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基本内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014
颗粒名称:
基本内容
分类号:
J825.57
页数:
10
页码:
201-210
摘要:
本节讲述了平讲戏,平讲戏剧目文本、平讲戏音乐唱腔、平讲戏行当角色、平讲戏的表演艺术、平讲戏的舞台美术等内容。
关键词:
屏南
漈头
平讲戏
内容
(一)平讲戏剧目文本
平讲戏剧目有“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之三十六本头之称,其他还有折子戏等民间小戏。
“七双”剧目:《双封候》、《双绫帕》、《双金花》、《双串钱》、《双玉盃》、《双救驾》、《双钉判》 “八赠”剧目:《赠宝塔》、《赠金钗》、《赠宝镜》、《赠宝炉》、《赠宝刀》、《赠珠球》、《赠白扇》、《赠三宝》;
“二十一杂”剧目:《两登科》、《两重恩》、《三官堂》、《三义缘》、《七封书》、《钰宝带》、《玉麒麟》、《牙牌会》、《鸳鸯帕》、《失金印》、《种葵花》、《锦裙会》、《南柯山》(又称《朱卖臣》)、《义男恩》、《探关山》、《八宝带》、《清风亭》、《三奇缘》、《七国志》、《花针记》、《三仇恨》。
其它剧目:《采桑》、《破曹》、《求寿》、《教子》、《送子》、《空城》、《偷桃》、《拜寿》、《双珠球》、《双附马》、《虹桥路》、《古贤阁》、《摩天岭》、《棋盘山》、《红裙记》、《鸦片记》、《双子会》、《双爬城》、《赠宝珠》、《赠宝带》、《赠宝钗》、《金八仙》、《金宝炉》、《陈头会》、《湘江会》、《景岗会》、《金印会》、《月台会》、《下河东》、《下凡间》、《玉蟆蚨》、《小登基》、《大登基》、《大红袍》、《小补缸》、《大补缸》、《燔关山》、《看鳌山》、《天台山》、《回龙阁》、《龙凤阁》、《风仪亭》、《秋风亭》、《花被传》、《包公传》、《三枝剪》、《三志堂》、《三英雄》、《三结义》、《三代荣》、《五峰岭》、《七手巾》、《掌鞋记》、《飘沙记》、《朱沙记》、《药茶记》、《打虎记》、《猪肚记》、《黄金台》、《征平西》、《失玉环》、《绣鸳鸯》、《鸳鸯楼》、《鸳鸯带》、《乾坤带》、《杨八妹》、《信之番》、《征西岐》、《催钱粮》、《界牌关》、《开金锁》、《秦香连》、《送京娘》、《帕骨牌》、《讨鱼税》、《扬州擂》、《仙女配》、《探五洋》、《攝魂瓶》、《买鲤鱼》、《打花鼓》、《全家福》、《昆山县》、《三仙庆贺》、《八仙庆贺》、《李安打朝》、《明镜报仇》、《五代同堂》、《长蛇大阵》、《湘子渡妻》、《刘锡得子》、《渭水方贤》、《汾阳拜寿》、《金童买酒》、《过江杀相》、《借云破曹》、《走火从良》、《回衙写状》、《贤妹探监》、《山伯十送》、《开紫金锁》、《开弓买茶》、《杨八妹渡河》、《马匹卜驳妻》等等。
(二)平讲戏音乐唱腔
平讲戏音乐属高腔系统,由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分平讲、江湖、小调和其他杂曲四个部分,用闽东北或福州方言演唱,平白如讲,通俗易懂。主要曲牌有:
1、平讲
