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五都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15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五都概述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60
页码:
1-59
摘要:
第一章五都概述本文章内容包括:沿海乡镇简介;“四都”地理人文 ;漳湾史话 ;宁德县城西北郊的水文、路桥及村庄;宁德南路古官道;蕉城滨海地区的珍稀植物等。
关键词:
宁德市
五都
概述
内容
沿海乡镇简介
本辑“滨海五都”的介绍对象,是指明、清时期沿海的二都、四都、五都、六都、七都等乡村。由于历代区划的变化,到今天,这五个“都”的主要区域已分别归属飞鸾、金涵、漳湾、七都等乡镇。为帮助读者了解古代“五都”区域的情况,我们在介绍上述乡镇的简况时,提及古时五个“都”与今乡镇的传承关系,并概述所辖村庄的一些情况。
飞鸾镇
飞鸾古代时为宁德与外界的交通要津,旧称“飞鸾渡”。明代属二都,民国27年(1938年)设飞鸾乡,属城关区。1949年设第五区,辖飞鸾、碗城两乡,1956年改飞鸾区,1958年改称飞鸾乡,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飞鸾区,1966年恢复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恢复飞鸾乡,1988年10月改镇建制。
飞鸾地处市区东南部12公里,东经119°30'48"—119°40'54",北纬26°30'36"—26°36'37"之间。北面临海,东北与三都澳城澳半岛相邻,东南和西南与罗源县接壤,西北与城南镇相连。总面积9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滩涂面积3.5万亩,其中近海滩涂1.5万亩。镇域面海背山,北西走向山脉约十公里,飞鸾境内有尖峰山、莲峰山、虎岗山等十余座七百米左右山峰,是飞鸾溪与罗源七步溪的分水岭,旧时山间岔口为宁德通往省城交通孔道,其中西北部凤凰山主峰海拔1048米,是飞鸾镇最高峰。东北走向山脉构成城澳半岛,镇域内有叠石山、大石岗山等数十座,与三都交界的白马山海拔976米。飞鸾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720毫米,气温19度。主要河流飞鸾溪,又称“蒲岭溪”,长约3.5公里,源于白马山北坡,有五、六条山涧溪流汇入,于飞鸾村入海。境内较大溪流还有车里湾溪,源于城南镇大山岗山西南坡,有岚口溪汇入,于车里湾入海。有澳里、陈家洋两座中型山区水库,淡水资源丰富。
全镇辖有2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136个自然村。5800余户,24000余人,其中畲族400多户。人口集中在沿海的飞鸾、梅田、碗窑、二都上村、下村等地,特点是沿海人口密集,山区人口稀少。近年山区人口向沿海聚集,从事农业、运输、水产养殖等。沿海诸村新建房屋多,山区村人口减少,其中陈家洋村人口因水库建设,基本迁出。
耕地14000多亩,林地约十万亩,滩涂35000亩。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甘薯等,水果有荔枝、龙眼等。水产品有二都蚶、蛏、太平洋牡蛎、花蛤等。工业以化工陶瓷和水产品加工业为主。
飞鸾镇素有“闽东南大门”之称,交通便利。104国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横贯镇区,距三都澳深水码头仅10公里,并有疏港公路连接。已建成的岚口公路和梅澳公路,将山区与沿海连成一片。目前,镇区建有车站1个,停车场1个,机动车船达数百台。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果显著。医疗卫生网络健全。有中学1所,小学5所。
各类文化所站5所,娱乐活动中心和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数处。科技兴农、科技兴企取得成果,广播电视村村通达90%以上。
飞鸾镇高岭土、花岗岩等矿产贮量多、分布广,可开发潜力大。河流雨量充沛、落差较大,适合建设中小型电站。白马山和凤凰山拥有坐山观海的特色景观,清新幽静的生态环境;碗窑村百年以上的古民居和古建筑,飞鸾村千年历史的古瓷窑,散布于各地的寺庙道观,还有畲族村民族风情,让飞鸾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碗窑地区讲闽南语,畲族聚居区域保存畲族语,其他地区均讲宁德地方方言。
“二都”,旧地名。明代时设三乡七里,二都统二十二村,范围远及飞鸾、蒲岭、城澳等地。清代沿袭。今专指现上村、下村所在的各自然村。解放初,这里曾设二都乡,为飞鸾八乡之一。二都村地处宁德旧城南部,曾为城区通往省城福州的交通要道,商贾往来,舟楫停泊,曾为繁华之地。二都各村背山面海,气候、土壤条件独特,所产荔枝与珠蚶久有盛名。“二都蚶”和晚熟龙眼、晚熟荔枝远销各地。目前,各村还有盛产期晚熟荔枝数百株,珠蚶生产也形成产供销链条。因地处要道,近年来,高速公路与铁路均从村域内经过。
上村,原名二都上澳,后称上村。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驻地陈厝里村。辖陈厝里、鲎岐头、章澳道、尤厝里、企岺头等5个自然村。下村,原名二都下澳,后称下村。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下村、宫兜、龟岩等3个自然村。
金涵畲族乡
早在青铜时代,金溪冲积平原地带有就人类定居。传五代后唐建县初时,金涵陈塘洋拟为县治所在。宋代属安东乡金溪里。明代置都,现金涵乡地域为安东乡陵山里四都。清代沿之,统村十六个。民国27年(1938年)属宁德县第一区。民国32年,分为宁德县濂坑乡及蕉城镇金涵保、菰洋保地。解放初,1952年属二区(区公所驻漳湾),1963年属宁德县城郊区。1966年7月撤区设金涵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金涵乡,1995年,改金涵乡为金涵畲族乡。
金涵乡位于蕉城区东南,介于北纬26°37'54〃—26°43'33〃,东经119°24'25〃—119°33'39〃之间。总面积64.9平方公里。北接蕉城七都镇、石后乡,西南与罗源县中房镇相接,东北与漳湾镇相连、南与城南镇接壤。乡政府驻地涵道村,紧临城区,距市中心仅2.3公里。北、西、西南为山区,东为河积平原。境内已知名的山峰有22座,其中坐落于西南部的莲花山,海拔865米,是全乡第一高峰。乡域内山区分为西南与北部两部分。西南诸山脉由虎贝第一旗延伸而来,止于金涵水库,有莲花山、山通天山、桐峰顶山、马头山、蔡洋山等十余座,海拔多在七百米以上,山势陡峻,森林茂密。北部诸山为七都溪与大金溪分水岭的组成部分,有拔船丫山、金峰山、虎头岗山、企岗山等,海拔多在六百米以下。域内东部为金溪冲积平原,面积约十平方公里,南临城区,北接西陂塘,东靠金仙山,是金涵乡人口稠密区和农业、工业发达地区。境内主要河流为大金溪,以及其支流小金溪、杨梅溪等。大金溪为蕉城区三大河流之一,源于蕉城区、罗源县、古田县三县交界的展旗峰南麓,自西向东,经洋中九道村,于后溪村进入金涵境内峡谷,在菰洋村百丈瀑布处纳罗源中房溪、叠石溪水,折向西北,在金涵村竹林潭出峡谷,进入平原,流势趋缓,于此纳杨梅溪、小金溪水,又于上兰村折向东,向南,流入城区东南,注入东湖,趁潮开闸入海。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6亿立方米。小金溪为金涵水库之源,上流两溪。西为岭尾溪,源自洋中起头峰东坡,全长约八公里,北为里占溪,源自石洋下竹洋山东南坡,全长约六公里。金涵诸水源于高山,上游多为峡谷,历史上曾有因洪水而使河流改道的记录。金涵乡为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气温适中,生态环境良好,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金涵畲族乡辖金涵、琼堂、上兰、濂坑、井上、上金贝、亭坪、院后、里占、金峰、高乾、中前、上茶洋、浮坪、菰洋、后溪等16个村委会,114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金涵村。全乡人口18000余人,其中畲族约900户,3600多人,占乡总人口的20%。畲族人口占30%以上的村委会有金涵、琼堂、亭坪、上金贝、院后、金峰、中前村等7个,其中亭坪、上金贝村为纯少数民族村。近年来,由于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新增了琼堂新源小区、金涵大松岗村、金涵南洋新村、金涵溪坂新村等居民点。
全乡耕地面积近万亩,其中水田约四千亩,旱地4700亩,林地7万多亩。粮食作物为稻谷、甘薯,水果主要有柑橘、草莓、葡萄等。20世纪70年代,地区茶厂、罐头厂、造纸厂、县合成氨厂等数家中型企业建于此,是当时宁德县的工业基地。现有金涵水电站、金溪一级电站、金涵水库电站、中前电站。境内金涵水库为城区主要供水源,水质优良,总容量1633万立方米。
金涵乡地处城郊,旧时为宁德城关北上连通北、西北各县及江浙一带的陆上要道,宋代境内就建有跨越金溪的石桥,清代境内设有铺所。当前,全乡路网发达,境内路面多为水泥路,有机动车数量数台百(辆)。
金涵乡有医院1家,卫生站16所。区民族中学1所,小学6所,还有一所文化站,收藏部分畲族风情展品。
金涵乡开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与旅游资源丰富。金涵上兰村有青铜时代遗址。金邶寺始建于唐代,为宋、元、明时期宁德著名禅林,现存有唐代石刻两方及元代石柱等遗物。金涵竹林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1995年建于亭坪村的“中华畲族宫”是畲族标志性建筑,“1995年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在此举行。建筑有仿汉宫阙门楼和忠勇王殿等,总占地面积50亩。
清代时,“四都在县北一十里,南北长三十五里,东西长四十里,东至六都濂坑交界,西至二十三都北壁岭交界,南至蔡洋岭与罗源交界,北至六都交界”。其地域主要在今蕉城区金涵乡辖地之内,但当时四都包括今蕉北街道办事处的单石碑村一带,还包括漳湾镇的下坂、增坂、郑岐,七都镇的牛埕坵一带及石后乡的田地坪、石壁岭尾、半岭等村。
今“四都”旧名,仍然存在于民间,指今上兰村、下兰村一带。
漳湾镇
漳湾镇旧时大部属“五都”地域。位于大金溪流域的贝头村红头岗,曾发掘有石器和网纹硬陶片,这表明漳湾域内很早就有人类栖息劳动。宋代,漳湾属安东乡临海里。明、清时代,现漳湾地域包括当时五都全部、四都、六都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漳湾初属一区,后陆续设为漳湾镇、漳南镇等。解放初期属二区,1955年设漳湾区,1958年11月成立人民公社,1989年10月改为漳湾镇。
镇驻地漳湾村在蕉城区东部,地处蕉城区东部沿海城郊,直距市区9公里,与三都岛隔海相对。镇域面积54.5平方公里,东与福安下白石镇隔海相望,西靠七都、金涵,南接市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9℃,无霜期310天,年均雨量2098毫米。西、北部丘陵地带,多为海拔50—300米的低山丘陵,知名的有马头山、寨顶山、雷东山等十五座。漳湾处于大金溪、霍童溪、七都溪三条蕉城区主要河流入海口,三河年均径流量计达31.84亿立方米,淡水资源极为丰富,引水方便。境内有名称的岛、礁有17个,其中较大岛屿有鸟屿、横屿和官沪。鸟屿岛面积1.6平方公里,官沪岛面积1.45平方公里。经围垦,横屿岛已与陆地连接。漳湾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有名称的滩涂有雷东滩、保安塘滩、猪母沙滩等34处,面积约29平方公里。沿海有山兜汐水道、漳湾水道、南埕汐水道、鲈门汐水道。其中鲈门汐水道位于漳湾东北部,西北—东南走向,水深6.8—27米,可建深水码头。
全镇下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03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村。其中少数民族300多户。全镇人口五万余人。镇所在地由漳湾村、海英村和漳江居委会三村(居)组成,规划建设中的集镇范围已拓展至南埕村,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万多人。现较大的人口集中地为南埕村,人口8000多人。
漳湾镇文教卫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卫生院一家,卫生所站50所,中学3所,小学14所。
漳湾镇海、陆交通设施完备,路网密集。沈海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境内设有沈海高速公路漳湾互通口、温福铁路客货两站。境内有3000吨级集装箱码头,直通省道公路。除官沪、鸟屿两个海岛村外,其他24个村全部通车,共有4条公路到达城区。近年来,改善了水源地供水设备,新建改建多个村庄的饮用水设施。商品流通所需的设施和服务机构也比较健全。
漳湾镇是蕉城区的粮食主产区、养殖业集中区、港口密集区及临海工业集中区,拥有丰富的土地、海洋及渔业资源,有海产品加工、木业加工等企业多家,还有农产品、水果、建材、电器、水产品、文化用品、服装等批零店数百家。
全镇耕地面积20000亩,林地12000多亩,以沿海滩涂为主的水产基地可开发利用面积3万多亩,以山地为主的水果基地可开发利用面积近万亩。粮食作物有水稻、甘薯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柑桔、杨梅等,还种植蔬菜10000亩。水产养殖主要产品有蛏、虾、蟹、土丁、章鱼、海蛎、海带等,年产水产品约5万吨。以兰田村、下凡村、南埕村为主的蔬菜基地以及以王坑村为主的畜牧基地,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在水产品加工方面,主要有海蛏烤干、紫菜加工包装、保鲜、冷冻等加工业;蔬菜加工以生姜加工为主,发展瓜菜保鲜加工生产为主。在水果加工方面,以龙眼加工、烤干制罐生产为主。
随着中心城市“南扩面海、北展南移”,漳湾镇辖区已纳入中心城市范围。中心城市建设很多项目落户漳湾镇,宁德学院、宁德市医院、铁路客运站、铁路货运站以及多条城市道路在镇域内。镇内还分布着多处工业园区。
