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间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07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间技艺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54
页码: 236-289
摘要: 本节讲述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黄酒酿造技艺,双溪元宵灯会等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屏南 文化遗产 民间技艺

内容

第一节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屏南一项传统民间建造技术,宋代以来全县共出现建桥师傅数百之众,建造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廊桥数百座,有着成熟而高超的技艺。其工艺流程一是选桥址;二是建桥台,三是测水平、造水架柱和天门车;其核心部分是造拱架,步骤包括上三节苗、上五节苗、立将军柱、上剪刀苗、上平苗与马腿;由于闽东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雨雾,为了保护桥拱,必须建造廊屋并在两侧加盖侧板以防雨水侵蚀,因此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最后部分是架桥屋,其工艺的精华体现在桥拱。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历史文化价值,这一技艺承载着闽东独特的建筑工艺文化特质;二是工艺的科研价值,廊桥建造技艺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三是民俗载体价值;四是旅游开发价值,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彩虹般的木拱廊桥为核心的乡土建筑观光体验游已成为旅游市场新产品。因此,木拱廊桥及其建造技艺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重要价值
  《说文解字》中云:“梁之字,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凡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曰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体系。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各种类型的桥梁形式,其中闽东山区的木拱廊桥就是形式较为特殊的桥梁。
  屏南的溪流河床较为狭小,因而大多数木拱廊桥为单孔单跨,只有万安桥为五墩六孔,千乘桥、刀鞘桥(已毁)为一墩两孔。
  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的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廊桥都经过历代多次重建或重修,才得以保存至今。据旧县志和有关村史、桥碑记载,始建于宋代的有万安桥、千乘桥、龙井桥、百祥桥、广利桥;始建于元代的有广福桥;始建于明代和清代的有龙津桥、金造桥、清晏桥、惠风桥、溪里桥、樟口桥、迎风桥。
  基本内容
  屏南及闽东贯木拱廊桥,虽然在型式上有一些差异,如跨度、桥长、桥宽、桥面坡度、桥面用料、廊屋形式等,但是从造桥技术的基本构成是类似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建桥习俗分述如下:
  一、建桥工艺流程
  (一)选桥址
  多数村落建桥选桥址都是从所在村“风水”与环境二者兼顾的角度出发,如村前小溪的出口处,村民俗称“水尾”。目的是把住溪流形成的风口,保乡村的风水,所以桥址一般选择乡村水尾。同时,还要考虑桥址两岸有坚固岩石供砌筑桥台用。并且尽量要选择两岸相距窄一些。减少桥拱跨度。
  (二)建桥台
  建造桥台,可由石匠单独承包,也可以由造木拱桥的木匠一起承建。由于木拱桥产生极大的侧推力作用于桥台基,桥台的稳定牢固是整座桥梁的前提条件。所以造桥台的石匠要与造桥主绳木匠紧密配合并听从指导。桥台的中心位置,起拱高度及桥面板高度,均由主绳木匠确定。桥台一般有3种形式:一是利用自然悬崖岩壁加以修整凿成;二是在溪边岩石上用条石或块石砌筑;三是在岸边砌筑桥台或在岸边平地做船形墩为桥台。
  (三)测水平
  古代造桥木匠创造了竹梗水平法。具体作法是:把毛竹(要口径大者)劈成两片,削掉竹节,用“三脚撑”(三根木条捆成的三角支架)把毛竹撑住并联成一直线,接头处用黄泥睹住。尔后,竹片内装水,调节每根竹片高低取得水平。现代使用软塑料管或直接使用水平仪测量。
  (四)水架柱和天门车
  水架柱和天门车是古代造木拱桥过程中支撑桥拱架、木工上下和起吊木料的设备。
  水架柱4根“秋千架”,桥两边各2根。具体做法是:立一根长柱(长短因桥而异),旁边用“难绸”固定(“难绸”是杉木尾部绑有麻绳或篾缆,然后下部顶地上,尾部用麻绳或篾缆捆住以固定水架柱),桥台前的两根水架柱固定好后,上部可用一根横梁木相连接,形成“秋千架”状。水架柱的作用一是供木工上下来往用,二是支撑三节苗、五节苗等所有上架木料。
  天门车用木制作成绞车状,造桥工匠称为“天门车”。它的功能是苗木上下和起吊安装用。
  (五)造拱架
  上三节苗造桥木匠俗称的“三节苗”,是建桥第一系统。在砌好牢固的桥台后,先要做好三节苗底座,用木质做的称“垫苗木”,用石质的称“垫苗石”,也有称“牛眠木”或“牛眠石”。三节苗下端作凹口,木匠称作“鸭嘴甲”,上端作燕尾榫,木匠称“牛吃水”。将制作好的三节苗斜苗起吊放置在水架柱上,并在斜苗的上端安装垂直于桥跨方向的横梁,木匠称“大牛头”,大牛头有的用松木,也有的用杂木。下端插接在垫苗木上,上端作半榫扦入大牛头。上三节苗平苗,在做好第一步骤后,再从上向下将三节苗平苗打入大牛头中,连接处用燕尾榫,从而完成桥体主要受力结构的第一系统。木拱桥的三节苗用料一般为9根,也有用7根或11根。
  上五节苗也就是第二系统,分二步,一是上五节苗斜苗及下小牛头;二是上五节苗上斜苗及上小牛头。三节苗系统作好后,可以其为支撑,上第二系统一五节苗系统。在立柱和三节苗斜苗形成的夹角,放置五节苗垫苗木,五节苗的下斜苗与三节苗的斜苗为交错排列。下小牛头紧贴在三节苗斜苗上。将五节苗下斜苗下端顶住垫苗木,上端扦入下小牛头。然后将五节苗上斜苗下端连接下小牛头。
  紧贴三节苗大牛头底部穿过,终止于三节苗平苗上部,并在上斜苗的上端安装五节苗上小牛头。这部分是三节苗系统和五节苗系统实现相互咬合,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荷载的关键所在。和三节苗平苗做法一样,从上往下将五节苗平苗打入上小牛头中,从而完成桥拱架主要受力结构的第二系统。五节苗系统的用料相对较小,并长短不一。由于两套系统的紧密编搭,就使各自的不稳定结构亦或整体的稳定和超静定结构,提高了桥体的承载能力。
  立将军柱 在桥三节苗石两边竖立柱。这根柱子木匠称为将军柱。将军柱可分透柱与半柱,将军柱直透桥屋梁架的称透柱,将军柱仅到桥台平面的称半柱。整座桥为一个木匠承包的一般做成透柱,这样受力较好;木匠仅承包拱架部分的,就做成半柱。在两根柱之间加横梁,为以后做桥板苗用。其柱紧贴桥台,并和三节苗斜苗形成一夹角,为下一步铺设五节苗系统做铺垫。横梁上竖插7-9根杉木,唐先生称作端竖排架,端竖与排架后与此同时桥台的间用短木塞紧。
  (六)上剪刀苗
  闽东贯木拱廊桥比汴水虹桥有改进的其中一点是木拱桥有剪刀苗,也称为剪刀撑。剪刀苗可用一组或二组,因桥而异,也有因师傅木作而异。用一组的是下端用透榫穿将军柱,上端用燕尾榫接大牛头;用二组的木作方法一样,只是上一组接上小牛头,下一组接大牛头。为固定剪刀苗,剪刀苗中间的交叉处有的桥用铁箍套住,有的桥在交义点中心钻孔扦铁条。剪刀苗的作用使木拱桥减少左右摆动。
  (七)桥板苗与马腿
  平苗也称纵横梁,为使平苗平稳受力桥拱架,五节苗下牛头上安装一个丌形的木撑,木匠称为马腿。具体做法是一根横梁下面左右各一根短木插下小牛头上,然后横梁木左右各一根杉木扦将军柱。将平苗放在此横梁上,一头接大牛头,另一头接将军柱桥板横梁,在平苗上横铺桥板成桥面。现在看到的桥面有三种:一是木板桥面;二是砖铺桥面;三是卵石铺桥面。
  (八)架桥屋
