤,不知后退”。又如谚曰:“汐头姐,岭头姨,弹涂务(有)去,笋务(有)来;弹涂封洞,笋背(小)年”。虽说是人情世故的事,却也反映了汐头(今名古溪村)、岭头(今名莲峰村)两地不同的地方特产。
  此外,漳湾、飞鸾两地居民的讨小海也极普遍,有些已达到专业化的程度,讨小海的技艺不比南门人低。不过,当地的销售市场没有城关广阔,价格也比较低廉。所以,在夏秋季节,漳湾岐后组织讨小海专业队到东湖讨小海,即在城关市场出售。实际上,漳湾的大南塘、飞鸾的铁基湾,滩涂面积均远大于城关的东湖塘。漳湾的“下土”货,种类繁多,质量上乘。比如:南塘的弹涂鱼,拱屿的鱆鱼,雷东的软虾(11),熨斗的爬蟳(112),均颇负盛名。“文革”前,漳湾的“脱腊弹涂”(13),曾一度成为外贸出口的紧俏货。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笔者因家属萧氏在漳湾供销社工作,遇到星期日或节假日常到漳湾去。每逢讨小海“上土”时间,一条狭长的街道,摆满各色各样的“下土”货,其价格约比城关要低三分之一。因为当时不通公路,交通不便,也没有冷冻设备,无法保鲜。待到夜幕降临,多处巷口都在火熏弹涂鱼。讨小海的人把没有卖完的弹涂鱼用6号铁线一只只从腮部穿过去,连成一串(约80公分长,二斤重)。有的三五串,有的七八串不等,然后,用两条钢筋往石墙缝一插,再拿几条8号铁线作横梁,把串好的弹涂鱼平放在上面,下端的空虚处,放把稻草烧起来。架上的弹涂鱼开始还挣扎,直至烧烤尽油脂,弹涂鱼已成半干品就可以了。第二天若天气好,再晒一下,即可长期保存。这种火熏弹涂鱼,色美味香,调以盐巴、生姜、加食醋蒸煮,就成为餐桌上一道佳肴。俗话说:“弹涂乌,味素好”。但它是否符合现代健康的饮食标准就不知道了。拱屿章鱼,曾听当时供销社副主任、拱屿村人吴步春讲过,他村前有一片很好的鱆鱼埕,潮水小时,退潮裸露出的弹涂、鱆鱼大多被讨小海人挖走了。但待到大潮时,海水落得低退得远,裸露的滩涂面积大,退潮时间迟,不久天就黑下来。这时就准备好松香作火把,夜间“下土”照鱆鱼。由于章鱼有投光的习性,见火光就从洞里跑出来,让你捕捉,一夜潮约个把钟头下来,能捉到十几斤鱆鱼。至于雷东软虾和烫斗蟳,除了挑选部分制成软对虾干品往外销售,和捡取少量螯脚齐全绑以草绳寄养备数日之食外,其余大部分鲜活的虾蟳是在漳湾本街出售,故在漳湾常能吃到这些海鲜。烫斗的蟳之所以膏清肉嫩,是村民用竹笼从海水的逐流中捕获的;雷东的虾子无硬壳,也仅限于这特定海域范围。由于漳湾本街原居民以讨小海和艋艚(捕鱼)为业,故建国初期的渔区“土改”,被评定为全渔乡(镇)。
  [=此处为插图=]
  接着,要数飞鸾镇了。虽拥有铁基湾的大片滩涂,但由于历史上人们重在海水养殖,有闻名遐迩的二都珠蚶、梅田花蛤等,均为上品。加上人口、地理诸原因,“下土”货消费市场不大,讨小海专业队伍的发展受到限制。再下来就是“文革”前的西陂塘,沿海的濂坑、六都、增坂等村,人口多,土地少,居民以渔为业,滩涂面积大,渔区“土改”时被评定为半农半渔乡。以时为乡建制的濂坑为例,有565户2251人,土地总面积2983.52亩(含农地893.52亩),人均土地面积1.15亩,却拥有西陂塘内的滩涂3526亩,还不含因传统的淡水养鱼,于云淡、官泸两地海滩所拥有的乌〓埕约1500亩。西陂塘未围前,一万余亩的滩涂,除少数用于养殖蛏、蛎外,其余大部分空着可以讨小海。有些养殖与讨小海可交叉进行,比如蛏埕是允许钩钓目蟹和弹涂鱼的。只要按畦沟走,不去挖掘。因为〓和弹涂鱼,也是蛏的天敌。况且养殖时间不长,收成后仍可以讨小海。此外,我们也不能小觑深海岸线与潮间带沙石岗的讨小海。如三都、青山、斗帽、鸡公山诸岛屿周边的岸线,虽无滩涂,但潮汐约有六米的落差,这落差的部分,即是讨小海的地方,退潮时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的海螺、蛤蛎、蛎房及鲍鱼等。这海边讨鲍鱼与山崖割岩草(打草席用)同是危险活。鲍鱼要吃海藻,潮水退去后,它仍趴在五六米高的岩壁上。倘若壁陡如刀削,人够不着也上不去怎么办?讨小海者事先备有一条绳子,上面有个铁钩,朝崖壁的缝隙处一扔,钩牢,一手拉紧绳子,一手握紧拳头,从最低处开始,给鲍鱼重击一下,它腹下有吸盘,缩紧时像钉子般的钉在石壁上,讨小海者,手拉绳子,脚趾头踩在鲍鱼身上往上爬一级,随击随爬,直至伸手够得着最高的那一只鲍鱼为止。