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乡镇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160
颗粒名称: 沿海乡镇简介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10
页码: 1-10
摘要: 本辑“滨海五都”的介绍对象,是指明、清时期沿海的二都、四都、五都、六都、七都等乡村。由于历代区划的变化,到今天,这五个“都”的主要区域已分别归属飞鸾、金涵、漳湾、七都等乡镇。为帮助读者了解古代“五都”区域的情况,我们在介绍上述乡镇的简况时,提及古时五个“都”与今乡镇的传承关系,并概述所辖村庄的一些情况。
关键词: 宁德市 五都 概述

内容

本辑“滨海五都”的介绍对象,是指明、清时期沿海的二都、四都、五都、六都、七都等乡村。由于历代区划的变化,到今天,这五个“都”的主要区域已分别归属飞鸾、金涵、漳湾、七都等乡镇。为帮助读者了解古代“五都”区域的情况,我们在介绍上述乡镇的简况时,提及古时五个“都”与今乡镇的传承关系,并概述所辖村庄的一些情况。
  飞鸾镇
  飞鸾古代时为宁德与外界的交通要津,旧称“飞鸾渡”。明代属二都,民国27年(1938年)设飞鸾乡,属城关区。1949年设第五区,辖飞鸾、碗城两乡,1956年改飞鸾区,1958年改称飞鸾乡,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飞鸾区,1966年恢复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恢复飞鸾乡,1988年10月改镇建制。
  飞鸾地处市区东南部12公里,东经119°30'48"—119°40'54",北纬26°30'36"—26°36'37"之间。北面临海,东北与三都澳城澳半岛相邻,东南和西南与罗源县接壤,西北与城南镇相连。总面积9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滩涂面积3.5万亩,其中近海滩涂1.5万亩。镇域面海背山,北西走向山脉约十公里,飞鸾境内有尖峰山、莲峰山、虎岗山等十余座七百米左右山峰,是飞鸾溪与罗源七步溪的分水岭,旧时山间岔口为宁德通往省城交通孔道,其中西北部凤凰山主峰海拔1048米,是飞鸾镇最高峰。东北走向山脉构成城澳半岛,镇域内有叠石山、大石岗山等数十座,与三都交界的白马山海拔976米。飞鸾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720毫米,气温19度。主要河流飞鸾溪,又称“蒲岭溪”,长约3.5公里,源于白马山北坡,有五、六条山涧溪流汇入,于飞鸾村入海。境内较大溪流还有车里湾溪,源于城南镇大山岗山西南坡,有岚口溪汇入,于车里湾入海。有澳里、陈家洋两座中型山区水库,淡水资源丰富。
  全镇辖有2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136个自然村。5800余户,24000余人,其中畲族400多户。人口集中在沿海的飞鸾、梅田、碗窑、二都上村、下村等地,特点是沿海人口密集,山区人口稀少。近年山区人口向沿海聚集,从事农业、运输、水产养殖等。沿海诸村新建房屋多,山区村人口减少,其中陈家洋村人口因水库建设,基本迁出。
  耕地14000多亩,林地约十万亩,滩涂35000亩。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甘薯等,水果有荔枝、龙眼等。水产品有二都蚶、蛏、太平洋牡蛎、花蛤等。工业以化工陶瓷和水产品加工业为主。
  飞鸾镇素有“闽东南大门”之称,交通便利。104国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横贯镇区,距三都澳深水码头仅10公里,并有疏港公路连接。已建成的岚口公路和梅澳公路,将山区与沿海连成一片。目前,镇区建有车站1个,停车场1个,机动车船达数百台。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果显著。医疗卫生网络健全。有中学1所,小学5所。
  各类文化所站5所,娱乐活动中心和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数处。科技兴农、科技兴企取得成果,广播电视村村通达90%以上。