  屏南人称房屋为厝,称木拱廊桥为厝桥。架桥屋如同建厝,做大木的木匠都能做。桥屋多为四柱九檩穿斗式结构。架桥屋从当心间先做,然后两边逐向中心间靠紧。桥屋高度与宽度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有一句行话称“七轿八马”就是桥中间人行道宽七尺六、高八尺六。盖完屋顶,做好神龛,钉好挡风雨板,至此整座桥就基本结束。
  二、建桥习俗
  我县造桥工匠在长期的劳作中,形成了一定的造桥习俗。据清咸丰二年(1852年),屏南缘首张朝高等与木匠订的桥约中载“唯祭河、竖柱、上梁、完桥四次福礼……系高(指缘首张朝高)办”。造桥还有月福的礼仪,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造古田汤寿桥时,桥约中就有“外约月福三次,给钱壹拾千文,又付君(指桥匠张成君)前去自备”,这月福三次指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两日,还有一次具体日子不详造一座桥,从动工到结束,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程序:择日起工:置办喜梁;祭河动工;上梁喝彩;取币赏众;踏桥开走;上喜梁福礼:完桥福礼。
  1、择日起工
  筹建桥董事与缘首在选择且约请了造桥工匠后,就要确定桥的具体位置,并请地理先生测定桥台的坐向方位,再请择日先生选取架马,上梁等黄道吉日。择日吉课要送予造桥工匠鉴定是否可用。择日吉课还书有“大士阁坐巽正桥基坐未本年两得其利查十月节二龙俱配利月用同课构造乃属上吉”等语。
  2、置办喜梁
  桥内正中屋脊顶的一根梁木,俗称喜梁,喜梁要选择三株或两株同根,枝叶茂盛之杉木,俗称“双胞柴”。伐木时要择吉利日,备香烛茶酒祭山礼,并选择乡村中父母双全,三代同堂的“好命仔”去砍伐。伐喜梁时,为讨吉利,喜梁不能往山下的方面倒下,而是顺山上徐徐放下,并在预备放喜梁的地方铺上树枝之类的东西,以防喜梁受沾污。喜梁要取其杉木树尾保留七盘树杈(俗称树绦),悬挂于喜梁当中(此寓有头有尾,兴旺发达之意),并给喜梁披上红布,沿路鸣炮抬回。抬喜梁一般用四个人,意为东、南西、北四方。抬回桥址边后,用三脚木撑架将喜梁置于桥址旁边空地高处。喜梁的树皮应抬回后来削。树皮的处置还有一定的规矩:一是放在清洁的高处晒干后,烧成灰用作神龛香炉灰用;二是放在溪中让水冲走。山上砍下作为喜梁的这根杉木,除了中间取一截作为喜梁外。它的头尾两节要做为桥中间神龛两边的立柱用。
  3、祭河动工
  择好造桥的动工日期,一般在农历秋分后的枯水期。祭河时,要备办斋供一筵。斋供有香烛、茶、洒、果点、素菜、三牲(指全猪、全羊、公鸡等)等。抬一头猪和一只羊到河边,将猪、羊杀一刀后,放到溪中,让猪、羊在溪水中挣扎,猪在挣扎中血喷射越多溪水越红显得越吉利。而后将取去毛的猪、羊作供品用。祭河仪式一般要请道士先生到场,有三个程序,分别是请神、读疏文、送神。
  4、上梁喝彩
  上好三节苗,要安放三节苗中的平苗中间一根大梁时要举行祭梁仪式。上梁仪式前,要到溪边的社主(俗称大王)处祭拜。并在溪边摆一供桌,供品有香烛、茶酒、果点、斋菜,以及木匠做桥工具墨斗、斧头、凿子等。祭梁由主墨木匠主持。点烛焚香、上茶酒后,主墨木匠念吉利好话,然后边放鞭炮,边由主墨木匠喝梁(喝彩)。造桥木匠转动天门车,抽紧天门车缆绳,大梁徐徐上升。主墨木匠喝梁众人并同场和彩。
  5、取币赏众
  上梁仪式结束前,还有一个比试木匠工夫的小插曲。上梁时,在梁中悬挂一小红布袋铜币(约1公斤)。上梁后,主墨木匠挑选灵活且不惧艰险之木匠,上梁取回铜币。取币木匠,手提榔锤(竹柄石锤、用4片竹柄长米许、锤扁鼓形,木匠用于悬手锤打压紧梁木的工具)走上三节苗梁头,说二句吉利话,走到中间将铜币取下。此时桥下众人鼓掌称好,走到另一端梁头再说二句吉利话。木匠把取回铜币交给主墨木匠,主墨木匠将铜币赏给诸位造桥木匠及助工者。
  6、踏桥开走
  桥做好可行走,称踏桥开走。开走有两种情况:视桥行走人多寡而定,一是行走人少,待桥面板全面铺好开走;二是行走人多,上好桥苗板,仅钉上五、六块桥板就开走。踏桥开走前,桥董事、缘首选择乡村中三代同堂并夫妻双全,有一定名望且家庭较富裕的二位男姓长者(俗称“好命人”),好命人当众题缘若干后开走,开走之人可随意性讲些吉利话,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户户平安、村村兴旺;董事、缘首丁发财,造桥师傅名扬四海等等。
  7、上喜梁福礼
  董事请木匠造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请一班木匠完成桥拱架至铺好桥面板,就结束;另一种是完成整座桥。一般在造桥过程除在三节苗平梁架平时举行上梁喝彩仪式外,还要举行上喜梁仪式。因桥面板基本完成,所以仪式就在桥上进行。仪式过程比上三节苗梁仪式简单一些。
  8、完桥福礼
  整座桥建造好时,董事、缘首要备一桌洒席答谢诸位工匠,同时董事、缘首经过多方努力,桥建好表示大功告成,也要互相庆贺一下,这次酒席叫完桥福礼酒。席前董事、缘首与造桥木匠要把造桥时支付的工钱,福礼仪及其他费用等结算清楚,补清工钱余款,造桥木匠也交待一些善后注意事宜。酒席中互相表示庆祝。
  三、建桥桥约
  造桥铺路是农村的一项大善事。清代建桥董事,缘首等与造桥工匠签订的建桥合同,也称“桥批”、“桥约”,有时也直称合同,如果是书写聘请某工匠的约定也称“请约”,桥约一般为毛边纸或宣纸,用毛笔竖式书写。书写内容为董事、缘首某某等人为建造或重修某地某桥,面议内容有的写一、二、三若干条款,有的联在一起写。面议内容主要有:一是建桥方提出所建桥的长度、高度、宽度,桥面上立几扇柱子,桥内建板凳、神龛等;二是若为拆旧桥重建,则提出要拆换何处桥苗、桥面板、枋檩木若干;三是桥台的高度、宽度、厚度及砌法、用石规格尺寸;四是材料的供给,桥苗运送何处,搭架木料、篾绳、铁钉由何方筹备,有的连工匠墨斗用的墨斗线是自备或建桥方供给也写上;五是除木匠外,建桥台的石匠,盖桥屋的泥水匠等由谁负责;六是总造价多少,如何兑付;七是每月初一、十五以及敬神福仪开支,上梁的花红(给主墨工匠的红包)开支数额等;八是双方中如有一方违约罚款情况等。而后书写签约时间、签约人姓名(盖章或画押)、见证人、代笔者。在时间后还要慎重书上骑缝字(多为吉祥词),最后常在左上角书上“□□大吉”等字。若有添补遗漏约定,也还要再由书写人签字画押,以示慎重。例如清同治三年造屏南双龙桥桥约内容如下: 立约字缘首郑伏横等今仝戚族欲造双龙桥。请得萼秀坑司务张成来、茂秀等前来承包斯桥。面约上及桥厝、盖瓦、粘灰、神福、花红、工食、杂用等项统包在内,总共工资钱四百陆拾千文。惟祭河、竖柱、上梁、完桥四次福礼酒席并竹篾、打铁系横(横指缘首郑伏横)等自办。更议两造桥同心协力,构造坚固如意,毋得潦草了事。倘有懒惰、减简工夫,不特(应为"但"字)工钱无追而且为人口实,仍不许后来索贴等情。再约司务起工只给米谷、盐菜食用等项,其余工资及上下路费俟完竣后交清,不得预支。今恐口说无凭,立约乙纸为照。
  同治三年四月 吉日
  立约字缘首郑伏横(画押)、郑宗乐(画押)、郑其蓬(画押)、陈景安、陈则舒、陈景祯。
  代笔张统 (画押)
  合约各执壹纸为照(骑缝字)
  相关工具及其作品
  (一)廊桥工匠使用造桥工具:鲁班尺、水车、墨斗、柴马、柴桥、刨刀、凿子、锯子、斧、锤子等。
  (二)主要作品(现存木拱廊桥):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廊桥主要有以下14座。
  万安桥 又称彩虹桥、龙江公济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再度重建。现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屋建37开间1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
  千乘桥 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桥长62.7米,宽4.9米,桥面至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桥堍和桥墩以块石砌筑,墩船形,墩尖雕成鸡喙形状。桥屋建24开间99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飞檐翘角顶,桥面以木板铺设。
