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告别夜黑投白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314
颗粒名称: 四、告别夜黑投白船
分类号: S973
页数: 3
页码: 280-282
摘要: 我知道有“投白船”,是童蒙时期从一句民间成语中来。笔者幼年在家,时常结伴玩耍。1959年秋,我以驻村工作组员的身份到了云淡村,很想前去体验一下这投白船捕鱼的作业过程,经查问村里干部,得知这一捕鱼作业早已没有了。
关键词: 宁德市 蕉城区 投白船

内容

我知道有“投白船”,是童蒙时期从一句民间成语中来。笔者幼年在家,时常结伴玩耍。有一次,正玩得高兴时,大人却告诉我们说:你看!投白船荡(划)过来了,他会骂人的,赶快走开。听了这话,孩子们一哄而散。我走出几步,就回过头来顺着大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哪里有什么船儿。分明是个瘸子,走路身子不平衡,直摇晃着,一拐一拐的往前行。这时的心里有些迷惑不解,却也朦朦胧胧的过去了。时隔数年,我已经是在校的高小生了,放暑假时跟随家里人去云淡村堂姐家做客。船到村口泊岸,见坡上有一简陋的民房,里面并排摆放着十几艘窄长的小木船,尖头方尾,长近二丈,宽约三尺,不像是龙舟。当日,在我堂姐家隔夜,第二天早晨起床,看见她家天井里放着一只大竹篓,里面装有约十多斤活蹦活跳的鱼儿,内最大的一尾身长背黑,眼睛红红的,大约有五六斤重。我就问我堂姐夫这是怎么回事,哪里搞来的这么多鱼?他回答说,昨夜天空很黑,村上的投白船出去捕的鱼。当我听到“投白船”这三个字时,就想起数年前大人把瘸子走路比喻成投白船的话并告诉他。他听了并未立即回答,只是带我去看村口坡上摆放的投白船和搁在船旁边两块用来在水中“刷白”的杉木板,那木板长约一丈,宽五六寸。看后才介绍说,这种船是专门为诱鱼上船而设计的,窄而长,只能容纳一个人,使用一橹一浆,涨潮时从本村起航,开往对面南浦村边,由下至上,将已刷白的两块木板连接起来,搁在船的右舷边,持一定的向外倾斜度,最好外侧要贴近水面。因船狭窄,浆子一划,船身就会晃动,船舷白板与荡漾的水花相映,会发出闪光,这里的鲻科鱼类,比如:青头、只鱼、红目缁、跳蚤缁等有趋光性,晚间涨潮出来到岸边寻食时,见了即往光处跳跃,多能落入船中。船再沿着金垂村边,开至八都村外,到回程时,将船上的白板搬到左舷,往下游开回去,来回约需两个多钟头。此一作业的好处是可以引诱鱼儿上船,十几二十斤重的都有。鸬鹚叼鱼,三四斤的就没办法了。大的鱼跳上船,就得脱下身上的棕衣把它盖住,船身也震动得厉害。不然,这鱼又会跳到水中。我俩边看边谈,回到我堂姐家。中午,在他家吃了饭,正好涨潮,就搭船回家了。此次到云淡村走亲戚,虽未亲眼看到“鱼跳上船”的情景,但投白船与捕获的鱼都已见到,特别是堂姐夫给我介绍的话,使我明白了把瘸子走路比喻成投白船,是一形象性的语言。
  1959年秋,我以驻村工作组员的身份到了云淡村,很想前去体验一下这投白船捕鱼的作业过程,经查问村里干部,得知这一捕鱼作业早已没有了。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