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涵平原上的工业、工程见闻点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238
颗粒名称: 金涵平原上的工业、工程见闻点滴
分类号: TB49
页数: 6
页码: 170-175
摘要: 宁德县的现代工厂,除城关之外,以金涵平原上最多、较早。大泽溪电站是宁德县现代工业最主要的标志。电站在金涵设一变电所,就在公社茶场下。工人十余人,看仪器的工作不怕风雨,收入稳定,在当地农民看来,是另一阶层的人物。这些工厂奠定了宁德县现代工业的基础。但工厂对当地农民影响有限。我们挑担子,大都要绕过造纸厂的围墙,多走百多米的路。有一郑姓知青曾“闯”过前门,但过不了后门,只得再回头,多走了很远的路。除了这些工厂,金溪平原上似乎连手工业都很少。有个浙江人,在涵道村开个小铺打锄头,是当时很少有的。
关键词: 宁德县 金涵平原 工程

内容

宁德县的现代工厂,除城关之外,以金涵平原上最多、较早。
  据亲历者介绍,金涵的工厂,早的建于五十年代末,乡人称为“炼钢铁”、“高产收”的“大跃进”时期。留下名声的有两三处,一处在今造纸厂址,是地区炼钢厂,准备用铁矿石炼铁;一处在国道大桥上游不远的左岸河滩上,叫“宁德县炼铁厂”,原料一用山涧中洗来的铁砂,二用各家各户的铁锅或其他铁器。前者时称“小洋群”,后者为“小土群”。还听说金溪右岸的“冥头墩”边,城关人称为“火筒竹”的地方,也有一处“蕉城公社炼铁厂”,建起数座高约三米的炼铁炉,用木制风箱鼓风。
  我见过“地区炼钢厂”的一些痕迹。据资料称,这个工厂投资90余万元,但未出钢水。厂里一座高炉,傲视着金溪平原数十年之久,是这一带开辟洪荒的标志物,直到七十年代初,开始建地区造纸厂时才拆毁。到七十年代中期,还可以见到旧迹三处。一,矿洞。在今碧里电站后的山坡上,杂树掩映。洞口径约二米,未知深几许。二,引水渠。渠宽一尺,流量当在每秒十升以上,渠首在碧里龙潭,绕过山岗直抵工厂,全长至少有一公里。七十年代尚完整,渠中有流水。估计在造纸厂后大门的马路边今天可能还残留一段。三,办公用房。
  办公用房为砖砌平房,似乎有两排。在今变电站后,距厂区还有一二百米远。七十年代时,有当地农民居住着,有的房间内养着鸡。炼钢厂建于此,可能是因为蔡洋岭山麓有铁矿石。我当时在山坡上除茶园草,有时就能拾到比重较大、颜色赤红的石头。石头含铁多是肯定的,但是否具备工业用途就另当别论。在蔡洋岭上某个地点,路边曾见过一眼圆井,井边有“煤”块。据说也是“炼钢铁”时期挖出来的。其实是泥炭,山区沼泽下多有,根本不能炼铁。
  “高产收”指的是虚报农业产量,高得离谱。“炼钢铁”,指全民动员炼铁。1958年宁德全县“乡乡办工厂”,号称办了2200座工厂。其中炼铁炉有154座,炼出铁4000多吨,钢71吨。当然这些钢铁没有实用价值,徒费巨大人力物力。我小时候在县展览馆(今市医院)墙边见过牛头大小布满气孔的铁块,可能是当时送来做喜报的实物。放学路上,北门街某处“火烧坪”(具体地点记不得,可能就在城隍庙边的空地上)随手拾得一些同样布满气孔的铁渣,可粘住人的头发。这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若干年前,在金涵蔡洋岭的浮坪村,一位老者指着村头水桶般粗细的浮柴(蚊母树)说,这是五八年为炼钢铁烧炭而砍掉的大树桩上长出的新树。炼钢铁时,每家的锅都被集中到炼铁炉中“焖”了。老人说,锅本来是焖别人的,居然也有被别人“焖”的时候。
  七十年代初,宁德县开始由手工业为主向现代工业发展。工业项目以大泽溪电站、地区茶厂、罐头厂、县合成氨厂及地区造纸厂规模最大。除电站之外,几座工厂都在金涵,其中合成氨厂和造纸厂在金涵平原西侧山麓。茶厂和罐头厂,在琼塘村地界。
  地区造纸厂建在金涵大松岗后的蔡洋岭山麓,就建在五十年代末的地区炼钢厂的厂址上,1972年开始筹备,不久动工。工厂面积超过原来的钢铁厂,1975年,还征用了十来亩水田作为原料场。大约在1976年正式投产。1975夏年到1977年底,我在公社茶场务农,茶场就在造纸厂后约二三百米的山坡上。此时地区造纸厂处于全盛,干部工人估计在三百人左右,皆健壮有精神。工厂原料是山上的“篙秆”,就是五节芒老熟时砍下,成捆卖到料场。记得一百斤五元钱。