  龙井桥 位于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至黛溪镇康里村的古道中,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一月重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蒲月重修。该桥建筑在金造溪下游的峡口处,地势险峻,溪流湍急,是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桥长27.5米,宽4.9米,单孔跨径22.2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9.5米。桥屋建13开间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百祥桥 又名白洋桥、柏松桥,位于屏南县棠口、寿山两乡交界处的白洋村附近的屏宁交通要道上,现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桥长38米,宽4.5米,单孔跨度达3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22米。桥屋建15开间6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悬山顶。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
  广福桥 又名溪源桥、开源长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北,东南西北走向,横跨岭下溪,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清嘉庆十二年(1806年)重修,解放后又经过三次维修,是屏南众多木拱廊桥中维护较好的一座。桥长32米,宽5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0.5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面以木板横铺,再以卵石铺砌,具有桥堍为卵石砌筑,以木梁代碑等特色。
  广利桥 又名花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南,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宋,明正统年间重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重修,1993年再次重修。桥长30.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0.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3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
  金造桥 位于棠口乡漈头村金造自然村水尾,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月始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孟夏重建。桥长41.7米,宽4.8米,单孔跨度32.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龙津桥
  又名玉锁桥、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桥屋建13开间56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清晏桥
  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至棠口乡际头村古道中,因地处深山峡谷得名。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鼎建,是我县目前维护尚好的一座折线型木拱廊桥。桥长26.4米,宽4.5米,单孔跨度21.8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3.45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
  惠风桥
  又名黄宅桥、泮地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泮地村至康里村的古道中。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建,1998年6月重修。桥长32.2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锦溪桥
  位于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清初重建。1970年1月再次重建。桥长37.8米,宽4.3米,单孔跨度20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8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迎风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陆地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桥长28米,宽3米,单孔跨度1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8开间20柱,二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樟口桥
  又名樟源下桥,位于屏南县代溪镇樟源村水尾,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后毁于水患,1955年桐月重建。桥长26米,宽3.8米,单孔跨度18.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5.5米。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板上铺块石。桥屋建9开间40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双龙桥
  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水洋上洋,其旧址在白水洋鸳鸯溪下游,建于清乾隆五年(1865年),在新中国成立前被焚毁。2005年由目前最年轻的廊桥名匠黄春财主持重建。该桥两墩三孔,长达66米,现为屏南境内第二长桥。
   传承谱系
  (一)长桥镇长桥村廊桥建造世家谱系
  茂龙仙(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年间复建万安桥,一生建造廊桥十数座,为我县清中后期著名造桥工匠。
  黄金书 (生于咸丰年间1933年),师从长桥镇新乡村茂龙仙。民国时期造建瓯市北溪村桥、夏村桥、赤梅村桥、增丈桥。
  黄生富(19001974年),黄金书长子,1932年建造万安桥为主縄木匠。民国时期随其父黄金书参与建造建瓯市龙北溪村桥、夏村桥、赤梅村桥、增丈桥建设。
  黄象颜 (19091984年),黄金书次子。1969年,造古田县平湖唐宦村桥。
  黄春财 现年70岁,黄象颜子,现为我县著名建桥师傅。1952年,洪水冲毁屏南县万安桥其中西北向二个拱架计12开间,1954年与其大伯、父亲重建此二拱;1956年,造屏南县长桥镇上乾村桥为主绳;2005年,为主搬迁主建棠口际头金造桥;2006年为主建造长66米、二墩三孔的白水洋双龙桥;2008年重建百祥桥。
  黄闽屏 1963年生,黄春财大儿子。
  黄闽辉 1984年生,黄春财小儿子。两人均继承父业,2005年参与搬迁建造金造桥,2006年建造双龙桥,任副绳。
  (二)其他重要建桥艺人
  吴观增 屏城乡南湾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造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清晏桥(现存),为总绳,也为桥上架主绳。
  郑传春 屏城乡夏地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造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清晏桥(现存),为副绳。
  黄荣成 寿山乡东盘村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造屏南县棠口乡千乘桥(现存),为副绳。
  韦学星 代溪乡忠洋村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
