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田婚嫁丧葬民俗漫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266
颗粒名称: 梅田婚嫁丧葬民俗漫谈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5
页码: 131-235
摘要: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乃人生一件大事,梅田村的婚嫁风俗在上世纪70年代前,基本沿袭旧时习惯。由媒人将他(她)相中认为较匹配的男、女青年,分别介绍给双方家长。经双方家长认可后,由媒人将双方的生辰八字(男方叫庚帖,女方叫生月)对换。临嫁的那一天新娘不出门,整天躲在房里叫“哭房”,到临上轿之前,就开始“哭奶奶”。在梅田村丧葬的风俗全村都一样,连做法事的法师和“吹班”也都用的同一班人马。但逝者的族亲多寡,本身及子女的社会地位、身份、经济条件等差别,会使丧葬的礼仪场面有很大不同。
关键词: 宁德市 梅田村 丧葬民俗

内容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乃人生一件大事,梅田村的婚嫁风俗在上世纪70年代前,基本沿袭旧时习惯。由媒人将他(她)相中认为较匹配的男、女青年,分别介绍给双方家长。经双方家长认可后,由媒人将双方的生辰八字(男方叫庚帖,女方叫生月)对换。男方父母要将写有女方“生月”的红纸片放在自家灶神君的香炉上三天。这三天内如男方家中一切照旧,没有什么不吉祥、不顺利的事情发生,就算是通过了。然后选个好日子,由媒人告知女方,就叫“暗定”,又叫“小定”。“暗定”后,由男方确定结婚迎娶的日子,并将日子单由媒人送往女方家,这时叫“大定”,也叫“送日子”,同时要将认定的聘金、衣料、猪肉、线面、礼饼等,用楹抬往女方家。女方家放鞭炮迎接,将这些物品摆放在厅堂(聘金除外)让人观赏,并备酒菜招待媒人等一干人马。然后分发礼饼、糖果给邻里亲朋,重要的亲戚如舅、姑、姨等要送肉、面。接受肉面的亲戚则要剪布料(或包红包)给新嫁娘。特别重要的是,媒人将男方家送的两只公鸡给女方,女方家长收下一只,换上一只没下过蛋的母鸡,然后两只鸡的脚上扎红绳,俗称红线羁脚(鸡脚),意指双方处男处女从此缔结连理。用红线是一种尊贵的显示,区别于续弦,再嫁者的菖藤续绳。男方在收到女方回赠“寿桃包”后,也分发给邻里亲戚,并设酒菜招待亲朋。结婚的日子到了,新郎理发要请理发师到家里,厅堂正中放一火盘,新郎坐在前面,撒一把盐在炭火上,噼啪作响,意寓大发。新郎的内衣裤要选日子按时辰在家缝制,叫“开剪”。新床安放也按良辰进行,叫“安床”。新郎的舅舅、舅母,从这一天提升一级称舅公、舅婆,要提前一天派滑竿轿子去接,这时亲朋满座,喜庆热闹。女方在出嫁前几天,大伯、叔叔等至亲要备好菜饭招待姑娘,叫“请好顿”。出嫁前一晚要用荔枝树的枝叶和一段甘蔗(切成片)一起熬汤洗澡(红红的荔枝果和一段甘蔗,似乎有性文化的寓意,因未明了,聊附一注)。
  临嫁的那一天新娘不出门,整天躲在房里叫“哭房”,到临上轿之前,就开始“哭奶奶”。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部分新娘都是步行,后来才有乘拖拉机,再后来也有乘小轿车及坐轿子的。“哭奶奶”的内容很凄婉,除把男方骂得一钱不值外,就是哭诉父母年老、弟妹尚小,养育之恩未报,此去生离死别等内容。会哭的姑娘会把气氛渲染得很悲惨,让闻者为之垂泪。