漳湾镇历史悠久。现存古建筑有戚公祠、太尉宫、资圣寺、圆明寺、小灵鹫寺等。还有横屿岛戚继光抗倭古战场遗址、古炮台、麒麟井、恩泽坛等。革命文物有位于南埕村的盐民协会旧址。漳湾镇居民世代靠海生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踩街、火把、拖石等民间活动流传至今,每年中秋节都举办这些活动纪念戚继光。还有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此外,漳湾手工木船制造工艺(福船)独具特色的水密隔舱技术,闻名遐迩,世代相传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七都镇
七都镇历史悠久,位于镇区附近的塔兜山遗址和河墘村东侧的瓦楼岗遗址发掘表明,早在青铜时代,七都溪下游平原地带就有人类定居。位于七都镇西南的西陂塘旧称为赤鉴湖,早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0年)就开始围垦,宋《三山志》载其“溉田三百十八顷”。明代设都,今七都镇域包括当时七都及六都的部分村,清代沿之。民国时期,七都属城关区,后设为七都示范乡和七都乡。1949年后曾隶属八都、漳湾管辖。1961年改为区,同年并入八都区。1966年设人民公社,1984年建乡,1988年10月改为镇建制。
七都镇地处蕉城区东部,东临海面至漳湾镇,南接金涵乡,西与石后乡相邻,北与八都镇衔接。地域面积76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山区,东部为低山、平原、浅海、滩涂,七都溪自西向东横穿全境。七都溪以北,山峰山脉源自虎贝第一旗,有大弯头山、竹坪岗山、崩垅山、五马峰等,自西向东排列,成为霍童溪与七都溪分水岭。七都溪以南山峰有石壁头山、牛埕山,西岩顶山、莲花心山等,构成了七都溪与金溪的分水岭。境内西部诸山海拔600—800米,东部多在400米以下。七都溪源自虎贝,经洋中、石后,落差八百多米,于下乌坑村进入境内。纳华镜溪、彭溪、黄莲坑溪、小坑里溪及众多山涧,于马坂村附近出峡谷,折向北、东、南,蜿延曲折,于七都镇区东入海。七都溪流域面积达33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4亿立方米。七都河口处于西陂塘东侧,长2.5公里,宽约200米,涨潮时水深约4米。另有北山溪,源自牛埕山东坡,全长约六公里,自西向东,穿104国道,由西陂塘入海。西林溪,源于香林寺北山,由西向东自河墘宫歧头村入海,长约五公里,上游有六都水库。
镇区距市区15公里,处平原地带,交通便捷。104国道贯穿南北,紧临福宁高速公路、福温铁路路口。全镇辖有1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人口8000多户,28000余人,其中畲族约700户。
七都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耕地面积约1.2万亩,其中水田近万亩。浅海面积3.5万亩,滩涂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7万多亩。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番薯,水果多为草莓、晚熟龙眼、脐橙,近年还引进袖珍菇、蝴蝶兰、茭白、药材、金佛手等经济作物。水产养殖主要有蛏苗、牡蛎、淡水鳗、香鱼、青蟹、弹涂鱼、虎纹蛙、倒刺耙鱼等。七都镇是蕉城区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农副食品、水产品供应基地。
七都镇社会服务事业较为完善。医疗卫生设施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文化教育事业也日趋进步,多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
镇域内,建设中的官昌水库将成为宁德市第三水厂的水源,为闽东工业园区和马坂灌区供水。围垦面积达7000多亩的三屿工业园区围垦项目位于七都镇东部,将为蕉城区提供良好的工业创业平台。目前,全镇村村已实现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电力以及优质的服务营造优越投资环境。
七都镇历代人才辈出,宋时有李鉴、翁由诲、龚郯,及黄顾、黄溓、黄汉、黄德、黄行、黄时、黄题、黄百一、黄元迁等进士、仕外职官。黄氏九人被称为“峬源定美洋九知府”。明代有林聪、林文迪、林著、陈炫、赵宣、韩琼、林初、林桂、陈和、陈希孔,清朝有阮芳潮等乡贤名士。尤其以林聪为著名。林聪,正统五年(1440年)中进士,成化十八年(1482年)逝于刑部尚书任上,赐太子少保,《明史》有载。
今七都镇,旧称峬源、峬村,传系迁自河南光洲固始县峬城而得名。宋代宁德县设三乡十里,七都地属安东乡临海里。传旧村在定美洋,后为洪水荡析,现有遗址。明代时,七都辖前林、讲前、东山铺等六村。1958年为七都大队,1979年析为大厅、官亭、浿河、黄厝四个村委会。七都自古有山、水之利,同时也是宁德县城北往霍童溪流域、福安、浙江等地的陆路要道。商业繁荣,农业发达,经济较为繁荣。现存古迹有:少保祠,祀明代刑部尚书太子少保林聪,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冠英坊,始建于明,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陈氏(林聪母)墓,在七都镇公路大桥北200米,始建于明代,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东山寺、“六经讲堂”等古建筑。七都历史上曾有“东观晓钟”、“五峰夕照”、“北溪晚渡”等峬源八景。此外,境内七都溪河岸风光、八仙顶山石景、北山畲族田园风光、东岐后山临海风光等都引人入胜,成为旅游观光景点。
七都镇区辖村有浦源社区、大厅、张厝、官亭、广前、关厝、黄厝、塔兜、浿河、崩垅、大头坑、案坪下等村。
“六都”,旧地名,今指许厝、陈厝、飞竹三个大队。宋时定三乡统十里,明代定三乡七里二十五都,六都属安东乡临海里,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南北长二十八里,东西长四十五里。东至八都芦坑(即现在下白石北斗都)交界,西至二十三都盖竹洋交界,南至五都增坂交界,北至南浦与福安交界,统村二十三,主村在东岐村。
民国29年,六都曾为全县二十四乡之一。五十年代初,属第三区,设为六都乡。1963年为六都人民公社,后为六都大队,属七都公社。1979年析为许厝、陈厝、飞竹三个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
1955年福汾公路修通之前,六都地处宁德通往北边境外的陆上必经之路,历史上商业繁盛,人口密集。今“六都”各村计有1380多户,六千余人口。耕地2000多亩,山林4000多亩,滩涂1000多亩。以农为主,产稻谷、甘薯,经济作物有草莓、龙眼、枇杷。滩涂产海蛎、蛏苗及水产养殖等。
六都现所辖村居有:许厝、洋甲;陈厝;飞竹、下房、铁炉坪、油坊溪、岭坪、白石湾、郑岙等。
“四都”地理人文
明代宁德县设二十五个都,都下设三十九个图,清代沿袭明二十五都,增设到四十二图、民国初期沿用清之都图区划,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实施《县组织法》后,废除都制,县下设区、村里、闾邻。
明代四都统十六村,设一图(按人口数而定),清代统三十九村,亦设一图,民初沿之。其管辖地域主要在今蕉城区金涵乡辖地之内,但当时四都管辖的还有现在蕉北街道办事处的瓮窑,溪里、火管竹(今应仙院一带)、塔山(今镜台山一带)、米筛坪;漳湾镇的下坂、增坂、郑岐;七都镇的上贝头、岭头岔、牛埕坵;石后乡的田地坪(今千地坪)、石壁岭尾(今岭尾)、半岭、边〓岗(今边守岗)等村。
旧志记载:“四都在县北一十里,南北长三十五里,东西长四十里,东至六都濂坑交界,西至二十三都石壁岭交界,南至蔡洋岭与罗源交界,北至六都交界。”四都的地形地貌是北、西、西南为山区,东为冲积平原,整个地形向东倾斜。最高山峰莲花山海拔865米,700米以上海拔的山峰有十多座,山势陡峻,森林茂密,最低山位于濂坑村前西陂塘(赤鉴湖)内的石印山,海拔只有6.5米。四都靠海边(西陂塘)的只有濂坑、郑岐、增坂、下坂四个村庄,其余均为内陆与山区。境内主要河流有大金溪,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2.16亿立方米;岭尾溪全长8公里,里占溪全长6公里,两溪汇集栏头溪(小金溪),大金溪与栏头溪合流后向东湖塘入海;濂坑铁沙溪,全长2100米,自明始,铁沙溪码头集市就闻名闽、浙、台。四都境内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好,自然条件优越。
“四都”境,西南与北部两部分群山起伏,山脉蜿蜒,西南部山脉由二十四都虎贝第一旗峰延伸而来,有莲花山、通天山、桐峰顶山、马头山等十余座海拔700米以上山峰;北部山脉为七都溪与大金溪分水岭的组成部分,有拔船丫、企岗山等山峰,海拔在450米以上。境内溪流有源自于宁德、罗源、古田三县交界的二十三都展旗峰南麓自西向东的宁德县三大溪之一的大金溪和源于二十二都洋中起头山东坡的岭尾溪及源自二十三都石后竹洋山东南坡的里占溪,以及源自濂坑犬头山麓的铁沙溪等溪流。山上云雾蒸岚,群山叠翠、百鸟争鸣,与龙潭、溪流形成了“四都”和谐的自然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闻名宁德的“百丈龙潭”,地处万山之中,位于百丈山峰对岸的百丈瀑布半腰(瀑布落差102米),自唐代开始就有人为乞龙祈雨活动。宋代宝庆间(1225年—1227年)宁德主簿丁大全因旱“潭易银瓶”(见明嘉清版《宁德县志卷四·异闻》)求得甘霖,宋宝祐四年(1256年)丁大全奏请理宗皇帝封百丈龙为王,并赐建龙王亭于百丈村的顶峰上,同时丁大全为龙王亭撰对联:“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清同治九年(1870年)宁德知县黄国培重建龙王亭,亭中立碑,碑上刻有“龙潭祷雨,雨随祷下”等字样。
“仙人足迹”,俗称“仙人脚迹”,位于濂坑村后门山(茄芜山)一块巨石上,明初以来宁德县许多名士登山观摩仙迹,留下诗文,使人回味无穷。
“拔船丫”位于金贝村后门山,山脊呈“U”形,常年笼罩浓雾,由于有很多大海蛎壳附于“拔船丫”石壁上,吸引许多游人慕名参观。
“石马洋”,即今烟亭洋,亦称“乌石洋”,相传唐朝围垦西陂塘而成村,占地0.25平方公里,洋(田)中有各种形状似马的石头,十分壮观。
铁沙溪,位于濂坑村南,系三都澳内湾西陂塘的一个天然埠头(码头),水陆交通方便,自元代开始就有南来北往的商客船只聚集于此,明末清初最为繁荣。
四都地域的开发,历史悠久,早在青铜时代就有人类定居,经考古,位于野麻葚(“葚”音“阆”,下兰村,下同)宁德县国营茶场山上有500平方米的青铜时代人类活动遗址。
旧志中记载宁德建县前择选县址在陈塘洋(今琼堂洋),其址在原宁德地区茶厂前,104国道下,后由于“土疏水轻”,迁白鹤山阳(蕉城区城关)筑土城,置宁德县治,时陈塘洋是七都溪与大金溪分水岭内最大的冲积平原,是县治前人众物资汇集之地①,也是宁德县北门外第一个驿马站旧址②。
罗隐题诗石,位于野麻葚溪边,唐代诗人罗隐的题诗石因岁久年湮,字迹磨灭,清代时仅仅存“添砚沼”三字之遗迹。
濂坑村后门山黄崖岩的峭壁上烟雾飘渺,有古人炼丹石室一间,可容十多人,优雅清静,四周青山绿树。
佛教传入宁德,是在南朝梁天监(503年~519年)初,四都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就创建有兴福寺。金邶寺于唐大中八年(854年)兴建,成为宋、元、明、清时期宁德县著名禅林。唐大中十二年(858年)又兴建了永福寺,唐咸通三年(862年)在涵道村又建了竹林寺。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在院后村建有瑞迹寺,次年在米筛坪又建了广福寺。
宋代宁德县北门外洋头七村(今濂坑村)建有专供观音菩萨的观音阁,废于明万历年间。濂坑村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建妈祖宫,又称“天后圣母宫”。
四都虽然人口少,只设一图,但自宋代开始,人才辈出,宋代的张翰,濂坑村人,字云卿,一作文卿,号坎翁,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萧国梁榜进士。居官忠正,体恤百姓,但因朝廷腐败,仕途险恶,弃官返回故里,开设学堂,他的得意门生有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庚戌科余复和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已未科曾从龙榜进士高颐等,他潜心钻研理学,著有《观过录》三十三章。
蔡景榕,字同野,一作尚秀,蔡洋村人,秀才出身。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被倭寇掳至日本萨摩妙麂岛,幸得日本僧人俊可赎而留住南林寺。委以缮写,由于思乡心切,题有《画雁诗》被俊可发现,僧人怜悯他,于嘉靖四十三年乘漳州通番船回国,后任江西兴国教谕,湖广随州学正,著有《海国生还集》。
王宗辉,字发生,号光屿,濂坑村人,从小熟读兵书,苦练刀枪弓箭。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叛乱,波及濂坑村,王宗辉在闽浙边界召集200多名义士与叛军奋战,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阵亡。
王盛钦,字亦训,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招入福宁府“绿营兵”,同治二年(1863年)台湾受法军侵扰严重,向内陆告急,王盛钦调驻台湾,抵御法军的坚船利炮。屡立战功,驻扎台湾十八年。
此外,还有宋代许淑度,字端大,淳熙七年(1180年)举人,著有《江东十论》推原三国六朝离合之由。林魁,字元长,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举人,后任广东肇庆知府。
漳湾史话
漳湾镇,旧称“五都下”,位于蕉城区东部,距离市区9公里,镇域面积54.53平方公里。东与福安市下白石镇隔海相望,西靠七都、金涵,南接市区,北邻八都镇邦门。漳湾地处沿海,周边丘陵起伏,水陆畅通,地理条件优越。
漳湾镇开发较早,历史悠久。位于大金溪流域的贝头村红头岗,以及上塘村南山曾发掘出土石锛、石镞和网纹硬陶片、夹砂灰陶片、灰硬陶片,经鉴定为商周时代遗物。南宋时期,属安东乡临海里。明代全县设二十五都,镇域属五都,下设四图,辖蓝舆(骝屿)、小塘、南埕、横屿、楼前(蓝田)、中村、官井、港尾、黄坑、汤湾、章湾。清代,五都管辖地域为溪口、蓝田、马山、蒋沃、游沃、东楼、官井、中村、林家池、福林观、汤湾、后湾、港尾、南埕、南山、家洋坂、黄坑、漳湾、岭后十九个村庄。民国时期,漳湾初属一区,后陆续设为漳湾镇、漳南镇等。解放初期属二区,1955年设漳湾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管辖漳湾、南埕、蒋沃、仓西、上塘、海鹰六个小公社。1989年10月改为漳湾镇。现漳湾地域为明清时期五都全部,四都、六都一部分,镇政府驻地为漳湾村,下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03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村。总人口52000多人。最大行政村为南埕村,现有人口8600多人。雷东、又加塘、上塘保安塘自然村为畲族同胞聚居地,共有蓝、雷、钟三姓,347户,人口1600多人。鳌江村为疍民上岸居住地,辖白井、红霞、宫仔鼻、加湖头4个自然村、980户、4300多人,以翁、陈、欧三姓为主,人口密度为蕉城区之最。