  韦春霜 现年86岁,健在。聪明好学,会做大木,未学造桥。为造金造桥,到该村金钟桥(亦为木拱桥,颇有特色,形如虾状,俗称虾蛄桥)。观摩桥拱架结构,无师自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196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龟潭桥(1978年毁于水),为主绳。
  韦万会 (19131971年),师从韦学星。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主绳。1955年,造屏南县代溪镇樟口桥(现存),为木匠。1970年,造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桥(现存),为主绳。
  韦忠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孝款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泽衍 韦学星之子,师徒。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为副绳。
  韦顺托 今年74岁,健在。师从韦万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曾随师傅造屏南县棠口乡金造桥(现存)。1968年,造屏南县棠口乡龟潭桥(1978年毁于水)。
  韦忠拓 1970年,造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桥(现存),为副绳。
  韦明鉴 今年59岁,健在。1974年,曾参与造屏南县代溪镇忠洋叉溪村桥。
  张京锁 代溪镇往里村人,师从屏南县代溪镇北乾村吴成赖。1967年,造蕉城区虎贝本乡黄柏媳妇桥(八字撑拱架,现存)为主绳。
  主要特征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技术、传统、历史、家族传承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地域传统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是与木拱廊桥这一特定虹桥形式存在相关联的。因此,这一建桥技术只存在于福建闽东与浙江西南部区域,表现出地域特性。
  2、技术科研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是宋代汴水虹桥建造技艺的继承与发展,由捆绑式发展成榫卯式,并不用只钉片铁,传承900多年不流失,并且与原虹桥建造技术相比较有了长足进步,桥梁结构更完善、更符合力学原理,并加盖廊屋,增加了廊桥功能,表现出极高的技术科研特征。
  3、历史民俗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还延申了做为单一技术的功能,它是特点区域一项带有历史性与民俗成份的技艺,有着完整的习俗。是研究闽东南与浙西南历史与风俗民情不可多得的载体。
  4、家族传承特征
  木拱廊桥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表现出明显的家族传承特征,一般是父传子,子承父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传承规范。靠的是口传心授,靠的是学徒的悟性。因此这一技艺极易失传。
  5、艺术审美特征
  木拱廊桥是闽东北与浙西南山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审美特征。木拱廊桥及其建造技艺是祖国乃到世界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的集中体现。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要价值
  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五方面重要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祖国廊廊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屏南这项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东传统工艺特色,承载着闽东独特的建筑工艺文化特质,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工艺科研价值
  木拱廊桥建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这些生产技艺是闽东北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是这一特定区域廊桥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
  3、民俗载体价值
  廊桥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交通、信仰等密切相关,是承载村落风水、聚集村落财气、展现村落风景的民俗建筑,同时也是重要的民间文化空间与载体。
  4、交通运输价值
  建于古道或村落水尾的廊桥,其最大功能就是担负交通运输功能。如今这一功能在所弱化,但在民众心里仍然体现廊桥这一重要功能不变。
  5、旅游开发价值
  随着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彩虹般的木拱廊桥为核心的乡土建筑观光体验游不断成为旅游市场新产品。因此,木拱廊体的保护与开发表现出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第二节 黄酒酿造技艺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自唐宋以来承传不息,明万历县志就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之记载。屏南地处闽东北鹫峰山脉中段,是福建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这里山高林密,清泉醇冽,有着得天独厚的制曲酿酒之优质原材料高山稻米与泉水。数百年来,此项技艺一直流传于民间,以农家自制或小作坊生产形式存在,是屏南古代重要的民间技艺之一。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注重选料,严格配比,控温发酵科学,表现出较高的酿造水平,是祖国传统酿造业的一朵奇葩。屏南所产红曲色艳如丹,有库曲、轻曲、色曲三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东南亚各国。屏南黄酒酒质醇厚,色泽清亮,口感清香绵长,其中惠泽龙陈酿品质上乘,系闽派干性有机黄酒。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特征表现在选料、用水、工艺、产品四个方面,其价值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价值,屏南酿酒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派黄酒特色,承载着闽东北独特的黄酒文化特质;二是工艺科研价值,红曲制作和黄酒酿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三是民俗载体价值,红曲和黄酒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四是药用保健价值,红曲、黄酒在祖国传统医学上具有突出的药用与保健价值;五是经济价值,红曲、黄酒历史以来一直是屏南山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是当地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保护的民间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是酒中之祖,酒中之王,黄酒的酿造技艺世界上独一无二,江泽民同志说:“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稻米酿造黄酒。周朝的《书经·说命篇》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蘖是一种谷物发霉发芽的混合物,是原始的曲。用红曲酿酒是我国酿酒业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最早记载红曲酒见唐朝诸载的“相逢多是醉醺然,应有囊中子母钱。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仙直上翠旌楼。”宋朝福建红曲酒达到一个高潮。“闽中公私酝酿皆曲酒”(宋·庄绰《鸡肋篇》)。喜爱红曲酒,北宋苏东坡诗句“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今年还须去看月,露冷遥知范叔寒”。我国古籍中最先记载用红曲酿造曲酒的书是元朝佚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天台红酒方,明高濂《饮馔服食笺》酿造类中记载了建昌红酒酿造工艺。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到红曲酒具有舒筋活血的药用功能,可见红曲酿酒盛行于世,历经宋、元而不衰。
