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都村杂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184
颗粒名称:
二都村杂记
分类号:
K928.5
页数:
5
页码:
61-65
摘要:
二都自明朝年间肇基。传说宁德出个郑驸马,分三十六都,城关为一都,“二都”排列第二。今二都村“七澳头”,从鲎岐头至龟岩自然村属于仙泽境。“二都”当时,还包括飞鸾、梅田、碗窑、礁头、城澳等村。下村有两个大沃,上是詹厝坑沃,全是姓陈。原早是姓詹人来迁居,后来詹家败落,改为陈厝坑,包括高厝里、高岩厝、个家下;下有林边沃,大部分姓林,包括下路、田乾墩、赖厝里,大洋,连接龟岩自然村,人口将近达2600人。
关键词:
宁德市
二都村
概况
内容
二都自明朝年间肇基。传说宁德出个郑驸马,分三十六都,城关为一都,“二都”排列第二。今二都村“七澳头”,从鲎岐头至龟岩自然村属于仙泽境。“二都”当时,还包括飞鸾、梅田、碗窑、礁头、城澳等村。
下村有两个大沃,上是詹厝坑沃,全是姓陈。原早是姓詹人来迁居,后来詹家败落,改为陈厝坑,包括高厝里、高岩厝、个家下;下有林边沃,大部分姓林,包括下路、田乾墩、赖厝里,大洋,连接龟岩自然村,人口将近达2600人。
宫庙
二都本村又分为上下村,以大宫为界,宫上名曰上村,宫下名曰下村。大宫是上下村共同建造,该宫建于乾隆十二年,迄今建立200多春秋。2008年村人观其宫貌简陋,部分椽桁腐朽不堪,经上下村董事纠集村人谋议扩建,在多位企业家献款及群众配合下,把宫修竣。宫宽23.5米,深38米,宫正面立一个额匾上题“仙泽正境”四个大字,头座下戏台,上有凤凰池,中间天井至上座,厅面宽阔,能摆20多桌酒席。正座建三个大殿,中间坐着本境土主杉洋玛坑感应林公忠平王,左殿坐着筠竹坪忠烈恩王,右边坐着湄洲天后圣母。
宫后门有周姓人家居住,听上辈传说周姓已经发展99家了,据说若能上100家就会连续发展,之后周姓人家消退一段时间,目前又兴旺起来,达50左右家。
接下来还有几个大宫,先说鸭姆垅石仙齐天大圣宫,原早时是一个石洞,后来有个富翁尤利兴,有3000担田租,来到鸭姆垅石洞边迁居。尤利兴有异相,有个看相先生断定,如果他在宁德城内,必有官贵,而出了城30里只是一个富翁而已。此后他年迈身故,一段时间所居的房屋就丙丁了(火焚)。后人将原石洞建造一个宫,名曰石仙齐天大圣宫。
还有大禹平水尊王宫,建于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在民国十九年庚午岁被一个极大的台风刮倒。2000年年初,下村群众捐款重修,9月吉时竣工。宫后有个母厝名曰“茶场里”,曾出过一名武举林方陞,小名庆鑑,字立广,号远亭,生于道光癸卯,在宣统乙亥恩科武举,他使用一把提刀120斤,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焚化。
二都麻里山脚有一座增福寺,原称麻坑堂。村谱载,清乾隆四十七年(1781年)村民陈锦登信仰佛教矢志如素,辟基迁芦念佛清修,至嘉庆已未年(1811年)其侄陈申田至斯堂,叔侄同修,自耕自养。至道光辛丑年(1841年)本村林毓禧,同林馨基、蔡志红集资纠集村人兴建大殿,彩塑三宝佛像。之后增福寺屡有毁损及修复。三中全会后两岸开放,族人林钦信(旅居台湾)热心公益,慷慨解囊,捐资修路公路直达到寺前。近年来,先后兴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新建门楼、斋居、桥亭、放生池、墓塔、门亭和观音阁,并经民宗局登记成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
围塘造田
二都背山面海,极少水田,以前粮食很困难,只能利用海边山坡种地瓜,靠地瓜来做主粮,连小孩和年迈老人生了病要想一碗米粥都得不到。1972年黄建新任飞鸾镇党委书记,为改变二都缺粮面貌,党委决定围垦二都塘,得到上级批准和支持,从二都上村至下村龟岩自然村塘堤长3000多米。从1972年开始施工,上场民工除二都各村社员外,公社党委还调集辖区内山区各大队社员支援二都围塘,高潮时期上场民工有大几千人。男女齐心协力苦干数年,克服海潮和台风的侵袭带来的溃堤等困难,终于在1978年实现大堤合拢,接着进行堤岸加固和塘内土地平整、去盐碱,到81年就开始试播种,82年正式分田给沿海各生产队耕种。从此二都上下村群众才解决粮食困难,家家户户都吃白米饭。当年领导和负责二都塘围垦工程的除黄书记外,还有郑庆营(时任公社党委秘书,后来是副书记)、黄徐城(公社派驻二都工作队队长)等人。除了感谢党和政府,今天二都群众还在感念他们。