漳湾镇政府驻地漳湾村,原名张湾,因张氏家族聚居于此而得名。后来随着迁入姓氏日益增多,逐渐繁荣,村界扩大至漳江之畔,故得名漳湾。万历版《福宁州志》又作“章湾”。旧时为五都沿海各村庄与县城间的交通孔道,也是福安、宁德两县的交通主干道之一。
漳湾靠海,人口繁多,而耕地相对不足,水利条件薄弱。北宋元祐四年(1089),骝屿人林圭在圣泉寺住持养誉协助下,围垦赤鉴陂(西陂塘)。赤鉴陂工程浩大,设施齐全。据南宋《三山志》记载:“(林圭)以陂下田户百六十均所费,于陂上为桥,号泗洲,延三十余丈,石址。又于陂西水漈里筑堤,上广二丈,长二里,址亦以石,筑堤二以为捍,斗门三,以司启闭,溉田三百十八顷,受种二千四百石。”赤鉴陂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宁德最早的大规模围海造田工程。明清迨至民国时期,又陆续围垦济农塘、和尚塘、阮家塘等四十余个,使人多地少的矛盾大为改善,成为宁德的粮食主产区。1956年,五里洋引水工程竣工,修建水渠4条,5000多米,解决了南埕大队3200亩水田灌溉问题。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1031亩(其中水田14000余亩,旱地6000余亩,林地12000余亩),以沿海滩涂为主的水产基地可开发利用面积3万多亩,以山地为主的水果基地可开发利用面积近万亩。境内农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盛产荔枝、龙眼、柑桔、杨梅等水果。尤其是晚熟龙眼肉厚汁甘,品质上乘。1957年,南埕五里洋还曾种植甜瓜,品质优良,香甜可口,由于种植范围有限,产量逐年减少,早已销声匿迹。此外,王坑村半山自然村鸭雏孵化养殖业久负盛名,所产鸭蛋、鸭雏十分畅销。
漳湾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物产丰富,名贤辈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入闽讨范汝为,过西陂塘访阮大成,一路行来,见男耕女织,民风淳厚,且读书人众多,不禁称赞漳湾为:“海滨邹鲁之地。”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部在漳湾打击倭寇,并在横屿岛捣毁敌人巢穴,斩倭寇2600余人,取得“入闽抗倭三大捷”之首功。至今尚留存戚公祠、恩泽坛、古炮台、麒麟井等古迹。清末“同科进士、同典翰林”的闽县(今福州市)陈海梅、陈培锟父子与漳湾南埕陈氏也结有文字渊源。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海梅以“联谊同宗”名义,至南埕谒祖,“日与其乡之耆老酌壶酒话桑麻,盘桓逾月”,并与当地名士陈德俭(祖籍南埕)、陈月仙互有唱酬。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时任全省赈务委员会主席的陈培锟为南埕陈霭山撰写寿序,以表祝贺。
漳湾镇又是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乡镇之一。从漳湾镇现存各姓氏族谱来看,迁入境内的姓氏大多都是唐末五代时期,躲避北方战乱而跟随王审知入闽的中原士族后裔,一些姓氏来自省内福州、福安、古田、泉州各府县。已知最早入境的是漳湾阮姓。阮姓始祖阮少盛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任感德场监,后定居漳湾,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阮姓与五代时期迁入郑岐郑姓、蒋澳倪姓,成为漳湾第一批居民,尤其是阮氏家族,宗支源远流长,枝繁叶茂,且以科甲蝉联,名贤辈出而名噪宁邑。北宋末年,太学生阮大成就在漳湾鞯峰山设立诚斋书堂。诚斋书堂设施较为完备,正堂额曰“敷教”,左右分设十斋。该书堂与八都福口郑氏创建的郑乡校,洋中周、姚二姓创建的来青书院交相辉映,构成了宁德早期的文化教育中心。元初,中村人韩信同在家乡设办南山书院,造就人才甚众。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庚午科,漳湾人阮环高中进士,成为了蕉城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同时也是两宋时期闽东首位进士。阮环子阮睿,字希哲,也于淳化三年(992年)登科。阮大成之孙阮登炳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乙丑科一举考中状元,更是名闻八闽。直至清代,漳湾共涌现出进士8人,举人15人(其中武举人3人)。其中阮环、阮睿“父子进士”,西岐陈寓、陈褒、陈褎“叔侄兄弟进士”,为世人所羡慕与称颂。清代恩贡生何錡“设教于邑(城关)朱公祠,所成就甚众。”漳湾村岁贡生孙逢聪迁居县城南门,“舌耕四十余年,出其门多成材者”。至近现代,域内漳湾、蓝田、南埕、拱屿、汤湾、溪口等大村的开明士绅踵步前贤,热心创办小学,聘请名师执教,为启发明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民国时期,籍贯霍童的著名教育家、清末庠生黄以褒曾在漳湾、南埕一带教书,培养了一批可造之才。漳湾还涌现出了孙树荣、钟迪民、钟迪恭等教育界知名人士。1949年后,域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有中学三所(宁德九中、十四中、蓝田中学),小学14所。
千百年来浓郁的文化氛围,使漳湾精英荟萃、人文繁盛。自古名贤辈出,代不乏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阮大成,字希圣,号献斋,漳湾(今漳湾村)人。政和二年(1112年)以三舍升国学。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直逼汴京。钦宗受投降派李邦彦等人怂恿,罢免宰相李纲官职。阮大成与陈东等人义愤填膺,遂率太学生至宣武门上书。钦宗恐生激变,采纳太学生建议,李纲得以复职。阮大成后任定国公承宣使韩世忠幕僚,深受器重。数年后归隐。回乡后,关心桑梓教育,在漳湾鞯峰山建造诚斋书院。绍兴二年(1132年),韩世忠出任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率师三万水陆并进,入闽镇压建州范汝为农民军,途经宁德,造庐拜访。相传,时大军过境,沿途各郡县均须供给军饷,唯宁德因韩、阮知交之故而获免。宁德知县赵诜之赠钱五百缗以谢,大成坚辞不受。
阮登炳(1219~1300年),小名仪孙,字显之,号石坡,晚号菊存居士,漳湾(今漳湾村)人。祖父由闽迁徙吴,遂为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第一人。初授承事郎、绍兴府签判。再迁秘书郎。因论贾似道“公田法”弊端,谪云台观提举。复起为建宁府(今建瓯市)添差通判、校书郎、官至朝请郎。德佑二年(1276年)三月,元兵攻陷临安,阮登炳随臣僚入燕(今北京市)。不久乞请回乡养病,获准。卒于江苏吴县,享年八十二岁。
韩信同(1251~1332年),字伯循,号古遗,又号中村,中村(今中村涵头)人。宋末元初,陈普讲学于石堂山,远近学者接踵。韩信同与好友杨琬遂执弟子礼,受业其门。韩信同悉心研究两宋理学之濂洛关闽诸学派,取其精华。后人称其“发明礼学,典得核要”,“援据明通,为有元一代所寡有”。陈普亦赞之:“吾老矣,得斯人饮水俟命,复何憾哉?”后应乡试不第,设学于五都南山,讲学课徒。数年后,又应建阳云庄书院之请,出任山长。卒祀乡贤祠。著有《四书标注》、《书经讲义》、《三礼易经旁注》、《书集解》、《史类纂》及诗文集十余卷。
陈寓(1446~1508年),字时安,号觏斋,西岐(今西岐村)人。成化五年(1469年,进士,授安徽休宁知县。成化十二年(1476年),升南京刑部清吏司主事、南京刑部广西司员外郎。以用刑明慎深得尚书王恕关爱。成化十九年(1483年),升本部广东司郎中,兼掌南京司法。弘治元年(1488年),擢授广西按察副使。弘治十二年(1499年),累升山西按察使。正德三年(1508年),病逝于任上。祀本邑乡贤祠、忠义孝弟祠。
陈宇(1462~1543年),字时清,号夷恒子,又号五真居士,西岐(今西岐村)人。陈寓胞弟。家贫,读书通大义,淡薄名利。为诗有晋唐风格。有《五真集》十六卷、《寿岂集》三卷行世(今无存)。民国十年(1921年),入祀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
陈褒(1484~1515年),字邦荣,六都西岐(今西岐村)人。陈宇长子。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登第后,观政户部。不久奉命协理户部河西务(今天津武清区河西务镇),忠于职守,公私称便。九月,将赴吏部谒选,忽染不治之症卒于任上,年仅三十二岁。正德十三年(1518年)十二月,灵柩归里,葬于西岐祖茔。同年进士及第黄初为撰墓志铭。
陈褎(1488~1551年),字邦进,号骝山。六都西岐(今西岐村)人。陈宇次子。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次年,授云南道监察御史,不畏权贵,直言敢谏。明世宗继位以后,自立统嗣体系,欲追尊生父兴献王朱佑杬为皇帝。陈褎不顾自身危险,大胆上疏。不遂,以告亲老辞官归隐。嘉靖十四年(1535年),起用为江西巡按御史。内阁首辅夏言欲拆毁民间房屋,扩充私人园林。陈褎致书规劝,言辞恳切。因此得罪夏言,谪任韶州(今广东韶关市)推官。再贬泗州(今安徽泗县)通判。尔后,又调任浙江慈溪知县,所在多善政。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陈褎升任直隶松江府同知。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升广西按察司佥事,整饬左江兵备,辅助总督张岳平定广西柳州府马平等县的壮民骚乱。功成之日,却遭夏言报复,准冠带闲居,不再起用。嘉靖三十年(1551年)八月十五,卒于福州宫巷府邸。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归葬宁德八都屿头金峤庄。陈褎居乡多善行,穷究经史,著有《礼记正蒙》、《易书诗绪说》若干卷,诗有《观风余韵》、《寓韶集》、《慈水闲吟》、《云间笑语》,皆梓行世。惟《春秋绪说》未终,有《奏议全集》藏于家。今存世者,惟有《骝山先生文集》、《礼记正蒙讲意》三十八卷,前者藏于北京图书馆,后者藏于南京图书馆。
阮鐄,字国声,号金溪,漳湾(今漳湾村)人。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官江西德兴知县。居官六年,赈饥三次,又捐俸筹资铺设交通孔道之寿元桥,及构建城隍庙、义仓、漏泽园等,民沾实惠,勒碑颂德。
叶开泰,字挺贤,号剑峰,漳湾(今漳湾村)人。例贡生叶禹长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廪贡生。叶开泰与胞弟开树极友爱。开树卒于泰宁任上,开树有《葬春山仲弟祭文》一千二百余言,呕心沥血,情真意挚。刘家谋评之“情文相生,一字一泪,使人读之不觉其长,真有数文字也”。道光四年(1824年),本省督抚以开泰学行上奏朝廷,敕建孝友坊于北门外,祀于忠义孝弟祠。著有《剑峰遗集》一卷,今无存。
陈起元,字开德,自署寄闻轩主人。祖籍南埕,生于县城西门。嘉庆十八年(1813年)岁贡生。喜习阴阳家书籍,曾自制刻漏壶。著有《黄莘田香草笺注》。
陈谟范(1765~1839年),又名起朝,字开臣,号访溪。五都南埕村(今漳湾镇南埕村)人,生于县城西门。道光二年(1822年)岁贡生,同年乡试连捷举人。候补知县,敕赠文林郎,奉政大夫。陈谟范工诗文,交游甚广,与周墩(今周宁县)魏敬中、霞浦游光绎、同邑崔朝坊等引为至交。著有《管见斋文集》八卷、《管见斋诗集》四卷。作品选入《国朝文四十家》。
李邦光(1843~1907年),字统文,号斗南,又号硕臣,五都增坂村(今漳湾镇增坂村)人。清同治十二年癸酉科(1873年)拔贡生。才气过人,家居又不治生产。后受廉坑王氏邀请,前往设馆,悉心教学,造就人材甚众。有手抄诗文集传世。
陈德俭(1879~1953),初名庆镕,字铸渊,又字乾镕,号悟云山人、悟云子。祖籍五都南埕,生于县城。光绪年间(1875~1908)附贡生,钦加五品衔侯选盐大使。熟谙诗、书、画、篆刻,尤以书法名重于世。
王振仑,字少庵,漳湾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岁贡生。入民国,任本县商会会长。民国元年(1912年),曾以宁德劝业所名义筹办兴复西陂废塘。后筹资相继修复官镇港、下仓、留屿各塘,得到省长公署褒奖。
漳湾镇域内现存主要的名胜古迹有:
明代戚继光抗倭遗址。包括横屿岛、古炮台、麒麟井、恩泽坛、戚公祠等古迹。横屿岛在镇区东南,直距3.1公里,原为海中孤岛,经围垦,已与陆地连接。明嘉靖四十一年(1561年)农历八月初八,戚继光率军八千,渡海攻占横屿岛,歼灭倭寇千余人,救出无辜男女五余人,史称“横屿大捷”。目前村内尚保留瞭望台等遗址,近年建有纪念碑一座,并筹划恢复部分古战场原貌。古炮台、麒麟井、恩泽坛、戚公祠均在漳湾村。198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为插图(漳湾戚公祠)=]
阮氏宗祠。又称防御祠。坐落于漳湾村街头。五代乾祐二年(949年)建。明宣德元年(1426年)重修。嘉靖四十年(1560年),毁于倭乱。万历十七年(1589年),德兴知县阮鐄重建。祠为前后三进式,硬山顶,古朴典雅,整体建筑仍保存明代建筑风格。祠堂周边尚有“后梁进士御史大夫”阮少盛墓,太学生阮大成墓。祠左有诚斋学堂旧址和龙江井。
太尉宫,位于兰田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光绪十一年(1855年)重建戏台。占地面积736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依次为戏台、中亭、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顶,高约7米。戏台左右厢房围栏外向,均彩绘《水浒传》人物。宫内大殿正中供观音塑像,右旁供陈公太尉神像,另有圆形石槽、石香炉、民国陈季良判决海埕碑,保存完好。1992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资圣寺,位于王坑村。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创坛。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殿中侍御史陈子衡属僧契霄建,由宋太祖钦赐寺额。元天历年间(1328~1330年)重建,毁于倭。崇祯四年(1631年)重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寺院占地477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依次为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资圣寺明代曾设为宁德县僧会司。旧有见山楼古迹,状元余复书匾。