  屏南县是红曲正宗和优良产地,明万历《古田县志》记载:“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说明在明代,屏南(当时为古田县,清雍正十二年屏南始与古田分县)红曲已很兴盛,清乾隆《屏南县志》“货物卷”中已有“红曲”记载,清光绪江若干编写的《屏南县志》还对制曲水稻“降来壳”专门记载:“米制红曲殊佳,近古田各都,每于山上种之。”民国30年《屏南县志·实业志》载:曲埕:路下、古厦、长坋、北乾诸乡均有白曲、红曲两种,出售外省。自清代至民国期间,屏南路下、长桥、屏城等乡镇,一直是红曲生产地,所产红曲质量上乘,销往邻县及省城福州,远则贩运上海、宁波、天津各地。
  [=此处为插图=]1949年全县有酒曲作坊87家,年制红曲75吨,酿酒作坊98家、黄酒128吨。1953年,全县经登记批准的制曲埕80家,年产量33.7吨。黄酒酿造几乎遍及家家户户,但因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仍多为自给。
  1956年6月,在县城建立屏南县酒厂,下设长桥、棠口、双溪、忠洋、熙岭、康里6个分厂,当年产量155吨。1957年,在城区新建厂房500平方米,当年产量160多吨。1958年转为国营,产量增至239吨。同年接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委托,加工出口红曲。由于当时曲埕未建,委托路下、北墘、新乡、长桥等地曲埕加工,成品送往省外贸公司,当年出口红曲191吨。1964年,根据外贸出口需要,在城关溪坪建立国营屏南县曲厂,酒、曲产量日升,当年产黄酒172吨、红曲57.5吨,其中出口40.2吨,成为全省最大红曲出口基础。
  1973年,县酒厂和县曲厂合并成立屏南酒曲厂,黄酒产量130吨,红曲90吨。1980年,该厂试制成功红曲优良菌株及纯种提纯制曲技术,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开始改建制曲工艺,使传统的土法制曲改为机械化制曲,缩短红曲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1985年黄酒产量提高到324吨,红曲产量443吨,其中红曲出口69吨。所产“白鹭”牌轻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获1985年福建优质产品称号。县酒曲厂成为福建独家红曲出口企业。1988年,引进电脑微机自控调温装置应用于机械化通风制曲,红曲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年,“白鹭”牌轻曲分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轻工部“优秀出口产品铜质奖”。同时,该厂获省与轻工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1989年,该厂生产的轻曲、曲醋获省消协授予“信得过产品”称号。
  1999年,熙岭乡龙潭村黄酒酿造传人陈官唱,为保护、传承和宏扬“惠泽龙”老酒这一文化遗产,联合几家村民组建了“龙潭庶民酒业有限公司”,注册了“惠泽龙”商标。通过几年的发展,老酒坊从小到大,形成了一定规模。为使企业做强做大,2005年龙潭庶民酒业有限公司与上海津源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惠泽龙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本着“立足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惠泽农家万户”的经营理念,在代溪、熙岭等乡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农户1350户,建立订单农业种植基地8000多亩,组建农户规模化半成品黄酒酿造车间28个,有效增加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
  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也获得了相关的荣誉。2001年7月被福建省标准化协授予“高标准、高质量”等荣誉称号;2003年被福建省著名商标评定委员会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3年和2006年两次被福建省名牌产品评定委员会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2003年和2005年被宁德市人民政府确认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公司2006年通过QS质量安全认定和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畅销宁德、福州等省内城市,远销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公司朝着争名牌产品、创驰名商标、惠泽天下百姓的目标向前迈进。
  基本内容
   一、红曲传统生产工艺
  (一)原料选择制造红曲的主要原料有:曲种、曲醋、晚米。
  1、曲种白毛红曲霉的培育选上好红米,去壳为糙米,浸泡4小时,蒸煮40分钟,摊凉,晒干,制成醋曲。
  2、曲醋选优质高山糯米,酿制醋酒,加入醋曲,经三年陈酿即为曲醋,取其酸味带甜、性缓而经久的特性。
  3、晚米根据所制品种的不同,应进行选择。色曲:用上等晚米或山稻米(陆稻米);库曲、轻曲:最好使用高山红土田生长的早米(籼米),因早米制成的曲色红且颗粒整全。屏南东峰、上楼的白早米最好,其横断面稍呈蓝色,所以又称“蓝骨米”,制成红曲,品质也较优良。一般要求使用精白的上等晚米。
  (二)操作方法
  1、浸米 将选好的上等白米装入米篮内,放在水中淘去糠秕,再用水浸约1-1.5h(以用手指一搓就碎为度),捞起,沥干。
  2、蒸饭 将木甑在沸水釜上加热后,将沥干的米倒进甑内,用猛火蒸40-60min,使大米熟的程度达到用湿手摸饭面不粘手,而饭又软透和程度。蒸毕,将饭摊散在竹箩上,使冷却至40度左右(不烫手)即可配料。
  3、入曲房 曲房俗称曲埕,系土木结构。埕底要用无沙且楹的红土筑坚实,两边墙上开窗,以调节温度,遇天冷可用木炭柴火升温消毒。将拌曲种的饭挑到埕中堆放,盖以干净麻袋,保温24h,曲菌渐渐发热(菌丝繁殖),待品温升至45度时进行翻曲,把曲块搓散摊平,厚约寸许,每隔4-6h搓曲一次,并调节室温(放热)。翻曲换气对曲蓖生长繁殖甚为重要。
  入曲房3-4天,菌丝浓渐透入饭中心部分(呈红色斑点),这阶段半成品称为“上铺”。这时把它装入箩筐,在水中漂洗约10min,使曲粒吸收水分,保持湿度,抑制杂菌发育。将曲粒沥干,再堆放半天(升温发热),然后轻轻摊散:此后每隔6H翻拌一次,这时菌丝发育旺盛并分泌红色素。当曲中水分散发至干燥现象出现时(用手触动曲面有响声),可适当喷以清洁水,调节温度,使温度保持在25-30度。这一阶段称”头水”,历时3-4天.这时曲面全呈绯红色。
  此后的主要要点在于维护湿度,应适时适量地喷水。喷水如过湿,发热泪盈眶必高,易使曲腐烂生杂菌;过于,曲菌又不能繁殖,故必须严加掌握,并且每隔6-8H上下翻曲一次,同时注意调节温度。这阶段需经3-8天,俗称为”二水”,这时菌丝已内外繁殖旺盛,曲粒里外透红度有特殊的红曲香味。
