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寿山乱弹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04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寿山乱弹戏
分类号: J825.57
页数: 13
页码: 215-227
摘要: 乱弹是清中叶由北方传入闽东后,与当地民间戏曲相结合形成的地方剧种,是北路戏的前身,同时又是闽剧“江湖”声腔之源头,对闽剧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屏南 寿山 乱弹戏

内容

乱弹是清中叶由北方传入闽东后,与当地民间戏曲相结合形成的地方剧种,是北路戏的前身,同时又是闽剧“江湖”声腔之源头,对闽剧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二百多年来原始形态的乱弹腔仍然存在于屏南县寿山村等地。
  清道光十年,在寿山村以苏兆岁为班主,聘请闽浙赣三省乱弹名艺人,成立“三省福”乱弹班,在屏南各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了徽调、汉调、滩调以及民间小调综合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发展起来的“平板”为基调,是福建省有影响的古老剧种之一。其主要曲牌是头万(头犯)二万(二犯)、三万(三犯)极其反调反头万、反二万、反三万。头万又称平板,二万又称慢板,三万又称散板。屏南乱弹戏另一类曲牌是叠牌,很有特色,旋律平易流畅,是一套由简入繁的同一音调不同变奏的分曲体,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等。
  乱弹戏的传统剧目多而杂,相传早期有一百多个,常演的代表性剧目被概括为“五缘”、“六配”、“九阁”、“十三带”。后期大量吸收徽班京剧的剧目。屏南乱弹表演风格传统古朴,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以及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等显著特征。其主要价值体现为:一是提供了我国民间戏曲与农村社会宗族之间关系的重要参照系;二是印证对于地方戏曲,特别是北路戏、闽剧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三是保留的传统剧目及其表演艺术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戏曲的审美观赏价值;四是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历史渊源
  屏南乱弹戏于清中叶传入。清道光十年,在寿山村以苏兆岁为班主,聘请闽浙赣三省乱弹名艺人,成立“三省福”乱弹班,在屏南各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本地的艺术特色,最终形成屏南乱弹自己的特色。清末,屏南寿山乱弹进入鼎盛时期,当时除了寿山乱弹戏班外,全县还有上山登、康里、芳院等20多个村办过乱弹班社,并在闽东北及浙江、江西等地演出,享有较高的声誉。
  抗战时期,戏班相继解体,乱弹戏濒于灭亡,但在屏南寿山村,却有一支乱弹吹唱班,这些班经常参加演唱活动,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形态的乱弹腔。因此濒于消亡的福建省较有影响的古老剧种的乱弹戏有幸得以保存。这不仅得益于屏南民间艺人对着一古老剧种的保护,得益于屏南这块具有浓郁戏曲文化沃土的滋养,使得这一古老剧种仍然得以保存。1977年,由政府牵头,由寿山村仍健在的老艺人传授演艺,组建年轻演员,排练乱弹剧目《双合缘》,在香港回归庆祝大会上演出,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屏南乱弹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这一古老剧种能够在屏南这快土地上再次生根发芽逐渐成长。
  如今,具有浓厚文化保护意识的屏南县委、政府、文化工作者和全县人民正致力于屏南吸取文化的保护、收集和整理,并培植、发展、壮大。
  基本内容
  屏南乱弹戏保存较多吹腔与梆子腔的艺术风格,其剧目文本、音乐唱腔、表演艺术、服装砌末等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一)乱弹戏剧目文本
  乱弹戏剧目有“五缘”、“六配”、“九阁”、“十三带”来概括其中一部分主要剧目。乱弹戏的传统剧目多而杂,相传早期有一百多个,常演的代表性剧目被概括为“五缘”(《翠花缘》、《双合缘》等)、“六配”(《鸳鸯配》、《龙凤配等》)、“九阁”(《九龙阁》、《古贤阁》、《兰香阁》、《回龙阁》等)、“十三带”(《九龙带》、《蓝腰带》、《乾坤带》等)。后期乱弹戏大量吸收徽班京剧的剧目,诸如《乌盆记》、《狸猫换太子》、《野猪林》、《斩郭槐》、《三进士》以及《包公案》、《施公案》、《济公案》、《水浒》、《薛仁贵》等历史故事剧。