  当时,五节芒并不多,春耕时农民要割些五节芒的嫩叶给牛当点心,连城关的农民都跑到金涵的溪里峡谷里头割。据说有的原料从古田县用车运来。
  也收稻杆。有一次料场火灾,火势冲天,山丘一样的原料,次日就烧成了一堆灰。据说这座工厂本来是给阿尔巴尼亚的,后来关系有变,就给了工业基础差的闽东。总投资额达到400多万元,设计年产凸版纸1500吨。1976年后生产纸张,说是用来印刷毛著五卷。1977年,宁德县造纸厂从城关的北门外迁出,与地区造纸厂合并,厂址归了地区某单位。
  合成氨厂建得早一些,在1974年就生产了。
  县合成氨厂的厂址,原先选择金涵瓮窑、金涵竹林院和七都直浿洋三处,初定七都直浿洋。后来经过比较,金涵竹林院以“对面白圣义山,是断崖,既靠山、又隐蔽,水质好,具备建设(宁革生字(70)109号《关于年产3000吨合成氨厂重新定址的报告》。)”等优先条件,符合“小三线”的标准,最后确定于此。
  早在“文革”之前,建立独立、“各自为战”的后方战备基地的思想,就影响着福建省各地工业项目的布局。1970年初,国家拟定“四五”国民经济计划时,要求抓战备,建设战略后方,建立包括闽浙赣区在内的各自为战的经济协作区,这就是“小三线”。福建省在当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五小”,即小钢铁、小机械、小煤窑、小化肥、小水泥。提出建设这些工业项目时,要“靠山、分散、隐蔽”。当时还有“七小”的说法,就是加上“小电”和“小药”,以及“小围垦”等等。
  资料记载,合成氨厂预计投资230万元,1970年开始动工,当年上级拨款134万元。到1974年大泽溪电站开始发电,合成氨厂也开始投产。工厂生产碳酸氨化肥,农民称为“臭氨”,设计能力年产3000吨。原料为煤,日用量三、四十吨。投产后,煤供应不稳定,产量也不稳定。1975年“整顿”时期,曾每月产氨肥1000多吨,在全省同类厂中名列前茅。
  宁德县合成氨厂占地面积近30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达到15954平方米。前门开在北边,后门在南边,生活区集中南边。四面有墙,工厂员工350多人。厂区边上有座竹林寺,是个古寺,那时似乎充作厂里的食堂。有一次我放羊路过,到里头要水喝,所见与普通民居没有什么两样,不见佛像香烛之类。寺边有一处深潭,水极清洁,因水深呈乌黑色,厂里用这里的水制化肥(数百米外,造纸厂的水源亦在此),工人上完班,全身粉尘,就到潭中洗水。到1976年之后,工厂领导将每日“超产”的化肥(称为“氨头”),与一些农业集体换生猪,再将猪肉补贴工人食堂,因此当地农民都羡慕合成氨厂的工人。我放羊进溪里峡谷,屡有经过其北大门前,但进厂次数不多。常见有小型拖拉机,驮着一个水箱,箱中装着氨水,突突突在公路上跑。厂里用煤,因此建筑、地面一片乌黑,烟囱也冒着黑烟,远不如五六百米外的造纸厂来得清爽。
  茶厂与罐头厂,建厂时间略迟于合成氨厂。因为路途较远,只在工厂放映电影时,去过一二次,因而情况不太清楚。建厂之前,这一带大约是园地和水田。听说公社化初期,这里还有个养猪场,集中各家各户百余只猪养着。
  建设这些工厂,前提是有电。在此之前,宁德县一县用电量很少,全年只有一百万瓩左右,自然不能满足这些中型的工业企业的需要。后来,大泽溪电站于1974年春季开始发电,使宁德现代工业得以起步。恰在此时,我与全年段十个班的同学,徒步翻越三望山,到大泽溪电站住了数天。名为“学工”,实际上是参观。除大坝、厂房、压力管、机器留下令人惊叹的印象外,工棚食堂里的“广东焖”红米,也是难以磨灭的记忆。
  大泽溪电站是宁德县现代工业最主要的标志。电站在金涵设一变电所,就在公社茶场下。工人十余人,看仪器的工作不怕风雨,收入稳定,在当地农民看来,是另一阶层的人物。