  4、出曲 当曲里外透红时,就可将曲移至室外空埕,用太阳直接晒干后即为红曲成品。可按类分级包装。
  二、传统黄酒酿造工艺
  (一)原料选择
  水 选择晨间至午时的山涧泉水。过午时后的水不用,因此,上午要备好一天的酿造用水。
  糯米 外观应具有品种特色和光泽,粒丰满,整齐,米质要纯,不可以混有糠粃,碎米和杂米等到其它物质。
  红曲 选择上等屏南产红曲。
  (二)酿造方法步骤
  1、浸米 浸米是使米的淀粉粒子吸水膨胀,淀粉颗粒疏松便于蒸煮。浸米的时间要求:浸米的程度一般要求米的颗粒保持完整。而米酥为度。
  2、蒸煮 蒸煮的要求:对糯米的蒸煮质量要求是达到外硬内软,内无白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和均匀一致。
  3、冷却 蒸熟后的糯米饭必须经过冷却迅速地把品温降到适合于发酵微生物繁殖的温度,冷却的方法按其用途摊在大竹篱上,但需防止污染。
  4、入坛 把已清洗干净的酒坛用开水烫过,然后按比例斗米升曲加二五水(米与水按1:1.25),计算准确依次入坛,搅拌均匀,坛口加盖能透气的竹箩子,或干净的麻袋。
  5、发酵管理 物料入坛后如室温低于15度以下要进行适当保温,方法是地面辅30公分的谷壳,旁边加盖麻袋,关闭窗口和门,一般经过12小时后开始糖化和发酵,由于酵母的发酵作用,多数的糖分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开始上升,坛里可听到嘶嘶的发酵响声,并会发出气泡把洒醅顶到液面上来形成厚被盖的现象,取发酵醪尝,味鲜甜已略带酒香,品温比落坛时升高5-7度此时要注意观察,把挖掘开耗时间。历代相传,开耙有高温和低温两种不同形式,高温开耙待醪的品温升到35度以上才进行第一次搅拌(开头耙)使品温下降。
  低温开耙是品温升至30度左右就进行第一次搅拌,发酵温度最高不超过30度,由于开耙的品温掌握的高低不同影响到成品风味也不同,惠泽龙黄酒采用的是低温开耙,俗称“冷作酒”头耙后品温显著下降,以后各次开耙应视发酵的具体而定,如室温低品温升的慢,应将开耙时间拉长些,反之把开耙的间隔时间缩短些。耙酒一般在每日的早晚进行,主要是降品温和使糖化发酵均匀进行,但为了减少酒精高挥发损失,在气温低时应尽可能少搅拌,经过约13-15天,使品温和室温相近,糟粕开始下沉,主发酵阶段结束即可停止搅拌用报纸封住坛口,让其长期静止然后发酵2-3个月。
  6、压榨 把发酵醪中酒的液体部分和糟粕固体部分分离称压榨。用木材制成榨箱(每一箱可容酒三斗左右)。箱与箱之间用竹篾间隔,箱内放置装满酒醅的细袋,装满后,用千金套上糊蝶吊,让酒液自流,然后逐渐上石块,为保证压干;先行取出榨袋,将袋三摺,仍放入榨内再榨。
  7、澄清 刚榨出的酒是生酒,含有少量微细的固形物,因此要在大木桶静置2-3天使少量微细浮尤物沉入桶底,取上层清液装入酒坛,沉渣重新压虑回收酒液,此操作称为澄清。
  8、装坛 澄清后酒液装入酒坛,坛口先封一层箬叶,一层报纸,再封一层箬叶,然后用草绳捆紧,再做上土头。
  9、温酒 把做土头的酒坛抬到温酒埕,排列的间隔多根据据酒坛大小进行区分,大坛间隔需宽些,小坛间隔需小些,这样便于放置适当的稻草和谷壳燃烧的容量,达到温度的控制防止酒温的过火,或温度不够,过火了对酒的风味有破坏,温度不够达不不到杀菌的目的酒会变质。
  10、贮藏管理 把温好的黄酒打上标签进入酒库进行贮存,酒库应阴凉通风干燥。贮存的酒不宜随便搬动。要经常巡查酒库内的酒坛是否有渗漏等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期酒坛被渗漏出来的酒液熏染。最后按酒龄的长短程序分别出库。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生产用具
  酒坛:制作老醋的瓮,木饭甑,竹制摊凉篓,生产红曲的曲埕,及生产过程使用的曲耙,装曲篓、晒曲竹席、笊篱麻袋、布袋、曲斗、酒抽、酒漏、量筒等。
  2、成品
  红曲、黄酒、曲醋红曲:“白鹭牌”轻曲、“鸳鸯牌”库曲、散装红曲。
  黄酒:“惠泽龙”闽派系列黄酒、屏南老酒、散装老酒、北乾老酒等
  曲醋:屏南曲醋
  主要特征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方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明显特征:
  1、原料特征: 制曲需要选用高山红土田生长的早米(籼米),因早米制成的曲色红且颗粒整全。屏南东峰、上楼的白早米最好,其横断面稍呈蓝色,所以又称“蓝骨米”,制成红曲,品质最优良。而酿酒一定要选用上等高山产,生长期长的糯米为原料。
  2、水源特征: 黄酒的品质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质的水源。水一定要取晨间至午时的山涧泉水,过午时后的水不用,因此,上午要备好一天的酿造用水。不同区域水中矿物含量不同,因此黄酒品质差别较大。
  3、工艺特征: 从曲母选育、制曲到酿造,可以说工艺流程繁多,酿酒历经数百年,长期以来生产技艺全靠师徒传承或族内世代相传,如今虽然工艺流程见诸著作,但真正的制曲酿酒绝技仍然需要言传身教或长期的实践摸索,特别是对酿造温度、湿度的感觉,全凭经验掌握。因此,这项技艺确属传统民间技艺,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4、产品特征: 红曲与黄酒即是食品、饮品,同时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黄酒做为我国最古老的酒,其传统酿造方法与取自原生态有机原料是酒类中最健康饮品,是地道的有机食品。同时,黄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是我们探索中华文化的脉络之一,因此,把它说成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是不为过的。
  重要价值
  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是中国黄酒酿造的杰出代表,它除了一般性酿酒技艺价值外,还具有以下五方面重要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是祖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屏南这项技艺传承延续已历一千多年历史,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派黄酒特色,承载着闽东北独特的黄酒文化特质,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工艺科研价值
  红曲制作和黄酒酿造工艺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严谨而不失创新,这些生产技艺是闽东北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是这一特定区域酒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民间技艺,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
  3、民俗载体价值
  红曲和黄酒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不管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这些人生大事;还是走亲访友、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它,从民众的一日三餐,到祈福社火的供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见黄酒是这一区域民俗不可或缺的主角,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4、药用保健价值
  红曲、黄酒是制作药品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我国中药的一味药材和重要的药引子,在许多疾病的医治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黄酒是重要保健和佐餐饮品,少量、长期饮用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保健功能。
  5、经济价值
