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下太府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45
颗粒名称: 岭下太府堂
分类号: K928.715.7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太府堂位于岭下村中,由乡绅陆凌灿创建于清雍正年间,因民居厅堂气势恢宏,而且采用只有官府正堂和寺庙正殿方可采用的四扇杠梁式构架,因而当地群众称之为“太府堂”。200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屏南 古民居 太府堂

内容

太府堂位于岭下村中,由乡绅陆凌灿创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至1733年),因民居厅堂气势恢宏,而且采用只有官府正堂和寺庙正殿方可采用的四扇杠梁式构架,因而当地群众称之为“太府堂”。200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民居属于典型的南方天井民居,房屋构架为两层三开间五进厅,土木结构,占地1082平方米。从外到内分别为正门、照厅(下马厅)、天井、二道门、屏风、天井及两廊庑、正厅及两厢房、过道及后厢房、三道门、屏风、天井及两廊庑、后厅及两厢房、过道及后厢房、横楼、后门、后花园。
  太府堂的大门前有一片开阔地,据说供停轿拴马之用,其正门高大,两侧有长方形门墩(门当)、木门框,上方有四个雕花圆短柱形雕饰,这是镇宅装饰的“户对”,也是一种显示门第高贵的标志,这在屏南众多古民居中并不多见,只有极少数民居大门上有一对,像太府堂这种有两对“户对”的,全县仅此一家。户对上方悬挂“文魁”匾。关于这两对户对,民居的后人们却另有说法,他们把四个雕花圆短柱称之为“四面”,据说其寓意为“世面”,人到此,就算见过世面了。
  从大门进去是照厅及两厢房,穿过照厅就是二道门,进二道门迎面为屏风,转过屏风顺走廊而进,就到了这座民居的中心正厅,正厅宽广高大,仿衙堂正堂的四扇杠梁式构架,正中太师壁上悬挂着屏南首任知县沈钟为之题写的“天恩荣锡”匾,柱的直径达30至40厘米,这在当时的民居中是极为罕见的,而且是不允许的。为什么宅主敢建这种格局的宅院,这里有个说法:当时屏南尚未建县,古田县界连四府九县,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岭下村地处古田、建瓯、政和三县交界处,山高路远,政务管理鞭长莫及。岭下乡绅陆凌灿时任古田、建瓯、政和三县边界联防会长,威镇一方,当时的古田县令权衡利弊,拜陆凌灿为义父,以利用这一地方势力征收粮饷、兼管边界。数年后,知县升任福州府尹,适逢陆凌灿筹建新宅院,便代为申报朝廷,准予建四扇杠梁式正厅。知县沈钟蒞任后为之题匾:“天恩荣锡”。为这座堂皇的民居增色不少,使宅院的主人声名更为显赫,在山乡广为流传。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陆凌灿
责任者