  其他剧目还有:《对珠还》、《节孝图》、《分水钗才》、《碧玉钗》、《莲花庵》、《辨痔》、《朱砂印》、《大长春》、《忠义缘》、《珍珠串》、《百花台》、《水花容》、《刘锡得子》、《董永得子》、《偷桃》、《五代同堂》、《书宝盆》、《大补缸》、《杨戬打剪刀》等。
  由于乱弹戏剧目丰富,对当地的平讲戏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屏南县的平讲戏班还改唱过乱弹戏,因“官”、“土”结合,剧目混演,被群众讥笑为“平讲假乱弹,琴哨乱对弹”,乱弹戏同时又是闽剧“江湖”这一支流声腔,对闽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乱弹戏的道白、唱腔均用普通话,音乐以梆子腔为主,与“温州乱弹”极为相似,所以两地演员可以互相客串。乱弹戏在流动过程中,吸收了徽调、汉调的音乐,在清末又受京剧影响,吸收了皮黄声腔的曲调和剧种。
  其主要曲牌是头万(头犯)二万(二犯)、三万(三犯)极其反调反头万、反二万、反三万。头万又称平板,二万又称慢板,三万又称散板。乱弹戏另一类曲牌是叠牌,很有特色,旋律平易流畅,是一套由简入繁的同一音调不同变奏的分曲体,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等。这两类曲牌与温州乱弹的主要曲牌“二凡’和‘三五七”同属于个体系。此外还有[走广东]、[茉莉花]、[小花鼓]、[五更鼓]等民间小调。
  (二)乱弹戏唱腔、器乐、乐队和乐器
  乱弹戏音乐属弹腔系统,由乱弹腔、闽东北民间音乐和徽昆、皮黄及南词等剧种音乐融合而成。
  1、唱腔
  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分平板腔和小调两类。
  平板腔是北路戏的主要唱腔,按调门分为正、反二调。
  正调定弦为“5-2”,曲调有四种: [头犯],板式为平板(即原板2/4拍),上句板起落,下句眼起板落,曲调开朗活泼,宜于对唱、叙述。
  [二犯],板式为一眼板(2/4拍),大跳进旋法和切分节奏较有特色,多用于深思、自叹和大段诉说的场面。
  [三犯],板式为散板,紧拉慢唱,宜于悲哀、痛苦的抒发,多与其他曲牌合用,亦可单用。
  [秦腔],板式一眼板(2/4拍),曲调活泼轻松,宜用于女腔。反调,定弦“1-5”,曲调也有四种: [反头犯]:板式一眼板(2/4拍),曲调开朗、激昂。
  [反二犯]:板式为一眼板(2/4拍),曲调激昂而略带忧郁,多为女腔。用于女腔。用于诉苦、吐怨。
  [反三犯],板式为散板,曲调高亢激昂。
  [慢老拨子],板式为慢三眼(4/4拍,腔多字少。
  小调,吸收民间小戏、民歌而来,如[补缸调]、[葡萄架]、[小上坟]、[花鼓]、[茉莉花]、[走广东]、[反山东]等。
  曲式大都是上下名戏称的结构,词格主要是“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三三四”的十字句,男女同调不同腔,男腔和老旦用本嗓发声,女腔和小生用假嗓发声。
  2、器乐
  有琴串、吹牌和锣鼓经,常用的琴串有[一枝春]、[梳妆楼]等10多支,吹牌和锣鼓经与京剧大同小异。
  3、乐队和乐器
  传统乐队共6人,分硬、软两介。硬介有板鼓、大锣、小锣;软介有头把(正吹)司曲笛、唢呐、麻胡,二把(副吹)司二胡、月琴、唢呐、三把司三弦、战鼓、大钹、小钹。后乐器增设中胡、低胡、琵琶、扬琴和部分西洋管弦乐器以及缸鼓、大堂鼓等,乐队也相应扩大。乱弹戏最常用的是横哨,因此乱弹戏也叫“横哨戏。”
  (三)角色行当、身段科介、特色技艺
  1、角色行当
  清乾隆年间(1736-1759年),角色行当为“八角”。清中叶后,增加叶后,增加到“三行十二角”,角色行当分工渐趋细致。
  “八角”角色有二说。其一是以三花、大花、二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贴旦谓之“八角”,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角色来定行当。如:汉钟离(大花)、吕纯阳(老生)、李铁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国舅(二花)、张果老(老外)、韩湘子(小生)、蓝采和(贴生)等。
  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杂丑,双称“三花杂”)。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巾生)。
  包头行分:青衣、花旦、贴旦、四包头(贴外之贴双称(拜堂旦“)。
  后来,北路戏演出的剧目,以历史戏、宫延戏、武戏居多,家庭文戏较少,形成以老生、青衣、大花、三花为主体的四个行当体制,俗称“四柱码”。但有些大班行当齐全,小生、小旦比较强,形成六个行当体制,称“六柱码”。
  2、身段科介