二都教育
二都的教育在1949年前是办私塾,都是寄在宫庙、祠堂或者房屋比较大的人家的大厅里办学。民国时期詹厝坑山头湾下村林钦昌重视教学,本人献资在山头湾建一座学堂(筑土墙盖瓦片),当时林钦昌住校教书,还当过校长。后因学校多年失修,椽桁瓦片腐烂,又被台风压得七零八落,到解放初期,没有学生在此读书,这学校就荒废了。1954—1955年有一个陆姓老师在宫兜大宫驻教,1956—1957年三都罗厝里罗步平先生接着教了3年,他一个人教不同年级的三个班,他教书特别好,对学生严肃,讲课好,学生成绩都优良,我当时就是他的学生。后来群众对教育重视了,学生一年比一年增加。到1961年,这一个破宫庙已容纳不下整个上下村来的许多学生,当时二都小公社负责人就向上级文教部门申请扩建学校。1962年上级拨一部分款,当地群众又通过将二都部分荔枝树杆出卖外海渔民(用于染网,防海水腐蚀)凑足部分款,将原先荒废学校的土墙和楼板修理好,到第三年,分出部分学生到山头湾学校读书。由于当年维修学校楼坪是用松木板铺盖,经过几年,楼坪开始腐烂,存在安全隐患,当时文教部门经济困难,无法拨款维修,本村经济困难,无能力兴建新校。一直到1993年沈炳麟先生捐助下村建学校并在政府支持下,选择下村大洋建“同庆楼”一座,现在学生在此安心读书。
二都物产
二都地形背山面海,种养牡蛎将近150年左右历史,村民主要靠村前海涂埕面讨小海挣钱来养家糊口。关于种养牡蛎的缘起,据前辈人说:起先有一个人去海面讨鱼虾,发现一根竹竿插在滩涂上,长有一串串像葫芦糖一样的贝壳,原来就是牡蛎。然后这人去山上砍一批竹杆插在滩涂上,却不见长蛎。后来霞浦县下浒乡有一个种蛎户前来借我村“虎矮凹”海埕种蛎,从此由霞浦人传授经验,砍来的新竹竿不能直接插,需经过太阳晒干,还要在立夏季节,先插滩涂土埕“寄促”(编者注:“促”,方言。学名藤壶)。到立秋季节,拔回来把“促”削(刮)掉,到白露季节,下水寄苗,寄后一星期就能看蛎苗泊在竹竿上。开头寄苗,竹竿在港汊里密密挤挨着,蛎苗附竿后,一天天长大,到大寒至立春节气,把密密麻麻的竹竿分开,按一定的间距插在港汊边种养,经一年左右牡蛎就可以收获了。有时遇台风期,竹子被台风刮断,乱七八糟,种蛎人纷纷下海捡在涂埕的竹杆,扶起插直,还用地瓜藤捆紧,直至冬至节气,户户家家都收成了。在古时,没有车运输,只靠肩挑各地去卖,古田、福安、罗源、还有水运至福林浦道头、福安赛岐、潭头、溪潭等地,出售不出去的晒蛎干,做咸蛎。因为二都海水沌洁、无污染、少淡水,蛎肉的味道特别好。好的年份二都上下村可收壳蛎二、三万担。二都种蛏也很多,有的生产队一年能收三、四百担海蛏。
二都养蚶的历史悠久,由于二都独特的地理和水质优势,养出的泥蚶以其壳薄,肉质肥满、色红血多、咸淡适宜,颗粒大小适中而驰名省内外。二都蚶的苗种,从浙江乐清那边买来,只有沙那么大,所以名叫沙种。先种暂养埕,经一个月时间能大了,好几倍,然后暂养埕就不够用了,另外开发蚶埕,土名叫“蚶围”。蚶的壳厚,生长周期长,都要养殖二年至三年才能成熟出售,好的年份全村收蚶可达万担。二都蚶,其壳18穴,血鲜红,能补身体,驰名各省市,深受到顾客喜欢。1949年前,二都蚶有运输至福州林浦道头出卖。
二都村,地形背山面海,始祖肇迁以来,山后种地瓜,推来地瓜米来当主粮。山上种部分荔枝,解放初期二都荔枝达3000株以上。1962年建大队部砍了一批。荔枝树又叫红柴,能熬汁染渔网用。外海地方,北茭、定海、筱埕的人,前来购买,砍了部分。二都荔枝结果,皮红、肉甜度高、营养好,可晒荔枝干,做罐头等。
还有海面生乌〓,〓肉味香甜,可以养虾、养蟳,还能做农家肥。海面土埕生各种螺、蛤、蟛蟹、鱆鱼、鳗鱼、虾蛄等,难以数尽。
二都的港道和山岗
二都种蛎的港道有:赤门港、沙凹港、红带港、方带港、英明港,还有深沟港、进石港、小筛港、紫头坪港、飞鸾港。种蛏和蚶的滩涂有:隔虎岗、深沟岗、八连排岗、大筛岗、小筛岗、紫头坪埕等地。
二都的后山,有名称的是:麻里山、尾山、竹林尾、六斗岗山、鸡角山、上虎岗山,山上造有杉松、柑桔、龙眼、荔枝等果。还有笔架山,山上三个峰像笔架,能做宁德七都林尚书祠堂风水,目前高速铁路隧道由笔架山山底经过。
附注
作者简介:陈友丰1947年2月生,二都小学毕业。务农。现住二都下村。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友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