圆明寺,坐落于拱屿村。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415年),因福州圆明寺设庄田于此,故而得名。寺院占地1002平方米,坐东朝西,地处山谷之中,古榕参天,风景清幽。寺左有南宋理学家杨复墓。杨复,字志仁,学者称信斋先生,朱熹高足。殁后,宁宗赐葬于圆明寺。坟墓明清时期相继修整,今保存完整。
南埕盐民协会旧址。位于南埕村,即陈厝大厅。建于清末,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封山顶,穿斗式梁架。1932年,中共宁德城关地下党支部成立,指派人员到南埕村开展革命活动,组织盐民协会。1933年,曾志来此指导工作,将盐民协会改为盐工协会。
青云坊。坐落于汤湾村街口。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为举人林思勉立。为宁德市现存最早的古牌坊,同时也是福建省现存最早的古牌坊之一。青云坊四柱三间,青石结构。坊顶飞檐翘角,雕琢古朴。坊柱对联:“廉慎褒章昭史册,简宽政绩著荆湘”、“两代衣冠应紫诏,百金节操压钱岩。”现保存较好。
此外,漳湾还有白莲寺、灵鹫寺、雪峰寺、福林宫、南埕林氏大厅、增坂萃灵宫(保存有清代壁画)、郑岐吴氏大厝、郑岐九天玉枢堂、仓西明代陈寓故居、蒋澳南宋绍兴修桥刻石、中村韩古遗祠。尤其是数以百计的地方名人墓葬,蔚为可观。其中包括南宋阮大成、林晟、杨复、阮先,元代郑同翁、韩信同、陈自新、陈以政,明代陈广、龚膺、陈寓、陈褒,彭浚、崔廷复,清代叶禹、蔡燧轩(蔡步钟祖父)、姚春墀、陈洪造、黄书田、吴炳修,近代林廷伸、郑长璋、林文瑄,时间跨越了将近一千多年。陈以政、郑长璋、姚春墀、陈洪造墓葬还被列为第一批、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漳湾镇的宗教文化也很发达,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了滋养宗教信仰和文化的沃土,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在这里和平共处,健康发展。晚唐时期,禅宗佛学在漳湾广泛传播,境内青山秀水间寺院林立,香火旺盛。天复二年(902年),漳湾金溪里(今王坑村)建成小灵鹫寺。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殿中侍御史陈子衡属僧契霄建资圣寺,寺额由朝廷钦赐。资圣寺在蕉城佛教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明代初期宁德县僧会司还设于这里。南宋绍定四年(263年),道士林觉后在兰屿(今属汤湾村)建景祐真君庙,以祀唐代睢阳太守许远。元泰定二年(1325年),道士林以和改为福林宫。明崇祯年间(1627~1644年),天主教传入漳湾,岭后村成为蕉城区开教最早的村落之一。崇祯十三年(1640年),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传教士栗安当在此传教,并建立了漳湾有史以来第一座教堂。天主教在岭后打下了坚实基础,随之向周边村庄辐射,而今教徒达到两千多人。清康熙年间(1661~1722年),天主教徒将瓜园村一座佛寺借作活动场所。嘉庆十年(1805年),基督教传入兰田。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教徒遍布漳湾、兰田、鸟屿、王坑、官沪等村。
漳湾镇的民间信仰同样也是多姿多彩,极富地方特色。除了较为常见的观音、关帝、真武大帝、土地公等佛道神灵,郑岐的雷公信仰,拱屿的五帝信仰,漳湾的“喜神”刘夫人(民间俗称“漳湾婆”)信仰、增坂的梨花洞主信仰、南埕显应侯王(福安薛念)信仰,为蕉城区其他乡镇所鲜见。
漳湾镇地处沿海地带,历史上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又与畲族、疍民频繁交往,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每年春夏之交,拱屿村都要举行“送五帝船”的迎神赛会,这在排斥五帝信仰的闽东地区是极为少见的。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雷公诞,福宁五县信奉雷公的信众,都不约而同地聚集郑岐村雷公庙(九天玉枢宫)烧香祭拜,有的父母还把孩子寄到雷公名下为子。这在闽东地区绝无仅有。漳湾村每年端午节举办的“龙舟竞渡”活动和八月十五举行的“中秋曳石”活动也都颇有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漳湾刘氏始祖刘帝美从闽南带来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已传承22代。2010年11月15日,蕉城区与泉州晋江市联合申报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湾雷东村又分上雷东、下雷东两个自然村,各有钟、雷、蓝三姓。上雷东钟姓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八都丹斗迁入;雷姓于道光八年(1828年)由福安金腰带迁入;蓝姓于嘉庆元年(1796年)由七都三阳店迁入。下雷东钟姓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由金涵上金贝迁入;雷姓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罗源迁入;蓝姓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由罗源迁入。雷东畲族同胞在与汉族长期融合生活中,民族特色略显淡化,但仍完整保留民族生活习惯和婚嫁习俗。特别是保存完好的龙头祖杖和清代白布粉彩勾墨的《盘瓠祖图》,极具民族研究价值。
宁德县城西北郊的水文、路桥及村庄
宁德市蕉城区(宁德县)西北郊金涵村一带,是数条河流的冲积小平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大约三平方公里的小平原上,散布着十余个较小型的村庄。这些村庄的定居史都不长,因此往往不能从当地村庄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信息。而从地理因素入手,则可能对这一地域的历史产生更加立体的了解。闽东沿海县份,平原面积很小,主要是由河流洪积扇、河谷盆地、山前坡洪积扇及海积小平原构成,洪水与人类定居历史的关系,在这里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今“金涵”有两个概念,一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指金涵乡所属十几个行政村,六、七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另指由杨梅溪、小金溪、大金溪(中游)三条河流冲积扇及少部分山前坡洪积扇构成的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的平原,也就是北起金溪水库坝前,南到竹林寺,西自碧里村,东到104国道宁德大桥这一地带。为叙述方便,本文以“金涵平原”的名称,专指后者。不包括大金溪下游上兰、烟亭等地。
“金涵”名称小考
金涵,是金溪平原上最大的两村庄“金溪”与“涵道”合称。乡政府所在的涵道村,与蕉城区县城距离不过二公里。
“金溪”这个名称十分古老。宋代时宁德县分三乡十里,就有金溪里,属安东乡。关于金溪里,成书于12世纪中叶的《三山志》记载了三个地名:“赵公桥”、“石碧村”、“百丈漈龙潭”。在对赵公桥的注解中另外提到两个地名,“横山”、“赤浦渡”。这些古地名的范围,大体就是今金涵小平原。此后,约在元代,宁德县设都,金溪冲积平原一带设为“四都”。明代全县有25都,清代沿用明代的区划,清乾隆县志记载了四都的16个村。这时的“四都”,其范围与现在的金涵乡域基本一致,包括了西南部的山区与沿海的灵坑村、增坂村等地。
民国初期沿用清代的区划。三十年代,宁德设区、乡,今金涵乡域内“濂坑乡”和“菰洋乡”,均属“城关区”。抗战期间,1941年,以金涵平原上最大的村庄金溪村为中心,增设“金溪乡”。1943年,改为乡镇下设“保”。冲积平原上两个大村庄——金溪村与涵道村合起来成立一个“保”,开始使用“金涵”地名。民国时期区划多变,后来在“保”上设“联保”,大约与“乡”同级。1948年,全县变为四镇九乡,金溪村、蔡洋岭一带,属于蕉城镇,而靠海边的灵坑村此时仍是乡镇一级。
解放初沿用民国区划,金溪、涵道这一带平原,连同西南山区蔡洋岭一带,属蕉城镇,而靠海边的灵坑村则是另一个乡镇级行政中心。后多有变化,但“金涵”的名称从此一直沿用下来。
由“金溪”而“金涵”历史演变千余年
河流样态和洪水记忆
杨梅溪、小金溪、大金溪(中游)三条河流分别从西、西北、西南三个方向汇集于今104国道金涵大桥上游数百米处。源于蔡洋岭的杨梅溪(亦称蔡洋溪)出山后,落差三四百米,泄入碧里龙潭,接着就出峡谷进入平原,从碧里村边开始,由西到东横贯平原2000余米,汇入小金溪。
小金溪(民国时期称“濑下溪”)上游两溪,分别源于石后乡域的定洋山和竹洋山,长度均有六、七公里,汇于金涵水库。出水库后由西北向东南,横贯2000米,途中纳杨梅溪,在国道大桥上游200米左右的地方,汇入大金溪。
杨梅溪全长不过五、六公里,流经金涵平原,河床宽约十几米,平时水不及膝。小金溪因为是两条溪流汇合,又需要考虑水库泄洪,因此河床宽处有三、四十米。但是两溪的水量与大金溪不能比拟。大金溪(旧时也称“由溪”,下游称“蓝田溪”)源于古田、宁德、罗源三县交界的展旗峰南麓,长度有29公里,中、下游河床一般宽有百十米,洪水时漫出河床。
不能认为金涵平原的大部分是由大金溪所造就的。三条河流由不同的方向出峡谷进入金涵平原,这方圆三平方公里挂零的平原,是三条河流洪积扇和部分山前坡洪积扇共同塑造而成的。在金涵平原的任何一个地方,大体上都是距离某条河流数百米的方位。细看卫星地图,可见大金溪左(北)岸有旧河岸痕迹,最远的,距目前河中心有二、三百米,而源出水库的小金溪的洪积扇,图上也可辨认。
据清县志记载,小金溪上游的两条溪,本来并不合流,各自汇入大金溪。但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场洪水,将两条溪流之间原本隔离的溪坂冲开,源自石壁岭的西溪(旧称岭尾溪、濑下溪)并到源出里詹村的东溪(旧称“里詹溪”),共成一条溪,在“东大桥”附近流入大金溪。这说明这两条山溪洪水很大,大到曾经改道。
目前,金溪村距离最近的河流小金溪约400米,但村前村边的水田,当地人习称“溪坂”,很可能过去这个村庄离河流更近一些,或者建村时,就建在河滩之上。这个村庄西边约200米,又有一个小村,称为“溪坂中”,应当就是当年源出石壁岭的“西溪”(岭尾溪)的旧河道。“溪坂中”再往西一、二百米处,今金涵村委会的地方,旧称“白亭洋”,两地之间,有明显的洼地和一条水沟。可能在清中期之前,西溪就在白洋亭与溪坂村之间穿过,自古田、西乡一带而来的道路沿溪岸延伸,于此处建有一处凉亭。依此推测,在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前,当时已建村几十年的金溪村,就是“两河之间”。
现在的金溪村,以村前公路测量,东面约400米,是小金溪;西面约800米,是杨梅溪。如果这两条河流同时发大水,这个村子将成“孤岛”。九十代初,这个村子有人向县人大提出议案,要求修建小金溪与杨梅溪上的桥梁,以取代一旦发大水就被淹没的“过水路面”。尽管这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或许是一种集体记忆,这种风险意识存在于平原上最久的住户——金溪村民中。
至于大金溪对金涵平原的塑造作用更加明显。大金溪的河岸直到如今,仍然大体是一种“自然河岸”。人工堤岸在1975年冬季做过试验,蕉城崇文大队兵强马壮,在右岸砌一些堤坝,围了一些田。但很快就被洪水冲溃。九十年代初,蕉北街道又在大金溪折弯地带的右岸筑堤坝圈地,这堵石坝让洪水冲向对岸,冲毁了一些果园。
大金溪的洪水不需要历史记录,当代人曾多次见过。1977年建军节时,台风带来暴雨,洪水冲溃民国时期所建涵道桥。黄水滚滚,漫进涵道村,远望104国道石拱桥,洪水几乎与桥面平,小桥洞已淹没。时传金涵水库有险,金涵平原上各村群众紧急疏散,到山坡上暂避。一、二年后,重建金涵大桥。现在的大桥桥面,要高于涵道村内旧民居的屋顶,可知有记录的洪水的水位有多高。
在金涵平原下游数里,金溪向右折弯120度,流向溪口村,注入海湾东湖(即今宁德新城,东侨开发区,位于旧城关东面。原为浅海,旧称“东湖”,于1964年围垦成陆地。)。折弯处距西陂海湾(即西陂塘,旧称“西陂”、“赤鉴湖”,原为浅海,在宁德城关北面。于1975年底围海成陆,今为“东侨开发区漳湾工业园区”。)不过数公里之遥。这一带有“翻溪”的民间传说。传说中金溪原本不折弯,而是直接流入西陂,但某一年金溪入海口附近西侧山崩,阻断了金溪北去之路,故而改道东流。这次改道,不见历史文献记载,只有口头传说,这或许是唐宋之前某次重大水文事件遗留给后来定居者的信息片断。
经常的、巨大的洪水,造就了金溪上、下游冲积平原。农耕时代,人们不能抵御洪水对文明进程的重写。至少,现在人们不太清楚公元1701年金溪村建村之前金涵平原的村落面貌是怎样的。
桥梁和道路的分布
史籍中对城区北郊金溪上的桥梁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因此勾勒出了金溪中游(金溪村、涵道村一带)、下游(上兰村一带)平原人类定居史的一个方面。
金涵平原是宁德县城西北向和北向进出的必经之处,有道路数条。以五十年代初未通公路之前为例。其一,中房(罗源)、洋中郑家洋、方家山等地,过蔡洋岭,经涵道村,过涵道桥,到单石碑村,入城关。其二,古田、洋中虎贝(旧称西乡)一带,下石壁岭,过“崎岖”桥,过涵道桥,到单石碑村,入城关。其三,三望村、牛埕村、里詹村等地,过栏头村,过金溪村,过金溪桥(民间称“十八跳”桥,过单石碑村,入城关。其四,来自北边陆路,远处如福安等外县客人,近如本县七都、六都行客,或由八都、霍童行船在灵坑村铁沙溪码头靠泊,或行路,过烟亭村、上兰村,沿金溪左岸旧官道行至今104国道大桥附近,小船过渡,再沿山边大道(就是今国道位置)行到单石碑。更早之前,可能还有一条重要的道路,不经过金涵平原。从今上兰村附近过渡金溪,然后沿两山之间山道,过应仙寺(向阳村附近,早废,成为水田),在天王寺后的金光寺处,翻过镜台山,进入城关。
