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骝屿林”与西陂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209
颗粒名称: “骝屿林”与西陂塘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5
页码: 114-118
摘要: 宁德人往往只知西陂塘,而不知骝屿。其实西陂塘与骝屿历史上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骝屿位于西陂塘东岸,现在是蕉城区(原宁德县)漳湾镇仓西行政村的自然村。西陂塘未围垦前,仓西、雷东、上塘、下塘、门下五个相邻的行政村同在一个孤岛之上。岛上有一座山形似骅骝(骏马)奔海,名骅骝山,骝屿因在其山下而得名(后被简称为留屿)。据骝屿林氏族谱载:“宁川之东二十里许,安东其乡,临海其里也,地名骝屿;山川雄壮,人物伟俊”,“林家裔孙讳珪者,居莆田县,有筑堤捍水之才,崎岖岭海,度其湿,相其阴阳,谓西陂可筑,其地可庐”,于是迁居骝屿。
关键词: 宁德市 西陂塘 概述

内容

宁德人往往只知西陂塘,而不知骝屿。其实西陂塘与骝屿历史上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骝屿位于西陂塘东岸,现在是蕉城区(原宁德县)漳湾镇仓西行政村的自然村。西陂塘未围垦前,仓西、雷东、上塘、下塘、门下五个相邻的行政村同在一个孤岛之上。岛上有一座山形似骅骝(骏马)奔海,名骅骝山,骝屿因在其山下而得名(后被简称为留屿)。
  据骝屿林氏族谱载:“宁川之东二十里许,安东其乡,临海其里也,地名骝屿;山川雄壮,人物伟俊”,“林家裔孙讳珪者,居莆田县,有筑堤捍水之才,崎岖岭海,度其湿,相其阴阳,谓西陂可筑,其地可庐”,于是迁居骝屿。自宋朝至今,此地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林姓子孙聚族而居,繁养生息,历经九百余年风雨沧桑,留下了许多历史美谈和一些神奇的传说,还留下许多难解之谜。这位开村立业之祖林珪,有胆有识,才干非凡,围西陂塘造福一方,功不可没。林珪后代勤劳朴实,农渔并重,又读书知礼,入仕做官,政绩有声,因而引以自豪,人们昵称之“骝屿林”。
  骝屿村枕山襟海,绿水护田。山能藏风,水可聚气。明万历乙未(1595年)宁阳逸士郑岱就为其撰写“骝屿家山八景诗”大加赞美,分别题为“骅峰晚霁”、“狮岫晴云”、“鉴湖钓艇”、“陂渡横舟”、“荔枝簇锦”、“松坞风声”、“斗门蓄水”和“古刹鸣钟”,描写陂渡鼓棹、水若蓬瀛的水色,神骏奔腾、狮岩崔巍的山光,以及鉴湖渔火,古刹钟声之人间仙境,令人神往。清朝拔贡李邦光曾为该村题过四副对联,其中有“云路拥青骢,对面五峰拱秀;湖光澄赤鉴,当头一派朝宗”和“十里湖山如画,四时花鸟皆春”两副,对仗工整,真实形象,囊括当地的山水精华。据林氏族谱载,三世祖林域、四世祖林钧先后在村中重修宋时兴建的“后山楼”,与“爱贤堂”相通,作为闲居燕息之所,兴建“小儒亭”与“半月池”相对,为接官议役之地,村中还建有林氏祖厅(在花蕾头,后迁半月池)、泰灵宫,掘有八角井一口供全村饮用。可见数百年之古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因年代久远,几经贼寇焚劫,后山楼、小儒楼虽已无存,半月池也不见踪影,爱贤堂(即林氏宗祠)遭倭寇焚毁,原址前面二进堂地基、台阶犹在,门前左右旗杆石坚固无损。1972年村民在原址上重建了简易爱贤堂一座。清朝重修的林氏祖厅如今犹显本色,每年后人在此举行祭祖大典,十分热闹。
  [=此处为插图(骝屿村林氏祖厅)=]
  据骝屿林氏族谱载,开基始祖林珪,字世珍,原是莆田阙下林姓第二十九世裔孙,玄泰公之后,福唐尉孝阙攒公之正裔。林珪祖父选公封承议大夫,其父枅公进士出身,官福建安抚使,中大夫。“骝屿林”开村立业之祖林珪却是宋朝一位逸民,怎么会从莆田寻到宁德骝屿这个地方定居,实施围海造地的才能呢?由于史料不足,至今仍是一个谜。
  旧宁德县志载:“西陂,在六都,又名赤鉴湖,即西陂塘也。宋元祐四年(1089年),邑民林珪与圣泉寺僧养誉,纠集百余家,筑堤作堰,设二石陡门,垦田七百四十八顷,载粮四千石。”明邑人陈邦校复西陂议中写:“宋元祐四年复砌以石,内垦田四百二十九顷有奇,其为一方美业,利至溥也。”明林氏族谱记载:“一世祖宋逸民讳珪者字世珍,行十三,玄泰公之后……卜居宁德六都骝屿,议创建西陂塘,遂招雪峰寺(即圣泉寺,位于陡门头边,寺内有圣泉井)僧养誉,号普越者,于宋哲宗元祐四年已巳岁,输财效力,以成厥史,运石砌筑赤鉴湖西陂岸及付(熨)斗三处漈门(陡门)之启闭,以防洪水之往来。及功成计田四百二十九顷九十亩九分……公之利泽及一县,诚宁邑之大长者也。事实载省、府、县志。”以上史实记载,虽垦田数字欠同,但骝屿林珪围西陂塘的经过及成功均已载明。又有三山林廷机撰《遗爱祠碑文》:“宁德县六都赤鉴湖,即名西陂塘。又为廉村、天成二塘。始宋元祐士民林珪、僧养誉率一都至十三都、二十五都居民合赀为之,凡田五百顷四十亩八分,载米二千六百七十九石奇。”更为具体详细。
