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坑村古风遗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267
颗粒名称: 濂坑村古风遗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8
页码: 236-243
摘要: 濂坑村自古背山面海,民风淳朴,民众勤劳,居民富庶。因各姓的迁入,带来不同地域所带来的民间仪俗,造成濂坑有别于宁德其他乡村的民俗特色。
关键词: 宁德市 濂坑村 古风遗俗

内容

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张姓最早迁入,始成村落雏形。元末明初,境内居有张、林、杨、蔡、陈、石、王七姓,故自明至清嘉庆九年(1804年)称为宁德“洋头七村”。明洪武九年(1376年)濂坑王姓开基始祖王进公从罗源青石崎定居“洋头七村”(今濂坑村),后来王姓人丁兴旺,又是最后入迁者,故又曰“后隆境”。因这里赤鑑湖(西陂塘)水(濂水)与王氏祖厅前坑水涨潮时融合,清嘉庆十年(1805年)改称濂坑村。
  濂坑村自古背山面海,民风淳朴,民众勤劳,居民富庶。因各姓的迁入,带来不同地域所带来的民间仪俗,造成濂坑有别于宁德其他乡村的民俗特色。
  阜老轮值
  濂坑村王姓自古以来,人人雅爱宾客,品德高尚,在宁德人缘好,深受好评,因此外村外姓办众事(建宫庙、祠堂、祖厅、请香火等)濂坑王姓都有送红包庆贺。从明朝开始濂坑王氏就置有田地、作为公产(众田)出租,所得收入办理村内公益事业外,尚要准备外村外姓门头(办喜事红包),故而产生了从族内60岁男性中推荐一位有威望的且公道的人担理此任,旧时称为“家长”。从此以后,村中每一年众事定由60岁男性为当年轮值阜老、主持办理,在众多的60岁男性中推选出一个为首,俗称“老人头”,分配安排村中“迎神”(庇佑村间太平)、管理环境卫生、修缮祖厅、宫庙、祭祀及料理外村各姓喜庆之事等公益事情。每一年接任的阜老都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轮换交帐给新一年60岁者,来主持新一年之事,以此年年轮流,称为“值年阜老”。
  簪花
  每年正月十五日,既是传统的元宵节,又是“通天圣母娘娘”陈靖姑的神诞日。是晚,濂坑村东濂堂(大宫)内,灯火辉煌,从明朝开始,濂坑王姓每年新郎官“簪花”仪式在此举行。堂上“通天圣母娘娘”端坐正中,“娘娘”前排一桌供礼:猪头一个,雄鸡一只,红鸭蛋五粒,大鱼两头,水果五碗,贝类五盘,小味五盘,红酒一杯,茶米水十杯。法师身着法服,手摇师铃和圣水。前一年新郎们集中一处按结婚月日顺序跪拜于“圣母”前,由此开始簪花仪式。法师对每一位新郎官逐一发咒祷告,然后新郎官跟着法师围绕堂中每一烛柱后,新郎官又按顺序朝拜于“圣母娘娘”前,这时,当年轮值阜老四人分别手提酒壶、酒杯和已备好的人造花朵,在法师的带队下,阜老将斟好的一杯酒递到新郎官嘴边,新郎官一饮而尽,而后一个阜老将一朵花簪到新郎官头上,意喻“娘娘簪花”。簪花礼毕后,法师又为新郎官祷告、洒圣水,仪式完毕,新郎官向“通天圣母娘娘”行三叩礼后,各提一合(对)灯回家。到家中,向中堂祖宗三鞠躬,双手把头中花朵端放于中堂几桌上,发大炮。
  濂坑村王姓新郎官簪花习俗是从宋时逐渐衍变而来的。当时它是一种风雅的表现,荣耀的标志。有史可稽的,宋神宗时宰相王珪,他为翰林士时,一个中秋夜皇帝召见,因为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就命宫妃们各取头上的簪花一朵插到王珪头上,搞得王珪脑袋像插满冰葫芦的草招子。