  飞鸾镇高岭土、花岗岩等矿产贮量多、分布广,可开发潜力大。河流雨量充沛、落差较大,适合建设中小型电站。白马山和凤凰山拥有坐山观海的特色景观,清新幽静的生态环境;碗窑村百年以上的古民居和古建筑,飞鸾村千年历史的古瓷窑,散布于各地的寺庙道观,还有畲族村民族风情,让飞鸾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碗窑地区讲闽南语,畲族聚居区域保存畲族语,其他地区均讲宁德地方方言。
  “二都”,旧地名。明代时设三乡七里,二都统二十二村,范围远及飞鸾、蒲岭、城澳等地。清代沿袭。今专指现上村、下村所在的各自然村。解放初,这里曾设二都乡,为飞鸾八乡之一。二都村地处宁德旧城南部,曾为城区通往省城福州的交通要道,商贾往来,舟楫停泊,曾为繁华之地。二都各村背山面海,气候、土壤条件独特,所产荔枝与珠蚶久有盛名。“二都蚶”和晚熟龙眼、晚熟荔枝远销各地。目前,各村还有盛产期晚熟荔枝数百株,珠蚶生产也形成产供销链条。因地处要道,近年来,高速公路与铁路均从村域内经过。
  上村,原名二都上澳,后称上村。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驻地陈厝里村。辖陈厝里、鲎岐头、章澳道、尤厝里、企岺头等5个自然村。下村,原名二都下澳,后称下村。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下村、宫兜、龟岩等3个自然村。
  金涵畲族乡
  早在青铜时代,金溪冲积平原地带有就人类定居。传五代后唐建县初时,金涵陈塘洋拟为县治所在。宋代属安东乡金溪里。明代置都,现金涵乡地域为安东乡陵山里四都。清代沿之,统村十六个。民国27年(1938年)属宁德县第一区。民国32年,分为宁德县濂坑乡及蕉城镇金涵保、菰洋保地。解放初,1952年属二区(区公所驻漳湾),1963年属宁德县城郊区。1966年7月撤区设金涵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金涵乡,1995年,改金涵乡为金涵畲族乡。
  金涵乡位于蕉城区东南,介于北纬26°37'54〃—26°43'33〃,东经119°24'25〃—119°33'39〃之间。总面积64.9平方公里。北接蕉城七都镇、石后乡,西南与罗源县中房镇相接,东北与漳湾镇相连、南与城南镇接壤。乡政府驻地涵道村,紧临城区,距市中心仅2.3公里。北、西、西南为山区,东为河积平原。境内已知名的山峰有22座,其中坐落于西南部的莲花山,海拔865米,是全乡第一高峰。乡域内山区分为西南与北部两部分。西南诸山脉由虎贝第一旗延伸而来,止于金涵水库,有莲花山、山通天山、桐峰顶山、马头山、蔡洋山等十余座,海拔多在七百米以上,山势陡峻,森林茂密。北部诸山为七都溪与大金溪分水岭的组成部分,有拔船丫山、金峰山、虎头岗山、企岗山等,海拔多在六百米以下。域内东部为金溪冲积平原,面积约十平方公里,南临城区,北接西陂塘,东靠金仙山,是金涵乡人口稠密区和农业、工业发达地区。境内主要河流为大金溪,以及其支流小金溪、杨梅溪等。大金溪为蕉城区三大河流之一,源于蕉城区、罗源县、古田县三县交界的展旗峰南麓,自西向东,经洋中九道村,于后溪村进入金涵境内峡谷,在菰洋村百丈瀑布处纳罗源中房溪、叠石溪水,折向西北,在金涵村竹林潭出峡谷,进入平原,流势趋缓,于此纳杨梅溪、小金溪水,又于上兰村折向东,向南,流入城区东南,注入东湖,趁潮开闸入海。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6亿立方米。小金溪为金涵水库之源,上流两溪。西为岭尾溪,源自洋中起头峰东坡,全长约八公里,北为里占溪,源自石洋下竹洋山东南坡,全长约六公里。金涵诸水源于高山,上游多为峡谷,历史上曾有因洪水而使河流改道的记录。金涵乡为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气温适中,生态环境良好,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金涵畲族乡辖金涵、琼堂、上兰、濂坑、井上、上金贝、亭坪、院后、里占、金峰、高乾、中前、上茶洋、浮坪、菰洋、后溪等16个村委会,114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金涵村。全乡人口18000余人,其中畲族约900户,3600多人,占乡总人口的20%。畲族人口占30%以上的村委会有金涵、琼堂、亭坪、上金贝、院后、金峰、中前村等7个,其中亭坪、上金贝村为纯少数民族村。近年来,由于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新增了琼堂新源小区、金涵大松岗村、金涵南洋新村、金涵溪坂新村等居民点。