  临近上轿的时候,新娘停止哭嫁,梳头化妆,这时由男方家派来的接新娘的二位青年妇女,带来“好命人”(注:所谓好命人,是指已当了祖母的、本人夫妻健在,家中儿女辈、孙子辈均齐全的女性)穿过的连襟黑棉袄和红丝帕、老黄历、铜镜,新娘用红丝帕将剪刀、木尺这些物品捆扎,绑在肚子上,还用五色线连缝衣针穿一串桂圆干挂在胸前,披上黑棉袄,拜别祖宗,父母,兄长,由带新媳妇的二人搀扶打伞而去。做姨子、舅子的有八、九人不等,在后一路相送。男方家还另派一中年男子,走在送亲队伍前,沿途向大小宫庙点香、祷告、祈求神灵保佑新人一路平安。在快到男家的时,有男家派出的孩童三人持灯笼、铜锣、炮仗等候“接路”(在梅田,送亲、迎亲忌讳打火把),一见新娘到即放炮、敲锣。小孩赶回来报告,新人到门,顿时鞭炮爆响,鼓乐齐鸣,大姐(即“好命人”)在厅堂前沿朝天井撒“五米”,口称“人未到缘先到”。待新娘到厅堂即用“米筛”罩在新娘头上,同时脱去披在新娘身上的黑棉袄,移香案于堂前,一对新人先朝天地行跪拜礼三拜,再移香案于厅堂正中,跪拜祖宗。因农村人怕羞,在拜公婆时,一般公婆都谦让退避,也没有夫妻对拜的礼仪。行礼毕,新娘进洞房,坐新床床沿,身后放一盏“斗灯”,两旁放二盘“黄金树”,由两位小姑娘当“床沿姑”陪新娘坐着。不一时“大姐”给新娘吃豆腐煮红糖“开口”,这时由媒人提早带来的新娘专用马桶(溺器),里面放有两粒红桔子和一个红包,由亲戚中的小男孩当众往里面撒尿,桔和红包则归他。于此同时,新郎在厅堂上,接过“大姐”传来的新娘钥匙,当众开柜,有好事者,眼明手快抢得柜中柚子及一小包喜钱,引起众人闹哄哄争抢。随后摆桌上菜,母舅家的亲戚先入席,舅公上坐,其余依辈份入座,不免推拉谦让一番,所谓“温良恭俭让”吧!
  席散,客人归去,新郎的伙伴们前来闹洞房,年轻人与时俱进,花样翻新,总要闹上一阵子,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梅田村丧葬的风俗全村都一样,连做法事的法师和“吹班”也都用的同一班人马。但逝者的族亲多寡,本身及子女的社会地位、身份、经济条件等差别,会使丧葬的礼仪场面有很大不同。
  在梅田,或许是因为农村的缘故吧,老人寿终没有发讣告的做法。先将逝者移至后厅,头朝中堂(大门方向),放在用四块床板铺成的“尺床”上。床上铺薄棉垫褥及一片白布,子女亲属到达拢集,放炮仗二枚,宣告逝者生命结束,族亲们闻讯赶来相帮,用白纸包“香仪”赠送。来者由东家发白帽、白布、毛巾,手腕缠白带子(男左女右),根据自愿按“尺床”长度剪一条白带子做裤腰带,称“长命带”。然后分头有上山搭棚子于用停放灵柩的,有采办伙食、酒菜及一应杂物的。
  如逝者是女性,要派专人到其娘家报丧,在农村没有电话的时代,报丧者无论路途多远,均不可在对方家中留宿,也不可到其他无关的亲戚家拜访。亲娘舅、姨前来吊唁,外甥、甥女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出门外,在路中央跪接,甥舅相拥而哭。进屋后先探视逝者遗容,女儿、儿媳跪伏逝者身旁“哭奴奶”,“哭奴奶”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感念逝者生前恩德的,有诉自身命薄诸事不如人的,也有借机泄愤的,如做女儿时吝啬,遭过父母兄弟非议的,此时即可大倒其苦:“奴马哟,你仔听着奴马话,嫁到夫家为夫家,做到夫家有人样,也是奴马养仔有家教啰,奴马哟。”平时一毛不拔的“吝啬鬼”,此刻装出“三从四德”有教养的摸样,还振振有词。此时,兄嫂、弟媳中机敏者即对应讥俏哭道:“糠养猪,饭喂狗,猪狗尚且认主人,是我奴马什么命,白白米养瞎眼鸡啰!奴马哟。”