  红曲、黄酒历史以来一直是屏南山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是当地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红曲、黄酒产业发展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其次,红曲、黄酒原料取自当地产糯米,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种植物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增收。再次,历史以来,屏南红曲一直是当地重要的大宗出口产品,出口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深受东南亚人民欢迎,可以大量出口创汇,同时随着近年黄酒规模化生产,产量极大提高,惠泽龙酒创出知名品牌,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体现出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节 双溪元宵灯会
  屏南县双溪镇自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年)陆氏宗先肇基至今,已历1094年。千余年的文化沉积砌垒,双溪镇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纯朴的民情民俗民风。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屏南建县,县治设于双溪,在这之后的200余年,双溪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并地处南北官道要冲,为闽东北官道枢纽。商贾云集,货栈林立,过往旅客蜂拥。清初至民国以来一直为闽北繁华市镇之一,因此,也成为南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集合交汇点。
  双溪自明代以来每年都举办元宵民俗活动,开县以后,增加了游城隍等踩街活动,元霄灯会更臻丰富多彩。近年来,结合国家风景名胜区白水洋及双溪古镇旅游开发举办隆重的民俗旅游文化节。双溪元霄灯会主要内容有:舞香火龙、舞白蛇灯、彩坪巡游、踩高跷、鼓亭音乐、香亭、舞狮子、花灯巡游等。
  双溪元霄灯会活动历经数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在深山中遗存,其中有许多因素值得探讨,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民间庙会的社会研究价值。双溪元霄民俗从组织、运作、信仰、会社等诸多方面均保持古貌不变,具有独特的社会研究价值。二是具有民间庙会发展的历史价值。从明代双溪初始庙会,在现代大型民俗活动,无不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背景,是研究人文社会历史活的标本。三是具有古代民间艺术的审美观赏价值。双溪各种元霄民俗艺术是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民间艺术极其宝贵的审美价值。四是具有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双溪元霄民俗作为屏南乃至全省少有的民间活态民间艺术,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双溪元霄灯会起始于民间信仰与宗族祭祀活动,北宋年间双溪就有民俗巡游活动。最早的香亭迎神、火龙祀福、靖姑斩蛇等活动逐步发展成如今形式多样的民俗闹元霄活动。具体各项目历史源流如下。
  1、香火龙 明朝中后期以来,双溪村庆祝元宵佳节和巡迎临水夫人陈靖姑(陈大奶)与立县后城隍出巡时而举办。营造节日喜庆热闹和谐气氛,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天下泰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鼓亭乐 鼓亭音乐原是宫廷古乐,后乐师流落民间在浙江省绍兴一带盛行,但目前在浙江一带已消失。鼓亭音乐由薛乐家族薛云翱去浙江绍兴后引进屏南双溪。鼓亭音乐由乾隆丁末年起至今每年元宵节均上街游行演奏。
  3、白蛇灯 自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起,屏南双溪镇乾源村就开始在该村陆氏宗祠供奉陈靖姑神像及其神位,从那时起该村就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迎陈大奶神像兼游白蛇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承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该活动在乾源村延传二十余世而经久不衰。。
  4、彩枰 自屏南建县以来(1736年)就有彩枰游行,双溪的彩枰,往往为庆贺喜庆的节日举行的。如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一日至元宵节,人们庆贺临水陈夫人华诞和欢度元宵,就抬彩枰、彩灯、香亭、鼓亭、龙狮等游行。农历十月十七日,城隍等诸神像出巡,也有彩枰等游行庆贺。
   5、花灯 流传较早,有文字记载(县志沈本乾隆5年版),兴于明末,盛于清初(1736年建县)沿续至今。
  6、舞狮 清乾隆元年即1736年由河南传入。1737年始至今,每年闹元宵时必不可少的文娱节目之一。
  基本内容
  双溪元霄灯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下面就香火龙、鼓亭乐、彩枰、舞狮、花灯等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一)舞香火龙
  香火龙编造。香火龙总长约52米,由龙身(37节,每节约1.4米)、龙头、龙尾和龙珠四个部分组成。骨架编制需用干稻草约500多公斤,用香总共20000余支(炷)。用香要求:香长约50公分,脚4寸长,拿在手上于木板上抖动,香粉不会掉落的方可采用。香主要来源于老字号香店艺人满里阿坑和双溪仁斗等人制作。也有向建瓯东游香店订购。一支香一般能点燃3个小时左右时间。
  舞龙者训练。舞龙队伍由91位身强体壮、手脚动作灵活敏捷、乐感较强的村民组成。在年前腊月空闲时,伴随着锣鼓击敲声的节奏,进行脚步移走、手势变化等技巧训练。
  点香仪式。舞龙活动开始前半小时,用竹片点燃龙身香线。放头声铳,舞龙者集中;放第二声铳,点香开始;放第三声铳,全龙点香完毕,游龙正式开始。
  (二)鼓亭乐表演 “鼓亭”如方塔状,阁亭形,分上、下层与四足三个部分。底面积0。9m2,高2m,木质材料制成,各部分雕刻精致,塔顶尖镶嵌一颗葫芦,周边雕刻许多飞禽走兽,形态逼真。向下延伸呈屋脊状,刻上精美瓦椽,四个翘角,各雕有造型别致的凤凰。上层小阁由八根小木柱支撑,构成八扇大小不等的屏风,外用纱窗(用铁制花印凿成)围住,底面积0.6m2,高0.75m,内置一盏长寿灯。上层套住下层,上层底部又向周边延伸构成下层的围顶,呈屋脊状,表面雕刻精美瓦椽,四角形成翘角。每角上各镶嵌有一只龙,口含龙珠,飞舞利爪。龙凤上下对称,象征龙凤呈祥,万事如意。下层亦是八根小木柱支撑,底面积0.8m2,高0.95m,四周按一定格局点缀着围栏,每根栏杆形如剑鞘,均雕刻有梅花。比喻经历战争磨难,凯旋归来的将士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下层底四角突出,刻有四只凶猛兽面;向下伸出强有力的狮足,四足鼎立,顶天立地,象征着江山永固。其中央空间置一大型牛皮鼓(鼓中设计有一螺旋形钢丝,使鼓声远扬)鼓底面积0.6m2,高0.55m。鼓声清脆宏亮,震天动地,方圆数里余音缭绕。鼓亭后侧设一平台供击鼓少年稳坐。然后由四个彪形大汉抬着向前进,后面紧跟庞大的吹奏班,共有20多人。
  鼓亭古乐曲由三首曲谱组成:鼓亭诗、玉兔、头谱。曲调又分成“软排”与“硬排”总共有六个曲调。在振憾人心的鼓声擂动指挥下,首先由“软排”(琴、箫、唢呐、二胡、月琴、笛子等)吹拉一曲后,“硬排”(锣、鼓、钹子、小锣)再敲打另一调,六段曲由软排和硬排周而复始演奏。此时要特别注意,严格按声乐旋律敲打。例:硬排由四种乐器击法:击鼓用“珠槌”,打锣用“花槌”,击钹子使用“压韵槌”,扣小锣打“贴槌”。
  (三)白蛇灯