  大花“倒米”:如《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后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如《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喊威声,吴起握羚子后退,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抖动,犹闻响声。转纱帽:过去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带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地左右转动自如。
  鼻须功:练功时,用手抓住鼻下“人中”处,轻轻用力左右摇动,天长日久,即能急速颤动,左右自如。
  “梨头”:丑角表演时,头部要机械地向前伸缩,速成“梨头”。
  金鸟步:旦角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一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
  后跟步:青衣出厂时,整襟捋发之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稳重大方。
  颤功:次功用处较多,角色在表现惊慌时全身颤抖。
  3、特色技艺
  僵死:在白蛇赶夫里,许仙猛然发现白素珍饮雄黄酒先行时,鼻孔一吸,面呈凹行,然后僵死到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时用茶油将鼻子揉动,功夫成熟,鼻扇柔软,容易抽吸。
  (四)乱弹戏的舞台美术
  1、化妆
  乱弹戏早期演出时,角色脸不扑粉,化妆从简。乱弹戏早先演出的剧目大多属于生活气息浓郁的家庭戏,净、丑不开脸谱,后来受外来剧种的影响,才出现脸谱。此外,乱弹戏还有壳(面具)、兽(兽形)等化妆手段。面具有加冠、财神、魁星、土地、黑白无常等;兽形有虎、豹、狮、象、马、猪和各种鸟形。
  2、服饰
  清代乱弹班服饰很简陋,大多用纱布制作,间用绸缎,很少绣花。小生衣斜襟,前后仅绣一朵小花;青衣著布“褶仔”,即旦角平领对襟帔,白布镶边;花旦穿花布衫,镶有彩色花边。退宦老生和老旦穿的红布官帔,前襟贴黄纸剪的长形“寿”字。平民老翁老妇穿白、黄、灰等杂色男女“道袍”,即斜襟衣。长把三花(文丑)穿生衣,戴君子巾。酒保穿蓝布酒保衫,腰围男裙,头戴一把抓,即扫帚巾。书童戴环环帽或头顶梳发辫,紫红头绳。官衣多为蓝、青(黑)二色,胸前背后有绣补。巡按、五府六部官吏穿蟒袍,有红、蓝、黑、白、绿五色之别。黄色为皇室专用服色。平讲戏初期的服装只有三担,到了晚清时期发展到六担,分别如下: 师傅箱“壳箱”一担,内装元帅爷神位、老朗爷像和各种面具:盔头箱一担,内装官纱帽;蟒靠箱一担;男软衣箱一担;女软衣箱一担;枪刀把箱一担。
  3、砌末
  乱弹戏常用的道具有文房四宝、銮仪器仗、刀枪旗帜、公堂刑具、神佛祭品、布城以及水旗、车旗等。此外,还结合一些剧目的特殊需要,制作接近当地生活用具原型的新道具,追求地方特色和形象逼真。
  4、舞台装置
  乱弹戏舞台装置早期很简陋,凭借庙台或戏台正中板壁上的“福禄寿喜”、“天官赐福”、“蝙蝠团寿”等画面为背景,将左、右两门题为“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供演员上下场。演区仅有一桌、二椅,亦常以桌代山,倒椅为井。
  (五)乱弹戏班社习俗
  清初以来,我县曾有30多个村庄办过乱弹戏班,其中有“初学班”与“招班”两种组织方法。
  初学班的组建多数是正月至二月间,首先是产生“掌班”。一个班社的“掌班”成员多则上十人,少则三五人,为首者称为“掌班头”,其他人员称为“掌班头”,他们是组建和管理戏班的负责者。农村唱戏受人歧视,加上初学班的戏角是没有工钱的,因此招收戏角的难度很大。为了突破这个难关,“掌班”是先设立“风火院”(神坛),把戏祖师“元帅爷”请出来“撑腰”,使人们也就能自觉地为“元帅爷”演好戏。组班时,“掌班”将从乡村中偷捉来的公鸡宰了煮熟,配备供菜果品,连同选录的戏角名单(用红抄写),摆在“元帅爷”的坛前祭祀,然后把鸡肉切成块分别送到所选取的戏角家中,等于“录取通知书”。有的家长虽然不大愿意儿子去演戏,但由于地方习俗不敢违背只好接受了。组班第三步是聘师教戏。先议选剧目,然后由师傅负责从剧本总纲中摘抄出“过旁本”(角色本)。到三月初三日,“掌班”又筹备牲礼供品祭祀“元帅爷”,当晚办酒席称为“三月三订口”。散席后戏师傅根据戏角条件确定其扮演的角色,并发给予戏本。第二天晚上开始教戏读白,接下来教唱句。到四、五月农忙季节,学戏时间放宽,插秧结束后又抓紧学习。农历六月初四日,“掌班”又将人们捐赠的食品供祭“元帅爷”,并备办酒菜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和戏角的家长,称为“六月四吹口”。散席后开始“热串”,有锣鼓板配合,但不穿戏衣不化妆的排戏。主要教戏角按板眼唱念,以及动作和表情。经一二十天训练后就转入“红串”,穿上戏衣,但不化妆的排演。八月初三日,“掌班”又办供品祭祀“老郎爷”和“元师爷”,晚上又办酒席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及家长等,称为“八月三吹口”。散席后化妆上台正式演出,称为“彩排”又称“试演”邀请热心于办班的戏迷,有演过戏的艺人观看演出,并要求提出意见,逐步纠正。连续排练到九月初九重阳节以后,开始正式演出,先在本村演两三场较熟练的戏,以示感谢人们的支持,称为“出门戏”。然后择日到外村演出,称为“出班”。至此,戏班的组建才告成功。