源于闽东北民歌,由“柴牌”和“诉牌”组成,属板腔体,“一人唱,众人和”(俗称“掏岭”)。柴牌又分[慢板柴牌]、[平板柴牌]、[急板柴牌]、[长尾柴排]和[柴牌调]五种。诉牌又分[诉迭]和[慢板诉牌]两种。一般为上下句结构反复,平白如话,适于叙事、抒情、哭诉、哀求,唱腔旋律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为最多,徵、商次之。板式为一眼板、散板以“刀鞘板”敲节拍,多衬词,有帮腔。
2、江湖
闽东北民歌揉合外来声腔四平、徽调、乱弹、啰啰等衍变而成。有[南柯调]、[南柯迭]、[平板诉牌]、[紧板],为羽调式,一眼板,单曲反复演唱,适于大段叙述。
3、小调
包括本地民歌和方言化的外来民歌,有[看灯调]、[琵琶调]、[游春]、[打花鼓]、[过关]、[采茶调]、[十不亲]、[看花]等,旋律优美动听,多用于歌舞场面。
4、其他杂曲
来自乱弹的[渔婆歌]和[纽丝]、[斜调]、[八仙调]、[平调]、[横调]、[奈何调]等。来自逗腔的有[花园调]、[急板]、[倒板],来自洋歌的有[赏花]、[山坡羊]、[赶船歌],来自梆子的有[滂水调]等。演唱时,前台一人干唱,后台齐帮。唱词每句中间都有二三处穿插“唉”音叹词,尾句三字多由后台乐队与演员帮腔。平讲戏的乐队与乐器。乐队共六人,硬爿(打击乐)三人,软爿(管弦乐)三人。分操“刀鞘板”大锣、铙钹、京胡、毛胡(兼指呐),笛子(兼唢呐)等乐器。乐队设在舞台正中靠后壁处。硬软爿分坐在一张桌的左右两侧。乐队担任伴奏的同时,还要兼帮腔,鼓司领唱主调,其他人员(包括捡场)帮助衬字。
拖控。屏南平讲戏早期的乐器因陋就简,不甚讲究,具有特点的乐器有刀鞘和毛胡。刀鞘代替鼓板和单皮鼓来指挥舞台活动,长期沿用未改。后在木质和制作方面稍有改进,以硬木为体形状仍沿柴刀鞘,两侧开长孔。能发出两种主高低有别的声音,以视板眼。毛胡,以大毛竹为筒,小竹为杆,簿梧桐板(代蛇皮)为面。这也是早期自制的乐器,发音别致,音调较低、音色浑厚圆润。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还有低音锣和盘大蒂小的低音锣,也颇有平讲剧种的特色。
(三)平讲戏行当角色
平讲戏的行当角色早期以“七子”、“八角”、“九角”为基础。由于受花鼓、采花戏的影响,平讲戏特别注重生、旦、丑三个角色的表演。到了清中叶,平讲戏进入发展阶段,角色行当增加到6个至12个的体制,分三行十四人角。
生面行(白面行)正生、小生、武生、贴生、老生(外) 旦面行(包头行)正旦、小旦、花旦、武旦、贴旦、老旦
净丑行(花面行)大花、二花、三花
平讲戏每班只有20多人,角色不足,所以杂角如文堂、武堂、家佣、地保、店家、船家、和尚、道士、尼姑等是由以上行当角色兼扮。平讲班以家庭文戏居多,演武戏少,角色多以文戏排位,小生,小旦、大花为一等,正生、正旦、三花为二等,老生、老旦、二花三等,其他“杂角”为四等。
(四)平讲戏的表演艺术
