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桥梁和道路的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170
颗粒名称:
桥梁和道路的分布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5
页码:
29-33
摘要:
史籍中对城区北郊金溪上的桥梁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因此勾勒出了金溪中游(金溪村、涵道村一带)、下游(上兰村一带)平原人类定居史的一个方面。金涵平原是宁德县城西北向和北向进出的必经之处,或由八都、霍童行船在灵坑村铁沙溪码头靠泊,沿金溪左岸旧官道行至今104国道大桥附近,再沿山边大道(就是今国道位置)行到单石碑。
关键词:
宁德市
金涵平原
桥梁
内容
史籍中对城区北郊金溪上的桥梁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因此勾勒出了金溪中游(金溪村、涵道村一带)、下游(上兰村一带)平原人类定居史的一个方面。
金涵平原是宁德县城西北向和北向进出的必经之处,有道路数条。以五十年代初未通公路之前为例。其一,中房(罗源)、洋中郑家洋、方家山等地,过蔡洋岭,经涵道村,过涵道桥,到单石碑村,入城关。其二,古田、洋中虎贝(旧称西乡)一带,下石壁岭,过“崎岖”桥,过涵道桥,到单石碑村,入城关。其三,三望村、牛埕村、里詹村等地,过栏头村,过金溪村,过金溪桥(民间称“十八跳”桥,过单石碑村,入城关。其四,来自北边陆路,远处如福安等外县客人,近如本县七都、六都行客,或由八都、霍童行船在灵坑村铁沙溪码头靠泊,或行路,过烟亭村、上兰村,沿金溪左岸旧官道行至今104国道大桥附近,小船过渡,再沿山边大道(就是今国道位置)行到单石碑。更早之前,可能还有一条重要的道路,不经过金涵平原。从今上兰村附近过渡金溪,然后沿两山之间山道,过应仙寺(向阳村附近,早废,成为水田),在天王寺后的金光寺处,翻过镜台山,进入城关。
因为金涵平原有三条河流横隔,道路除了就近之外,还要看桥梁。历史上,金涵平原一带桥梁很有名。清、民国时期宁德县志记载,大金溪上曾先后修有“西大桥”、“中桥”、“东大桥”,清乾隆《福宁府志》卷首“宁德县疆域图”中明白描画着金溪上的“西大桥”和“东大桥”及中桥三座桥,中桥与与东大桥距离较近而距西大桥较远。这些桥的位置众说纷纭。今依照文字材料与地貌痕迹,做一猜测,不足之处,以俟博闻。
东大桥,因为是北出宁德的主要通道,故而在宋代就开始建桥。宋淳熙二年(1175年),县令赵善悉建,称“赵公桥”。此桥是那时代最大的公共工程,因而载入史册。此后直到清代,此桥屡建屡圮。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移上二丈,共造十五墩,每墩用大石三块叠砌,上用杉木贯成桥板”(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道路》。)。嘉庆八年(1803年),桥上建廊屋,过几年,桥被台风摧毁,后未修桥,成为渡口。其位置当在今104国道宁德大桥上游不远的地方,或者就是今大桥的位置。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个渡口,渡口边,有向北的青石板官道。
中桥,在“东大桥”与“西大桥”之间,故名。
在这个位置建桥,连接金溪村最便捷,所以称为“金溪桥”。原来以矴步过河,乾隆年间建成八墩石板桥,成为金溪上唯一的桥梁。县令楚文暻(陕西南郑人,乾隆二十一年到二十七年任)记下建此桥的原因,“邑之四都,有东西两桥,由来旧矣,……东桥随坏随整,而西桥久漂没于洪波巨浸中”(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道路》。),建中桥之后,这里成为西乡、古田进宁德城的必经之道。咸丰年间遇洪水坍塌,人们再没有乾隆盛世气度,只用圆木架于旧墩之上,成为险桥。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再遇大水,大金溪河水改道,在左岸原“西溪”的故道(当时称为“涸溪”,有碇步)上冲出更宽的河面,中桥短而不能行用。十年后,1908年,当地人募捐,建成为一座有18墩,每墩长一丈六的木桥。这座桥跨过大金溪的主河道和一段支流,桥长,俗称“十八跳”。
中桥的位置,在国道大桥上游五、六百米,或在今金涵大桥下游千余米的地方,也就是金溪折弯处。这里不是无名之处,凡50岁以上会水的宁德城关人,都知道“冥头墩”。这个土墩边是一大片石质河床,水极清洌,当年是宁德城里人游泳唯一去处。来此游泳的人大都不知道,越过水潭对岸那一小片沙洲、土堆,才是金溪的主河道,水面更宽。七十年代初还存留着废桥墩和若干石桥板。桥墩为石柱支撑,桥堍是大块方石砌成,长满了藤萝。数年前,在河床及河岸,细心寻觅,还能见到旧桥的石构件和左岸桥堍的残迹。