而后,从上而下,退一级,敲一只鲍鱼,返回地面。下来后,将绳子向上一抖,钩子从岩缝脱落出来,绳子就可以收回。此活务必小心谨慎,万一从高处跌下,不死也得伤。人工养殖鲍鱼,才是近十几年来的事。从前,云淡门岛(今成通途)的西北侧有一开阔处,因受霍童溪流和海潮的双向作用,被冲击成大片的沙石岗。岗上所产蛎房,蛎蛤、蛎鱼、蛎奶等任你挖讨,而无匮乏之虞,可谓“来者挖不尽,潮水涨又生”。内有一种个大壳红的蛤子,本地人叫“红蛤”的,为别处所没有。将红蛤调以生姜、盐巴、料酒炖煮,味道鲜美极了。
  在东湖塘未围前,一首《水时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煮饭、做事、购物的作息表。讨小海者有了它,不误“下土”时间;购物者有了它,可以买到新鲜的“下土”货。连城内我那半缠脚的老岳母都懂得用它来提醒子女们,是到该做什么事的时间了。今抄录于下:
  初一、十五水甚昼(14),
  初三、十八早,天光谁留下(15)。
  初八、二三,水涨人煮暝(16)。
  初十,二五,“下土”昼吃了。
  本区历史上讨小海生计如此普遍,与拥有大面积的滩涂和丰富海产品资源分不开。笔者查阅了建国初期渔区“土改”档案,时为81个乡镇(街道)建制的宁德县、总户数47320户,总人口168286人,耕地面积为264391亩(含旱地8671亩)。属于沿海地区,经营渔业、养殖业和讨小海,被评定为或半渔乡的计有30个,17024户66940人,占有滩涂面积184978亩。按当时,讨小海者,无论从乡镇(街)数或人口来讲,均占三分之一以上。不过是所讨数量与品种不同而已。(详见附表)
  因为讨小海地域广,范围大,讨法也灵活多样。比如:对弹涂鱼,南门外人用木锄去挖掘;古溪村人用竹菤去诱捕;濂坑村人用竹竿去钩钓,各有千秋。挖掘者,工具简单,却费力气;诱捕者,竹菤甚多,容易丢失;钩钓者,全靠技术,较难掌握。民谣曰:“钓弹涂一份,看弹涂也有一份。”据说,该谣起源于西陂塘。西陂未围前,沿岸各村居民养殖缢蛏,蛏埕允许本村人前去钓弹涂鱼。其中有一钓者,因眼睛只盯着鱼身上,不注意自己的足下,踩到缢蛏,造成损失要赔偿。这钓鱼的活,用一条长四米多竹竿,系一绳子,带三齿的铁钩,打过去钩住弹涂鱼时,收绳子还得在空中划一环,让上钩的弹涂头晕目眩。但此动作,又不让仍在埕上的弹涂发觉,以免鱼避进洞里。这技术是一件傲人的绝活,使人看得入迷。有观者不觉间也会踩到缢蛏,同样要赔偿损失。所以,叫做:“钓弹条一份,看弹条也一份。”
  昔日,宁德县城,东湖未围,有人讨小海,就有海产品出售。除了上面说的东门兜“下土货”市场外。尚有三个季节性的专项交易市场,也须做些说明。一是碧山街的“〓”市场,位于东门环城河与溪流坑之间,现已被改建成“锦福城”。即今“二月花”市场右侧起,至区印刷厂处,有点陡坡向上,石阶向下,形成上下两条街。其中有十几家客栈,老板多是古田、屏南和本县西乡人,还有当地的肩挑客,兼做送货、物资交流的生意。邹时文,黄志铨等五六家,收购“〓”,由女工挑选、冲洗、腌制、分层包装后,挑往古田、屏南等地销售。据与我同在芦坪公寓一幢楼房住的陈永仲老母亲说,当年她哥在碧山街是边开客栈,边在每年的农历6至8月“〓”季时,做收购〓的生意。仅其一家,每天多则要收20多担,少则也有好几担,倒在一个个大木桶里清洗。挑出蜕壳的软
  “〓”现烤着吃,不合格的就贱卖给本地农民做肥料,在地瓜地里每株压上两只,一场雨水,一次旺长。二是下尾埠“青苔坪”的绿条海藻——青苔交易。每年从“立春”至“夏至”前,岸边海面像铺一层绿色地毯似的青苔。它是高产低值的东西,主要用做养猪饲料。沿岸村民和渔民每潮均能讨到好几担,除了养猪户自用外,多送到此处出售,晒干后,运出去。三是南门外有人搞淡水养鱼,从农历8月起,下滩涂收割野生的乌〓,作养鱼饲料。从深秋直至翌年春,均占海鲜市场的相当分量。
  此外,各个沿海村庄的钓蟳、叉鳗(含叉土龙)等专项的“下土”业者,其人数和生产均颇具规模,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