因为金涵平原有三条河流横隔,道路除了就近之外,还要看桥梁。历史上,金涵平原一带桥梁很有名。清、民国时期宁德县志记载,大金溪上曾先后修有“西大桥”、“中桥”、“东大桥”,清乾隆《福宁府志》卷首“宁德县疆域图”中明白描画着金溪上的“西大桥”和“东大桥”及中桥三座桥,中桥与与东大桥距离较近而距西大桥较远。这些桥的位置众说纷纭。今依照文字材料与地貌痕迹,做一猜测,不足之处,以俟博闻。
东大桥,因为是北出宁德的主要通道,故而在宋代就开始建桥。宋淳熙二年(1175年),县令赵善悉建,称“赵公桥”。此桥是那时代最大的公共工程,因而载入史册。此后直到清代,此桥屡建屡圮。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移上二丈,共造十五墩,每墩用大石三块叠砌,上用杉木贯成桥板”(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道路》。)。嘉庆八年(1803年),桥上建廊屋,过几年,桥被台风摧毁,后未修桥,成为渡口。其位置当在今104国道宁德大桥上游不远的地方,或者就是今大桥的位置。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个渡口,渡口边,有向北的青石板官道。
中桥,在“东大桥”与“西大桥”之间,故名。
在这个位置建桥,连接金溪村最便捷,所以称为“金溪桥”。原来以矴步过河,乾隆年间建成八墩石板桥,成为金溪上唯一的桥梁。县令楚文暻(陕西南郑人,乾隆二十一年到二十七年任)记下建此桥的原因,“邑之四都,有东西两桥,由来旧矣,……东桥随坏随整,而西桥久漂没于洪波巨浸中”(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道路》。),建中桥之后,这里成为西乡、古田进宁德城的必经之道。咸丰年间遇洪水坍塌,人们再没有乾隆盛世气度,只用圆木架于旧墩之上,成为险桥。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再遇大水,大金溪河水改道,在左岸原“西溪”的故道(当时称为“涸溪”,有碇步)上冲出更宽的河面,中桥短而不能行用。十年后,1908年,当地人募捐,建成为一座有18墩,每墩长一丈六的木桥。这座桥跨过大金溪的主河道和一段支流,桥长,俗称“十八跳”。
中桥的位置,在国道大桥上游五、六百米,或在今金涵大桥下游千余米的地方,也就是金溪折弯处。这里不是无名之处,凡50岁以上会水的宁德城关人,都知道“冥头墩”。这个土墩边是一大片石质河床,水极清洌,当年是宁德城里人游泳唯一去处。来此游泳的人大都不知道,越过水潭对岸那一小片沙洲、土堆,才是金溪的主河道,水面更宽。七十年代初还存留着废桥墩和若干石桥板。桥墩为石柱支撑,桥堍是大块方石砌成,长满了藤萝。数年前,在河床及河岸,细心寻觅,还能见到旧桥的石构件和左岸桥堍的残迹。
此桥也在50年代初弃用,但不是因为洪水,而是因为行人多经上游的西大桥,桥上木板被水冲走之后无人修复,遂废。
上游的“西大桥”,最早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桥在涵道村,旧志称“潭汭桥”。此后圮废,又于崇祯年间由竹林寺僧如喜牵头募工集资“千镪”,历时十个月,重建(明朝崇祯广东连州知州,宁德人崔世召有《潭汭桥记》,“桥为楯者六,门各三丈有奇,两岸相距一十九丈。楯上下水坳深塞平之护以石,交戟松井,以防狂溜。桥上坚屋凡若干楹,远望如飞虹。题曰西爽桥。”引自《福宁府志·艺文志·记》)。但此桥后又为洪水冲圮,最后一次,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民国《宁德县志》记载,花巨资建成的西大桥落成之日,“冠盖云集,称盛一时”。但在1898年的洪水中,西大桥与中桥一样,也被洪水冲溃,“石墩冲倒,桥房倾流”(蕉城区政协整理出版《宁德县志民国续修稿本》第118页)。因时代不久,七十年代时,当地还有人说,当时桥面廊屋流到下游十余里的溪口村仍未散架,屋中有一乞丐,幸免于难。想来这很可能是一座木栱廊桥。如今还可以见到西大桥完整保存的西侧桥堍,的确规格很高,只比其上游十几米处建成于八十年代初的现代大桥略低一、二米。西大桥“倾流”之后,宁德官民无力再建如此规模大桥,只在下游十余米处,再建桥,用石柱支撑,桥面宽七尺二,用木料铺就。解放后,桥面铺上水泥。1977年8月1日,桥被洪水冲溃。
在近代,西大桥是古田、西乡一带进入宁德城关的必经之路。而“十八跳”中桥,只是金溪村、亭坪村及山区若干村民进城的便道。
此外,在西大桥上游三、四百米的峡谷口上,即今竹林寺往峡谷方向不远处,残留几方凿在水边石岸上的孔,不知道是桥桩,还是栈道,或是吊脚屋的痕迹。此处建桥,河面最窄,但是一要绕路,二是金溪才出峡谷,洪水位高,恐怕不易建桥于此。
除大金溪上这三条大桥,金涵平原上还有一些桥。如今金涵小学边杨梅溪上的桥,当年很有名,叫“崎岖桥”。此桥长约20米,址在今公路桥北侧不远,桥面两边用长条石,中以短石板排列,如梯子状。这里“崎岖”不是象貌而是象声,石板不密合,人踩着便发出“崎岖”的声音。这里是西乡、古田到宁德城关的必经之处,许多人对此有记忆。
沿着这条路向西北,到如今金涵水库大坝前一二十米外,曾另有一桥。称为“栏头桥”。桥面为木枋铺成。共有11墩,每墩长一丈八尺,过此桥,到达栏口村、吉墩村(两村旧址俱没入水库中),通往三望、牛埕、里占一带的山村。清代旧志记载了一座“麒麟桥”,明代时有人描写这座桥,“伐木为桥跨石麟,碧溪流水石粼粼”。乾隆四十二年西溪(岭尾溪)归并东溪(里占溪)之后,此桥遂废。两溪交汇于今水库中央,因而,废桥的位置,当时大约在水库与金溪村之间的某处干涸的河床上。或许就是现代人所见的“栏头桥”。
金涵乡与石后乡的交界在岭尾村前。岭尾溪上的桥始建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建成石梁桥。后石桥坍塌,此后再建,所建的可能是木构虹桥。清咸丰年间桥又毁,过了几十年,大约是清末或民国时期,这里建了新桥,并且有廊屋。这曾是宁德县为数极少的木构廊桥之一。据桥梁专家罗英记录,解放初期,这座“距城六公里外”的木构桥“用五边形和两个七边形拱架层叠并置,靠岸的节间有十字交叉链条联结,以增稳定。旧桥已倾圮,近年在老桥原址照旧样重建了一座新桥。其跨径约18米,高约8米,桥底有一套八字撑,乃未曾拆去的老桥部分旧结构”(转引自福建省文物局主编《福建文物考古报告(三)<宁德市虹梁式构廊屋桥考古调查与研究>》第194页。)。罗英这段记录及照片,发表于1959年。但是,七十年代初,木桥被改建成石拱桥,桥屋移至西岸,成为凉亭。若干年前尚存,桥屋上的板壁写着“猪多粮多”等时代口号。
值得一提的是,农耕时代,修桥是一桩耗资巨大的民间工程,灵坑人王天行、金溪人游振玉,分别于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热心修桥铺路,县志中有记载,民间也有传说。
金涵平原上的公路,为七十年代初建金涵水库、合成氨厂之时所建。此前,都是土路和青石板路。特别是金溪村边,青石板路油光滑亮,宽约三尺,道边是小渠,长满青草,应是很早之前西乡一带进入金涵平原的主要道路。
古代时通往北边的大道,在104国道大桥北侧金溪左岸,保留了一段。这条由石板铺成的道路就是“官道”,宽且直,沿着河岸直通烟亭、上兰等村。在国道大桥上游不见此路痕迹,而在大桥的下游,现在仍能见到这段路的残段。由此似乎可以推测当年的东大桥就在此处。上兰村,土名“野猫阆”,其实是“驿马站”的讹音。明时这里有“东山铺”,恰恰出城十里,为宁德县城北上第一铺,民国时期还有“东山亭”。据说在这一带金溪水边某块岩石上,在清代时,还能找到唐末诗人罗隐的题刻“添砚沼”三字。
村庄和房舍的变迁
七十年代初到现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了“亘古一变”,城市化、工业化极大改变了金涵平原的面貌。如今,金涵平原已接近于城镇化。
七十年代之前金涵平原,一幅农业社会的田园图像。
虽然是城关近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金涵平原上人烟并不稠密,没有大的村庄,也不多古厝大屋。方圆三、四平方公里的平原上分布着十余个村庄,许多以“盾”命名。有张厝、陈厝、黄厝、上新厝、下新厝、南洋厝,另有麒麟寨、溪坂中和蔡洋岭下峡谷里的梨碧里村,这些村子一般只有数幢、十来幢泥屋。加上平原边沿的亭坪和小金溪上游河谷(今金涵水库库区内。)中的栏头、吉墩等村,当时都不是大村子。只有金溪村过了百户。村庄分散,姓氏也多,其中一半以上是畲族村。这些情况似可表明这一带的村庄建村时间普遍较迟。
当时,这些小村子之间相距二、三百米不等,隔着水田、沟渠、溪河比次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公元1781年清朝县志记录下四都的16村,范围比今天的金涵乡域还大一些。“四都一图,在县治北一十里。南北长三十五里。东西长四十里。东至六都灵坑交界,南至蔡洋与罗源交界,北至六都交界,西至二十三都石壁岭交界。统村十有六。曰涵道、金溪、栏头、外占、里占、石壁岭尾(过此岭则二十三都)、后溪、蔡洋、陈塘、东山铺、灵坑(过此则属六都)、章坂、郑崎、下坂、井上、野猫阆(过此则属五都)”。这些村庄,大都与现在的村庄一一对应,即便消失的,也可指出位置。其中,只有“涵道、金溪”这两村位于金涵小平原上。目前这里的许多定居者,在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县志成书之际,或者尚未定居此处,或者只是零星草寮,不成村庄。
七十年代时,金涵大队有12个生产队,大小村子11个。算上原在水库内的岚(栏)头村、吉墩村以及平原边沿的亭坪村,十几个村子星散于方圆三、四平公里的冲积平原上。
金溪村游姓,有一幢祠堂,其余十余个村庄均无。村内还有一二幢青砖大厝,也是平原上最大的古屋。这村子,建村于1701年(见蕉城区委宣传部编《宁川域情》第56页。)。在此之前,临近城关的这一片平原,可能是人烟很少的河滩地,是一片长着草与树未开垦的处女地。
金溪村的祠堂,规模相当大。七十年代时,是金涵小学的食堂、教师宿舍,也是公社开大会时的临时会场。这幢金溪平原上最大的屋子,为土木结构,五开间(六扇),进深三间,两层。前墙以空斗青砖砌,边墙似乎是土夯(墙面为三合土)而成。门楼较特别,重檐,有向上翘起的檐角和多层斗拱,门前有廊,廊前有木栅。屋内天井似乎比一般村庄的祠堂祖厅更深长些,因此能坐下许多人,祠堂前是学校操场。这座屋子,前年已毁。
涵道村,当时是平原上唯一具有商业痕迹的村子。当地人口音称“涵内”,可能最早时村子与田地在一条水利之内,久之,演化为“涵道”。几十米长的村巷中,可见若干有店铺板的人家,证明以前是做生意的。村中有一道三米来宽的石台阶上一“高地”,高过屋顶。许多年之后才知道,这个“高地”,其实是毁于清朝末年洪水的那座巨大廊桥的桥堍。
金涵平原上超过百年的建筑,除了金溪村游姓祠堂外,还有平原西南隅的竹林寺。寺庙据说始建于唐代。直到七十年代,寺庙被用于宁德县合成氨厂的后勤用房的时候,仍然是清代的建筑。竹林寺边有一处水潭,当时是个僻静的去处,又是个公共的地方。早年间,听说也是宁德城关闲人郊游的一个地点。当地畲族群众讲,解放前城关人来玩,早上来,傍晚走,来时抬轿、打伞,挑着漆盒子装的食品,有时男女老少十来人。
平原上,有的村庄,村间铺着河卵石道,也有的就把房子建在泥地上,显示出一种“草创”的面貌。最小的村庄可能是梨碧里村,原村在杨梅溪峡谷内一、二里远的坡地上。按当地人口音,应当是“刘厝里”,可能早先此处有刘姓人家居住过。村子就是一幢房子,但屋子很大,门前有渠,屋旁有桃林,一条石板路铺到门前。坡下是杨梅溪(蔡洋溪),溪上游一里左右有一挂高十几米的瀑布。峡谷中安静幽谧,颇具田园风光。据说七十年代末,因为白蚁将屋子毁坏,这里人全部搬出峡谷。这个村子,正好呈现了金涵小平原近百余年来开发史的一个片断:先是草寮,再是茅草土墙屋子,再建泥屋瓦房,再后建前墙为空斗青砖的三开间甚至五开间大厝。假如近三十年城市化不曾发生,这幢屋子人口自然增长,或许若干年后,将有第二幢、第三幢屋子比邻而建,俨然小村模样了。
地处近郊却没有大的村庄,这是因为洪水使得人口不易集聚,以目前的村庄来看,最早在金涵平原上定居的,可能是金溪村的游姓,那也到清代中前期了。
金溪平原的景观,三四十年间,被城市化所召唤出来的巨量人口迅速改变。
人口的流移集聚
但是,金溪流域的历史很是悠久。
距离乡政府三、四公里远的金溪下游烟亭、上兰以及溪口村一带,历史极久远,文字记载在明、清时相当繁荣。溪口村对面茶园坡上,曾有石器时代遗迹,上兰村曾发掘出青铜时期遗址,八十年代初,还发现过93斤古币。这些古币上限为三国吴太平年间(公元三世纪中叶),下限定在明洪武初年(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四都”的古地名,今天仍然保留在这二、三个村庄一带。
琼堂村,在大小金溪的冲积扇的边缘和山前坡洪积扇上,可能唐代就有陈姓在此居住,所以旧称“陈塘洋”,清县志有宁德建县时“初择地在四都陈塘洋”的说法。
金溪下游平原历史上的繁荣,主要的原因是有舟楫之利,同时处在陆路交通要道上。明代县令朱政曾写《金溪劝农》,“劳农岁岁出金溪,社燕初飞陇麦齐,潮水涨时汀树没,松林缺处海峰低(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潮水竟可淹没河滩上的小树,朱县令所见景象,估计在上兰、溪口一带。如今,上兰村附近金溪河面海拔约十五、六米,距离琼堂村较近的国道宁德大桥下河面约在32米,均已高出海平面很多,但千余年前河床或许低些,通船是有可能的。现在上兰一带居民姓雷、赖、龚等,琼堂村以姚、李为主,没有陈姓。大概都不算“原住民”的。
旧志记载金涵平原上曾有“兴福寺”,建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算来曾经是宁德县最早的佛寺,远在宁德设为“感德场”之前。建寺之际,必有人烟,但如今杳无痕迹。今涵道村临大金溪一带,乡人称为“阿磨县”,民间传说古时设县于此,也有人猜测“阿磨”或为“温麻”之谐音。如此说来,也是唐末建县之前的故事了。到了南宋,在《三山志》中,提到金溪里有人引“百丈漈龙潭”的水,“溉田十余顷”。百丈漈龙潭在南宋时已相当有名,不会弄错地方,这十余顷田地,必然在今大金溪沿岸。最大的可能性,就在今涵道村附近,这或许是当地人仍然称村庄为“涵内”的原因。这些传说或记录,透露出很早以前金涵平原一带,曾经有过较为稠密的人烟。但这些消失的人类定居点,是何姓氏,规模多大,曾有过哪些文化成就,都难以查清了。
七十年代之前,金涵大队有12个生产队,平原上分布着十来个村子,姓游、石、黄、陈、张、周、阮、兰、钟、雷等,人口不满三千。如今,如果算上周边的琼堂村和蕉北的单石碑村一带,估计有百余姓氏,人丁两万来人。
金涵水库后的金峰村,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向平原迁移,到新世纪初,百多户人家,二十余姓搬迁到平原地带。金涵乡西南部分山区蔡洋岭,七十年代有56个村庄,今大半定居于此地。此外还有许多来自外县、西乡等地的农民在这二、三十年陆续落脚此地。
今金涵小学左右,七十年代末时全为农田。这数百亩水田,是蔡洋山的山前坡洪积扇,称为“大松岗”。现在是金溪平原上商业与人口最集中的小区,居民大都来自蔡洋岭上的上茶洋、菰洋、浮坪等地,其中上茶洋、菰洋等几个行政村的村委会,已设在大松岗新村。