  宋代时新科进士及第,皇上在宫中赐宴,也要赏每位进士一朵宫花戴在头上。每逢盛世,宫中从皇帝到大臣、禁卫吏卒头上都戴花,称“百官簪花”。元代之后,民间男人戴花逐渐减少,但宫中新科进士及第,皇上或娘娘还有为其簪花,明清新科进士及第还是沿袭元宋,但只为探花、榜眼、状元三鼎(顶)甲簪花。由于人们对登科的羡慕,称结婚的新郎亦为“状元及第”,而结婚和登科相比还是逊色一些,所以新婚就被人们称为“小登科”,自古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最得意的两件事。
  濂坑村新郎官簪花仪俗,保留了自宋代以来男人簪花遗俗文化和民间信仰的特点的道教文化传统习俗,沿袭至今,成为地方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还花
  濂坑村王姓一年一度的“还花”习俗,是自明初年间形成的新郎官簪花仪俗衍生而来的。还花日定在每年的正月十四晚上濂坑村王氏祖厅内举行,俗称“还花暝”。这一天按前一年的生男儿胎数出生月日而排,如正月初一生称为“第一朵花”、初二生为“第二朵花”,由此类推。这些生男儿的家庭都要准备原“奶娘”簪花时的花和自备花一枝,还要自备灯笼一合(对)、龙烛一合(对)、斗灯一个、火钵一个、盛有糖果的坤盒一个以及黄金〓、线面、猪头、雄鸡、鸡蛋、猪肉、大鱼和五冠礼,还有外公外婆家为外甥办的衣服、手镯、脚镯等日用品和装饰品,在法师的安排下依序摆放在濂坑王氏祖厅的“奶娘”前还花。
  濂坑村当年轮值阜老在还花前备三桌供礼于“奶娘”前。仪式开始,法师身着法服,手握师铃点圣水,按男儿出生月日前后顺序逐一还花,俗称“第一朵花、第二朵花……”轮到哪一朵,家中的最老之男人(父、祖或高祖)手持三条香,跪拜于法师后,法师开始发咒、发大炮,祷告毕,“一朵花”就还好了,然后由“吹班”助兴,送回家中,接着下“一朵花”又开始,以此类推。
  濂坑村王姓“还花”仪俗与簪花仪俗,同是宁德罕有的习俗,是具有民间信仰为特点的道教文化与民间传统习俗相传承体系的再现,也是地方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产物。
  打更
  濂坑村打更,俗称“看更”,从清嘉庆十年(1805年)“洋头七村”改称“濂坑村”时起就有打更。从此年年不断、“文革”期间也没有停止。
  濂坑村打更习俗在新一轮阜老值年之日起,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打更到翌年正月二十四日晚,计一个月时间。以前打更二人合作,前一个人左手提灯笼(民国始改提马灯),腰间背更筒(竹筒),右手执梆棰,后一个人左手提锣,右手执锣槌,前后而行,穿街走巷。从晚上九点开始打一更,也称为“乱更”,它敲打的节奏是“卜!卜!卜卜卜况”,二更是“卜!卜!况”,三更“卜!卜!卜!况”,四更“卜!卜!卜!卜!况”,四更敲到第二天黎明四点结束。每更一个时辰(两个小时),边打边唱“老人火笼、青年烟筒、火烛贼仔,齐人小心在醒”。现今只是一个人打更。腰间背更筒、左手提铜锣及手电筒、右手提梆棰(更筒、铜锣两用)。
  中国自古打更都是打五更,宁德县过去各村也是打五更,唯独濂坑只打四更,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据传闽王王审知创建福州鼓山涌泉寺时,其地原是深水龙潭,被毒龙占据着,且毒龙经常出来危害众生。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为造福百姓,想办法镇住毒龙,请闽侯雪峰寺神晏法师主持填潭建寺。闽王对毒龙许诺,暂借到四更、五更时还给它,毒龙点头同意,只身藏于潭底不动,因此闽王建寺时,命更夫每夜只打四更、不打五更。毒龙发觉被闽王欺骗时,也拿闽王没办法,因为自己同意了。寺建好后,更夫想,现在打五更应该可以了吧,那晚更夫打了四更后又打五更。更筒一打,铜锣一敲,涌泉寺佛殿后即刻涌出滚滚潭水,幸好开山祖师神晏法师赶到,边念经边叫徒弟们把经书塞进潭水涌出的水孔中,屈服了毒龙,保住了鼓山涌泉寺。从此福州只打四更,濂坑王姓是闽王王审知后裔,因此沿袭下来也只打四更。