  族亲中的女眷也相继前来“行礼”陪哭。陪哭者每人发一条毛巾,有真哭的,涕泪交流,也有不会哭,只用毛巾捂住双眼作哀哀状。法师来做法事。当地称“做礼暝”,厅堂的墙壁上挂多幅入地狱,上天堂的图像,厅堂中央摆供桌,另有一条桌高出,上摆如来佛等的图像。法师一班三人,不停诵经,有一人陪着不断敲击一面铜锣,时而放炮仗。如逝者的住房是新盖的木房,还要有开“中门”的做法(“中门”又称“上位门”,在厅堂与后厅相隔的正中,平时不开)要选吉时,贴符、放炮仗,无关人员一律回避。
  逝者收殓后移棺木在后厅左边,选一个族亲中与逝者同辈份年龄相仿的异性在世者来当“替身”。1987年,笔者祖母去世时开中门就请了一个族中与祖父同辈份,年纪上下的“替身”,大概是想象祖父的魂灵在这时会附在这个“替身”上,相依相伴,在两盏温和的灯笼光中,带着祖母孤苦的灵魂,飘离这纷扰的尘世吧!半夜时分,“替身”端坐在后厅正中的椅子上,两手提两盏点亮的灯笼,面朝前大门(此时中门正开),法师诵经,儿孙除应回避者外全部在厅堂向“替身”跪拜。事后,由孝子手提灯笼护送身披红布的“替身”回家。
  “礼暝”要做一个通宵,其间有孝子率全部儿孙到外面路上跪拜“引魂”的,有全部围跪在一口铁锅边,手持大棍、铁器乱击地面的,因锅里烧着给逝者的许多纸钱,为防止别的鬼魂前来抢夺,所以使然。
  翌日,灵柩被抬到山上的棚窠里寄放(由于当地习俗,逝者不能马上入葬,需要另择日期,短则一二年,长则三五年或更长些)。但也有按旧俗仍停放在自家后厅右边的。我祖母的灵柩当年就是停放在后厅,用一面晒谷子的旧“软卷”(竹席)全部遮挡起来。
  三年后(1990年),为祖母举行葬礼,当地叫“补葬”。选吉日良辰,移灵柩于大门外空地上临时搭盖的棚子里,人们整夜轮流守灵。我抚摸着灵柩的棺盖,无法想象其中的祖母现在是什么样子,但我却记得小时跟祖母一起睡,因小腿湿疹痒得难受,直抓得鲜血淋漓。祖母点亮煤油灯,用草纸不无痛心地轻轻包裹我的小腿。七、八岁时因受委屈而哭时祖母坐到我身边,她没有讲故事,也不会唱歌谣。只是用手一边轻轻地抚摸我的“算盘子”(腰椎骨),一边喃喃地说:“真瘦呀!骨头都触割人的手。”在她临终前几天,我坐在她床边握着她那干树枝般的手,止不住啕嚎大哭的时候,她无力抬起手了,只用微弱的声音说:“仔莫哭,莫哭哟!仔。”我强忍哭声,任凭那在外人面前轻易不敢弹的男儿泪,顺着脸颊流到长着髦胡此刻正颤抖的上唇……此时我已没有哭声,也不再有眼泪,我相信祖母的魂灵一定感受到我的抚摸。世上能有几多孙儿辈来得及报答祖父母的恩情,祖母给了我机会,高寿84岁,然而,我除了无言还是无言。
  “起马祭”开始了,灵柩移向空地中间,盖上红地毯。桌上摆满供品,中间放祖父母的遗像,内亲外戚按顺序行跑拜礼。随后,灵柩抬到公路边,再行“拦路祭”。行仪如旧。祭礼毕,八人抬棺起程,一只白公鸡腿上系着扎绳,被灌了酒后醉眼迷离,一颤一颤地站在棺盖的红毛毯上。前面火把引路,随后送者白衣白帽,纸钱飘舞,哀声如歌。
  到了墓地,法师(风水先生)站在墓头正中上,边上有一人打伞,另一人手捧装有“五米”的盘子,进葬时辰到,风水师念一句诗,同时撒下一把“五米”,下面有人敲一下铜锣,同时回应一句“好啊”。
  泥匠在墓穴里校正棺木后,揭下贴在棺头上的一张符,慢慢地贴墓穴壁出来,开始封穴。子孙一齐在墓地行跪拜礼。我最后望一眼停在墓穴中的灵柩,棺木中祖母曾经无数次抚摸孙儿的手,此时已成枯骨,但传承给后代的爱,却是她永远不灭的灵魂。
  鞭炮齐放,葬礼结束,人们脱下素装,挂上红布条,“回龙”大吉,唱班唱起美妙的戏曲,人生如戏,人生如戏么?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绍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