  全乡耕地面积近万亩,其中水田约四千亩,旱地4700亩,林地7万多亩。粮食作物为稻谷、甘薯,水果主要有柑橘、草莓、葡萄等。20世纪70年代,地区茶厂、罐头厂、造纸厂、县合成氨厂等数家中型企业建于此,是当时宁德县的工业基地。现有金涵水电站、金溪一级电站、金涵水库电站、中前电站。境内金涵水库为城区主要供水源,水质优良,总容量1633万立方米。
  金涵乡地处城郊,旧时为宁德城关北上连通北、西北各县及江浙一带的陆上要道,宋代境内就建有跨越金溪的石桥,清代境内设有铺所。当前,全乡路网发达,境内路面多为水泥路,有机动车数量数台百(辆)。
  金涵乡有医院1家,卫生站16所。区民族中学1所,小学6所,还有一所文化站,收藏部分畲族风情展品。
  金涵乡开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与旅游资源丰富。金涵上兰村有青铜时代遗址。金邶寺始建于唐代,为宋、元、明时期宁德著名禅林,现存有唐代石刻两方及元代石柱等遗物。金涵竹林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1995年建于亭坪村的“中华畲族宫”是畲族标志性建筑,“1995年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在此举行。建筑有仿汉宫阙门楼和忠勇王殿等,总占地面积50亩。
  清代时,“四都在县北一十里,南北长三十五里,东西长四十里,东至六都濂坑交界,西至二十三都北壁岭交界,南至蔡洋岭与罗源交界,北至六都交界”。其地域主要在今蕉城区金涵乡辖地之内,但当时四都包括今蕉北街道办事处的单石碑村一带,还包括漳湾镇的下坂、增坂、郑岐,七都镇的牛埕坵一带及石后乡的田地坪、石壁岭尾、半岭等村。
  今“四都”旧名,仍然存在于民间,指今上兰村、下兰村一带。
  漳湾镇
  漳湾镇旧时大部属“五都”地域。位于大金溪流域的贝头村红头岗,曾发掘有石器和网纹硬陶片,这表明漳湾域内很早就有人类栖息劳动。宋代,漳湾属安东乡临海里。明、清时代,现漳湾地域包括当时五都全部、四都、六都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漳湾初属一区,后陆续设为漳湾镇、漳南镇等。解放初期属二区,1955年设漳湾区,1958年11月成立人民公社,1989年10月改为漳湾镇。
  镇驻地漳湾村在蕉城区东部,地处蕉城区东部沿海城郊,直距市区9公里,与三都岛隔海相对。镇域面积54.5平方公里,东与福安下白石镇隔海相望,西靠七都、金涵,南接市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9℃,无霜期310天,年均雨量2098毫米。西、北部丘陵地带,多为海拔50—300米的低山丘陵,知名的有马头山、寨顶山、雷东山等十五座。漳湾处于大金溪、霍童溪、七都溪三条蕉城区主要河流入海口,三河年均径流量计达31.84亿立方米,淡水资源极为丰富,引水方便。境内有名称的岛、礁有17个,其中较大岛屿有鸟屿、横屿和官沪。鸟屿岛面积1.6平方公里,官沪岛面积1.45平方公里。经围垦,横屿岛已与陆地连接。漳湾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有名称的滩涂有雷东滩、保安塘滩、猪母沙滩等34处,面积约29平方公里。沿海有山兜汐水道、漳湾水道、南埕汐水道、鲈门汐水道。其中鲈门汐水道位于漳湾东北部,西北—东南走向,水深6.8—27米,可建深水码头。
  全镇下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03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村。其中少数民族300多户。全镇人口五万余人。镇所在地由漳湾村、海英村和漳江居委会三村(居)组成,规划建设中的集镇范围已拓展至南埕村,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万多人。现较大的人口集中地为南埕村,人口8000多人。
  漳湾镇文教卫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卫生院一家,卫生所站50所,中学3所,小学14所。
  漳湾镇海、陆交通设施完备,路网密集。沈海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境内设有沈海高速公路漳湾互通口、温福铁路客货两站。境内有3000吨级集装箱码头,直通省道公路。除官沪、鸟屿两个海岛村外,其他24个村全部通车,共有4条公路到达城区。近年来,改善了水源地供水设备,新建改建多个村庄的饮用水设施。商品流通所需的设施和服务机构也比较健全。