平讲戏主要行当表演特点有:旦角一般右手不离胸,离胸宜近不宜远,举手不过奶;出手食指要微弯,指物要转腕。脚踏“丁字步”,行走“莲花步”,急走“挪台步”(用双脚挪动)。演赶路时的准备动作是左手摸发髻,右手摸脚跟,进出门槛时是右脚提跨,左脚跟进。坐位时身稍侧,浅交脚。出场时脸朝后台,直至台桌边才转身面向台前亮相,接着捡领、捡袖,然后用“贴步”行到台前,念词后转身到台桌前坐下报白。大花(净角)出台时用“大冒”,即“三下步”,左手捏住右手袖子,遮面至桌边甩袖亮相,双手捋须,瞪转眼珠,用“八字步”行至台前,念词后转身大步到台桌前或登上案桌坐下道白。武生出台起“大冒”介,“三下步”用袖遮面至台桌边亮相,整冠、捋须、捡袖,脚踏“八字步”上台。三花出台动作有:孩儿步、翘胡子、转眼珠、龟头相、倒头步(倒身用双手行走)等。老生在表演追赶时有“摆须”的,踏一步摆左边,再踏一步摆右边,从慢到快,表示艰难。青须生表演气愤时有“吹须”、双手抱肩、全身抖动、眼珠突出等。
平讲戏特色艺术有“蓄气”开“壳箱”和真刀真枪表演等。“蓄气”是平讲戏表演艺术特色之一,剧中人物遇到不幸、受到惊吓或死亡时表演“蓄气”,将面转向后台,快速在两颊抹些茶油,然后吸气入胸,把鼻凹下去,眼珠先动后而不动,呼吸停止,最后仰倒于地,表示昏厥或死亡。由于旧社会的戏班艺人地位低俾。经常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演出,睡眠在祠堂庙宇,吃饭于千家万户,需以武术防身保安全。后来便把民间武术溶合到舞台艺术中去:使用真刀真枪表演成为平讲戏班的一大绝活和艺术特色。表演的真刀有排刀、扑刀、月爿刀、腰刀、钢剑等,真枪有长矛枪,长蛇枪以及钢叉、木棍等。在舞台表演对战时,必须按照后鼓板指挥,以板眼表演武打动作;杜绝打错一板一眼,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台上真力真枪对打出锐耳的响声,使台下的观众全神贯注,叹为观止。平讲戏的武打艺术程式,如“一衡班”在演《下三关》的第十台“南番对战”中杨文广大战肖天的双方兵将对阵时有月戕形交锋,圆形围攻、八字开调兵、长方形伏兵以及四角穿花战等程式。虽粗犷古朴,又体现出一场激烈的战斗。
开“壳箱”是平讲戏又一表演特色。“壳箱”是宋元南戏传下来的古艺术。“壳箱”,俗称“师傅箱”,内装“师傅爷”(老郎像),财神、魁星、雷神、五鬼及虎、牛、狗等而具,是表演神话人物和动物时使用的。“壳箱”与戏俗有关系。不能随便打开。每到一村演出时,应由班主或“捡场”负责开箱。先将戏台打扫干净,摆上一张方桌。设立“田窦郭三大元帅”的香位,然后才打开“壳箱”,将“老郎爷”像抱到香位中,再占香祷告庇佑在此演出顺利平安。称为“开壳箱”。因为各种面具相凶狰狞,忌小孩观看。成人也只可眼观手不动。壳是“面壳”(面具)。在同样的戏装者身上,只要戴上“面壳”就变成另一个人物,“神话人物”,既省去化妆时间,以方便了同行当的扮演。利用面具表演神仙鬼怪是我国古老傩舞在平讲戏等地方剧种的遗存。
(五)平讲戏的舞台美术
1、化妆
平讲戏早期演出时,角色脸不扑粉,化妆从简。至清同治以后,生、旦用水粉敷底,厦门桃(胭脂)涂两颊,松烟画眉。黑须老生化妆亦与此相似。丑、末、净均不敷底色,仅在眉眼处略加勾画。平讲戏早先演出的剧目大多属于生活气息浓郁的家庭戏,净、丑不开脸谱,后来受外来剧种的影响,才出现脸谱。闽剧的脸谱有英雄脸、大丑脸、鬼神脸、大花脸、三花脸、女丑脸等6大类。与其它剧种脸谱相比较,显得较为简单。有的脸谱只用手指勾画,装扮鬼神时用金、银色平涂脸部。此外,平讲戏还有壳(面具)、兽(兽形)等化妆手段。面具有加冠、财神、魁星、土地、黑白无常等;兽形有虎、豹、狮、象、马、猪和各种鸟形。
2、服饰
