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梅田民间节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265
颗粒名称:
梅田民间节俗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4
页码:
227-230
摘要:
梅田民间节俗本文章内容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等节日介绍。
关键词:
宁德市
梅田村
民间节俗
内容
春节,在我小时候印象中是快乐而又神圣的。农历腊月二十四夜祭灶神,吃完晚饭后,家人在洗得干净的锅盖上,摆糖果、炒花生、甘蔗,还有一个红桔子,那时桔子很少,过年买一斤多主要是摆在厅堂的果盘中间、灶神爷前、饭甑的盖上、粮仓的谷子包上。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吃的。然后家家户户放鞭炮,在厅堂和灶前焚烧纸元宝,灶神前点一对红蜡烛。请过灶神,全家在一起吃夜宵。
第二天开始,就有人磨糯米浆,沥干水份后与红糖溶化后的糖液搅拌均匀,倒入“糕床”蒸年糕,这甜年糕上面放黑芝麻、瓜子仁、红枣瓣等。还有用粳米水磨的直接加入白菜、萝卜丝等蒸成咸的“菜头糕”。这两种糕均可以趁热吃,也有油炸、煮糕汤,甜年糕还有沾鸡蛋糊炸着吃的。
到了腊月二十七后,家家开始做米粿,米粿也称“黄金〓”,是用专门砍来的几种小树丛烧后的灰,淋水而得的碱汤与开水煮过一遍的米浸泡而成黄色的原料,再蒸熟,倒入石臼,经长时间槌打而成,这是一个十分苦力的活,需两三个强劳力合作,才能完成。还有一种纯白色称“白〓”。梅田周厝人做“黄金〓”不怎样,但做的“白〓”可称一流,洁白如玉,香酥可口。
除夕夜是热闹也是神圣的,在外的人能回来就都回家团圆了。灶台的红烛光在炊烟朦胧中摇曳,一派祥和喜气。大人、小孩一律洗澡、换上新衣服,吃完年夜饭,主妇要将所有换下的衣服全部洗掉,晾在楼上或人家看了不碍眼的地方去,然后准备明天早上的饭菜。那时候水田少,稻米也就稀缺,即使过年吃年饭,也以番薯米(又称地瓜米)为主,掺放少量白米(主要供小孩或客人食用),将白米和番薯米煮成半熟,放进饭甑里,等第二天早上蒸熟。最后是煮肉,把猪肉切成比较大的肉块和带鱼干、黄瓜鱼干,有的还有墨鱼干合在一起煮成一大砵,让它结冻。
吃过夜宵,燃放鞭炮,这算是“送旧年”,当时放的是“老双响”,一次放三个。睡觉时,厅堂、厨房、睡房都彻夜点着煤油灯,用来迎新年,感觉整座房屋亮堂堂的。大人对小孩们讲话很和气,不再大声呵斥,小孩们也都小心谨慎,表现得很乖巧。在童年的记忆里,除夕永远是那么隆重,那么美好,那么神秘。
初一早上,有的人家很早就开始放鞭炮“接年”,但大多数都在五、六点时候燃放,这时整个村子都淹没在炮竹声中,家家户户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按习俗,起床洗漱后,每人都喝几口红枣甜茶,梅田人初一的早餐都是先吃面,有素的,也有荤的,盛面时不装太满,还要多装一碗叫“添丁”。吃完面,就可以到外面走动或玩耍了,人们嗑瓜子,吃花生,小孩子吃甘蔗,见面时互相点头致意,不太多讲话(人们忌讳话多出错)。
初一下午有到邻近亲戚家拜年的,初二不大出门,初三后就自由行动了。初四早上放鞭炮,迎接诸神下降,初五“开假”也放鞭炮,尔后过年的气氛就渐渐消退了。到了十五元宵节,人们又会燃放鞭炮和增加一些菜肴以示过节。有的年份,邻近的碗窑村有办“迎龙灯”,闹元宵,气氛就会热闹一点,但不会每年都有,而且“迎龙灯”也很少到梅田来,倒是梅田的大人小孩一簇一簇的赶到碗窑去观看。
十五过后,农家人又开始为生产生活而忙碌了。