  漳湾镇是蕉城区的粮食主产区、养殖业集中区、港口密集区及临海工业集中区,拥有丰富的土地、海洋及渔业资源,有海产品加工、木业加工等企业多家,还有农产品、水果、建材、电器、水产品、文化用品、服装等批零店数百家。
  全镇耕地面积20000亩,林地12000多亩,以沿海滩涂为主的水产基地可开发利用面积3万多亩,以山地为主的水果基地可开发利用面积近万亩。粮食作物有水稻、甘薯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柑桔、杨梅等,还种植蔬菜10000亩。水产养殖主要产品有蛏、虾、蟹、土丁、章鱼、海蛎、海带等,年产水产品约5万吨。以兰田村、下凡村、南埕村为主的蔬菜基地以及以王坑村为主的畜牧基地,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在水产品加工方面,主要有海蛏烤干、紫菜加工包装、保鲜、冷冻等加工业;蔬菜加工以生姜加工为主,发展瓜菜保鲜加工生产为主。在水果加工方面,以龙眼加工、烤干制罐生产为主。
  随着中心城市“南扩面海、北展南移”,漳湾镇辖区已纳入中心城市范围。中心城市建设很多项目落户漳湾镇,宁德学院、宁德市医院、铁路客运站、铁路货运站以及多条城市道路在镇域内。镇内还分布着多处工业园区。
  漳湾镇历史悠久。现存古建筑有戚公祠、太尉宫、资圣寺、圆明寺、小灵鹫寺等。还有横屿岛戚继光抗倭古战场遗址、古炮台、麒麟井、恩泽坛等。革命文物有位于南埕村的盐民协会旧址。漳湾镇居民世代靠海生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踩街、火把、拖石等民间活动流传至今,每年中秋节都举办这些活动纪念戚继光。还有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此外,漳湾手工木船制造工艺(福船)独具特色的水密隔舱技术,闻名遐迩,世代相传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七都镇
  七都镇历史悠久,位于镇区附近的塔兜山遗址和河墘村东侧的瓦楼岗遗址发掘表明,早在青铜时代,七都溪下游平原地带就有人类定居。位于七都镇西南的西陂塘旧称为赤鉴湖,早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0年)就开始围垦,宋《三山志》载其“溉田三百十八顷”。明代设都,今七都镇域包括当时七都及六都的部分村,清代沿之。民国时期,七都属城关区,后设为七都示范乡和七都乡。1949年后曾隶属八都、漳湾管辖。1961年改为区,同年并入八都区。1966年设人民公社,1984年建乡,1988年10月改为镇建制。
  七都镇地处蕉城区东部,东临海面至漳湾镇,南接金涵乡,西与石后乡相邻,北与八都镇衔接。地域面积76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山区,东部为低山、平原、浅海、滩涂,七都溪自西向东横穿全境。七都溪以北,山峰山脉源自虎贝第一旗,有大弯头山、竹坪岗山、崩垅山、五马峰等,自西向东排列,成为霍童溪与七都溪分水岭。七都溪以南山峰有石壁头山、牛埕山,西岩顶山、莲花心山等,构成了七都溪与金溪的分水岭。境内西部诸山海拔600—800米,东部多在400米以下。七都溪源自虎贝,经洋中、石后,落差八百多米,于下乌坑村进入境内。纳华镜溪、彭溪、黄莲坑溪、小坑里溪及众多山涧,于马坂村附近出峡谷,折向北、东、南,蜿延曲折,于七都镇区东入海。七都溪流域面积达33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4亿立方米。七都河口处于西陂塘东侧,长2.5公里,宽约200米,涨潮时水深约4米。另有北山溪,源自牛埕山东坡,全长约六公里,自西向东,穿104国道,由西陂塘入海。西林溪,源于香林寺北山,由西向东自河墘宫歧头村入海,长约五公里,上游有六都水库。
  镇区距市区15公里,处平原地带,交通便捷。104国道贯穿南北,紧临福宁高速公路、福温铁路路口。全镇辖有1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人口8000多户,28000余人,其中畲族约700户。