  初学班的演员在学戏第一年,都是为“掌班”当义务。有的演员可得一些“花彩钱”、“加官包”、“偷桃包”、“八仙包”“济贫钱”、“开台包”。乱弹初学班的经费结算,于三月“回门口”之后进行,分收和付两个科目。收入有“戏迷”捐赠、“掌班”入股、戏资收入、红包收入等。付出有戏衣购置、乐器购置、煤油灯费、化妆品费、挑运费及戏师傅、打板师傅、头把琴师傅等后台所聘人员的工钱和香烛福礼等开支。总收入和总支出对除外得出盈亏数,有盈余是“掌班”按股分红,如果亏损了,也是“掌班”按股负担。戏迷的捐赠是无偿的,他们最大的收获是看戏和参加几次聚餐。戏角也是义务,一年演出没有工钱,所得的是伙食,但他们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古剧本十二本:《节孝图》、《分水钗》、《碧玉钗》、《双合缘》、《莲花奄》、《对珠环》、《辨痣》、《珠砂印》(上、中、下)、《五代同堂》,其中《节孝图》、《五代同堂》、《大长春》均属47年的演出本。
  旧戏服五件(文堂四件,皇披一件)
  戏箱一个
  戏柜一个
  皮鼓一个
  挂板一副
  唢呐三个(大二个、小一个)
  主要特征
  屏南乱弹戏特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保存原始的吹腔、梆子腔特色
  乱弹戏的音乐唱腔保存原始的吹腔、梆子腔特色,是研究清代花部乱弹戏的标本。
  (二)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
  乱弹戏的演出多将世俗生活中的笑话、诨语以及地方掌故穿插运用于科诨中,使演出呈现生动性,这种雅俗的组合现象,也是提供给观众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机会,使乱弹戏之受众面得以扩大。
  (三)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特征
  乱弹戏流行于民间,与民众世俗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至今,这些习俗依然保持于业余剧团中,成为演出中的传统,并与民众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重要价值
  屏南乱弹戏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在深山中遗存,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音乐具有明快优美的审美价值
  屏南乱弹音乐轻松明快、旋律优美,唱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学,观赏中还能跟着哼哼几句,因此观众喜闻乐见。
  (二)剧目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
  乱弹剧目最受群众尤其是农村妇女喜爱的是家庭戏,如《双合缘》《龙凤配》等:其次是形式热闹、节奏明快的文武戏,如《隋唐》《杨家将》等。因此其有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
  (三)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屏南乱弹戏演出的流行过程中,根据当地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欣赏需求低量改变了窗同剧目,因此可见乱弹戏的戏曲文化积淀并印证对于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四)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屏南乱弹戏,作为福建目前仅存的剧种,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珍稀地方剧种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屏南及福建地方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也可以取悦观众。而乱弹戏可以在不破坏剧种原生态的情况下,对其中精品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旅游文化中的品牌,为繁荣地方旅游经济事业服务,从而产生文化产业价值。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苏兆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寿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