此桥也在50年代初弃用,但不是因为洪水,而是因为行人多经上游的西大桥,桥上木板被水冲走之后无人修复,遂废。
上游的“西大桥”,最早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桥在涵道村,旧志称“潭汭桥”。此后圮废,又于崇祯年间由竹林寺僧如喜牵头募工集资“千镪”,历时十个月,重建(明朝崇祯广东连州知州,宁德人崔世召有《潭汭桥记》,“桥为楯者六,门各三丈有奇,两岸相距一十九丈。楯上下水坳深塞平之护以石,交戟松井,以防狂溜。桥上坚屋凡若干楹,远望如飞虹。题曰西爽桥。”引自《福宁府志·艺文志·记》)。但此桥后又为洪水冲圮,最后一次,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民国《宁德县志》记载,花巨资建成的西大桥落成之日,“冠盖云集,称盛一时”。但在1898年的洪水中,西大桥与中桥一样,也被洪水冲溃,“石墩冲倒,桥房倾流”(蕉城区政协整理出版《宁德县志民国续修稿本》第118页)。因时代不久,七十年代时,当地还有人说,当时桥面廊屋流到下游十余里的溪口村仍未散架,屋中有一乞丐,幸免于难。想来这很可能是一座木栱廊桥。如今还可以见到西大桥完整保存的西侧桥堍,的确规格很高,只比其上游十几米处建成于八十年代初的现代大桥略低一、二米。西大桥“倾流”之后,宁德官民无力再建如此规模大桥,只在下游十余米处,再建桥,用石柱支撑,桥面宽七尺二,用木料铺就。解放后,桥面铺上水泥。1977年8月1日,桥被洪水冲溃。
在近代,西大桥是古田、西乡一带进入宁德城关的必经之路。而“十八跳”中桥,只是金溪村、亭坪村及山区若干村民进城的便道。
此外,在西大桥上游三、四百米的峡谷口上,即今竹林寺往峡谷方向不远处,残留几方凿在水边石岸上的孔,不知道是桥桩,还是栈道,或是吊脚屋的痕迹。此处建桥,河面最窄,但是一要绕路,二是金溪才出峡谷,洪水位高,恐怕不易建桥于此。
除大金溪上这三条大桥,金涵平原上还有一些桥。如今金涵小学边杨梅溪上的桥,当年很有名,叫“崎岖桥”。此桥长约20米,址在今公路桥北侧不远,桥面两边用长条石,中以短石板排列,如梯子状。这里“崎岖”不是象貌而是象声,石板不密合,人踩着便发出“崎岖”的声音。这里是西乡、古田到宁德城关的必经之处,许多人对此有记忆。
沿着这条路向西北,到如今金涵水库大坝前一二十米外,曾另有一桥。称为“栏头桥”。桥面为木枋铺成。共有11墩,每墩长一丈八尺,过此桥,到达栏口村、吉墩村(两村旧址俱没入水库中),通往三望、牛埕、里占一带的山村。清代旧志记载了一座“麒麟桥”,明代时有人描写这座桥,“伐木为桥跨石麟,碧溪流水石粼粼”。乾隆四十二年西溪(岭尾溪)归并东溪(里占溪)之后,此桥遂废。两溪交汇于今水库中央,因而,废桥的位置,当时大约在水库与金溪村之间的某处干涸的河床上。或许就是现代人所见的“栏头桥”。
金涵乡与石后乡的交界在岭尾村前。岭尾溪上的桥始建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建成石梁桥。后石桥坍塌,此后再建,所建的可能是木构虹桥。清咸丰年间桥又毁,过了几十年,大约是清末或民国时期,这里建了新桥,并且有廊屋。这曾是宁德县为数极少的木构廊桥之一。据桥梁专家罗英记录,解放初期,这座“距城六公里外”的木构桥“用五边形和两个七边形拱架层叠并置,靠岸的节间有十字交叉链条联结,以增稳定。旧桥已倾圮,近年在老桥原址照旧样重建了一座新桥。其跨径约18米,高约8米,桥底有一套八字撑,乃未曾拆去的老桥部分旧结构”(转引自福建省文物局主编《福建文物考古报告(三)<宁德市虹梁式构廊屋桥考古调查与研究>》第194页。)。罗英这段记录及照片,发表于1959年。但是,七十年代初,木桥被改建成石拱桥,桥屋移至西岸,成为凉亭。若干年前尚存,桥屋上的板壁写着“猪多粮多”等时代口号。
值得一提的是,农耕时代,修桥是一桩耗资巨大的民间工程,灵坑人王天行、金溪人游振玉,分别于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热心修桥铺路,县志中有记载,民间也有传说。
金涵平原上的公路,为七十年代初建金涵水库、合成氨厂之时所建。此前,都是土路和青石板路。特别是金溪村边,青石板路油光滑亮,宽约三尺,道边是小渠,长满青草,应是很早之前西乡一带进入金涵平原的主要道路。
古代时通往北边的大道,在104国道大桥北侧金溪左岸,保留了一段。这条由石板铺成的道路就是“官道”,宽且直,沿着河岸直通烟亭、上兰等村。在国道大桥上游不见此路痕迹,而在大桥的下游,现在仍能见到这段路的残段。由此似乎可以推测当年的东大桥就在此处。上兰村,土名“野猫阆”,其实是“驿马站”的讹音。明时这里有“东山铺”,恰恰出城十里,为宁德县城北上第一铺,民国时期还有“东山亭”。据说在这一带金溪水边某块岩石上,在清代时,还能找到唐末诗人罗隐的题刻“添砚沼”三字。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