  其实,宁德县较早时打算建设金涵电站。在宁德县革命委员会刚刚成立的1968年底,就向地区报告,“完全有必要续建金涵电站”。据资料说,这个电站发电量有1500瓩,而且“地势隐蔽,易于施工”。但后来上马的是大泽溪。所谓“续建”,是指“大跃进”时期已开始修建金溪电站。由于工程规模很大,当时根本无力建设,因此很快就下马。此事详情,需当事人回忆。金溪电站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再开工,1987年发电。但是,金溪电站的上游,有一座罗源百丈电站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始动工了。这座电站利用了百丈龙潭瀑布的水头落差,厂房建在瀑布下游数百米处的溪边。1976年初我到过此电站,时未完工,山坡上还是施工现场,因此从龙亭岗可直下溪谷,涉水过溪(溪中堆满了基建的石渣),再从罗源电站边公路上到瀑布上端,沿公路往中房街。直上直下,用时记得需要二个小时。这座电站先建成,金溪电站就不能修一座有容量的水库了。
  这些工厂奠定了宁德县现代工业的基础。但工厂对当地农民影响有限。我们挑担子,大都要绕过造纸厂的围墙,多走百多米的路。有一郑姓知青曾“闯”过前门,但过不了后门,只得再回头,多走了很远的路。除了这些工厂,金溪平原上似乎连手工业都很少。有个浙江人,在涵道村开个小铺打锄头,是当时很少有的。
  七十年代初兴建金涵水库,是万众参与的一项工程,“史无前例”的景象让当地人大开眼界。
  水库建于七十年代初。1971年10月,金涵水库动工。据资料显示,水库总库容16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77万亩,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84.7米,实际高40米,长320米,顶宽5.7米,加上隧洞、渠、溢洪道等配套工程。这是宁德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
  水库建设前只到过这里一次。小学生时到这里割早稻。与同学在岭尾溪和里占溪汇合的水潭中游泳,在栏头村某农舍边休息。水潭方圆十几米,深不见底,夏日照耀下水色碧蓝,潭边尽是拳头大小白浄的卵石。读中学时,随队到水库工地劳动好几次。1974年初春,全年段学生一同穿过水库工地,经由里占村,攀岭到三望、林下洋,翻山到大泽溪电站“学工”。数日后,由石壁岭下,再经水库工地,回到城关。前后几年间,亲眼见几个篮球场那样大很深的地基,不断填土,最后成为一座山丘般的大坝。
  水库大坝建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进展不快。大约在七三年到七四年间,全县集中了两万余人上场“会战”。当时宁德军分区赵司令员坐镇指挥,以军事化的方式组织施工,夜以继日,大坝很快过了拦洪的标准。到1974年,“金涵水库仍然是县里的重点,省地委要求年底大坝要完工”,因此,水库工地一直都十分繁忙。
  1974年底(《1974年8月29日两委扩大会议纪要》。)或1975年春,我以民工身份,在水库工地上劳动了个把月,拖土,挖土,挑土。工地上机器很少。坝头打石用风钻、坝面填土打夯有几架半人工的土制打夯机。大部分工程以人工完成。数百成千运载着黄土的板车首尾相连,逶迤数里,依次排到坝下。那时,好像大坝土方似乎已接近完成,因此要用“爬坡机”,就是用一种土制的缆车,钩子勾住板车,从木制斜道上拖至坝顶。
  全县各公社均抽调劳动力参加水库建设,包括虎贝公社也有民工前来,城区干部、学生、居民多次参加无偿劳动。工地上集中了很多人,大坝前的山坡和村庄,处处可见简易搭建的工棚。工棚单层,用油毡遮雨,竹片或“稿杆”做墙,内以杂木支撑出两层的床铺。大的工棚,估计可住百人以上。一次从琼堂村后山走夜路回城,从山上看去,库区工地一片灯光,恍如城市。
  当时建金涵水库时,听到的“意义”主要是灌溉,能够提高粮食的产量。到1977、1978年,金涵水库的左、右干渠的配套工程,主要是漳湾的南埕、王坑、拱屿等地以及蕉城公社的靠海的一些大队地域内的渠道建设还在进行,这些工程是当年农田基本建设重要任务。不曾想到,于七十年代建成的水库,后来的功能转化为提供城市用水,成为宁德城市发展的命根子。
  后来从资料上看,这座水库对宁德县来说,工程量极为巨大。建设期间,全县总计投入工日410万个,投资934万元,至1975年底,水库基本工程结束,开始蓄水。历时近4年多。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甘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