  白蛇灯全长120余米,由蛇头及蛇身两部人组成。蛇头是用竹篾编织成的一个椭球体(仿人头状),直径一米许,内点八支大蜡烛;蛇身由40节木制骨架和200个小竹篾灯笼组成(木制骨架选用杉木板,每节长3米并固定放5个小灯笼,小灯笼用细竹篾编织而成,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外糊白纸,中置蜡烛),每节木板首尾钻有两个孔臼,将木板首尾的孔臼重叠,再用特制的长约2米的撑杆穿过孔臼,这样,40节木板便首尾重叠相连,形成长蛇。舞动时,数十双手紧握撑杆,使长蛇悬浮于空中,舞动者模仿蛇游走的动作,忽进忽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挪移腾跃,蛇灯便若灵蛇般的柔若无骨,灵活舞动。
  每年元宵节夜幕垂临,华灯初上之时,全村男女老幼倾巢而出,附近村民也纷涌而至,竞相观看。此时,连发三声土铳,前面鸣锣开道,鼓乐齐奏,百余村民撑着百米长的蛇灯便开始游迎。另有数十名村民抬着陈靖姑神像在蛇灯之后缓缓游迎。因白蛇在传说中是祸国殃民的精怪,所以迎蛇灯时不进村,不能穿街过巷,只能在郊外田野上游迎。夜幕下,200个晶莹透亮的灯笼便成了一条长蛇在旷野上尽情翻舞,只见一条巨蟒时而摇首摆尾,时而弯曲盘绕,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再配以轰天土铳,震天轰鸣,加以各种烟花、爆竹齐放,围观者呐喊助威高声喝彩,使得整个场面进入高潮,热闹非凡。倘若站在高远处眺望,不见人影只见蛇舞,场面尤为逼真、壮观。
  (四)彩枰
  彩枰在长约3米、宽1.3米、高1米的木板枰上,固定几个高低不一的铁枝,然后在铁枝上安放若干小演员,经过服饰、布景、化妆等表现某个剧目中精彩一金山等。铁枝被服饰或布景巧妙地隐去,往往表现出悬空打斗,或神奇瑰丽景观,伴之音乐、灯光、锣鼓、唱词,令人美不胜收。过去彩枰由多人抬着行进。近年改装把枰面焊装在板车胶轮上,这样枰面可更宽大些,灯光、音响等更先进了,表现的效果更佳。
  (五)花灯
  双溪村的花灯有瓜灯、刀灯、花座灯、花钵灯、花篮灯、花瓶灯、宫灯(纱灯)、走马灯、十二生肖灯等。彩灯的制作非常精心细致,具体步骤如下:
  1、扎灯架:砍竹,砍篾,篾的精细厚薄各异,要根据在灯架上方位取材。单条的按尺寸截断,然后扎在灯架上,有多条连接灯骨,为了加强灯架稳定性,取一长条,然后用火熏烤,弯成所需的若干段与其他竹条用棉纸搓成的纸条扎绑。因为棉纸韧性不易折断,使灯架上各竹能牢固地连接,使得灯架不易变形,保持平直方正。
  2、凿纸:一般灯纸(油光纸),四十重为一叠,用打造好的钢凿模型,按在一叠油光纸上,用小木槌敲打,四十重打通后,小心翼翼地一重一重地剥开。
  3、糊裱:用经过加工后糯米煮成浆糊,把凿下的油光纸贴在灯架上,凉干后方可再贴花边、图案,以免灯纸破损。
  4、制作装饰花: ①造花叶:取牡丹、菊花、梅花、芍药的叶,把真的花叶贴在制造花叶的纸上,然后依叶边凿下,就成了各种花的叶片。
  ②制花冠:将大张的各种颜色皱纸,裁成大小不一的小张,若干张折叠成一束,中间用小铁线绑紧,然后一重一重地张开,就成一朵花冠。
  ③造花心:根据不同品种花的花心颜色,将皱纸剪成细条,贴在小铜线上。
  向外微斜均匀地固定在花座灯的四周,花座灯、花篮灯装饰大小不一,颜色不贩花,灯的棱角贴有花边图案,大灯、小灯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彩灯的底部系上裁的灯穗(50公分)或双线花球(直径20公分),上部固定弓形的灯柄(约150公分)。制造一架彩灯,一人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彩灯给人照亮,清秀的深刻印象,观赏起来爽心悦目,催人奋进。制灯者的高超手艺,深受群众好评,也受到同行艺人的青睐。
  ④装饰花的组合:将花心固定在花冠的最里层,花叶贴在花冠最外层的底部,就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装饰花。
  组装彩灯:彩灯的中间是一盏较大的花座灯,七盏小花篮灯
  (六)舞狮
  清乾隆元年(1736年)“舞狮”文娱节目由河南传入双溪(屏南旧县城),自1737年起至今“舞狮”节目每年闹元宵时均隆重举行一次,引来数万观众欣赏,雄狮结构特异、体长庞大、体态憨厚、外貌华贵、威风凛凛的雄姿,聆听难以忘怀的古典乐,回味百片银牌、百个铜铃在舞动雄狮时产生的阵阵声乐的无限情趣。
  狮子以古代的艺术性夸张制作的,体形结构特征与它完美无缺的浪漫、坚强的舞姿展示出占代艺术的精华。
  狮(制作成雄性)的艺术性形态结构特征: 狮体庞大,总长约3m,重约80kg,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狮头近似圆球形,球径1.3m,支架由竹篾与竹片构成,围绕成一空心球,球中央安装一扛架,可供一人头部钻入使其两肩紧紧扛住,前方有横杠一根,供舞狮者两手灵活操纵狮头。
  整个球形支架外用金纸糊裱,头顶上用竹篾围成直径40cm的雀巢供插雪球花。球径各为25、15、8cm的雪球(纸制)各八枚,大雪球柄长80cm,中雪球柄长40cm,小雪球柄长10cm,布置成放射状。雪球均用各色纸制作,五颜六色,头部舞动时如百花在空中绽放。雀巢周身挂20多枚大小不同的小铜铃,面额头中央贴红色“王”字,两眼球硕大,巩膜白色,角膜黑色,烔炯有神;吻部略为突出,大嘴巴可张合,边缘用白、红硬纸片剪成利齿。
  舌宽大约60cm,红纸糊裱,鼻扁平宽大红纸裱糊,舌根用两条弹簧连接于上、下颌,伸缩自如,耳硕大长50cm,椭圆形芭蕉状,向外延伸。舞狮者可以从嘴空隙见到飞舞的狮球,使自身形动自如充分发挥出舞狮的技艺。
  躯干部艺术结构: 长度约1.8m,脊柱由26枚小红袋(类似脊椎骨,内装填充物)。首尾相接成链索状,每个红袋中央系一个铜铃,躯干部的肋骨用竹片弯曲成弧形,围成长笼形,胸径约1m。
  臀部制作工艺与头部类似,球径约90cm,供一人扛舞。
  尾部长70cm,椭圆形芭蕉状,狮毛环绕。
  颈、躯干、臀部向外的内层披一张彩色斑花的布,中层披上粗绳编织的网眼系上箭牌(银白色)与小铜铃;狮毛(苧麻染成绿色张平盖上体表,狮毛总重量约20kg)。头、颈、躯干用生青竹篾相连结,如系在肋骨之间具有肋间外肌与肋间内肌的收缩与舒张的功能,青竹篾打辫作绳索,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弹性。
  指挥雄狮各种舞姿的是一位手提狮球的艺人,此艺人必须具备有高超的指挥技术与各种能力,对舞狮者各种精美舞步,体动起决定作用。雄狮头尾各一人扛舞,步伐必一致如同一只威武的狮子。
  狮球制作:球径45cm,竹片制成外糊裱一层白色透明的纸张,中央设立螺旋铁丝保护中央的蜡烛正常燃烧,抛球时轻快明亮。
  舞狮过程:
  1、舞狮队伍组成: A、乐队:锣、鼓、钹、小锣,奏古典乐“双粉蝶”共5人 B、火把:八枚。八人挺举照明,并维持秩序。
  C、舞狮球艺人一名,舞狮艺人前后各一人,三班人员交换轮班,共七人。
  2、舞狮游行路线:所有古街道游行,500米2场地一个。
  3、舞姿概述:
   A、街道游行: 乐队最先走,举火把者跟随狮行动分两旁各四人。舞狮球者用狮球月牙形抛舞,人后退引导狮前进。头部舞狮艺人从大口腔中外看狮球或左或右、或中或下,手、肩、脚步相结合舞动狮体。臀部艺人行动与前者保持一致,如只威猛狮左右摆动。
  二名舞狮艺人动作形如一人完美结合,舞姿才美观,让观众一饱眼福。当乐曲停止演奏时,舞狮艺人使出浑身力量,眼、手、脚步紧密配合,有节奏地狂奔跳跃,此时全身狮毛竖立,银白色的“巴蚴”俦占牌有节奏地飞舞全身数百粒小铜铃叮呤共响,敲击、碰撞发出不同的声乐旋律。尤如洪水浪涛巨响;尤如高山泉水细流叮咚;尤如飓风翻滚松涛;尤如狂风暴雨汹涌澎湃。令观众触目惊心,被雄狮的勇猛和威力所震撼,给人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取胜的坚强信心。
  B、广场舞狮技艺
  文娱活动将近尾声,雄狮进入广场,八名火把者高举火把鱼贯入场,绕个300米2左右的场地并将人群推向300米2之圈外观看。舞狮球艺人将狮球置场地圆心,乐队高声奏响“双粉蝶”古乐曲,雄狮以狮球为中心绕场地三圈之后,乐声停止。雄狮抖擞精神,斜视中央狮球往左侧绕场地半圈,回到原出发点,继后往右侧绕场地半圈,回到原出发点。然后剪半径直向前扑向狮球,见到明亮狮球惊喜万状,后退回原出发点,坐姿左右侧转头向后舔咬自身尾巴,养精蓄锐,突然四足向前直奔,此时锣鼓声停止,八把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观众摒住呼吸,只见狮毛竖立,占牌起飞,铜铃叮呤作响,百枚铜铃产生巨大的有节奏的共鸣声,在夜空中回旋着美妙动听的声乐,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心血精心制作的古声乐。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