宁古公路与亭坪村之间,今有“新源小区”,已有二、三百户人家。现在是金溪平原上人烟最为稠密的小区之一,但原来也是一片水田。二十余年来,先是由水库后的金峰村移民在此建屋定居,后汇集了四乡八邻几百户人家。
吉墩村,原来在水库中,后全部移民于琼堂村边的公路旁。屋子统一建成,排列齐整,约有七八十户,三十来幢屋子,大都姓余。
前述之“溪坂中”,原来也只有数幢泥屋,现在是一个不小的村庄。新居民据说多为边远山区移民。今大队所在地,旧称“白亭洋”,七十年代初建金涵水库之前,这里完全是一片水田和农地。后来因为水库施工公路和合成氨厂的公路恰好在此交汇,又处在金溪平原的中心地带,因此人口开始集中。
今乡政府所在地涵道村,仍然留有有五、六幢建于五六十年代的石砌两层建筑。其中有供销社、粮站、卫生院、邮电所,以及一幢两层砖楼——公社楼,一字排开,中间几乎没有民舍。正如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其中心需要广场、柱廊和议事厅一样,这些政权必备的机构于五、六十年代时集中布局在此,这里就成了行政中心。这是蕉城区唯一不设在中心城镇的乡级政府机构。
余话
仅在一代人之间,金溪平原人口增长这样多,与人地关系原本相对宽松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自然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洪水对农耕时代定居历史的洗牌与重写,是考察金涵平原历史的一个背景。
这种因自然力干预甚而改写文明进程的现象,这种由洪水造成“无主之地”而由新的定居者开启另一历史进程的现象,不是大金溪流域所独有的。宁德县三大河流,霍童溪、七都溪、大金溪,都有过“陵迁谷移”的文字记录。历史上极大的洪水,曾经改变了霍童河谷面貌。今天的霍童镇区格局的形成,就与明嘉靖初年(另一说是元至正年间(见黄澎著《宁川杂记·<霍童溪改道于何时>》。))一场洪水有关。七都镇区的定美洋在南宋时是七都河口地带人烟稠密的膏腴之地,传说明代某年一场洪水,“辰时流利峬(即今七都溪峡谷中的利浦坂村,距离七都镇区约五、六公里。 学名寻氏肌蛤,闽东一带俗称乌〓,闽南称海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群众野生食用贝类之一。目前,也是福建闽东闽南对虾养殖重要的饵料来源。引自HUDONG互动百料。)、巳时流定美”,如今这里只是一片农地果园和若干建筑遗迹。这种现象,在闽东这种山海交错、河流短促、河床陡直、台风频繁的地域多有记载,福安县城就有过更大的洪水进城的历史记录。
无论考察某些沿河村庄城镇的历史,还是规划日后城镇化人口集中的前景,对自然因素,主要是对洪水的作用加以考虑,都是有益的。
宁德南路古官道
—、千古兴衰
作为福温古道的重要连接部分,宁德南路官道是白鹤岭道开辟以前,商贾仕宦北上江浙、南下福州的必经之路。南路官道主要以朱溪、飞鸾岭两段最为著名,朱溪路段开辟的时间比飞鸾岭路段要早得多,其名称来源于此地“盛产朱砂”①,而民国县志稿却认为地名源于:“(朱溪)顶有大石一片,悬挂岩壁,色赤。初晨远望,红艳异常,故称朱溪。”前临山涧溪流,地理位置重要,确切位置大约在今天城南镇的蚶岐村车里湾自然村(秋竹岗)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一都、二都的交界地段,今天的飞鸾镇、城南镇也在这里分界。飞鸾岭路段久负盛名,也是南路官道的主干线。据明人何乔远《闽书·卷之三十一·方域志》:“飞鸾岭,与勒马、梅溪诸山一脉,走罗源道也。”乾隆版《宁德县志》:“飞鸾岭,在二都。形如飞鸾展翼,与勒马、梅溪一派逶迤曲折,以达罗源。岭头分水处,即宁罗交界。”宁德县古有“鹤飞鸾翥”之胜,即指飞鸾、白鹤二官道。
南路官道它的起点是“从南门出,由邸塘、土堡直进洋尾、蚶岐、大塅至飞鸾,离城五十里与罗源交界”。②或经东门外金鳌渡、黄土岩、酒屿(塔山)、金蛇山,抵达飞鸾渡,舍船登岸,翻越飞鸾岭进入罗源县境内。走水路不仅可以缩短路程,而且减轻了行李、货物负担,与陆路相比之下更显繁忙。
乾隆版县志对于南路所经区域记载简略,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古道起始路线具体如下:
南路官道起点在县南门外战场桥,经土堡亭—下宅园—晡下岗(后岗)—古溪泽民桥(黄瓜桥)—凤仙桥(洋尾桥头)—蚶岐—秋竹岗(车里湾)—官前铺(二都村)—飞鸾—蒲岭—可坑里(向阳里)—南阳楼—五福亭—飞鸾岭关,入罗源界,过蒋店、桂林,至罗源护国乡(起步镇)为止。
感德场成立以后,南路官道就成为福州北上浙江的咽喉要地。据民间传说,唐代时期,这里已是车马扬尘、行人不绝的景象。在今天的城南镇洋尾桥头至冷冻厂路段,两旁店铺一字排开,招牌林立,行人下雨天都不用打伞。甚至于李林甫的后裔也南逃到这里,购置大量房产,过着奢靡的生活。传说毕竟有所夸张,但也有更具说服力的历史资料,在福安市上白石镇财洪村的千年古刹崇仁寺,保存有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所立《福安县崇仁寺重建之记》,碑中记载:“(咸通元年)时简公为南口参军,扶(父杨绍,状元、福州太守)归葬(浙江)龙游,经飞鸾,渡口口口口就山。”建国前后,福洋村一带也屡屡出土了古代生活器具以及钱币实物。实难置信,在蕉城这个开发较晚的沿海偏僻地区,一千多年前竟然就已经出现交通繁忙、百业兴旺的场面。
唐中和元年(881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随王绪渡江南下,进入福建。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闽国正式建立。后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感德场升场置县,设立宁德县。王审知入闽和设立县治,给蕉城区带来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当时迁入宁德的居民多数来自中原,特别是固始县,都是跟随王审知兄弟入闽的。他们中的一些人进入福建后,在福州作了短暂停留,局势稳定以后,陆续经福州北驿道,陟大北岭,经宦溪、板桥至连江,再经罗源护国、潮格,翻越飞鸾岭来到宁德,而后安家落户,共同开发这片热土。如今蕉城许多姓氏的族谱上都明确记载有“潮格”、“护国”、“朱溪”、“梅溪”等地名,这些文字背后,隐藏着那个时代迁徙的烙印。潮格现为罗源县起步镇的一个行政村,因古时海潮逆护国溪上涨至此为界,故而得名。潮格村口有大桥,亦称护国桥,民间称为“护国桥头”,是福州往返温州的必经之地。清代《重修护国桥路亭塔碑记》称之:“前达温州,后通福郡,凡冠盖所必经。”潮格与飞鸾镇向阳里村一山之隔,由于路途相距不远,唐代潮格人、“吏部尚书”倪振的子孙唐末就迁入白鹤盐场,成为蕉城、福安、霞浦等地倪姓的共同始祖。潮格也是闽东畲族祖先由粤向闽迁徙的主要落脚点,畲族蓝、雷、钟三姓族谱中所记载的“罗源大坝头”指的就是这里。
北宋时期,南路官道进入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这在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中可以得到印证。这一时期,南路官道不仅得到官府定期的维修保护,而且还在今天的飞鸾镇码头附近设立了著名的飞泉驿,供过往官员休息。据《三山志》卷五《地理类五》:“飞泉驿,有渡。熙宁七年置。过官井洋百八十里,达长溪盐田。元祐八年,移置焦门颊。”这里所指的“飞泉驿有渡”就是后来的飞鸾渡。到了绍兴三十年(1160年),以飞鸾、三都洋面“风海险恶”,飞鸾渡禁止旅客过渡。飞鸾驿到了梁克家修志的时代(淳熙九年即1182年),也已“佃为民居”了。
南路官道地势平坦,一线通途。乾隆版《宁德县志》称:“岭之上下俱十里许,闽浙往来称便道焉。”美中不足的是,福州等地客商北上往往要经过“涛浪汹涌,蛟鳞出没”的飞鸾渡,“登舟者涕泣与父母妻子别,已济者同舟更相贺。”③这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的行旅,怎能不使人胆战心惊。为此在宝庆年间(1225~1227年),新任宁德县主簿丁大全主持开凿白鹤岭官道。这条官道由蕉城西门翻越白鹤岭,过界首抵罗源叠石,直达护国乡。白鹤岭道虽说陡峭难行,却是有惊无险,且大大缩短了通往福州的路程,方便了来往的客商以及宁罗两县的居民,因此逐渐替代了南路官道的交通地位。南路官道从此行人寥落,日渐荒废。
因为丁大全官声不好,有人从风水学角度指责白鹤岭官道的存在为“白鹤带箭”,认为是丁主簿有意破坏宁德县风水,所以自开辟以来,“邑中人文寂寥”,因此“邑人佥云旧路坦而近,甚便,且改由白鹤以后,毓秀不如昔”,“宜复如旧”成为县民乐议的话题。沉寂了大约三百年后的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时任云南道监察御史的陈褎归隐在家,他力倡重开南路,并亲自与“耆民”林庄实地察看,而后撰写了《募开南路记》一文,得到时任宁德知县叶稠的全力支持。叶稠筹集资金,招募工匠,全力以赴。于同年十一月开工,次年夏新路告成,“邮舍轮奂一新”,新任福建巡按御史白贡对此大为赞赏,不久叶稠就擢任四川合州知州。随后的几年间,沿路一些交通配套设施以及驿馆、铺递(引自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也相继得到恢复:
“朱溪公馆,在二都。嘉靖十五年(1536年)新路成,知县叶稠建。”
“官前铺,在二都。距县一十里,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蕉坑铺,在朱溪公馆左。距县二十里,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王坑铺,在二都。距县三十里,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右三铺因辟新路,南通罗源县。”
“南靖关,在二都山岭头,罗源界。嘉靖十六年(1537年)开路建设,民兵把守。”
“泽水桥,在二都官前铺南。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有亭。”
“朱溪桥,在二都朱溪。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有亭。”
耗费巨资修复了南路官道以后,“不利风水”的白鹤岭官道也被彻底堵塞。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白鹤岭官道堵塞,导致河阳(今罗源县中房镇一带)以及白鹤岭头村民进城不便,怨声载道。迫于压力,县府只得重开白鹤岭路。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南路官道因倭乱再废。到了崇祯三年(1630年),庠生杨文炳等以“青鸾既变,士气不扬”为由,再次开辟南路官道,时任湖南桂东知县的邑人崔世召闻讯,欣然命笔《闻南路复开志喜》。地方士大夫对“南路开辟”极其热衷,地方百姓对白鹤岭官道的堵塞却是极度不满,白鹤岭后村民再次上控省衙,得到批准。时任宁德知县杨定国奉文重修白鹤岭道,“而朱溪官道复废。”(乾隆版《宁德县志》)
飞鸾渡作为旧时蕉城区重要的水路码头,也是屡经兴废。过去由福州方向过来的商人“由罗源起步岭过大安岭,至飞鸾下船,福宁、福安人皆称便。”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设渡子十五人,与侯官大目渡人员相当,成为当时福州府所辖八县中渡船最多的两个渡口。明初设置四条渡船,行驶于福宁州城、福安县之间。至明代中叶,因为大安岭常有盗贼,行人不敢通行,渡船废除。另据明代王应山《闽都记·卷之三十三·郡东北福宁胜迹》记载:“(飞鸾渡)从三江沿至福宁、福安,昔为官渡,后以海寇,渡废,万历初始置私渡。”到了清代初期,为了方便过往客商,宁德县衙废除私渡,又重新开通了两条渡船。乾隆十年(1736年),福宁知府董启祚以其地为“闽浙通衢,二船尚少,不便行人”,恢复旧例,又增设两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朝廷内忧外患,国力衰弛,地方政府在飞鸾添设税关,分驻职员专司其事,对过往船只征收税务,百姓深受其害。正是有了飞鸾渡的繁荣与发展,才造就了今天飞鸾镇的局面。
罗源县地方官也曾多次修缮飞鸾岭官道。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福宁总兵李守臣、罗源知县陈于宣主持拓修飞鸾岭路,加铺石板石块,拓宽路面。李守臣还亲自撰写《倡修飞鸾岭道路碑》:
“岭当孔道之冲,肩摩毂击,日无停影。峰陡而径窄,穿林越磴,舆骑皆虚。过此者,辄不禁有鸟道羊肠之叹矣!余奉简命驻长溪,环瞻形胜之所在,第觉山海交错,重关内阻,居然天堑称雄;而不知是岭之俯视邱原,又自开辟,来所竦峙,而巉削已非一日也。名之‘飞鸾’,即与渡接。顾名思义,几如鹤驭云骖,有非蹊陌之所得而寻者。当其峰回侧转,路不盈尺,加以夏秋积雨,沮洳崎岖,泥行而步滑,惴惴焉一若临轘辕、下九折。余窃心悯之,会与中营刘游戎偶然谈及,亦恻有同怀,而罗源周游戎复毅然以此自任,且致语邑侯陈君,欣然乐助焉。因各捐俸兴工,甫两月而告竣。将向之趑趄,而目为畏途者,今则觉路宽履坦,且共庆为康衢矣。是役也,费无几而利无穷,日月云迈,陵谷递迁,后之来镇是土者,推广而增修之。乐事劝功,欢声载道,是亦与人为善之端也,于是乎记。”
碑记出于武人之笔,或无可取之处。但修路非其职责所司,却能够一心为民着想,确也难能可贵。
道光八年(1828年),罗源知县卢文鸿倡议浙商重修飞鸾岭路,并重建岭头凉亭。
从清代开始,白鹤、青鸾官道之争总算尘埃落定,不再重演,白鹤岭恢复通行,依然商旅繁忙,而南路官道也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104国道的通车,才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南路官道如何兴废演变,飞鸾岭地段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地界罗、宁两县之间,地势险峻,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南宋郑思肖《心史》记载,南宋端宗景炎元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嗣秀王赵与檡扈驾三千兵过飞鸾岭上,遇元将鞑酋阿剌罕领兵三万人至,在岭上进行惨烈的斗争,赵与檡全军覆没,被俘不屈而亡。明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二月,郑成功命部将甘辉统舟师在飞鸾梅溪登陆,就是经飞鸾、白鹤二岭攻罗源县。明清两代,飞鸾岭俱有官兵把守。清道光时期,由于海氛严峻,福宁镇总兵在飞鸾汛设有千总、把总、外委各一员(俗称“汛官”),带兵在此轮流当班。这在道光版《福建通志·卷八十三·兵制·福宁镇》有详细记载。
二、名人题咏