  自从西陂塘围垦成功后百姓受益不尽,农夫不愁募,粟米可取给,操畚锸可使有余财,盐更为利权。塘内还有养蛏,养鱼、虾,广种荔枝、荷花等。宋绍熙元年状元余复(宁德一都人)《赤鉴湖》诗中亦有“堤城百物丰,师承及见之。稻蟹不论钱,况敢论糠秕”形容物产丰富之句。宋蕲王韩世忠因平范汝为特访阮大成过西陂塘时作诗赞曰:“万顷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动海门平。鉴开波面一天净,虹吸潮头万里声。吹断海风渔笛远,载量秋月落帆轻。芍陂曾上孤舟看,何似今朝双眼明。”更把西陂与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安徽寿县(又名安丰塘,宋、元后渐就堙废)的芍陂并肩比美,可见西陂塘工程之艰巨、壮观,是当时举国少见的围海造田创举。
  [=此处为插图(古西陂塘斗(陡)门基石遗址)=]
  西陂塘至南宋,因“盗贼窃发,居民窜匿,水门失守,内胀而溃”,距围塘成功,百姓受益,长达八十三年之久。当时塘堤均用大块条石砌成。至1978年宁德县政府重围西陂塘,仍在其原塘基石上加砌(现仍可见大石露体),可见当时塘基之坚实牢固,技术之高超。其财力只是“率一都至十三都(即现在的城关、二都、三都、金涵、漳湾、六都、七都、八都、九都、霍童等)和廿五都(洋中)居民,合赀为之”。围垦工程如此浩大,当时如何能围成,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
  据林氏后代相传围垦西陂塘共花去十三年时间。林珪仅靠农耕煮海,十三年如何度过,这更是令人不解。在当时的条件下,无任何机械设备和钢材、水泥,唯一是靠人力、船只运输,打造。据1979年10月1日《西陂塘碑文》载该塘内“面积一万二千三百亩(东堤、北堤为原位置,所以面积与古时相同)”,“工程历时二年零九个月,共投一百二十万工日,完成石方四十万立方,土方四十一万立方,使用人民币三百万元,钢材五十二吨,铁线七十六吨,水泥四百七十八吨,木材八百二十二立方米,毛竹九万四千根。”古今相形之下,足见古人围垦西陂塘成功的艰辛与毅力。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间),西陂塘崩毁后,又经明、清、民国数百年,其中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和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两次围垦均以失败告终。“惆怅桑田今复海,百年谁是济川才”,人们不禁望洋兴叹:“神仙难围西陂塘!”宁德县隋朝出过黄鞠凿龙腰,开霍地的水利工程大师,之后于宋朝又出了林珪这位筑堤捍水,围海造田的工程大师,那时没有人为他们的为民造福丰功伟绩树碑立传,但是千百年来他们在百姓心中早已立起两面丰碑,他们的历史贡献更是“论勋一邑口皆碑”。
  世事沧桑,鉴湖重光。1979年西陂塘的再次成功围垦为漳湾、七都、金涵一带百姓提供了万亩良田,两千亩池塘,粮丰、鱼肥、果香,让他们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
  “骝屿林”的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已达2000多人(有一半以上人口外迁七都、金涵、蕉城南门、门下等地安家)。现该村有三个村民小组、120户、550多人口,从事运输业者30余户,从事海水养殖者10余户,在外地单位工作者50余人,创办工商富业者30余人。
  当年的海滩变良田,千年古村新房林立,山绿水清,村道宽阔,交通便捷。村口有沈海高速公路宁德北站互通口,村后山有温福铁路隧道贯穿而过。近年来,骅骝山下工业正兴,田地滩涂成了工业园区,真是:“西陂围就千秋业,锦绣人间尽辉煌。”

附注

作者简介:黄在发,1943年生,1962年宁一中毕业,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飞鸾供销社、县公安局、大泽溪水电站、县劳动局、县(市)人大、区审计局工作。2003年退休。现住蕉城。 林慈添:1943年生,1959年县初级师范毕业,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县教育局、赤溪乡、县工商局、县(市)财委工作。2003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在发
责任者
林慈添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