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在梅田只有周厝人有过象征性的节日。据说从前有做糯米〓,大概是祈求土地公吃了〓,一年的土壤都会像糯米〓那么湿润粘稠吧!后来就只有在晚上将菜或萝卜丝合在白米中煮成菜饭,全家吃一顿晚餐。
清明节,除有逝者的家庭给逝者祭奠烧锡箔纸钱外,其他人家没有过什么活动。
农历三月三时,郑厝、周厝都过节,没有什么祭祀活动,只有犒劳一下老婆孩子而已,待遇跟二月二差不多。
立夏日,就有亲戚间相互馈赠的习俗。送光饼、立夏包、肉包,还有其他土特产品,把鲜竹笋、酸菜、肉丝炒成馅料,塞进光饼或立夏包里,也算是一种当地的特色小吃。
端午节在梅田就有普遍供请祖宗的活动,上午祭祀,中午吃节日饭,小孩大人喝雄黄酒,小孩的脸额耳朵上涂雄黄,胸挂一个红丝带编的小网袋,里面装熟的染成红色的蛋。亲戚之间互相交换馈赠,山区的亲戚送来的通常是粽子、糯米,住海边的亲戚送来海蛎、蛏等。梅田村没什么特产,通常是送咸白巁、咸蛋、米粉类。有些年份有进行划龙船比赛活动,当地村民组织两条舢板船,在潮水涨满时比快夺标,敲锣打鼓增加节日气氛。
农历六月初六,据说是狗的节日,家中有养狗的要在这一天把它拉到海中去洗澡,说是洗后狗身上就不生跳蚤,我小时候给狗洗过一次,这小家伙起先害怕,挣扎反抗,后来我们跟它一起泡进海水。它依然瞪着怀疑恐慌的目光,不停挣扎着,必是想逃跑。这样好像没什么效果,狗身上依然长很多跳蚤。
到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梅田有炒豌豆、麦子和爆米花,炒小麦熟后将红糖搅拌,又香又甜,但吃了上火。爆米花雪白雪白的很好看,一碗糯谷可以爆很多,但不如炒豌豆那么香,那么好吃。据说“七夕”晚上月亮升起时,童男处女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见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窃窃私语。但那时我们这里没人栽葡萄,也就没机会听到飞星传恨的缠绵私语。随后就是中元节,梅田统一在十五这一天过节。许多人家蒸“七层糕”,将米浆一层蒸熟后,再加上一层,这样蒸后的糕可以一层一层地撕下来吃,很香。下午两三点是开始供请祖先,供桌上摆五素五荤的果蔬菜肴及十盅酒杯,一柱香之后就开始烧锡箔。如有逝者过周年的,要蒸米糕送给一些重要的亲朋。而收到米糕的人,要给逝者送锡箔。中元节的气氛较压抑,到了晚上全家会餐。
八月中秋节,儿时最难忘的是那时的月饼,薄薄的,有脸庞那么大,一面贴了“孙悟空闹天宫”、“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图画。小一点的比较厚,用黑芝麻黏贴有福、禄、寿、全等字。里面是红糖馅,咬起来香甜、酥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对孩童来说这是多么诱人的呀!中秋节没有供请祖宗等祭祀活动,亲朋互相馈赠礼物,主要是月饼和土特产,晚上吃节日饭,气氛欢快。
重阳节和冬至,梅田历史上没有过节日的习俗,近年来有些人家在冬至也买汤丸,煮甜和咸食的都有,但不统一。俗话说“冬至在前岁在后”,过了冬至,村人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地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春节,把鸡鸭养肥,酿好冬至酒,准备过年时候吃饱喝足。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绍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