  七月七盘井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相传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日,俗称“七夕”。是夜,濂坑村妇女集中月光下,边乘凉边穿针引线,为牛郎织女牵线。濂坑村这一天各家各户妇女都要炒“七夕蒲”,用糯米谷、蚕豆、小麦、花生、糕干、粽干、〓干七种合一起炒成开花,犒劳喜鹊。濂坑这一天有一个盘井习俗,全村23口水井,每口井都要把水盘干。井水干,谓之天上银河水亦干,好让牛郎织女相会。
  濂坑村七月七盘井,还有一个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有“七日仙”的仙人下凡视察民情,帮助劳苦贫民解忧解难,第一件事就是在这天盘井,因为井水积一年有秽气,须清洗干净,等泉水重新溢满一井后,方可再作饮用水,可以免除百姓疾病产生。此俗可谓科学,所以濂坑村沿袭至今不断。
  祭祖
  祖宗是每个人的源和本,在濂坑村定居的每姓人家在中堂上都设有“祖宗龛”,奉祀祖宗神位,每年的端午节,中元节和除夕日都有“请祖宗”。
  濂坑村王姓中元祭祖定于中元节前一天(七月十四日)下午,在濂坑王氏祖厅内举行,从濂坑王氏肇迁始祖王进公始就在这天祭祀闽王王审知,年年不断、代代沿袭至今。每年这一天,许多在外的濂坑王姓子孙都会回家拜祖省亲,参加祭祀典礼。
  祭祖前几天就要选好一个家中人口俱全的当四代祖以上的男性做为主祭者,同时选礼生一名、司仪一名,当年的轮值阜老为陪祭者。主祭者、陪祭者、礼生、司仪在参祭前须先盥洗,换新礼服。
  祭祖仪式开始前,祖厅上堂布置隆重,后堂正中端坐开闽始祖忠懿王公(王审知)及夫人塑像,塑像前端放着濂坑王氏开基始祖“寿官”进公和辛氏孺人及濂坑已故王姓列祖列妣神主牌,中堂右边堂壁上挂一幅一点八米宽,二点八米长的王审知兄弟父子神轴。
  祭坛设在中堂,隆重庄严,场面宏大,正当中向前铺排三张八仙桌,内两张桌分别摆放着祭祀贡品。第一排五碗各种新鲜水果,第二排五碗各种干菜,第三排五碗各种海鲜贝类。第四排五碗各种小鱼,第五排五盘已宰好的雄鸡、鸡蛋、猪肚、猪肉、线面,中间放一对大鱼。向里桌沿边中间放一杯茶米水,两边各置五杯红老酒,每个酒杯边各放一双精致竹筷,外一桌排满花瓶插好的各色鲜花,中间安放“王氏图腾”屏风一面,桌外边中间设一香炉,供主祭者插香之用,两边烛台上点燃一对大龙烛,桌前围着金线刺绣的龙凤呈祥图案桌帏,在一字向前铺成的三张八仙桌两边的合桌上,左边放着已宰好的全头羊,右边放着全头猪,地上放一坛原封的陈酿老酒,再往前放置一张八仙桌设香案接天地。
  祭坛布置就绪后,主祭者身着长衫马褂,头戴红缨帽,陪祭者、司仪、礼生亦身着红色礼服,司仪主持祭祖程序,礼生读祭文,整个祭典仪式体现了中华古代祭祀的庄严。祭典开始,当年阜老代表先上香接天地,祭祖仪式拉开序幕。司仪唱:“祭祖开始!鸣炮!”同时乐队奏起祭祀曲,大炮鸣放后,司仪又唱“主祭者就位”等后又唱“陪祭者各就位!”……整个祭典仪式中主祭者进香案前献香一次,进香案前献物三次,分别为初、再、三献爵、献羹、献宝、献帛。三跪九叩三次,三跪中分跪、再跪、三跪,九叩中分一、二、三叩首,四、五、六再叩首,七、八、九三叩首,复位四次,兴十六次,俯伏一次,最后礼生读祭文完毕,司仪唱:“礼成!鸣炮!”隆重而古老的祭祖大典结束。整个祭祖过程都是在司仪的唱和下进行。