清代平讲班服饰很简陋,大多用纱布制作,间用绸缎,很少绣花。小生衣斜襟,前后仅绣一朵小花;青衣著布“褶仔”,即旦角平领对襟帔,白布镶边;花旦穿花布衫,镶有彩色花边。退宦老生和老旦穿的红布官帔,前襟贴黄纸剪的长形“寿”字。平民老翁老妇穿白、黄、灰等杂色男女“道袍”,即斜襟衣。长把三花(文丑)穿生衣,戴君子巾。酒保穿蓝布酒保衫,腰围男裙,头戴一把抓,即扫帚巾。书童戴环环帽或头顶梳发辫,紫红头绳。官衣多为蓝、青(黑)二色,胸前背后有绣补。巡按、五府六部官吏穿蟒袍,有红、蓝、黑、白、绿五色之别。黄色为皇室专用服色。平讲戏初期的服装只有三担,到了晚清时期发展到六担,分别如下: 师傅箱“壳箱”一担,内装元帅爷神位、老朗爷像和各种面具;盔头箱一担,内装官纱帽;蟒靠箱一担;男软衣箱一担;女软衣箱一担;枪刀把箱一担。
3、砌末
平讲戏常用的道具有文房四宝、銮仪器仗、刀枪旗帜、公堂刑具、神佛祭品、布城以及水旗、车旗等。此外,还结合一些剧目的特殊需要,制作接近当地生活用具原型的新道具,追求地方特色和形象逼真。清中叶至民国期间,较长时间用真刀真枪,如铁制的刀、剑、关刀、叉、棍等。
4、舞台装置
闽剧舞台装置早期很简陋,凭借庙台或戏台正中板壁上的“福禄寿喜”、“天官赐福”、“蝙蝠团寿”等画面为背景,将左、右两门题为“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供演员上下场。演区仅有一桌、二椅,亦常以桌代山,倒椅为井。
(六)平讲戏班社习俗
清初以来,我县曾有130多个村庄办过平讲戏班,其中有“初学班”与“招班”两种组织方法。
初学班的组建多数是正月至二月间,首先是产生“掌班”。一个班社的“掌班”成员多则上十人,少则三五人,为首者称为“掌班头”,其他人员称为“掌班哥”,他们是组建和管理戏班的负责者。农村唱戏受人歧视,加上初学班的戏角是没有工钱的,因此招收戏角的难度很大。为了突破这个难关,“掌班”是先设立“风火院”(神坛),把戏祖师“元帅爷”请出来“撑腰”,使人们也就能自觉地为“元帅爷”演好戏。组班时,“掌班”将从乡村中偷捉来的公鸡宰了煮熟,配备供菜果品,连同选录的戏角名单(用红抄写),摆在“元帅爷”的坛前祭祀,然后把鸡肉切成块分别送到所选取的戏角家中,等于“录取通知书”。有的家长虽然不大愿意儿子去演戏,但由于地方习俗不敢违背只好接受了。组班第三步是聘师教戏。先议选剧目,然后由师傅负责从剧本总纲中摘抄出“过旁本”(角色本)。到三月初三日,“掌班”又筹备牲礼供品祭祀“元帅爷”,当晚办酒席称为“三月三订口”。散席后戏师傅根据戏角条件确定其扮演的角色,并发给予戏本。第二天晚上开始教戏读白,接下来教唱句。到四、五月农忙季节,学戏时间放宽,插秧结束后又抓紧学习。农历六月初四日,“掌班”又将人们捐赠的食品供祭“元帅爷”,并备办酒菜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和戏角的家长,称为“六月四吹口”。散席后开始“净串”,有锣鼓板配合,但不穿戏衣不化妆的排戏。主要教戏角按板眼唱念,以及动作和表情。经一二十天训练后就转入“熟串”,穿上戏衣,但不化妆的排演。八月初三日,“掌班”又办供品祭祀“老郎爷”和“元师爷”,晚上又办酒席款待戏师傅,捐赠者,戏角及家长等,称为“八月三吹口”。散席后化妆上台正式演出,称为“彩排”又称“试演”邀请热心于办班的戏迷,有演过戏的艺人观看演出,并要求提出意见,逐步纠正。连续排练到九月初九重阳节以后,开始正式演出,先在本村演两三场较熟练的戏,以示感谢人们的支持,称为“出门戏”。然后择日到外村演出,称为“出班”。至此,戏班的组建才告成功。