  七都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耕地面积约1.2万亩,其中水田近万亩。浅海面积3.5万亩,滩涂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7万多亩。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番薯,水果多为草莓、晚熟龙眼、脐橙,近年还引进袖珍菇、蝴蝶兰、茭白、药材、金佛手等经济作物。水产养殖主要有蛏苗、牡蛎、淡水鳗、香鱼、青蟹、弹涂鱼、虎纹蛙、倒刺耙鱼等。七都镇是蕉城区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农副食品、水产品供应基地。
  七都镇社会服务事业较为完善。医疗卫生设施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文化教育事业也日趋进步,多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
  镇域内,建设中的官昌水库将成为宁德市第三水厂的水源,为闽东工业园区和马坂灌区供水。围垦面积达7000多亩的三屿工业园区围垦项目位于七都镇东部,将为蕉城区提供良好的工业创业平台。目前,全镇村村已实现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电力以及优质的服务营造优越投资环境。
  七都镇历代人才辈出,宋时有李鉴、翁由诲、龚郯,及黄顾、黄溓、黄汉、黄德、黄行、黄时、黄题、黄百一、黄元迁等进士、仕外职官。黄氏九人被称为“峬源定美洋九知府”。明代有林聪、林文迪、林著、陈炫、赵宣、韩琼、林初、林桂、陈和、陈希孔,清朝有阮芳潮等乡贤名士。尤其以林聪为著名。林聪,正统五年(1440年)中进士,成化十八年(1482年)逝于刑部尚书任上,赐太子少保,《明史》有载。
  今七都镇,旧称峬源、峬村,传系迁自河南光洲固始县峬城而得名。宋代宁德县设三乡十里,七都地属安东乡临海里。传旧村在定美洋,后为洪水荡析,现有遗址。明代时,七都辖前林、讲前、东山铺等六村。1958年为七都大队,1979年析为大厅、官亭、浿河、黄厝四个村委会。七都自古有山、水之利,同时也是宁德县城北往霍童溪流域、福安、浙江等地的陆路要道。商业繁荣,农业发达,经济较为繁荣。现存古迹有:少保祠,祀明代刑部尚书太子少保林聪,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冠英坊,始建于明,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陈氏(林聪母)墓,在七都镇公路大桥北200米,始建于明代,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东山寺、“六经讲堂”等古建筑。七都历史上曾有“东观晓钟”、“五峰夕照”、“北溪晚渡”等峬源八景。此外,境内七都溪河岸风光、八仙顶山石景、北山畲族田园风光、东岐后山临海风光等都引人入胜,成为旅游观光景点。
  七都镇区辖村有浦源社区、大厅、张厝、官亭、广前、关厝、黄厝、塔兜、浿河、崩垅、大头坑、案坪下等村。
  “六都”,旧地名,今指许厝、陈厝、飞竹三个大队。宋时定三乡统十里,明代定三乡七里二十五都,六都属安东乡临海里,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南北长二十八里,东西长四十五里。东至八都芦坑(即现在下白石北斗都)交界,西至二十三都盖竹洋交界,南至五都增坂交界,北至南浦与福安交界,统村二十三,主村在东岐村。
  民国29年,六都曾为全县二十四乡之一。五十年代初,属第三区,设为六都乡。1963年为六都人民公社,后为六都大队,属七都公社。1979年析为许厝、陈厝、飞竹三个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
  1955年福汾公路修通之前,六都地处宁德通往北边境外的陆上必经之路,历史上商业繁盛,人口密集。今“六都”各村计有1380多户,六千余人口。耕地2000多亩,山林4000多亩,滩涂1000多亩。以农为主,产稻谷、甘薯,经济作物有草莓、龙眼、枇杷。滩涂产海蛎、蛏苗及水产养殖等。
  六都现所辖村居有:许厝、洋甲;陈厝;飞竹、下房、铁炉坪、油坊溪、岭坪、白石湾、郑岙等。

附注

注:本文资料多引自《宁川域情》,部分内容为上述乡镇提供。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甘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