今天的南路古道,已被104国道、罗宁高速公路切割成碎片,所经之处,无不是杂草丛生,断壁残垣的场面,也许只有热爱探险的驴友才会费尽周折,留下一两行宝贵的足迹,除此以外的行人真是难得一见。然而历史上的这条南路却是商旅辐辏、行人接踵之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步行其间。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大诗人陆游由宁德主簿调任福州决曹,所行走的就是朱溪官道。虽然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却在罗源县白塔走马岭意外发现北宋福建提刑苏舜元的摩崖石刻。陆游为此兴奋不已,以字迹“奇古可爱”,乃告县令项服膺围栏保护,并将此事记入《老学庵笔记》,留下来一段文坛佳话。
明代崇祯时期(1628~1644年)内阁首辅、晋江人蒋德璟,少时曾经到温州探望父亲蒋彦,路经飞鸾、白鹤岭官道,为宁德、罗源两县瑰丽风光所叹服。崇祯十七年(1644年),蒋德璟应罗源知县章简之请,为新修《罗源县志》作序。在序文中,他联想起旧时经历,不禁写道:“璟弱冠时省先少保东瓯,往来白鹤、飞鸾之间,时梯山,时航海,特为险阨。而其风土醇朴峰峦幽峭,意甚乐之!”另外在答复章简的尺牍中说:“不肖少时三过罗源,爱其风土,恨不一登霍童,以及括苍、台雁诸胜,皆交臂而失之。”“少时过罗源、宁德诸诗”,尚存《陈山》、《飞鸾》二首,“聊附以备览”。
清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赵之谦为了躲避太平军,自温州渡海到福州,依好友福州知府邵步梅。同治元年(1862)农历六月十八,赵之谦离开福州,取道陆路返回温州。由于陆路远比水路来的艰难,赵之谦行走于闽东崎岖山路之间,感慨颇多。一路上留下了《过分水关》、《自杨家溪至白琳道中得三诗》、《次日发宁德》、《大雨止宿罗源》等诗作。当他冒雨艰难翻越了飞鸾岭,乘船由鸾江到宁德县城途中,想起岭上艰难,特意作了一首《渡飞鸾岭》古风(摘录):“天云忽有故态作,力压万山道强横。认山云外路云里,以脚穿云如纳阱。松客舞蹈战云走,海云腾挪亲云迎。千年龙蜕藏大珠,百丈鲛绡囊尺镜。我来洗眼看奇绝,敢道雨行何以圣。”
清末永嘉才女郑蕙(1850~1872年),字雪兰,她从小好读书,过目成诵,十五岁被迫做了苍南金乡殷执中的小妾。殷执中于咸丰元年(1851年)因捐纳得福建同知,摄政和县事。后调任福州。咸丰十一年(1861年),襄助总兵秦如虎镇压金钱会起义有功,加知府衔。郑蕙虽聪敏贤惠,却因不能生育,备受冷落,抑郁终身。她在夫家九年,仅归宁一次。路经蕉城时,留有《夜泊飞鸾渡》五绝一首:“风起海涛寒,舟人话夜阑。渡头余落月,何处有飞鸾。”回夫家时便病危不起,嘱将平生诗稿付火,逝时年仅二十三岁。著名文史学家李慈铭为写墓志铭。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女婿黄干在《送章元德司理罢官归永嘉》一诗中对宁德的道路艰险也心存畏惧,留下了:“峨峨白鹤岭,渺渺飞鸾渡。上有虎豹嗥,下有蛟龙怒”的诗句。清代与袁枚、蒋士铨合称“江左三大家”的赵翼晚年入闽,也曾道出飞鸾。此外王十朋、周廷侍、张元彪、李拔、张际亮、江湜、陈志魁、彭蕴章、刘家谋、谢章铤、许世英,这些文人学士在经过南路官道或泊舟飞鸾渡时,也大都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三、文物遗迹
将历史上的南路官道与白鹤岭官道进行对比,就沿途山水风光来说,飞鸾岭山势相对平缓,城南一带又是通衢大道,远不如白鹤岭来得峭拔险峻、逶迤曲折,无法吸引过往诗人的目光。所以,南路官道所留下的名家题咏、摩崖石刻与白鹤岭官道无法比拟。现存诗作约有二十余首,题刻也仅有清福宁知府李拔手书飞鸾岭关“西南屏蔽”四字。
然而南路官道的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存十分丰富,包括众多具有千年历史的村庄,山水名胜、寺院宫观,以及著名的飞鸾古窑址等等,都是白鹤岭官道所不能比拟的。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中收录了宁德县安东乡陵山里的“小场、蚶崎(蚶岐)、殊溪(朱溪)、三焦(礁溪、礁头一带)、飞泉镇(即飞泉驿)、梅花(梅溪)、钓崎”八个都,它们无一例外都位于南路官道两侧。正是一千两百多年前南路官道便捷的交通和繁忙的业务,造就了这些村庄的形成发展,逐渐使南路官道区域成为了宁德建县以前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带。唐代太学生黄岳,南宋林仲麟家族,明代进士高浚、龚膺都出生并生活在这里。
在南路官道,历史上曾有过三道关卡,分别位于起点和终点一带。起点处有白鹤关,又名土堡亭。据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
“南门外土堡一座,在路傍,离城一里。东面东湖,西南北俱平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舒令应元建。提督军务裴公应章撰记。”
土堡面积40.8丈(约453平方米),环堡21丈(70米),建楼两间,额曰“白鹤楼”,为宁德县前哨。明代邑人陈琯有“势压金鳌吞海岳,形飞丹凤翼江城”的诗句。清代以后,逐渐失去军事作用,遭到人为破坏,现仅存过路亭一座。
终点有飞鸾岭关,在飞鸾岭头,与罗源县交界处。据乾隆版《福宁府志·卷之六·建置志·关隘》载:
“飞鸾岭关,在罗源县东二十里。乘潮一百八十里可至盐田,中经白瓠山、白马门等处,最为要隘。与鹤岭对峙。”
在飞鸾岭上,这座关隘遗址犹存。不过只剩下一道残墙,形似“凯旋门”,基座以条石垒砌,上面布满藤萝,杂草丛生,其荒废之久足可想象。附近还平卧着一块石碑,历经风雨,字迹早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经仔细揣摩,这块石碑应该就是李守臣《倡修飞鸾岭道路碑》。
飞鸾岭附近还有一座南靖关,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开辟南路时设立。当时曾派兵把守,后因大路不由此通行,关随之废弃。至于南靖关的确切位置,明清地方志没有记载。据笔者考证,在秋竹岗朱溪桥边,分叉出一条石铺道路,沿着朱联石(今天的车里湾自来水厂附近)蜿蜒而上,经梧埕、连顺等村,再翻越福源山(凤凰山)入罗源王沙,直达罗源县城,这条路就是真正意义上朱溪官道,又名福源岭古道。南靖关很可能就建造在朱溪官道与罗源县交界的附近山头。民间传说,最早的南路道路就是经过朱联石旁的这条石路,由于路途狭窄陡峭,明代有一位学台来宁德视学时,不小心摔死在幽深的谷底,由此废除了这条道路,改经飞鸾岭。不过民间并没有放弃这条道路,数百年来一直沿用,直至前几年岚口村铺设水泥公路后才舍弃荒废。
南路官道两侧群山连绵,沧海横波,人烟辐辏,风景绝佳。乾隆《宁德县志》称之“二都一路,虽绕山路,下逼水潮,满至路下,退则为泥埕”。这种山海兼具的景象,在古代官道中并不多见。在乾隆版《宁德县志》中可以找到记载的勒马山、真龟山(龟岩)、叠石岭、飞鸾岭、仙茅山、万石岩(福源山,俗称凤凰山)、白马峰(白马山),这些山峰一字排开,阴晴雨晦,气象万千,曾吸引了包括东西汉茅盈、东汉徐登在内的著名方士纷至沓来。位于飞鸾镇的朱联石、百丈漈瀑布、栖云龙潭,至今仍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
南路官道两侧,由北向南还分布着祝寿庵、石佛堂、报恩寺、耀通寺(观音亭)、永宁寺、增福寺(麻坑寺)、栖云寺七座大大小小的寺院,以及黄岳祖庙、忠烈行祠(下马宫)等道教宫观。
南路官道上最具有价值的文物,应该是著名的飞鸾宋代古瓷窑址,还有与福安坦洋工夫有关的古建筑“五福亭”。
飞鸾镇至今保存的宋代古瓷窑址有石桥头和牛栏岩两处。石桥头窑址位于飞鸾镇飞鸾村北50米,1958年调查发现。遗址面积1000多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1.5米。地面残存瓷片甚多,以碗为主,有黑釉、青瓷两种。采集标本有黑釉兔毫盏、青瓷碗、匣钵窑具等。牛栏岩瓷窑址位于飞鸾镇飞鸾村西南约1公里,也是1958年普查文物时发现。遗址面积900平方米,厚约1米,采集标本以青瓷碗为主。⑤两宋时期,飞鸾窑生产的黑釉兔毫盏、青瓷碗依靠着朱溪官道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优势,行销省内外,具有相当高的声誉。2001年9月,福建省考古队对福鼎太姥山国兴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古陶瓷残片,其中就有飞鸾窑烧制的器具。
2012年2月7日《海峡都市报》刊登了一篇标名《瓷器标本出水,证实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内容提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所在福建省开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发现一批水下遗存,还出土了大批陶瓷器标本。经省考古所副所长羊泽林介绍,从出水瓷器分析,确定了需要调查的12座具体窑址,其中就包括飞鸾窑。这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飞鸾窑址生产的器具也曾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远销国外。
五福亭是修建在宁罗交界处的一座石凉亭。它的青瓦屋顶久已坍塌,只剩下牢固的石砌墙壁。周围荒草萋萋,一片狼藉。在这里还是交通要道的岁月里,这座凉亭专供过往行人歇脚。五福亭里还有四块石碑,记录着这座亭子一百多年来的沧桑兴废。最早的一块为《蔡氏重修飞鸾岭建亭记》,碑文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举人、山东招远知县阮芳潮所撰,记录了道光十年(1830年)正月,飞鸾碗窑村蔡氏家族捐资重修飞鸾岭道,建造五福亭的感人事迹。年代稍后的两块石碑并排而立,是同时期树立的重修《起步岭碑》,这是五福亭石碑中保存最好的两块。碑文记录了光绪五年(1879年),宁德、福安、寿宁三县茶商捐资重修飞鸾岭路的过程,内容详细,弥足珍贵。碑文中镌刻着许多商号名录,包括宁德林理斋“一团春”,福安“泰大来”、“福兴隆”、“祥记”,都赫然其上。董事李世镐、王正卿、胡兆江、吴步森四人均为福安大茶商中,王正卿(1822~1890年)、胡兆江(1829~1895年)和后面一块碑中提到的吴步云(1826~1891年),是福安“坦洋工夫”五位创始人中的三位。⑥第四块嵌在泥土之中,碑文清晰可见,横额是“重建五福亭”五个篆字,正文竖排刻有“龙飞光绪十二年岁社丙戌九月二十八日丑时吉旦,福安坦洋监生王正卿、监生施长寅、监生吴步云,环溪职员吴光清同建”。光绪十二年为公元一八八六年,至今已整整一百二十七个年头了。
咸丰五年(1851年),福安坦洋茶人在建宁茶客的传授下,掌握了武夷红茶(功夫茶)制法。同年坦洋“万兴隆”茶庄首先开始自制红茶,次年制造日盛,输出量日升月恒。据有关报道显示,自光绪六年(1880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短短五十余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就达3万余担。蕉城作为当时福安、寿宁到福州的必经之路,为“坦洋工夫”的销售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县的茶叶销往福州,会通过海路拖运送到飞鸾渡,而后雇工人肩挑背扛,翻越飞鸾岭艰难跋涉进入福州,而后转销国内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三都澳开埠为止。茶叶销售改经海路以后,好不容易恢复往日繁荣的飞鸾岭又重新归于寂寞,五福亭也风光不再,渐渐被人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中。
蕉城滨海地区的珍稀植物
宁德市蕉城区滨海区域南起飞鸾镇油车岭,北至八都乡霍童溪河口,东临三都澳内海海岸滩涂,西倚鹫峰山东麓,地形地貌多样,高山、丘陵、盆谷、平原、海岸、滩涂齐全,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
在这面积不算大的区域内,恰好是国家植被区划中,中亚热带照叶林植被带和南亚热雨林植被带的东部临海过渡区域,闽中、闽东常绿楮类照叶林小区和闽江口暖南亚热带雨林小区在此衔接。因此,宁德市蕉城区滨海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相对复杂,既有中亚热带植物区系特征,又带有南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不乏珍稀保护种类和地带指示性种类。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根据国家1999年9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蕉城滨海地区国家保护的植物种类有:
1、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属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该种为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属优良材用树种。在七都溪上游呈星散分布,常见于村旁林间,幼树不少,长势良好。由于南方红豆杉材质优良,树皮可提取紫衫醇用于治疗癌症,易遭受人为破坏和砍伐,应加强保护。
2、水松Glyplostrobus pensilis
属裸子植物杉科(Taxodiaceae),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该种为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属优良材用树种,木材极耐腐,属制作抗腐木工部件的上好材料。
水松为我国特有树种,是躲过冰川期的孑遗植物。主要分布福建的中部、北部以及闽江下游地区和广东珠江三角洲。七都镇所在地有数株巨大的水松,古老而苍劲,应加以保护。
3、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属蕨类植物桫椤科(Cyatheaceae),因其叶柄有刺,又称刺桫椤,曾为国家8种一级保护植物之一,现整个桫椤科所有种类都被确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该植物为罕见的树形蕨类,有粗大的地上茎,高可达7—8米,茎上布满气生根,大型叶簇生茎顶,树形优美。桫椤科蕨类曾在中生代繁茂一时,后多已灭绝,至今遗留下来的被称为孑遗植物。蕉城区后山、坪塔山曾有成片的桫椤种群分布,目前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应加强保护。