“招班”的平讲班,是先产生班主,然后招集戏迷或老戏角入股投资,形成“掌班”,购置新戏服及道具。接着招收“通台响”的后台人员(打鼓佬、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头把琴、吹),然后招收本村初学班中的杰出戏角,再向外村招聘平讲戏名角,组成一个班,称为“招班”。“招班”平讲班的戏角有双套配备,而且都是精英,他们能演大本戏,精通剧目达几十本,可连续演出二三十场。戏角多的班社达三四十人,戏衣是全套新装,有的还有双套,所以戏资也比初学班高。“招班”头年是从“八月三”开始组建,当天要备“福礼”供祭“元帅爷”,晚上要聚餐庆贺,宣告戏班成立。然后进行“串戏”,因为都是老戏角,基本上又都是演过的剧目,所以通过“净串”一遍就能演出。经过短期的“净串”,然后择日到外地演出。在出班的前一天晚上,仍要演一场戏让村人观看。“招班”坚持常年演出,是个专业性戏班。“招班”的戏角,能用真枪真刀表演,并采用当地的武术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表演方式。如清末至民国初年代溪一带“招班”的“一衡班”,戏衣新、道具全、剧目多,深受各地观众的欢迎,被誉为“平讲一”。“招班”平讲班的戏资收入比初学班高出一、二倍,清末至民国初年每场戏的报酬达40多块银元。其收益分配有三部分:一是戏衣道具的折旧费,每月从收入中提“二成”抵还“掌班”;二是扣除煤油、化妆品等支出;三是把除去支出的剩余部份分配给戏角。分配方法按戏角扮演角色的重轻分配,称为“分只”。得“十只”的有打鼓佬、头把琴和扮演小生、小旦、大花、三花等重角;得“八只”的有扮演老生、老旦、二花的等;得“六只”的有扮演文武堂、马夫、店家、稍公、店小二以及尼姑、庙祝等贴角。挑戏装道具的也是按“只”开工钱,如:挑运“盔头箱”(内装“元帅爷”像、神坛和各种帽盔)的得“五只”;挑“大衣箱”(内装各种蟒袍)和“小衣箱”(内装生旦软衣)的得“六只”;挑“杂箱”(内装靴头鞋类)的得“五只”;挑“桶箱”(内装枪、刀、剑、马鞭、鼓架、帐帘)的得“四只”。而戏师傅(导演)的工钱则是按原先议约付给。
初学班的演员在学戏第一年,都是为“掌班”当义务。有的演员可得一些“花彩钱”、“加官包”、“偷桃包”、“八仙包”“济贫钱”、“开台包”。平讲初学班的经费结算,于三月“回门口”之后进行,分收和付两个科目。收入有“戏迷”捐赠、“掌班”入股、戏资收入、红包收入等。付出有戏衣购置、乐器购置、煤油灯费、化妆品费、挑运费及戏师傅、打板师傅、头把琴师傅等后台所聘人员的工钱和香烛福礼等开支。总收入和总支出对除外得出盈亏数,有盈余是“掌班”按股分红,如果亏损了,也是“掌班”按股负担。戏迷的捐赠是无偿的,他们最大的收获是看戏和参加几次聚餐。戏角也是义务,一年演出没有工钱,所得的是伙食,但他们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