  濂坑村王氏祭祖典礼,保留了古代祭祖文化礼仪,对地方民俗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八月做“大甸”
  濂坑村背山面海、村前有西陂塘的大片滩涂,这里是七都溪、八都溪淡水与海水汇合聚集之处,水质水温等适应各种海产品繁殖生存,故物产丰饶,主要盛产蛏(缢蛏)、牡蛎、弹涂鱼、梭子蟹、鲎等海产品,村前还有养殖淡水鱼大池十三口。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濂坑村淡水养殖业在宁德开启了先河,特别是淡水鱼苗(主要是草鱼、鲢鱼、鲭鱼)。濂坑村先辈们每年在清明节前后从江西鄱阳湖一带的亲鱼自然孵化后,用特制的瓮形水桶挑着鱼苗回濂坑暂养半年或一年后,为濂坑当地十三口大鱼池养殖成品鱼外,其余出售给宁德各村养殖户,因此造就了濂坑村一部分村民以养鱼为生。
  每年惊蛰节气(农历二月左右)时,经过一年暂养的鱼苗(达到10—15公分长)就分放到大池养殖成品鱼。三月就要出船去外海(西陂塘外)割咸软草喂鱼,到六月至九月又要乘船去外海(西陂塘外)割乌〓喂鱼。养殖户一年中有七个月时间与海水打交道,农历六月开始又有台风,为保佑在海面行船安全,又怕池塘被台风决口,鱼头无收,每位鱼农从鱼苗下池后都会到村中的“妈祖庙”许愿,自古有“行船走马三分命”,因此祈求妈祖婆庇佑平安。到农历八月十五大潮水后就很少有台风,出海就能平安顺利,鱼塘也不受台风袭击,所以八月十五这一天,鱼农全部休息,备供礼,敬妈祖,以叩答谢,供礼完毕后,大家欢聚于鱼塘堤上开怀畅饮,俗称“做大甸”,庆祝养殖成功、丰收。
  现在西陂塘虽然被围垦,但八月十五做“大甸”这一古老传统习俗依然在每年的濂坑鱼农中沿袭着。
  除夕擂大鼓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这一天濂坑村各家各户都在准备过年的东西,贴春联,挂红灯,下午请祖宗,全家团聚。办丰盛的酒菜,男女老幼一齐上桌,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吃长岁暝(饭)、长辈给后辈分发压岁钱,家长在墙壁上添钉新钉,意喻添丁,家家户户张灯照年至元霄夜,煮隔年饭吃到正月初五。而且濂坑村王姓历来在除夕之夜都有擂大鼓习俗,这时全村男性青壮年都集中到王氏祖厅擂大鼓。
  关于濂坑村除夕夜擂大鼓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濂坑王氏开基始祖王进公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居牛头岗山下(今王氏祖厅)时,其地形像一头青牛眠地,地理先生吩咐王进公,要使王氏子孙兴旺发达,必须每年在除夕这一天用大鼓擂醒牛岗之睡牛,第二年才能风调雨顺,兴旺发达,五谷丰登而且能庇佑子孙平安顺利。其意义应为,除夕这一天是每年的万事大吉日,不要忘了第二年(即第二天),春天又开始了,在农耕时代,春天到,万物复苏,就要开始勤耕作拓,春牛就要下田耕作,所以要催醒眠牛,同时告诉人们要像牛那样老实,为人厚道,勤勤恳恳,才能长发其祥,永远兴旺发达。因此濂坑王氏族人代代保留了这种习俗传承至今,从除夕晚上一直擂鼓到新一年(正月初一下午),年年如此,代代沿袭相承。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和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