此外,金涵乡还有桫椤科的粗齿桫椤(GymnosPhaera hancockn),数量稀少,同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4、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属蕨类植物蚌壳蕨科(Cibotiun barometz),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该植物根状茎在土壤表面横走,叶直立高可达2—3米,叶背苍白色,具有蚌壳状孢子囊群盖,故隶属蚌壳蕨科;其根状茎布满金黄色鳞片状毛,又称金狗头。蕉城区飞鸾乡、金涵乡、六都、七都镇的鹫峰山脉的浅丘陵地带有大量的金毛狗分布。金毛狗还是一种著名的药用植物,现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不能加以破坏。
5、香樟Cinnamornum camPhora
属被子植物樟科(Lauraceae),又称樟树,野生者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该植物为著名的材用树种,其材质细腻,可防虫蛀和腐烂,可制作木船、家具,或用于雕刻,植物体富含樟油,具有樟脑香味,曾被大量砍伐提取樟脑和樟油,野生数量急剧减少。蕉城区后山、飞鸾镇南山、蒲岭一带仍有少量野生香樟分布。
6、花榈木0rmosia henryi
属被子植物豆科(Leguminosae),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该种为高大乔木,高可达20余米。其树干的心材为优质用材,属红木类木材;开花结出豆荚,开裂后掉出鲜红色的豆子,又称红豆,可制作工艺品,故花榈木属红豆属。该植物在鹫峰山系浅山区偶有分布,尤其多见于三都澳内海岛屿的山丘上,多为幼树,结果的大树少见。
二、地方保护植物
我省有些植物种类数量稀少,被列入了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名录,蕉城区常见的地方保护植物种类有。
1、泡花润楠Machilus pauboi
属被子植物樟科(Laurac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该植物为高大乔木,高可达近20米,为优良材用树种,还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良树种。蕉城区浅山系偶见少量的泡花润楠,呈星散分布。
它是樟科的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绿色,叶革质,椭圆形,揉之具樟脑味,树干较直,主干明显,花小,着生花序上,果为小核果,成熟色。泡花楠的木材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将泡花浸入水中可产生黏液,其黏液是化妆美发的佳品,具有护发、亮发的功能,同时泡花楠可作黏附剂和香的原料。
2、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属被子植物禾本科(Gramin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小型散生竹类,秆略呈四方形,节上布满不定根,易于识别。该竹于夏季出笋,笋味鲜美,被大量采摘食用,目前种群数量已非常稀少,蕉城区仅在七都溪流域偶见分布。
3、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
属被子植物小檗科(Berberidac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该种为阴生草本,多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下,根状茎可入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在蕉城区该植物目前仅见于后山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地林下,数量稀少,应加以保护。
4、福建石楠Photinia fokienensis
属被子植物蔷薇科(Rosac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该种为灌木,高约2—3米,果实有2—3厘米的细长柄,可食。该植物在蕉城区白鹤岭岭头村一带的山顶上成片分布。
5、金豆Fortunella hindsii
属被子植物芸香科(Rutac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小型灌木,高0.5—2米,果实金黄色,黄豆般大小,可入药,用于理气、镇咳。该植物在蕉城区浅山区丘陵地带可见分布,呈星散分布状态。
6、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属被子植物葡萄科(Vitac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该种为木质藤本,藤蔓长可达10多米,攀附于其它木本植物之上,成体茎扁平,宽达10余厘米,状如木质扁担,故称扁担藤。该植物在飞鸾、金涵、七都一带丘陵山地上常见分布。
7、华南桂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属被子植物樟科(Laurac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该种为高大乔木,胸径可达50厘米以上,优质材用树种。该植物属于南亚热带雨林植被成分,宁德市是它的分布北缘,目前仅在飞鸾南山、蒲岭,蕉城后山偶见分布。
8、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属被子植物樟科(Lauraceae),福建省地方保护植物。该种为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材质淡红,略有香气,为优良材用树种,春天幼叶及花序鲜红色,故称红楠。该植物是亚热带照叶林地带性物种,在蕉城区中丘陵山地多有分布。
三、福建省分布新纪录
1、斑地锦Euphorbia macupate Linn.
大戟科大戟属。标本采自宁德市飞鸾镇南山村,海拔40米,见于宁德市沿海诸乡村,生长在平原或低海拔的山坡路旁,较为常见。本种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和台湾,福建为分布新记录。
本种为一年生草本,茎细弱,基部多分枝,全体疏被长柔毛,高15一20厘米,常被误认为千根草E.thymifopia Linn.,但前者叶上面中央有斑纹,植株较为直立,易于与后者区别。
2、大肉实树SarcosPerma arboreum Hook.f.
山榄科肉实树属。标本采自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南埕村,海拔40米,漳湾镇汤湾村,海拔30米。在福建该种目前仅见于环三都澳沿海低海拔地区,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在我国产广西、云南和贵州,福建为分布新记录。
本种为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或更高,具乳汁,易被误鉴为肉实树S.Iaurinum(Benth.)Hook.f.,但前者树皮有裂纹,叶较大,侧脉腋明显有腺窝,特征十分明显,尤其是花期在11月份,果翌年5月成熟;与后者树皮光滑,叶较小,侧脉腋无腺窝,花期在7—8月,果当年12月成熟,二者易于区别。
3、日本商陆Phytoiacca japonica Makino
商陆科商陆属。标本采自福建省宁德市七都镇,海拔360米,生于林下,偶见于鹫峰山东麓中低海拔的山区。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我国分布于浙江、山东、江西、湖南、广东和台湾。福建为分布新纪录。
本种为多年生草本,具球形肉质肥大直根,易被误鉴为商陆或北美商陆,但前者花序轴粗壮无总柄,尤其是肉质直根直径可达20—30厘米,二者易于区别。民间以根入药,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气管炎、干咳等病症。
4、日本水马齿Callitriche japonica Engelmann ex Hegelmaier.
水马齿科水马齿属植物。标本采自蕉城后山村,海拔30米,三都镇蕉溪村至象溪村,海拔20米,在福建该种常见于鹫峰山系以及宁德、福安、霞浦、福鼎的沿海地区,生长在林缘、路旁、庭院等较阴湿处,常成丛、成片分布或与苔藓伴生。该种分布于我国和日本。在我国分布于浙江和台湾,福建为分布新纪录。
本种为一年生湿生草本,十分矮小柔弱,生长在沿海地区的植株高度只有1~3厘米,往往被误认为其它草本植物的幼苗,于早春萌发,随后逐渐生长,同时自下而上逐节开花,夏季来临之前即已枯萎,生长期短暂。在福建该种多生长在阴湿处,但绝不生长在水体中,生境与沼生水马齿不同。再者,该种植株矮小直立,叶倒卵形,基部匙形易与后者区别。
5、刺果毛茛Ranunculus muricatus Linn.
毛茛科毛茛属。标本采自蕉城区,海拔30米,目前仅见于蕉城区路旁草地上,呈星散分布。本种为外来归化植物,传入我国后分布于江苏、浙江和广西,福建为分布新记录,极可能近年来随花卉等苗木传至宁德。
本种为一年生草本,其瘦果边缘有棱翼,两面各着生10余枚疣基刺。以植株较矮小、叶无毛、瘦果具疣基刺与其它地产毛茛属种类易于区别。
6、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 Sieb.et Zucc.
锦葵科木槿属。标本采自漳湾镇又加塘村,飞鸾镇二都村,生于海边,为耐盐碱的植物。在福建该种仅见于环三都澳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的内海海边,以及云淡等内海岛屿上,数量稀少。该种分布于我国和日本。在我国分布于浙江沿海地区,福建为分布新纪录。
本种为多年生灌木,高可达1—2米,叶宽椭圆形,叶背银白色,春夏季开出黄色大型的花朵,十分艳丽,是一种颇具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有待开发利用。
四、地带性指示植物
由于蕉城区地处中亚热带照叶林植被带和南亚热雨林植被带的衔接区域,该区域成为地带性指示植物分布的南、北边缘,或南、北界,这些植物对植物区系、地理环境研究极有意义。这里选择几种予以介绍。
1、阔叶的裸子植物——买麻藤和小叶买麻藤
在蕉城后山—漳湾拱屿一线以南,低海拔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藤本植物,叶子对生,节处膨大呈关节状,叶革质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乍一看它与被子植物阔叶藤本植物十分相像,人们无法把它与松、杉、柏类裸子植物的针、刺、鳞片状叶联系起来,很难想象在大自然中竟然有藤本、阔叶的裸子植物。但它确实就是裸子植物倪藤科的买麻藤(Gnetum montanum)。它在生殖时形成大小孢子叶球,大孢子叶球上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裸露,具备了裸子植物的共性。
据资料记载,蕉城区的是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分布的是最北缘,但不曾记录有买麻藤分布。然而,蕉城区分布的多为买麻藤,反以小叶买麻藤罕见。想必是,处于分布的是北缘的买麻藤其叶子变小了,反而像小叶买麻藤,因而误鉴的缘故。
买麻藤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我省又分布于福州地区以南及南平市东部的闽江流域,买麻藤是亚热带雨林的特征成分。这说明宁德临海浅山区的植被具有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成分,气候与南亚热带气候相近。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宁德的荔枝生长良好,反而形成了晚熟的品种,占得“人无我有”之利。
买麻藤宁德方言称之为“猴拉马”,笔者初闻时颇觉有趣,因其在方言上与“作弊”、“走江湖”之意谐音,故留下深刻印象。何以如此称呼还不及考证,不过可能与买麻藤种子可炒食,但不能过食否则头晕有关。
2、我国最大的豆子——阖藤子
在飞鸾镇浅山沟谷之中生长着一种豆科植物,藤蔓粗壮,分枝众多,攀附于石壁或其它植物之上,连绵数十米,颇为壮观。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阖藤子(Entada phaseoioides),我国最大的豆科植物。
阖藤子的花很小,密密麻麻地长在花轴上,并不起眼。然而结的果实却大得吓人,豆荚长达1米有余,宽达10厘米,一个成人高提果柄豆荚仍然垂到地面,其中的豆子鸭蛋般大小,难怪称其为我国最大的豆子。
阖藤子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台湾,我省分布于华安等地,蕉城区是它的分布北缘。阖藤子是热带季雨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成分,也是雨林标志性景观的构成种类。它在当地的出现,说明了地方植被具有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
阖藤子全株有毒,连豆子也不可食用。人们大多以为豆子均可吃,殊不知有毒的豆子比比皆是,鱼藤的豆子有毒,豆薯(剥皮地瓜)的豆子会造成失聪,刀豆的豆子俗称“晕豆”,就是很好的证明。
从以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地方保护植物、分布新纪录和珍稀的地带性指示植物,可以对蕉城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略见一斑。它们有的已被国家列为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的十分稀少被列为地方保护植物,有的蕉城区是它们分布的缘界,有的现在刚知道我们家园还有这些植物种类,相信还有更多的植物资源有待人们探索研究、发现、开发和利用。然而,这些珍稀的植物它们已在蕉城长期存在,这是植物演化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同时也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即保护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优化自然环境,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