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埕的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208
颗粒名称: 南埕的变迁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110-113
摘要: 元末明初,陈、林、阮、谢四姓祖宗,先后从外地迁到这辽阔的浅滩上谋生。在海水淹不到的土墩上劈草搭寮居住。先是讨小海、捕鱼换粮食度日月。人口发展到20多户时,就围海造地建筑房屋,小规模进行围海造田,围塘蓄水,种植水稻,种植番薯,蔬菜,还围海做小鱼塘,养殖海鱼。解放初期五里洋是塘与塘相邻,道路交错,土墩棋布,高低不平。塘内面积2亩以上土墩,有金钱墩、鸡心墩、长头墩、哈蟆墩、戏坪兜墩等。通往宁德城关的詹家旧塘堤九曲十二湾。
关键词: 宁德市 南埕 历史变迁

内容

茫茫大海,船来船往,当年这里是南北热闹航线,小塘、土尾、游澳、下凡村前是条古称“南港”的深水港。传闻在五里洋名“官汐”、“沙尾”的地方,有条运盐船沉没,一亩多水田到40年代还不能种植。广阔的大洋面,由于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淤积成浅滩。高的地方成土墩。从南向北望去,南埕村的对面是门下、鸟屿、官沪、横屿山。从东向西,拱屿到王坑,这个距离足有五华里多。坐落在拱屿山的佛寺——圆明禅寺建于宋代,佛寺大门面向王坑村,门前对联题“此山枕后三喜埠,斯寺门前五里洋。”陈氏家谱载:潮涨时,湧濯有五里之遥,故称五里洋。可见,“五里洋”的名称由来已久。
  元末明初,陈、林、阮、谢四姓祖宗,先后从外地迁到这辽阔的浅滩上谋生。在海水淹不到的土墩上劈草搭寮居住。先是讨小海、捕鱼换粮食度日月。人口发展到20多户时,就围海造地建筑房屋,小规模进行围海造田,围塘蓄水,种植水稻,种植番薯,蔬菜,还围海做小鱼塘,养殖海鱼。
  [=此处为插图(南埕村)=]
  几百年来,这里人类定居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向海要地,不断地围垦海滩。首先围垦门前塘280亩,林厝塘约130亩。明末清初,尤其康、乾时代,不断淤积增高的数千亩沃土,引诱了周围的有志者、有钱人、大户。在五里洋面上,先是詹家大户,在王坑尾方向围垦了“詹家塘”。拱屿方向由胡家大户围垦了“胡家塘”。小塘方向围垦了“阮家塘”。清中期后,相继围垦成福山塘、四角塘、宫后塘、裕库塘、白绫塘。民国二年(1913年)宁德城关名人林理斋先生,为民着想上书省府,拨款三万,在南埕、门下、郑湾等村的旧盐埕进行围垦“济农塘”,起自宫后塘处约300米,直到漳湾街头,堤线约1300米,面积500多亩。塘内多数沙质地,历史上运沙泼盐,因此土层厚,适合于种植地瓜、小麦、油菜、蔬菜,产量高、质量好。济农塘的成功,粮食的增加,民众生活的改善,成了真实的“济农”塘。
  解放初期五里洋是塘与塘相邻,道路交错,土墩棋布,高低不平。塘内面积2亩以上土墩,有金钱墩、鸡心墩、长头墩、哈蟆墩、戏坪兜墩等。通往宁德城关的詹家旧塘堤九曲十二湾。人们去宁德城关,路过众多的塘堤、土墩、宫庙、涵闸、凉亭及村庄,土名有:祠堂兜、长头墩、戏坪下、三叉堘、涵洞头,戏坪兜、石碑兜、康环、敬桌头、官汐、沙尾、山兜亭、南山宫、北山、普庵、街头亭、向兰田。1957年,村支书陈刘上思想超前,大胆开展群众性平整土地。将交错的旧塘堤人工挖掘挑走,将五里洋规划成8大片,修建8条田间机耕路(这时候没有拖拉机),东南方向8条通拱屿界。西北方向8条达王坑界,修筑从村头通往城关和下垄山的主干线。五里洋大路从这时起没有了诸多的旧地名,只留下大大小小的土墩。70年代学大寨时,上级号召“大战南山湖,改造阮家塘,搬走田中墩,选出好良种,为粮食生产上纲要而奋斗”,从此看不见田中墩。70年代由于人口多,土地少,产量有限,粮食十分困难,人们渴望着耕地扩大,再扩大。向大海进攻,向大海要粮的热潮在高涨,群众要求得到上级政府领导的支持帮助。1971年在公社、大队的组织、领导下,群众以自力更生精神,群策群力,潮起潮落夜以继日修建小南塘。以生产队为单位,按劳力义务分担,用一年多时间投劳力6.8万个工日,完成堤线长1890米、土石方6.65立方米——堵港口五个,增加可耕面积376亩。小南塘的胜利,鼓舞了人心,激起了更大、更高的热情。
  1974年,大规模、大面积的围垦工程启动。中南塘位于南埕盐场与横屿岛之中,未垦前是盐埕,也有自然生长的红树林,围垦面积2100亩,东北方向6条港道,西南方10条港道。中南塘需筑两条堤东北堤2400米,西南堤1800米,堤高6.5米,塘基宽10米,堤顶宽3米,两堤紧锁横屿岛的“蛇头”和“蛇尾”(横屿岛的南北两端)。塘内两座排水闸,其中横屿头水闸二孔四米宽,第一港水闸一米宽。
  1974年6月,公社党委书记苏忠林决定成立“中南塘围垦指挥部”,由周玉珊同志任总指挥,具体工作由大队书记陈序靖、大队长陈益俤负责抓。通过二个月的宣传发动,物资筹备,双抢后,8月初正式动工。日出勤一千多男女劳力,按照潮水,日以继夜,加班轮班筑堤,砌石坡,组织20多条长槽船运沙,运石,填方压载。奋战88天,在1974年10月,一次性堵港、闭气,截流成功,苦干三个月,完成工程。总计土方量15万立方,沙4万多立方,总投资21万元人民币,投劳力16万个工日。
  堵港后连续5年进行加高增厚(1975年至1979年),3次翻砌石坡。围垦中南塘的成功,在原有3400亩耕地的基础上增加2100亩,比增60%,脱掉了粮食紧张帽子。
  1975年进行塘内平整,除港道外,划成88片,按义务劳力计面积,分给43个生产队,1976年大部分可种植地瓜。80年代后改作池塘,养蛏、养虾等水产养殖,收入可观。
  祖宗开基700年间,一共围垦可耕地7800多亩,其中海水养殖1900亩、水田3500亩、旱地1150亩、鱼池376口约1250亩,万亩沃土,养育、繁衍四大家族,一万多人口。种植业、养殖业随着年代不断发展,群众衣、食、住、行不断丰富繁荣。
  五里洋是宁德全县的粮仓,粮食单产,总产量尤为突出。70年代后,年平均亩达吨粮,1979年早晚稻计6160800斤(61608担)正常年份生产稻谷3000吨,除丰足的口粮外,每年向国家售粮18700担。南埕出产的淡水鱼,售往古田、周宁、洋中、虎贝、霍童、赤溪等地,南埕可谓是美丽的鱼米之乡。

附注

作者简介:1945年出生南埕,少年就读南埕小学,成年后担任村干,经招干,先后在漳湾、飞鸾、洋中乡镇工作,后调县茶业局、蕉南办事处、区政法委工作,2005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玉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